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铃兰

睿涵的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3 1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两这段讨论不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兰 发表于 2019-1-7 08:36
在大势面前,我们做为个人怎么协调眼前利义与长远正确利义之间的关系,怎么才能够坚持自己,不迷失自己? ...

谢谢兰兰!这么说我会更加清晰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19-1-13 18:47
你们两这段讨论不错

谢谢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19-1-20 12:40 编辑

敬畏心,是一种精神随落
敬畏:苍鹰与泥鳅
一干涸的河床里,很多泥鳅在淤泥中艰难的生存。
二,它们把淤泥当做它们的神。
三,老泥鳅教导小 泥鳅要懂得敬畏。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不配活在烂泥里。
四,长大了的小泥鳅,虽不理解这句话,但是都牢记在脑中。
五,有一天,闯入一只老鹰,泥鳅们对它感到好奇。
六,泥鳅问老鹰信仰什么?并告诉老鹰自己信仰是淤泥。
七老鹰认为淤泥对它们没有意义。
八,泥鳅愤怒了,用淤泥扔老鹰,并骂它没有敬畏心的坏蛋。
九,老鹰感到愤怒且困惑不解。
十,泥鳅们把老鹰列为反面教材。
十一,老鹰觉得这一切很好笑。
十二,泥鳅们看到了老鹰笑话它们,更回暴跳如雷,骂老鹰会下地狱。
十三,老鹰认为泥鳅很可笑。
十四,泥鳅不敢相信居然有不崇拜淤泥神的动物。
十五,它们震惊,求淤泥神宽恕老鹰的罪过不要降罪于泥鳅们。
十六,老鹰,不明白为什么一块泥巴,让它们这么的敬畏和害怕。
十七,泥鳅说这是信仰,这是精神寄托,你不懂。
十八,老鹰说我从不曾害怕和膜拜什么。你们的敬畏心,不过是深陷泥污不能自拔,和卑微的生存所造成的精神堕落吧。
十九,泥鳅听后开始思索,他们也想不明白什么是彩云之巅。
二十,一只泥鳅问老鹰说,如果泥鳅长上翅膀会住到彩云之巅吗?
二十一,老鹰说会。说它与彩云,雷电,风暴都是好朋友。它们之间只有友情,没有敬畏这种不对称的奴隶情感。
二十二,渐渐地,泥鳅被老鹰描绘的世界打动了。它们砸毁了淤泥神像,捣毁神庙。它们期待一个神对时刻到来。
二十三,一阵暴风雨让泥鳅们起飞变成了老鹰。二十四,从此泥鳅们在彩云之巅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它们和老鹰成为好朋友。把敬畏心丢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19-1-20 13:49 编辑

          寄托:藤与树
1.藤密密匝匝的缠着树。2.树要离开去另一座森林,藤听到后,难过哭泣自己离不开树。
3.树认为藤靠寄生的生活没有意义。自我生长才有意义,4藤认为人总得有个寄托吧。
5.树认为自己不需要精神寄托。它认为靠精神寄托才能活下去的人,都要是未曾真正活下去的人。它要离开藤是因为不想从一颗树堕落成一颗藤
6。藤不明白,树是为了什么才活下去的。7.树说为了伟岸。每一颗树都应该伟岸的活着,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辜负阳光。      
        市侩:痔疮与祷告  
  
    恐惧:羊与建筑师
  1.忽然间明白了一些东西,说不出来。
天真:无邪与心安
   人与万物,皆天地精神所委顺而成形。得天而存真谓之正,失天而废真谓之邪。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德之正,德之初,德之全,德之周,谓之无名之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德丧,则邪辟妖妄生,有名,有言,有信,有智,有伪,有诈,此为不朴不美。邪妄生,伪诈起,天下尽皆惊惧。惊惧敬畏生,则人心不安,心不安则德不备,德不备则妄为,妄为则大危至。
  斯言善矣,心安不惧,德全不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3: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19-1-20 14:03 编辑

心得:读了这几则小寓言故事后,联想到了生活中,有一些旁人的迷信事件,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是那个样子的,我当初的劝阻是无用的,是被看作阻碍他们幸福的。所以就不要天真的认为可以让他们认清事实。我也很高兴自己生活在自己的这个家庭中,不信那些个东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踏踏实实的探索事物真象。从这里我看到了自己家族的伟大,它是定的,没有那么恐惧的。有时候,从表象上看到的东西并不见得是真的。

问题:1.天地之真是朴,可现下社会很多人可不这么认为,那么,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2.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群中,如何能够定得住自己?让自己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19-1-20 18:33 编辑

华夏文明的沧桑激荡三千年
一、夏商周大周社会,荒唐的五种社会形态论,中国从无奴隶社会
本文将彻底推翻殖民地史学,以第一人称视角,重新审视华夏文明史,和我们这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1.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奴隶社会这种东西。在儒家的思想中,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社会第二美好的时候。第一美好时候,是三代之前的三皇时期。奴隶社会定义是什么?它是指以奴隶劳动为生产主体的社会形态。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社会从未出现奴隶社会。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自耕农劳动为生主主体的社会形态。
2.中国的自耕农为劳动者主体的社会,从伏羲开始起,是大的两个特点为是以备统宗族为基础建立国家,二是在生产劳动上,以国有制和公有制为基石,建立社会偷和生产关系。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规模的家庭。
3.孔子在《孔记》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并不是孔子所发明提,而是古代自古以来就有的,它的存在时期,长达几千年。
4.我们民族的历史是从淳朴美好的大同社会开始的,而不是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开始的。
5.孔子在《礼记。礼运》一篇中,所讲的那段话是孔子的专向在于,恢复夏商周三代的大同社会。
6.大同社会是怎么样的呢?孔子阐述了什么是曾经的夏商周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劣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劣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在同社会失去之后,天下就变成了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各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择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弄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   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8.大道隐没,天下为私,而不得利 为公,小康社会就成了天下的次优选项。但在孔子时代,连小康也成了一种奢望。礼崩乐坏,小康社会就不复存在。
9.在儒家的另一本经典《公羊春秋》里面,讲了天下三世循环的思想,这三种社会形态分别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太平世-----大同,升平世对应的是小康,据乱世-----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
10.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上,会出现礼崩乐坏这种演变呢。在同社会的终结是因为家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共产主义社会。
11.为什么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块我没搞明白。
二,秦汉对农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反击,秦之后的中国社会是郡县制,而不是封建制。
1.大同社会终结背后的推动力是在于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在三代土地都归属国有,受封者,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也不能买卖土地。而且天子可以可是制回收王公贵族们的土地,进行土地分配。
2.秦代是郡县制。3.西汉的均田制,耕者有其田,巩固了中央集权,打击了农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
三,帝国的新智谋人,豪强死灰复燃,士族门阀所代表的权贵资本主义兴起。
1.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土地改革。实行王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按人头平均分配土地给个人使用。但是方法不当没有成功。
2.光武帝3.晋朝复古实行分封制,则是灾难一般的八王之乱。最终造成五胡乱华。华夏对夷金狄变攻为守。
四,隋唐中国逐步转向以文抑武。
1,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杨坚父子推行的均田制和科举制,触犯了当时既得利益集团。
五,官绅不纳粮,以藩屏帝室,白银危机,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19-1-20 19:08 编辑

心得体会,读完这篇文,我因为自己对于历史知识体系方面懂得不透,所以看完了也是晕的。我会不断完善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的。但读出土地归属权,对于每朝每代都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9 13:29 , Processed in 1.084339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