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铃兰

铃兰《三略》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2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23-3-20 22:54 编辑

2023.3.20周一  为《下略》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一、陈治国之道德(核心是君有德才,先能招来贤圣辅佐)

1、只有真心为天下的君主(有德)才能引进圣贤来辅佐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征。

2、有德之君,以乐乐人(让人民发自内心地向善,爱家、乐业、服从政令)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3、君德:致力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幸福,而不侵略别国。
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


4、君德:正人先正已
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

5、总结:治国方略是道德仁义礼一体化立体结构。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仇,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二、察安危、明贼贤之咎(重点是,选对人办成事+赏善罚恶)

1、在“命-令-政(奉而行之)”执行链条中,邪臣会失命、令不行、政不正、行政系统不通,结果是邪臣胜,主威伤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于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2、明王舍近取远,目的是找对人(选拔贤士)、办成事
    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3、必须赏善罚恶,否则恶不止,善不进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4、面对众疑众惑,君主能决疑定惑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5、对于政令,要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犯上者尊,贪鄙者富,虽有圣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诛,贪鄙者拘,则化行而众恶消。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6、圣人君子建功立业的才智,有四条
   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

7、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合道)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

8、君权(治权)不能被豪杰威胁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9、国家重权一定要把握在贤臣手中,绝不能在邪臣手中。否则内外失宜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10、邪臣的表现:不听君主的正确主张,比君主还说算
     大臣疑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11、君德:君主伤贤、蔽贤、嫉贤的危害,应进贤
      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贤者,福流子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焉。

12、君权:敢于除奸除恶除豪强,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23-3-21 20:46 编辑

3.21周二 概括下略的中心论点和论据
一、《下略》的中心论点
《下略》讲的是治国之道。治国是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的立体、有机的结构,就是要---贤进邪退、赏善罚恶-赏罚严明、降人以心-以乐乐人。
    贤进邪退,--国家重权掌握在圣贤手中。
    赏善罚恶,赏罚严明,--最高强度的义治是诛暴讨乱。
    降人以心,以乐乐人,--国家的治理最高境界是实现人们发自内心地乐其家、乐其族、乐其业、乐其都邑、乐其政令、乐其道德。

二、论据
1、贤进邪退的论据:
为什么君主必须要选拔圣贤?1)外:因为圣贤能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救天下之祸,从而能泽及于民、泽及昆虫。
2)内:圣贤之治,能实现人的主动性,自发地向上向善,东其家、乐其族、乐其业、乐其政令、乐其道德。
3)反面论证:不任贤,任用豪强、任奸邪的后果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大臣疑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2、赏善罚恶-赏罚严明的论据:(反面论证,后果是什么)
1)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2)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
3)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正反事理论证)

3、降人以心-以乐乐人的论据:
1)对比论证: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
2)事理的论证:
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22: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3.22周三      绘制《上略》中心论点和段落树形图,并将经典语句记录在树形图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23-3-23 20:35 编辑

3.23周四   绘制《中略》中心论点和段落树形图,并将经典语句记录在树形图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3.24周五   绘制《下略》中心论点和段落树形图,并将经典语句记录在树形图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3: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3.25周六   把上略、中略和下略的树形图整合成一张树形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6 23:0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3.26第六周第一天任务:回答提问:
上略说“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据此三略认为应该怎样做队伍建设?围绕柔弱刚强,三略讲述了什么样的治军思想?

一、上略说“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据此三略认为应该怎样做队伍建设?
       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所有的生命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一句可以说是把握了队伍建设的内在本质(关于人生存的朴素的道),这股生命之气就天生有这样一股劲要实现自己的愿望。队伍建设和人打交道,必然要了解大家(包括敌人)心底的愿望,团结或者消灭他们,都要能对上,相应而动。本质的东西就是必须依据它,事情就能做成,否则就做不成。
1、确立作为主将的法则: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使自己和大家的内心目标互通来往,找到共同点,一起做事。
    自己的人团结起来,团结的好处就是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2、确立“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怨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3、确立用人原则,因才任用和不任用。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4、确立队伍建设的理想建设模型:以乐乐人(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做合道的事)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二、围绕柔弱刚强,三略讲述了什么样的治军思想?
        关于柔弱刚强,原文有两处: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我认为这是治军治国上的总战略思想。我感觉三略全部思想都是柔弱刚强思想的具体运用。
1、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对自己蓄恩不倦,这是用柔,用德。

2、《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用刚用强。

3、有针对性的处理关于人的各种情况,制其宜。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怨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4、如何攻城掠地
     获固守之,获阨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
5、如何应敌
     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22: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3.27第六周第二天任务:
回答问题:上略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目的是什么,百务指什么?
一、"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的意思
      国家用兵的要点是,察明自己、敌人的心思愿望,实施相应有效的策略,使各环节都能顺利开展,实现战略目标。

二、"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的目的
      狭义的说是为了制胜破敌,广义的说是 为了实现全国上下“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二、百务指什么
     指治军、应敌、胜利后的所有环节的事务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2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3.28《三略》认为应该怎么养兵?
1、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崇礼是指识才、用才、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则上下一心,制胜破敌。重禄是指功与事当则赏。
2、将威:内威外功。将神盛而有威,则号令正确、号令如山,制胜破敌。
3、将德:恕已而治人,推惠施恩;思贤如渴。
4、将有勇有谋,深谋远虑,正确决策,结果一是打胜仗,二是吸引人才。
5、差德行,人以类分,因人用人。

附:关于养兵的原文
1、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2、将威:内威外功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第七天)
3、将德:恕已而治人,推惠施恩;思贤如渴。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第九天)
4、将有谋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
  《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5、差德行,人以类分,因人用人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7: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23-3-29 22:24 编辑

3.29  三略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怎么构成的?
    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君、将、士、民一体就能破敌制胜。
一、军队战斗力的地基(根本性)是战争的正义性。
   正义性就会通神,就有神威,否则就失去原动力。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


    二、军队战斗力的干是主将。
         主将的谋是本、将德是根。将威是末,输出正确的命令,执行如山,克敌制胜。

三、军队战斗力的本是士卒,上下同心同德一体,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四、保障机制:
1、军政:以赏为表,以罚为里。
2、崇礼: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帅与士卒同滋味共安危(“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二是识才,用才,赏禄有功。
军财:物质保证。军有财的前提是养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9 08:02 , Processed in 1.07024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