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7|回复: 19

老梦的《鬼谷子》读书笔记(给新同学打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1 19: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周 捭阖第一

第一天
   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哎呀不得了哦,有据可考啊,自古以来圣人都是天地间芸芸众生的大管家。他们根据阴阳开合的变化规律调度万物,依据万物生死存亡的关键(门户);谋划自然万物生死存亡的全过程,并能深入到人的内心,看见人内心的变化的蛛丝马迹,而掌握其人其事存亡的门户。所以,圣人在天下,从古至今,都行走在神明之域(观阴阳变化、为天地守造化,为天下手太平)没有变过。
   万事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但都会各得其授权而获得存在。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因此,圣人审查万事万物的先后、度量他们的才能,比较他们的长短,便能管理好他们,使其统一在天门内外。

   一、查字正音

  捭阖 bǎi hé,意思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
  捭:两手横向对外旁击
  阖,本义为门扇,理解为动词时,解释为关闭。通常与其反义词“捭”联系在一起。理解为形容词时,是总共的意思,如《汉书·武帝纪》记载“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
  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品尝美食。稽,金文旨,品尝美食頁,头脑,省思、审察),表示代尝并审查食物的安全性。籀文在“旨”的中间误加一横,并将金文字形中的“頁”省略成“首”。篆文省去“頁”,加“禾”(稻米,代粮食),强调代尝食物;同时在“旨”(品尝、试吃)上加“尤”(特别),表示有安全针对性地品尝试吃。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忠臣为帝王的日常食品代尝检查,以身试毒,排除帝王饮食的安全隐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稽,停留。
  “先”是“兟”的本字。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移动。先,甲骨文之,即“趾”,借代腿脚人,是“千”的省略,亦即“迁”的省略,移动),表示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儿”。古籍多以“先”代替“兟”。
  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月牙形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夕”写成。古代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大部分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字”。《说文解字》:名,自称。
  “令”与“命”同源,后分化。令,甲骨文朝下的“口”㔾,即“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居高临下地对下级发话。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令”的本义动词功能,强调“开口发令”。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性指示。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㔾”写成“单耳旁”。《说文解字》:命,使令下级。
  朕,甲骨文双手掌舵舟,船只),表示船夫双手把持的船舵。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双手掌舵的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船舵的写成“火”造字本义:名词,船舵。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舟”写成“月”,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关”。由此,金文字形中表示双手掌舵的,演变成楷书字形中的“关”,字形面目全非。《说文解字》:朕,我,自称。
  “司”与“后”同源,后分化。司,甲骨文卜,权杖口,问审),表示问审判案。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继承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掌权执法,判案施刑。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有的金文加“爪”(即手)、(打结的乱丝)、(十,“又”的变形,表示用手抓),用双手解开乱丝,比喻庭审理清案情。当“司”的“掌权执法”本义消失后,篆文将“司”反写成“后”,表示母系时代掌握第一权力的女王。《说文解字》:司,在外办事的官史。
  守,甲骨文六,即“庐”的本字,房屋寸,手持器械)。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守,官吏的操行、节操。
  ,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原始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道家鼻主老子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造字本义:数词,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远古中国的数字美学,充满了朴素鸿蒙的宇宙和地球起源想象:一,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说文解字》:一,开天辟地之初、万物形成之始,道立于一体化的浑沌,然后造化分出天地,化成万物。
  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身屈体。窮,金文穴,洞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穷”,以“力”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躬”,表示无能为力。古籍常“贫穷”、“贫困”并称——“貧”是缺乏钱财,没有支点,经济不自由;“穷”是没有出路,失去希望,身心不自由;“困”是环境不利,行为被动,人身不自由。
  歸,甲骨文,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繁体甲骨文将“方”写成,并加“止”(终结、停止),表示停止与中央朝廷的对抗。有的甲骨文将“止”写成似“爪”又似“帚”的。有的甲骨文误将本为“止”的与“方”所组成的,混写成了“帚”。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行”,表示与中央朝廷保持来往。有的金文加“口”(讲和),表示讲和调停。有的金文加“辵”。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和“行”的上半部,合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略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归”,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说文解字》:归,女子出嫁。
  “宷”是“審”的本字;“审”是“審”的异体字。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番”的本字,表示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宷,金文宀,密室米,是“釆”误写,即“番”,古西北少数民族),表示古代中原人将西北少数民族俘虏关在密室。当“宷”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加“口”(问讯)、或金文加“曰”(说明)另造“審”代替,明确“审讯”的含义。篆文“審”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口”(问讯)或“曰”(说明),同时用“番”(古西北少数民族)代替金文字形中的“釆”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中原人将敌对的西北少数民族俘虏关在密室,问讯、详细盘查,以获取详细敌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番”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审”,用既作声旁也作形旁的“申”(申明)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番”,表示要被问讯者自我申明。古籍多以“審”代替“宷”。《说文解字》:宷,知悉。详知详察。
  察,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祭”写成。《说文解字》:察,屋檐向下覆盖。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庶”的省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说文解字》:度,法制所依据的标准。
  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勸”的省略,表示上级勉励下级。權,金文木,杖雚,即”的省略,上级勉励下级),表示手杖所代表的上对下的支配资格。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勸”省去“爪”,简化为“雚”造字本义:名词,手杖所代表的决策、支配的资格,影响环境的势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雚”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权”,依据类推简化原则将正体楷书的“雚”简化为“又”
  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有的甲骨文将“口”明确写成“日”,将“束”明确写成“东”。金文字形中“日”与“东”的形象更加明确。有的金文在“东”下面加一横,形成“土”形,表示将行囊放在地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東”的字形消失。《说文解字》:
量,用秤子测出物品的轻重。
“能”是“熊”的本字。能,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突出了大型猛兽的大嘴和利爪。繁体甲骨文将兽嘴“口”写成,将兽爪写成三个“爪”和一个“止”构成的。金文将猛兽的头写成,将猛兽的大嘴写成“月”(长满利齿的大嘴)。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熊头和大嘴写成“以”和“月”构成的,将金文字形的熊爪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熊,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游泳的食肉猛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熊爪写成。俗体楷书将由两个“匕”构成的熊爪写成“长”。在远古中原没有狮子称霸的丛林中,既可上树,亦可下水的熊,堪称所向无敌的食肉猛兽,于是“能”由“食肉猛兽”的名词本义,引申出形容词义项“不可阻挡的、有行动力的”。当“能”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火”(烧山)另造“熊”代替,表示凶猛可怖、常常不得不火攻捕猎的猛兽。《说文解字》:
能,熊属。足形似鹿。
  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叉腿而立。校,甲骨文交,双腿木,桎梏),表示用桎梏连锁双脚,使双脚不能自由活动。金文将甲骨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包围结构。篆文则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来将两脚连锁的桎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说文解字》:校,木头作的囚车。
  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逗”的省略,表示停顿。短,金文矢,箭豆,即“逗”,停顿),表示箭的射程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箭射得不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短,当物体有长短区别时,就用箭只作标准进行测量。
  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与“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说文解字》:
长,时空久远。
  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技”的本字,表示巧能。伎,籀文支,即“技”,巧能),表示有一技之长的人。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表演百戏杂技的艺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常假借“伎”代替“技”。《说文解字》:伎,党与。



  二、翻译


    哎呀不得了哦,有据可考啊,自古以来圣人都是天地间芸芸众生的大管家。他们根据阴阳开合的变化规律调度万物,依据万物生死存亡的关键(门户);谋划自然万物生死存亡的全过程,并能深入到人的内心,看见人内心的变化的蛛丝马迹,而掌握其人其事存亡的门户。所以,圣人在天下,从古至今,都行走在神明之域(观阴阳变化、为天地守造化,为天下手太平)没有变过。
    万事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但都会各得其授权而获得存在。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因此,圣人审查万事万物的先后、度量他们的才能,比较他们的长短,便能管理好他们,使其统一在天门内外。

  三、理解联想事例


  圣人挺忙的,来得最早,从不下班,开门关门。知天下万物始终,明天下万物的细微变化,还要命名归类分类管理。天道大管家,使天门内外秩序井然。
  心理咨询师、父母、教育工作者、管理者,莫不如此。既要管理天门之内,又要管理天门之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的一切都在某种统御之下展开。


  人是天下万类中,唯一能够事先理解、预测和主动恭敬的物种,需要并有能力秉持道德仁义礼。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人要知道并主动行道,而不能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人得天道,必须要替天行道,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成为老天爷认真虔诚的打工者。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人通过自己的所亲的行为,以慈惠恻隐之心,遂万物生成或灭亡。行使着生杀予夺之权。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人类要约束自己,宜做不宜做,自行赏善罚恶, 按照天道规律的标准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人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夙兴夜寐,按照天道规律的标准,建立起人类自己的伦常秩序。
  人类不是其他物种,只是被动的被控制、被逼迫。人必须要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所以,作为天道规律的打工崽,要知天道、行天道、并建立符合执行天道规律的人类组织生活秩序。所以本节说: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人不能不知道,人不能失道,更不能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建立一个无道的天下,尤其不能躺平。一句话,人的天命是:不可自以为是,自行其是。人的自由,从不自由开始,从听话开始,并且还是主动听话,也就是主动学习开始。因为老天爷传道,从来不露声色,尤其不说话。不会跟你喋喋不休,只是做给你看,从不言语。一旦错了就开惩,惩的还挺认真,从不减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作为合格的天道打工崽,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人受天刑时,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应该叫自己。此时呼天喊地,唯一的意义是,知道有天地了——不给点厉害,你不晓得马王爷有几只眼。

  人生如戏不可戏!
  

  第二天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人的秉性是有差等的,有的是德才兼备的贤人,有的是无德无才的不肖之人;有的人智慧,有的人愚蠢;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根据每个人的秉性,分别采用捭阖、进退、贵贱的方法和手段,顺应每个人的特点来驾驭他。要搞清楚对方是有还是无,搞清对方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方法是顺着他的爱好和欲望来推测出对方的心理的真实意图。可以暗暗排查对方言辞然后展开反示给他,以得实情,了解他的旨意;先阖后捭,从中得益。
  或公开他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对方,或不公开。当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目的与对方相同,就可以这么干,反之不这么干。上述办法可用还是不可用,首先要搞清楚对方考虑和谋划,来探究自己跟对方的异同。离合要有前提,就是看对方的意愿而动。如果要捭,一定要周到;如果要阖,一定要严密。周到严密还要注意隐蔽,隐蔽的最佳效果就是像“道”一样的微而不显。

一、查字正音
  “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把控),表示管理官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貝”(钱财,借代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另造“賢”代替,表示管理官吏与财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德才超群,善于管理人才与财政,富国强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臤”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贤”,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古籍多以“贤”代替“臤”。古人称大臣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说文解字》:贤,多才多能。
   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不大。肖,金文小,形体不大肉,借代身体),表示形体很小的新生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月”写成。 《说文解字》:肖,上下两代人的体貌相似。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传授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曰”写成“白”(说明),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干”写成“亏”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省去篆文字形中的“亏”,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白”写成“曰”。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说文解字》:智,器物上可辨识的标志性文字。  
  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面具。愚,金文禺,像手持面具心,困惑),表示戴上面具装神弄鬼,使人困惑。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戴上面具装神弄鬼,使人难以判断共真实面目,故意欺弄不知情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未见世面为“蒙”;内心黑暗为“昧”;缺乏心智为“愚”;无知且钝为“蠢”。《说文解字》:愚,痴顽。
  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使、操作。勇,金文用,使,操作戈,武器),表示英武之士,敢打敢拼,无所畏惧。有的金文甬,“用”的误写),表示农业时代在家庭里起关键作用的大力壮丁,敢做敢担。篆文字形有的从“心”,强调胆大无惧;有的从“力”,强调力大敢为;有的从“戈”,强调英武无敌。造字本义:形容词,力大胆大,敢做敢担,无所畏惧。隶书承续金文字形。《说文解字》:勇,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  
  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离开、逃离。怯,篆文犬,恶狗去,逃离),表示躲狗而逃。造字古人发现,“怕狗”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经典的“胆怯”场面。篆文异体字心,怕去,逃离),突出因心理恐惧逃避。造字本义:动词,因惧怕而想逃避、畏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㹤,充满畏惧。
  牧,甲骨文持械打击牛,力畜),表示鞭打驱赶牛羊。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调整了结构顺序。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牛”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放养牛群。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牛”写成,牛角形象消失,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古人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说文解字》:牧,饲养牛的人。
  貴,甲骨文双手,抓、捧土,故土),像双手捧着泥土。有的甲骨文增加“宁”(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宁”写成不知所云的“人”,并用“貝”(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篆文字形中的“爪”形消失,字形晦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说文解字》:贵,货物价格不低贱。
  “”是“微”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说文解字》: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  周,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一定领域的空间内,进行反复的纵横切割划分,形成众多相对独立的、封闭的较小区域。有的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字形在纵横划分的若干区域内加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在划分的封地内耕种生产(参考“画”即“劃”*)。远古时代的天子取得天下之后,划分出若干领地,由众多宗亲诸侯封而建之,以期巩固政权。简体甲骨文将纵横划分的封地简写成“田”。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封闭的圈)写成会义结构:封地而建口,封闭的圈,围墙),表示封地而建的界墙。有的金文省去四点指事符号。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封建”的字形写成“用”造字本义:名词,封地而建、筑墙划界的围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田”形若隐若现。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启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说文解字》:周,密闭。
  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密,金文宓,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山,深岰),表示没有战乱之忧的、太平安定的山岰。远古时代追求和平的人们,为逃避战乱而避隐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岰。有的金文将戈戟堆写成“二”和“戈”组成的“二戈”。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二戈”写成“必”,导致本义线索消失。造字本义:名词,与外界俗世隔绝、无战乱之忧的大山深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宓”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山”写成。《说文解字》:密,形状像堂室的山。  
  追,甲骨文兵符,代表权印、政令趾,借代脚板,借代行进,赶路抓捕罪犯),表示执令急行抓捕。金文(彳,行进),突出急行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执令寻踪,缉拿罪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寻踪在逃犯为“追”,现场缉捕犯人为“拿”。《说文解字》:追,追逐。

  二、翻译
  
人的秉性是有差等的,有的是德才兼备的贤人,有的是无德无才的不肖之人;有的人智慧,有的人愚蠢;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根据每个人的秉性,分别采用捭阖、进退、贵贱的方法和手段,顺应每个人的特点来驾驭他。要搞清楚对方是有还是无,搞清对方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方法是顺着他的爱好和欲望来推测出对方的心理的真实意图。可以暗暗排查对方言辞然后展开反示给他,以得实情,了解他的旨意;先阖后捭,从中得益。
  或公开他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对方,或不公开。当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目的与对方相同,就可以这么干,反之不这么干。上述办法可用还是不可用,首先要搞清楚对方考虑和谋划,来探究自己跟对方的异同。离合要有前提,就是看对方的意愿而动。如果要捭,一定要周到;如果要阖,一定要严密。周到严密还要注意隐蔽,隐蔽的最佳效果就是像“道”一样的微而不显。
  
  三、理解联想事例

  贤、智、勇者可以开、进、贵,不肖、愚、怯者只能闭、退、贱。自己是个什么货色,别人是个什么,心中要有点数。要审定有无与其实虚,根据对方有什么和没什么,来决定是推心置腹还是虚以委蛇。
  牧人无为,以志不可以痣痔。不可情绪化,不可反移情。
  牧人之法捭阖、进退、贵贱,何时为之?需先捭而求其实,从情欲入手探索志意,分析其言语然后捭反而得实;然后贵其指,尊贵他的志意,时期觉得自己的要求不是那么奇怪的,可以被人对待的;最后阖而捭之求其利,采取行动以获得成果。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贵微,而与道相追。采取行动要周全,缄口闭嘴要密实。周密是什么,如天道之于天下:“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关于怎么牧人?两个方面

  第一,陶弘景说,贤者捭而同之,不肖者阖而异之;智勇者进之贵之;愚与怯者退而践之。
  第二,无为而牧之。
  意思是说,牧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贤者展示他他自己的志意(捭),而同其情,不肖者则不让他展示自己的意志(阖)而异其诚;对智勇则进之贵之;对愚怯者则退之践之。另一个是牧人的时候,以无为而为之。
  贤智勇者可以展示自己,可以得到进贵的待遇;而不肖愚怯者,则不可以展示自己,只能得到退践的待遇。这是第一个方面。
  关于牧人之无为:“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什么意思呢?
  依据其人的志意,捭之阖之。捭的操作贵在周祥,阖的操作贵在严密——开人家的堂,要周祥,关人家的心,要严密。周祥和严密的关键,在于要微。什么是微呢?
  道德经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又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止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微,搏之不得,恍惚,神龙见首不见尾,犹豫俨涣敦旷混,就是不露痕迹,不知其所由。这是“无为以牧之”,这是周密之微,这是“与道相追”。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国之利器不示于人。
  简而言之:牧人就是捭阖周密,对人家开膛破肚让他自己看,和关人家的心不让他见阳光;就是无为以牧之,牧人就是要装糊涂,捭阖于无形(微)。


打样到此,以下只记录每日进度



第三天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提问经文中说:“……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为之虑是虑什么,自为之虑是虑什么?两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第四天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日“终”,言恶以终其谋。

  提问:昨天的经文说,天地对万物的所谓“化”,就是对万物的生与杀,来实现万物的存与废;生杀的办法是通过变动阴阳来开闭四时,春夏为阳宜生,秋冬为阴宜死。开启阳而益生者叫捭,开启阴而宜死叫做阖(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今天的经文讲述圣人怎么替天捭阖,以言语开闭人神。针对今天的经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言语为什么能够控制另一个人的“神”,怎么做的?  

第五天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提问:昨天的经文说,口是心之门户,一以守司于此,豫审其变化,便可以用“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的方法,拿捏得住吉凶的大命。今天的经文讲述不同目的说不同的话。针对今天的经文,提一个这样的问题:“以下求小,以高求大”是什么意思?

第六天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提问:今天的文字,是捭阖章的结语,概述对阴和阳的各种运用方式和情形,以及阴阳之道“圆方之门户”的地位。提一个问题是:对阴和阳有些什么运用情形?

第七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0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 反应第二

第一天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提问:本篇讲述怎么从对方说的话中,听出真实想法的捭阖之术。今天的经文,讲述在认识中如何处理现象和本质。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是反?什么是复?什么是“事有反而得复”?

第二天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

提问:昨天的文字讲了如何认识现象本质和往来古今彼己,指出反与复两种工作方法:“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事有反而得复。

指出反复这种工作方法的对象是:本质和往来古今彼己。
指出反复这种工作方法的内容是:动静虚实之理。

今天的经文开始讲述“动静虚实”。所提问题是:本节讲的动-静,象-比,是怎么编织出了“钓人之网”的?

第三天
  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提问:昨天的文字重点在于讲述什么是运用动静、象比反复的之术反听而编织钓人之网。那如果人不说话呢,反复之术怎么用呢?今天的内容讲述到用重袭之术,使人继续讲话。问题是:重之袭之是一种什么操作?


第四天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远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提问:昨天的文字讲述以重袭反复之术“变鬼神以得其情”,愚智不疑。今天的文字讲述象比在反复重袭操作中的运用方法(如何得其情)。请问:打开对方的内部世界(开情)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第五天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提问:前面的文字讲到,动静虚实是重要的,讲了如何采用反复之术来实现动静虚实;讲述了动静(人言己默)虚实(言有象事有比)是如何编织“钓人之网”。讲述了在不言无比的情况下要重袭,开情才能继续以言钓心的工作。至此以言钓心的外围工作,和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解决了。

  今天的文字则专心致力于核心操作:如何跟着对方的动作言默出入其心,实现以言钓心进而做到“符应不失”。问题是:今天鬼谷子的文字完整的呈现了“反应”的核心环节,我们能不能尝试对鬼谷子这段文字“以反求服,
观其所托”,看看鬼谷子认定如此“以言钓心”可以成功的人性基础是什么?


第六天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先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第七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0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内揵三
第一天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提问:说说“素结本始”是个什么操作?
第二天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提问,昨天的经文说要素结本始,独往独来莫之能止。今天的经文讲怎么样运用语言进入人的内心(),并锁定其内心志意(揵)。其中两个操作环节很基本——隐度和循顺,问题是:什么是隐度,什么是循顺?

第三天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指出了,建立联系和开始行事这对内揵的阴阳两面的操作原则,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今天的经文讲述,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出思考的问题是:阳亲阴疏和阴亲阳疏分别会出现写什么情况?

第四天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昨天的经文讲述了外合和内结的不同情况,今天的经文与前文为同一段落,在昨天内容的基础上,得出如何“结合”的行动原则是“得其情,乃制其术”。提出思考的问题是:设立的“情”是什么,“术”是什么?


第五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


  提问:昨天前天的经文,讲述捭阖的内外、结合之术。今天的经文讲述圣人在“结合”之前,通过什么顺序和方法决定“结合”,并“见疑决之”。提出的问题是:“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是个什么操作?


第六天
  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不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今日无提问

第七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 抵巇第四 飞箝第五

抵巇第四

第一天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用。


  提问:前一章内揵讲事物合离之根本在于内结,功用在于外合,所谓结合。本篇以“物有自然,事有离合”开篇转承,指出结合的事实中,存在“近而不可见”和“远而可知”的情况,进而阐述了离合进程及其应对之道术——抵巇。指出,抵巇之术使用在“事之危之”的场景,技术基本环节是“独保其身、因化说事以识其微、经其秋毫之末挥之太山之本”。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你如何理解独保其身,在整个抵巇操作中的作用?


第二天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抵巇及其使用场景。今天的文字讲述在“萌牙巇罅”的时候,如何“抵之以法”。

  给大家提出的思考问题是:君臣相惑、社会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而乖乱反目,其发生原理是什么?
  

第三天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昨天的经文讲述了“萌牙巇罅”之时,可治抵而塞,不可治则抵而得,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今天的经文,是本篇章最后的内容,概述在事物存续的开始和结束之时,必然会出现巇隙,一定要保持警觉。圣人职责便在于“察之以捭阖”,并能用抵巇之道上合,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今天提给大家的思考问题是:圣人为天地守神,需要做些什么?
第四天

抵巇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第五天
飞箝第五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昨天结束的抵巇章,讲述了组织内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忘成初心方得始终”的组织建设原则和方法。今天开始的飞钳章,讲述怎么联合、征用组织外的力量完成使命。今天的经文基本上定义了飞钳术的基本内容。

  今天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从国家而论,我们为什么要韬光养晦;从个体而言,我们为什么会置身于被商家诈骗的现代商业环境?


第六天
  将欲用之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昨天的经文,完整的定义了飞钳术的操作是:以天道使命为出发点,然后度权量能、征远来近、最后立事制事,并讲述了每个环节的细节。今天的经文讲述把飞箝术用于社会和用于人的情况。
  给大家提出思考的问题是:对于你来说,将飞钳术用于人的最基本障碍是什么?

第七天
飞箝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2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 忤合第六

第一天
忤合第六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提问:
  鬼谷子开篇以来,先讲述了圣人在天地间为众生之先。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而司守门户,纵横捭阖。捭阖首先要坚守自己“其道唯一”的“孤独”。反应章指出,圣人捭阖,必须要反而复、反而应,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到现场去,实事中求是。
  捭阖者与圣道为一,这是自己跟自己(道)的内揵,接着就要为建立组织而内揵。内揵者内也揵也,内进说辞外揵所谋,内揵之要,素结本始。
  自己与道、自己与组织的内揵,都会出现巇罅。抵巇之术,先独保其身,可治抵而塞之,不可治抵而得之。这是抵巇讲述的组织建设。
  一个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圣人先独保其身,素结本始建立和维护组织,还需要联合和运用组织外资源执行使命。飞钳之术,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凡”度权量能、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这是飞钳章讲述的与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建立联盟的基本方法。运用飞钳术建立联盟,基本问题在于怎么确立联合谁、对付谁。忤合章专门回答这个问题。

  今天的经文,定义了忤合术的基本环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于你来讲,反复相求因事为制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第二天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忤合之术的根本依据在于“化转环属,各有形势”。今天的经文讲述无不与和无不听的做法和计谋不两中的事实。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无合无离的对外关系为什么是错误的?


第三天
  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提问:昨天的经文指出了无常贵常师和计谋不两忠的客观事实,今天的经文讲述忤合术如何“大小进退,其用一”而后“行之以飞钳之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针对不同“大小”非进则退?

第四天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故归之不疑也 。


  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忤合的操作需要需要仔细的完整的调查研究,“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然后以飞钳之术而合之。今天的经文讲述向背之决不易,需要大胸怀大视野,即便如此还会多次反复。
  今天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说说天命之钳之中,双方内在是什么感受?

第五天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昨天经文讲,忤合之地协四海包诸侯,需要经过大量努力反复探索验证,方能获得天命之钳而归之不疑,这是讲忤合术需要对外做的功夫。今天的经文,讲述忤合术各环节,要求忤合者内部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以及忤合术功能是进退纵横。其中指出,忤合者完成知人环节,需要克服“忠实无真”的劣习。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叫忠诚无真?

第六天

忤合章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第七天

第一章到忤合章总体结构梳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0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一天
  揣篇第七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提问:本段经文定义了揣术极其必要性。提出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揣术要做的基本事项和目的是什么?

第二天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财货之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辩?能知如此者,是谓
权。

  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揣术是为了善用天下而做的量权和揣情。今天的经文分述权。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量权操作对那么多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这些指标和数据可以怎么整理分类?在你的心里起了个什么作用?


第三天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揣术两要量权和揣情,昨天的经文讲了量权,指出,对所述纲目能知者,是谓量权。今天的经文讲揣情。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是什么意思?

第四天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

  昨天的经文说,人的心和口(情与言)像两只水桶,一晃水就溢出来,所谓“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叫做“深测揣情”。
  今天的经文讲量权和揣情之间的关系是“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
  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文中的“谋虑情欲”指的是什么样的四种事实?

第五天
  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量权和揣情是谋之大本,游说的根本法则,纵横术的根本出发点。今天的经文讲“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于“常有事于人者”,先事而生,如此难为,为什么还要“言必时其谋虑”?怎么做到的?


  第六天
  揣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第七天
    论述一下,为什么量权和揣情是谋之大本,游说的根本法则,纵横术的根本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2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一天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 ,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述了什么是摩,和“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的摩术原理。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在本段经文中的“内符”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 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 ,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摩术的基本操作,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今天的经文讲述善摩者“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神,什么是明,什么是神明?

第三天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 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 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 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今天的经文讲述摩操作的种类。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经文中,“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什么?

第四天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摩者如何用饵,才能“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的方法。今天的经文讲述谋成的三要件,谋周密、说悉听、事必成。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周密的基础是什么?说悉听和事必成的基础是什么?

第五天
说者听,必合于情 ;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 :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昨天经文讲谋成三要,谋周密、说悉听、事必成。今天的经文是本篇最后一节,综述摩术的操作要点:言与内符物类相应,情合者听、欲合者行,并且指出了初学者的成熟之路。提请思考的问题是:从总体上说,摩术的最关键环节是什么?

第六天
摩篇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第七天
  从反馈分享中,似乎感觉到,不少人或隐或现地觉得,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诈之术。就像曾经听到反馈,一个小学老师说,鬼谷子,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啥好人 。
  这种感觉,对学习和掌握捭阖之术是非常不利的。即便学有所得,这种感觉也会深刻的阻碍学习成果的价值发挥,甚至会使我们跑到人性(天性)的对立面,成为人群中被人唾弃的奸忤之徒。

  因此,今天请大家完整地辨析论述一下: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人之术,还是光明正大的圣人道术?

  说明:所谓“论述”,就是要尽可能全面的说清楚,使人信服——也就是把自己说服,对自己说清楚——立志立信。切莫敷衍“简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权篇第九


第一天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接着揣摩讲述的权篇,讲述调研结束后的后续工作,跟对方建立权力控制关系,即获得权的术——权术。今天的经文,讲述了权术操作的基本进程,也就是给出了权术的操作性定义。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权术操作的五个环节,为什么能够一环扣一环的往后发展,最终实现权力控制?

第二天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昨天的经文,指出了权术说之资之,假之益损,利辞轻论,明之符验,却论钓几等操作环节。今天的经文则讲述权术中使用的几种话术及其功效:佞言、谀言、平言、戚言、静言。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话术上下功夫?

第三天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昨天的经文定义了佞言、谀言、平言、戚言、静言几种权术用语言的操作。今天的经文,讲述成功建立关系之后的权术运行要点:参调而应,利道而动;繁言不乱,翱翔不迷,变易不危,睹要得理;不通不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不通不事是怎么做的?

第四天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用其用也。
  
  昨天经文讲述权术用言,言者有忌讳,言有曲。今天经文讲权术中怎么处理贤不肖,谈者用其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不肖之人用其长避其短,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是离开这样的人?
第五天

  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昨天的经文,讲述因为“出言欲听,举事欲成”的人之常情,不肖者因此也成为天下可用之才。今天的经文进一步讲述各类人才的特征和应对原则。今天提请大家的思考的问题是:不贤者权术失败,会反被控制;不使用权术的人,也会被控制。请问这种控制和反控制是怎么实现的?
第六天
  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曰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昨天的经文谈到人言有病怨忧怒喜五种状态,产生这些状态的原因包含智、拙、辩、贵、富、贫、贱、勇和过等个人条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捭阖任何一种原因,都有对应的话术。话术用错了就会被人反控制。
  今天的经文对昨天的内容做出概括性引申——因人用权。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从“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出发,你将怎么定义权术?
第七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8: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 谋篇第十

第一天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提问:今天的经文,定义了谋术的审情、三仪以立和从古生奇等最基本操作环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跟权术不同,谋术的工作对象是什么?

第二天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权术谋事,谋术谋人。今天的经文讲,同情相亲与相恶,异情相亲与相恶四种情形下的“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术为什么会失败?

第三天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的六个环节中,同情异情,相亲相恶的不同情形,是导致事情进程断续的原因。今天的经文,进一步讲述仁勇智与愚不肖贪两组六类人在“节”中的关键欲求,对事情进程的影响机制。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仁勇智和愚不肖贪两组六类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第四天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要以整体观来处理,两类六种人在事情演进的各个环节中异同亲恶,才能有效使用谋术。今天讲使用昨天的谋术,需要使用摩高微符拥乱的计谋,并注意正奇公私。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人主与人臣之言,一个言奇,一个言私,是何道理?

第五天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
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

  昨天的经文讲谋术运用中的正奇公私,今天的经文讲谋术运用中的阴阳关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华夏思想总是讲,凡事要阴,让对方无法了解自己的打算,要随顺对方——也可以叫做谦虚谨慎,跟最近几十年的时风很不一样,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


第六天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制人与制于人之间,握权与制命之间的阴阳之道。作为谋术结语,今天讲述华夏道统与谋术的关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中正,如何理解和操作?


第七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3 1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 决篇第十一

第一天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提问 :权术权事,谋术谋人。权术指出,善权者,权个听聪智明;谋术指出,善谋人者,谋个同情相亲。因事而谋人,人事两思量,方案成。方案行,计谋不两忠,损益不两全,非祸即福,非福即祸,决策就显得弥足珍贵。今天的经文定义了决术的操作边界——“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决术操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第二天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去患者,可贵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正确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有利益流失不做、有杀鸡取卵(对利益基础损害)的不做。今天经文接着讲正确决策的五种情形。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处理这五种“之者”情形的方法论原则是什么?


第三天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昨天的经文指出了正确决策的五种情形是:以阳德之、以阴贼之、以信诚之、以蔽匿之、以平素之;其方法论原则是:阳德、一言、二言、以用和微施。今天的经文作为决篇结尾,指出决策的基本任务是决情定疑,决策的重要性在于万事之基,以及天下危乱时的处理。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用蓍龟者,以自决也”,怎么理解其中的道理?

第四天
决篇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第五天
梳理“揣摩权谋觉”几篇的逻辑线索

第六天

梳理内揵抵巇飞钳忤合四章的逻辑线索

第七天

以捭阖反应两章为纲,梳理已读的全部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8:13 , Processed in 1.126088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