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15999336089

韩志华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飞箝第五
第三天
飞箝第五
将欲用之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一、查字正音
1.“盛”的字源解说
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   (益,即“溢”的本字,满溢)  (“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表示“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成” 写成 ,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 写成“皿” 。有的金文 将“成”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成”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成”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
2.“衰”的字源解说
“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   (“衣”的省略,借代衣领)  (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 连写成 ,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 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 明确写成“衣” 。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 误将棕毛披垂的 (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 ,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 承续隶书字形 ;有的楷书 承续隶书字形 。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3.“财”的字源解说
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材”的本字,表示用途。財,篆文   (貝,宝物、货币)  (才,即“材”的本字,用途),表示宝物、有用途的东西。造字本义:名词,金钱及有通货价值的重要物品。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才”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财”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4. “诸”的字源解说
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参与其中的人。諸,篆文   (言,谈论)  (者,参与其中的人),表示参与其中的众人自由谈论。造字本义:动词,众多人自由发问讨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者”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诸”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5,侯”的字源解说
“侯”是“候”的本字。侯,甲骨文   (厂,山崖)  (矢,箭),表示狩猎于山崖。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箭矢形状 写成 。有的金文 加“人” ,强调猎人的狩猎行为。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带着弓箭埋伏山崖,守候猎物。俗体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同时误将篆文字形中山崖的形状“厂” 写成“工” ,山崖形象消失。当“侯”的“设伏候猎”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候”代替。
6.“枢”的字源解说
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   (木,门轴)  (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 简化成“区” 。
7. “宣”的字源解说
“亘”是“宣”的本字(注:“亘”本义读 xuān(宣);“亘”合并“亙”后转读( gèn )。亘,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收卷形状的卷册 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将竹简文卷展开,当众宣读由天子题写、由重臣宣读的“圣旨”。后来“亘”合并了“亙”的含义,而“宣读”的本义却消失了;当“亘”的“宣读”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在卷册 上方加“宀” (宫殿)另造“宣”代替,表示天子发布“圣旨”。金文 对甲骨文字形中的“亘” 底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亘” 写成 ,表示卷册两端的卷轴。有的篆文 将卷册形状 写成“曰” (说),强调“诵读”。造字本义:动词,朝廷重臣展开卷册,高声诵读由天子签署的诏告或任命。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宀” 写成 。
8. “缀”的字源解说
“叕”是“缀”的本字;而“裰”是“缀”的异体字。叕,篆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衣”字 两边各加一条连接线 ,表示在衣服的几个开口处添加连接 、 ,即将零碎的布块连缀成衣。当“叕”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 再加“糸” (丝)另造“缀”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针针一线线,通过大量手工劳动将碎布缝缀成衣。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叕”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缀”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古籍多以“缀”代替“叕”和“裰”。
9.“横”的字源解说
“黄”与“寅”同源后分化,表示练习射箭。横,篆文   (木,架子)  (黄,即“寅”,练习射箭),表示架弓射箭。造字本义:动词,把弓身平放在弓架上。弓子竖挂时弓身与地面垂直,弓子平放时弓身与地面平行。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木”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黄” 写成 。
10. “引”的字源解说
引,甲骨文    (弓,射箭战械)  (攴,像手持箭只),表示张弓搭箭。有的甲骨文 用“大” (成人)代替“攴”,表示弓箭手张弓搭箭。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弓” 写成开弓形状的 。篆文 是对甲骨文字形 的省略,省去“又” ,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一手持箭的字形“攴” 省略成一竖 ,表示箭在弦上。造字本义:动词,拉弓搭箭,张弦待发。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古人称张弓搭箭为“引”,称张弓放箭为“射”。
11. “度”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   (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  (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庶”的省略 写成“ ” 。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
二、翻译
将飞钳之术用到诸侯国之间斗争,在游说君主时,必须审时度势,能够看到天时是否助其盛或助其衰,准确判断该国地理形势、疆域面积、地势易攻还是易守,国内人口、经济实力、与各诸侯关系如何、国君比较亲近哪个国家、比较憎恨哪个国家,国君个人耿耿于怀的心意是什么,仔细观察国君意图,知道他的喜好合憎恶,然后去游说国君最关心的事,并用飞钳言辞,钩住对方喜好,然后再来控制他,使他能够随着己方意愿行事。
将飞钳之术用于普通人之间打交道,则必须先考量对方智慧、才干、气势,把对对方的充分了解作为与之相处的关键。先迎合他、符合他让后再用飞钳之术控制他,使对方与己方相合,这些用对方之意以达到显示己方目的的手法,都是飞钳手法,飞钳之术在用于与人打交道上,己方往往没有付出却能得到丰厚回报,使对方与自己紧密连接而不会失去控制,然后再在言辞上探究实情,做到这些就能钳制对方,或使他向纵向横向东向西向南向北,或使他从起点返回或 返回后再来,反反复复都始终在自己掌握之中。
三、理解联想事例
飞钳之术不管用在国家还是个人层面上,前提都是充分了解对方的详细情况才能使用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没有这个基础,飞钳术使用的再好也徒劳无益,这就要求我们平日要多做练习罩场练习、内紧外松、多做感知觉认、现象练习,连成慧眼方能识人。
四、提问  昨天的经文,完整的定义了飞钳术的操作是:以天道使命为出发点,然后度权量能、征远来近、最后立事制事,并讲述了每个环节的细节。今天的经文讲述把飞箝术用于社会和用于人的情况。
  给大家提出思考的问题是:对于你来说,将飞钳术用于人的最基本障碍是什么?
答:飞钳术并不难掌握,难的是一定要审时度势,掌握对方全面的真实情况,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之难,如果能做到,飞钳术使用起来也就非常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2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钳篇作业:考虑问题衡量形势,必须从远或近各方面来吸取信息,确立做事能够成功的态势再去有效行事,前提是看到对方与自己是同还是异,能分辨出对方语言的是与非,分辨出对方言辞表面和背后的含义,知道对方和自己所拥有和没有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判断事关安慰大计,确定己方与对方是亲近还是疏远,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衡量,对上述同或异,是与非,亲和疏等做法加以调整和修改,最后才决定如何去取。
飞钳之术不管用在国家还是个人层面上,前提都是充分了解对方的详细情况才能使用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没有这个基础,飞钳术使用的再好也徒劳无益,这就要求我们平日要多做练习罩场练习、内紧外松、多做感知觉认、现象练习,练成慧眼方能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6: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飞箝第五
第一天
飞箝第五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一、查字正音:
1. “征”的字源解说
“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   (囗,城邑、方国)  (止,即“趾”,借代行军),表示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彳” (即“行”,行军)另造“征”代替,强调部队为讨伐不义之地而远途行军。繁体甲骨文 加表示朝庭派兵的“师” 、加“二” (相等), 表示兴师讨伐“等同于”天子之旨意。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城邑的“囗” 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中央朝庭派兵长途行军,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异体字“ ” 用“辵” 代替“彳” 。古籍多以“征”代替“ ”。“征”是为了纠正一方错误而动武、出于正义而兴师问罪,褒义;“伐”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而进兵杀戮,中性。《汉字简化方案》用笔画简单的“征”合并笔画复杂的同音字“徵”。
2. “势”的字源解说
埶(艺yì),疑为“執”(执zhí)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   (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  (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势”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 简写成“执” 。
3.“权”的字源解说
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勸”的省略,表示上级勉励下级。權,金文   (木,杖)  (雚,即“勸”的省略,上级勉励下级),表示手杖所代表的上对下的支配资格。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勸” 省去“爪” ,简化为“雚” 。造字本义:名词,手杖所代表的决策、支配的资格,影响环境的势力。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木”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雚”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权” ,依据类推简化原则将正体楷书的“雚” 简化为“又” 。
4.“括”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刮”字 的省略,表示干净、彻底地收拾。括,篆文   (手,抱)  (“刮”的省略,干净、彻底地收拾),表示全部、彻底地抱住。造字本义:动词,完全、彻底地抱在手里。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5.“飞”的字源解说
飛,金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鸟儿振动双翅 的样子。籀文字形 画出翔鸟的完整形象,鸟头鸟身 和振翔的双翅 。篆文 将籀文字形中的鸟头鸟身 简化成 。有的篆文 省去表示鸟头鸟身的 ,并将左右对称的双翅 写成上下重叠的双翅 。造字本义:动词,鸟儿振翅翱翔。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的双翅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飞” ,用单翅代替篆文字形 的双翅,即简体楷书字形 是篆文字形中一支羽毛 的变形。“飞”是鸟儿振翅翱翔,“翱”、“翔”、“翻”、“翩”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
6. “钳”的字源解说
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美食含在口中。鉗,篆文   (金,金属)  (甘,将美食含在口中),比喻条形铁夹子像张口含食一样夹持住物体。造字本义:动词,张开铁夹子夹持住物品。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金”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甘”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钳”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 简化成“钅” 。
7. “钩”的字源解说
“勾”是“鉤”和“鈎”的本字;“鈎”是“鉤”的异体字。勾,籀文 是象形字,像中部弯曲呈∪形、两端尖利的工具,中部可提抓、挂吊,两端可用于刺戳。篆文 假借“句”代替“勾”。籀文字形 与“厷”极为相似,篆文 则与“句”重复,为避免混淆,隶书 另造“丩、厶”会义的“勾”代替。当“勾”的名词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金” (金属)另造“鉤”代替,表示金属勾连工具。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异体字“鈎” 用“勾”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句” 。造字本义:名词,可刺戳、可提挂的弯曲金属勾连工具。《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钩”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 简化成“钅” 。古籍多以“鈎”代替“鉤”。
8.“量”的字源解说
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   (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  (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有的甲骨文 将“口” 明确写成“日” ,将“束” 明确写成“东” 。金文 字形中“日” 与“东” 的形象更加明确。有的金文 在“东”下面加一横,形成“土”形 ,表示将行囊放在地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東”的字形消失。
9. “重”的字源解说
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行囊。重,甲骨文   (人,旅者)  (束,是“東”的简写,行囊),表示旅人背负行囊旅行。有的甲骨文 将左右结构写成混合结构,像行囊 落在了旅人 的脚跟位置,强调脚跟所感受到的行囊的下沉份量。金文 画出了旅人 和行囊 之间的背带 ,画出了脚板 ,强调行囊对脚板的作用力。金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 。有的金文 加“土” ,表示背负装土的筐子,双脚感受到的负担大。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远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人” 和“東” 构成的 简化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导致“人”形消失、“東”形消失。
10. “语”的字源解说
“吾”是“唔”和“晤”的本字;“語”是“晤”的异体字。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交汇。吾,金文   (两个“五”重叠,表示反复交叉、交替)  (口,说话),表示反复交替地说话,即深入交谈。简体金文 将重叠的“五” 简化成一个“五” 。当“吾”的“长谈”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日” (疑为“曰”的变形,说话)另造“晤”代替。当“晤”强调“会面”后,金文异体字 用“言” 代替“日” (“曰”的变形)另造“語”代替,强调“长谈”含义。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吾”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正式会面并长谈。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吾”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语”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古人称鼓舌说话为“言”;称两相会面长谈为“语”。  
二、翻译
考虑问题衡量形势,必须从远或近各方面来吸取信息,确立做事能够成功的态势再去有效行事,前提是看到对方与自己是同还是异,能分辨出对方语言的是与非,分辨出对方言辞表面和背后的含义,知道对方和自己所拥有和没有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判断事关安慰大计,确定己方与对方是亲近还是疏远,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衡量,对上述同或异,是与非,亲和疏等做法加以调整和修改,最后才决定如何去取。
一般的人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对这些人要用奉承之术,赞扬对方为对方制造声誉,使对方高兴泄露实情而钳制他,作为说辞的钳制之语要根据形势而善于变化,一会儿表示赞同对方,一会儿与对方相异。对那些不喜欢虚名,用飞钳之语难以相诱的人,可以先行离开奉承话题,不断抬高他的名誉地位,使其名不副实,为以后毁誉他做准备。一次飞扬不成就反复使用,直到达到毁掉对方的目的,有时高扬对方优点使其缺点暴漏是诋毁,有时历数其缺点使其有点暴漏,这也是重累飞扬方法,其目的最终还是要诋毁他。在迎合时具体使用对方可能喜欢的财货、美玉、珍珠、碧玉、美女等,也可以正确衡量其才能,酌情任用以立其势来钳制对方。或者见对方有缝隙可钻,就利用对方缝隙来钳制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结合抵巇之术来使用了。
三、理解联想事例
审时度势,首先要能分辨出己方与对方是离还是合,是远还是近,分辨判断出当前形势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奉承话的说辞也颇有水平,不要一不小心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就得不偿失了,飞扬之术不能只使用一次,要不断重复使用,还要结合抵巇之术。
四、 昨天结束的抵巇章,讲述了组织内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忘成初心方得始终”的组织建设原则和方法。今天开始的飞钳章,讲述怎么联合、征用组织外的力量完成使命。今天的经文基本上定义了飞钳术的基本内容。

今天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从国家而论,我们为什么要韬光养晦;从个体而言,我们为什么会置身于被商家诈骗的现代商业环境?
答:我国绵延5千年的历史,其中4800年都在位居世界前列,清朝末年甲午战争,政府懦弱,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诞生了一个新中国,这才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又将再次腾飞,当还没有达到可以坐第一把交椅时,因此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不断学习超越自我。
现代商业环境也是时代使然,一个国家发展的过快,势必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的东西进来,也是一个必然过程,加之现代人较为孤独,宁愿相信电话里骗子的甜言蜜语,也不愿相信家人或同事警察等对他的好言相劝,还是心里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2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忤合第六
第一天《忤合第六》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一、查字正音:
1.“趋”的字源解说
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割草,收割,获取。趨,篆文   (走,跑)  (芻,收割),表示跑着抢收。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庄稼成熟时迅速抢收。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趋”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芻” 的写成“刍” 。
2. “倍”的字源解说
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呸”的本字,表示唾弃、不接受。倍,篆文   (人,当事者)  (咅,即“呸”的本字,唾弃),表示唾弃、背叛。造字本义:动词,唾弃、背叛。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咅” 写成 。
3.“计”的字源解说
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巨大数量。計,金文   (午,疑为对“十”的误写)  (言,说话、商谈),表示大量的商谈。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午” 写成“十” 。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谋划。篆文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计”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写成“讠” 。
“转”的字源解说
“専”(专)是“轉”(转)的本字。専(専),甲骨文 像手转 纱轮 。当“専”的“转轮”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車” 另造“轉”(转)代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让轮子飞旋、滚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 。
5.“化”的字源解说
化,甲骨文   (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  (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 写成“匕”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匕” 写成 。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6.“环”的字源解说
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圜”的本字,表示回望、转着圈看。環,金文   (王,玉)  (睘,转着圈看),表示圆形玉圈。有的金文 写成两个圈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瞏”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穿孔、可以套戴转玩的圈状美玉。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瞏”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环”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的“睘” 大幅度简化成“不” 。
7. “会”的字源解说
“會”是“燴”的本字,“徻”是“會”的异体字。會,金文   (合,合并)  (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有的金文 将食物“米” 写成两团食物糅合状 ,进一步明确“糅合食物”的含义。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物糅合状 写成不知所云的 ,并误将金文字形下端的“口” 写成“曰” 。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隶书 基本承续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会” ,依据草书字形 ,对繁体楷书字形 进行大幅度整体简化。当“會”的“合煮”本义消失后,后代楷书再加“火”(炊煮)另造“燴”代替,强调炊煮”的含义。表示本义时,古籍多以“燴”代替“會”。表示“相遇、聚集”以及相关引申义时,古籍多以“會”代替“徻”。《汉字简化方案》用“會”合并代替“徻”。
8. “立”的字源解说
立,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一个人 的脚底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 ,表示站在地上。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站着的人 写成“介”形的 。造字本义:动词,站在地上。隶书 基本承续篆文字形
9. “扬”的字源解说
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陽”的本字,表示阳光照耀。揚,金文   (“昜”的简写,“昜”是“陽”的本字,阳光照耀)  (丮,是“执”的本字,持举),表示高举在日光下,即公开、高调地展示。简体金文 省去“止” 。有的简体金文 将“昜” 省略成“日”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丮” 写成“手” ,将金文字形中的“昜”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高举物品,得意展示,高调彰显。隶化后要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提手旁” ,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昜”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昜” 简化成
10. “属”的字源解说
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睁眼察视。屬,篆文   (尾,末端)  (蜀,睁眼察视),表示观注两端,看头看尾。造字本义:动词,行进的队伍首尾相望。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尾”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蜀” 写成似“蜀”似“禹”的 。简体隶书 省去“毛” ,并误将 写成“禹” ,导致“尾”形、“蜀”形消失。
二、翻译
凡事都有趋向统一或者朝背逆方向发展的两种趋势,尊重趋向和背反的客观规律,乃是计谋合适与否的关键。且两者之间相互转化,首尾相互连接起来像圆环一样,用计施谋得当的话,就要能像圆环一样随着形势变化及时应对,或从趋合或从背反方向来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圣人在天地之间,自立于社会实施教化,使自己声名外扬显示与外,必定是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看准社会发展的状况,据此知道自己决定自己所做多与少,根据杵合原理能事先知道事情发展的原理,随事物变化改变自己的策略。
三、理解联想事例
世间物有阴与阳,内与外、上与下,统一或者背逆,这是不变的规律,尊重这这规律,让自己依规律行事,就像荡秋千,悠着那个劲顺着事物发展的状况和合适时机与时俱进,就能随时调整自己,以不变应万变。
四、提问   鬼谷子开篇以来,先讲述了圣人在天地间为众生之先。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而司守门户,纵横捭阖。捭阖首先要坚守自己“其道唯一”的“孤独”。反应章指出,圣人捭阖,必须要反而复、反而应,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到现场去,实事中求是。
  捭阖者与圣道为一,这是自己跟自己(道)的内揵,接着就要为建立组织而内揵。内揵者内也揵也,内进说辞外揵所谋,内揵之要,素结本始。
  自己与道、自己与组织的内揵,都会出现巇罅。抵巇之术,先独保其身,可治抵而塞之,不可治抵而得之。这是抵巇讲述的组织建设。
  一个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圣人先独保其身,素结本始建立和维护组织,还需要联合和运用组织外资源执行使命。飞钳之术,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凡”度权量能、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这是飞钳章讲述的与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建立联盟的基本方法。运用飞钳术建立联盟,基本问题在于怎么确立联合谁、对付谁。忤合章专门回答这个问题。

  今天的经文,定义了忤合术的基本环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于你来讲,反复相求因事为制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每当形势发生变化,都要对外联盟政策进行调整,这是反复相求,调整政策的总原则既要顺应当前形势,同时也要谋略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新形势下先制定更合适的目标,再设计更合适的计谋,来顺应和利用形势,这是以事为制,困难是万物总是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形势也在不停变化,如何能在不断变化中做到反复相求以事为制是最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23: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杵合第五
第二天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一、查字正音:
1.“常”的字源解说
“裳”是“常”的异体字。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崇尚的、流行的。常,金文   (尚,崇尚、流行)  (巾,布),表示人们崇尚的服饰。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 。篆文异体字“裳” 用“衣” 代替“巾”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长期流行的服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代称连体裙为“裳”,称长裙为“常”。
2. “贵”的字源解说
貴,甲骨文   (双手,抓、捧)  (土,故土),像双手 捧着泥土 。有的甲骨文 增加“宁” (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宁” 写成不知所云的“人 ”,并用“貝” (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 ,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臾”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篆文字形中的“爪”形消失,字形晦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贵”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3. “师”的字源解说
“ ”是“師”的本字。 ,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古代兵符,像是圆块 中的一部分 。古代朝廷将刻有虎、狮等图案的圆形玉块 ,切割成裂纹不规则的两块或几块 ,部分留在朝庭,部分放在地方或军队,朝廷和军队均以所持兵符能否吻合来检验兵权和调动权的真伪。这种有图案的残块是最早的“兵符”。有的甲骨文加“ ”写成会义字:   ( ,残块兵符)  ( ,兽尾制成的帽饰或表示权力的道具),表示代表军队最高指挥权的兵符、和表明军中最高指挥者身份的虎豹彪尾帽饰, 是“尾”的简写(参见“帀”)。有的甲骨文 误将表示兽尾的“ ” 写成“帀”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检验军权的兵符。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 中的“ ” 写成“ ”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 简化成两竖 。
4.“忠”的字源解说
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与四周等距离的核心位置。忠,金文   (中,核心位置)  (心,感觉和思维器官),表示内心的中央,即心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中”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把对方放在心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出于道义而非出于个人回报地、自觉利他地、真诚专一地为之服务。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儒家提倡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遵循“忠恕”之道,以达成封建时代农业大国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忠”指充满敬意维护上级,用心专一;“恕”指推已及人,抱持同情同理之心包容下级。
5. “忤”的字源解说
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纵横交错。忤,金文   (午,交错)  (心),表示不顺心。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内心违逆,内心有抵触。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6. “术”的字源解说
“术”是“朮”的异体字;而“秫”和“ ”是“术”的异体字。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抓持。朮,甲骨文   (又,用手抓)  (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麻”)。篆文 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叉” ,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隶化后楷书“朮” 将篆文字形中“又” 加“八” 所构成的“术” 简写成似“木”非“木”的 。楷书异体字“术”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木” ,以致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古籍多以“秫”和“ ”代替“朮”和“术”。《汉字简化方案》用“术”合并代替“術”。
7. “听”的字源解说
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欣”的省略,表示开心。听( yǐn),篆文   (口,嘴巴)  (斤,即“欣”,开心),表示张嘴大笑。造字本义:动词,因开心而张嘴大笑。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斤”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形“听”( yǐn)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聽”(tīng)。当“听”合并“聽”之后,“听”不再读它原有读音 yǐn ,而转读被合并字“聽”的读音 tīng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常见的“变读”现象。
8.“施”的字源解说
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它”同源,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施,金文   (㫃,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  (也,即“蛇”的省略,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㫃” 写成 ,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 写成“方”形的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 写成“人”形的 。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㫃” 简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也” 写成 。
9. “教”的字源解说
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组交叠的算筹。教,甲骨文   (爻,算筹)  (子,蒙童)  (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训导孩子学文化、做算术。简体甲骨文 省去“子”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 写成“井” 。简体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 用“言” (诱导)代替“攴” ,表示“教”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反文旁” 。
10.“转”的字源解说
“専”(专)是“轉”(转)的本字。専(専),甲骨文 像手转 纱轮 。当“専”的“转轮”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車” 另造“轉”(转)代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让轮子飞旋、滚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 。
二、翻译
世界上没有永恒高贵也没有恒定不变的师发对象,圣人做事没有不变的赞同或不赞同,也没有恒久不变的听从或不听从,圣人的行事都是以事情能否成功,所出计谋是否切合实际为根本,计谋与一方相合势必就与另一方相悖,不能同时适用于相反的两方,一定会有相合相逆情况出现。所谓忤合之术,就是合于彼必定会逆与此,合于此就一定会逆与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忤合之术。
三、理解联想事例
教无常法水无常形,天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这段经文的精髓,我们处事一定要记住因事为制,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深入准确掌握事物发展变化和动向,才能忤合。。
四、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忤合之术的根本依据在于“化转环属,各有形势”。今天的经文讲述无不与和无不听的做法和计谋不两中的事实。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无合无离的对外关系为什么是错误的?
做大事,合则成,离则败,做老好人中间人,就无法成事,不存在和一对仇敌国家同时成为好朋友的情况,除非有办法让他们也成为朋友。但是在现今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无合无离也是可以的,和任何人关系不远不近,不好不坏,自己能认清并接纳这个状态,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忤合第六
第三天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与飞钳之术。
一、查字正音
1.“量”的字源解说
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   (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  (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有的甲骨文 将“口” 明确写成“日” ,将“束” 明确写成“东” 。金文 字形中“日” 与“东” 的形象更加明确。有的金文 在“东”下面加一横,形成“土”形 ,表示将行囊放在地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東”的字形消失。
2. “国”的字源解说
“或”是“國”和“域”的本字;“国”和“囯”是“國”的异体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 的省略,表示外围护墙上有武力守卫的城邑 。或,甲骨文   (戈,军事武力)  (囗,即“郭”的省略,城邑),表示有武力护卫的城邑、疆域。当“或”的“城邑、疆域”本义消失后,金文 在城邑“囗” 四周加边界指事符号 ,表示四周有明确军事边界的武力领地。有的金文 用“囗” (城郭,武力守卫的护墙)代替表示边界的 另造“國”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有武力守卫的相对独立的城邦。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北齐的俗体楷书“国”另造会义字:   (囗,城郭)  (“王”字加一点指事符号,代表最高统治者),表示帝王统治的领地。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国” 采用北齐时代俗体楷书字形。古籍多以“國”合并代替“国”和“囯”。《汉字简化方案》用“国”合并代替“國”和“囯”。
3. “身”的字源解说
“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   (腹部隆起的人)  (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 用“女” 代替“人” ,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 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 内加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怀孕。金文   (孕妇)  (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手抚腹部,或用手托着大肚子,减轻沉甸甸的肚子给身体的负担。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十”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隶化后的楷书字形 中,篆文的“人”形 消失。当“身”的动词“怀孕”本义消失后,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包围结构调整上下结构,另造“孕”代替。在甲骨文里,半圆在“人”的前部为“身”(孕) ;半圆在“人”的后部为“臀” ;半圆在“又”(手臂)的下方为“肱” 。
4. “材”的字源解说
“才”是“材”是本字。才,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柱子 (半个“木”)上架一根横木 ,表示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栋梁。当“才”的“栋梁”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木” 另造“材”代替,强调木料性质。造字本义:名词,可用于建筑的木料。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才” 写成 。
5. “能”的字源解说
“能”是“熊”的本字。能,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突出了大型猛兽的大嘴 和利爪 。繁体甲骨文 将兽嘴“口” 写成 ,将兽爪 写成三个“爪”和一个“止”构成的 。金文 将猛兽的头写成 ,将猛兽的大嘴 写成“月” (长满利齿的大嘴)。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熊头和大嘴 写成“以” 和“月” 构成的 ,将金文字形的熊爪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熊,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游泳的食肉猛兽。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熊爪 写成 。俗体楷书 将由两个“匕”构成的熊爪 写成“长” 。在远古中原没有狮子称霸的丛林中,既可上树,亦可下水的熊,堪称所向无敌的食肉猛兽,于是“能”由“食肉猛兽”的名词本义,引申出形容词义项“不可阻挡的、有行动力的”。当“能”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火” (烧山)另造“熊”代替,表示凶猛可怖、常常不得不火攻捕猎的猛兽。
6. “气”的字源解说
气,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 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 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 。为了有交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 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隶书 有所变形。“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汉字简化方案》用“气”合并“氣”。“乞”是“气”字减去中间一笔的特殊指事字: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7. “势”的字源解说
埶(艺yì),疑为“執”(执zhí)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   (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  (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势”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 简写成“执” 。
8. “进”的字源解说
進,甲骨文   (隹,鸟)  (止,脚,表示追逐),表示追鸟。金文 加“彳” (行走),强化追逐含义。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追逐鸟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进” ,用“井”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隹” ,其中“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来捕兽的陷坑。古人称急速寻捕犯人为“追”,称追兽为“逐”,称追鸟为“进”。
9. “退”的字源解说
退,甲骨文   (豆,食器)  (止,即“趾”,脚板),脚趾朝着与食器相反的方向,表示离开进食的餐桌。有的甲骨文 把食器“豆” 写成空的“皿” ,表示食物吃完。金文 加“彳” (行),强调从餐桌走开。籀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器“豆” 写成“日”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同时再加“止” 。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止” 。造字本义:动词,餐毕下桌离席。隶书 承续籀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将籀文字形中的 写成 。
10. “定”的字源解说
定,甲骨文   (宀,房屋)  (足,结束征战归邑),表示结束征战,消除暴乱,归家安生。远古男子为了觅食和战争,总是常常外出远行奔波,回归家园是身心踏实的歇息。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足” 写成“正”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结束征战,安居度日。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正” 写成 。
二、翻译
运用忤合之术,对一个国家来说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天下是最高长官,国家首脑人物、中层阶级以及士以上人物。来看看这个国家的实力,根据对方的实力才能品质地位而实施,无论对象大小原则都一样,先用忤合之术再用飞钳之术。
三、理解联想事例
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要使用内揵之术了解对方想了解自己一样,决定和谁联盟和谁背逆,联盟之后使用飞钳之术控制他。
四、提问:
  昨天的经文指出了无常贵常师和计谋不两忠的客观事实,今天的经文讲述忤合术如何“大小进退,其用一”而后“行之以飞钳之术”。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针对不同“大小”非进则退?
答:大小是从天子到士大夫由高到低的权利层级,进退是指忤合术的运用合于谁忤于谁,如果要和一家大单位合作,不仅是要做最高领导层工作还要分为中间几层了解进行关系建设,这样结盟才能牢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2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忤合第六
第四天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故归之不疑也 。
一、查字正音:
1.“善”的字源解说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表示安祥。善,甲骨文   (羊,通“祥”)  (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 双眼 写成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写成 和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省略成一只眼睛 。金文   (羊,即“祥”)  (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羊”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两个“言” 写成“艹”加“口”的 。
2. “协”的字源解说
協,甲骨文字形或从“口” 或从“力” ,表示一齐呼喊或一齐发力。甲骨文 是指事字,是“叶”的本字,而“叶”是“谐”的本字。在“口” (劳动号子)上加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众人劳动时一齐喊号子,以达到力量的集中暴发。有的甲骨文   (力)  (力)  (力),表示众人一齐发力。有的甲骨文 综合字形“叶” 和“劦” ,强调统一号子与众人发力的关系。有的甲骨文   (劦,众人一齐发力)  (众多猎犬),表示众人合力围捕猎物。金文 基本上承续甲骨文字形 , 表示一齐 发力 。篆文   (心,想法)  (劦,一齐发力),表示万众一心,目标一致,合作努力。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劳动号子,以一致的节奏使劲。楷书 以“十” 代替篆文的“心” ,强调一齐发力的参与者数量众多。《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协” ,将正体楷书的两个“力” 省略成两点
3. “海”的字源解说
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毓”的本字,表示妇女孕育后代。海,金文   (水,河川)  (每,即“毓”的本字,孕育),表示孕育百川的高山水体。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孕育百川的高山水体,众多河流的发源地,通常指中国西北陆地上的大池大湖。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每” 写成 。中国古人的水体等级概念中,“池”是超大的潭;“湖”是超大的池;“海”是超大的湖;“洋”是超大的海。
4. “背”的字源解说
“北”是“背”的本字。北,甲骨文   (面朝左的人)  (面朝右的人),表示两个人朝着相反方向,即双方相违逆、相违背。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北”由动词“背对背”引申出名词“后背”之后,篆文 再加“肉” (器官)另造“背”代替,强调身体器官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与正面的胸相对的身体器官,人体躯干的后部、在脖子和骨盆之间的部分。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北”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月” 写成 。
5. “包”的字源解说
包,甲骨文   (胎膜)  (人),像胎膜 里有个小人儿 。金文 像胎膜 里的胎儿 。有的金文 将胎儿“巳” 写成“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胎膜形象 写成“勹” 。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包”的“胞衣”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月” (肉)另造“胞”代替。
6. “合”的字源解说
合,甲骨文   (口,向下的张开的嘴巴)  (口,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两口相接。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隶书 将篆文字形上部的“口” 拆写成“人” 、“一” 的组合结构。
7. “汤”的字源解说
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陽(阳)”的本字,日照,表示天然的温热。湯,金文   (水,泉流)  (昜,即“阳”,表示天然的温热),表示温泉。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天然具有热度的温泉。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汤”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昜” 简化成 。
8. “桀”的字源解说
“桀”是“傑”的本字。桀,篆文   (舛,双脚)  (木,树杈),表示站在树杈上。造字本义:动词,……   爬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舛”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木” 写成 。
9. “吕”的字源解说
“吕”是“侣”的本字。吕,甲骨文   (口,唱歌)  (口,唱歌),表示两人或多人相唱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在两个“口”之间加一连接竖线 ,强调两者之间的一体化联系。造字本义:名词,声乐形式之一,两人或多人相唱和。隶化后楷书 继承金文字形。当“吕”的“唱和”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侣”代替。
10. “尚”的字源解说
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阳的窗户,代房屋。尚,金文   (八,分,打开)  (向,有朝阳窗户的房屋),表示开天窗。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屋顶装天窗,确保室内的采光效果。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混合结构写成上“小” 、下“冋” 的上下结构。

二、翻译
古代那些善于用忤合之术的人,能够把天子和诸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运用忤合之术去驾驭他们,使对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改变,然后与他们相合。所以,伊尹五次投奔汤,五次离开汤投奔夏桀,但心里还是不明白该投靠谁,最终还是投奔了汤;姜尚三次投奔文王,又三次离开投奔纣王,但心里还是不明白该投靠谁,最终还是离开纣王投奔了周文王,经过多次忤合之后,明白天命所归。所以最后一次归附就再没有什么可疑了。
三、理解联想事例
即使伊尹和吕尚那样的明白人,也需要反复实验,多次忤合,最终明白并再也不多疑了,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这是伊尹和吕尚辅佐的是贤君,而有些人这样就被可能被评价为反复小人,不能从一而终,会被世人唾弃,比如吴三桂,先领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又反清复明,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被骂汉奸,还有普通人不具备一双慧眼,所谓站错队了,最后也要受牵连,应该说是没有掌握好内揵、飞钳、忤合之术。,
四、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忤合的操作需要需要仔细的完整的调查研究,“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然后以飞钳之术而合之。今天的经文讲述向背之决不易,需要大胸怀大视野,即便如此还会多次反复。
  今天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说说天命之钳之中,双方内在是什么感受?
答:经过多次忤合,知道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此时才是拾破烂的见了铁,好情投意合呀,内心的感受应是极度顺畅,对其他的人再也看不上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2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忤合第六
第五天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一、查字正音:
1.“非”的字源解说
“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 (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 变形,指事特征消失。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 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隶书 继承篆文字形。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在“非”字 基础上再加双手 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
2. “圣”的字源解说
圣,甲骨文   (共,供奉)  (土,土地),表示供奉、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神奇而完美。有的甲骨文 将“共” 简化成“又”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土” 。造字本义:名词,神奇完美的土地神。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由于“圣”、“聖”本义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聖”;《汉字简化方案》以“圣”合并“聖”。
3. “达”的字源解说
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   (彳,大道)  (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 加“止” (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竹” ,同时加“羊” (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简体字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 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4. “劳”的字源解说
勞,甲骨文   (两个“火”,即“炏”,是“炎”的异体字)  (褱,即“懷”,心存、心里装着),内心火烧不断,比喻充满焦虑忧烦。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炏” 写成 ,省去甲骨文字形中“褱”字 中的“水” (眼泪),将“褱” 简写成“衣” 。金文异体字 将“炏” 写成 ,同时用“心” (焦虑)代替本为“褱”的“衣” ,强调焦虑、操心的心理状态。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炏” 写成“” ,同时用“力” (体力)代替“心” (焦虑),强调付出巨大体力、心力的艰辛。造字本义:形容词,操心费力,身心负担沉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力”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劳”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炏” 连写成“草头” 。古籍常“劬劳”并用,“劬”强调耗体而佝曲;“劳”强调费心而神悴。
5. “原”的字源解说
“泉”是“原”的本字;而“原”是“源”的本字。泉,甲骨文   (穴,石洞)  (水,涓涓细流),表示石洞里细流涓涓。有的甲骨文 加“下” (从上降落),表示水从山上的石洞向山下流。有的甲骨文 将表示向下的水流 省略成“下” 。金文 综合甲骨文字形。当“泉”字的“出水的石洞”的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厂” (岩石、石洞)另造“原”代替,强调山上的石洞水源。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泉”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出水的石洞,水流的源头。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泉” 写成 。当“原”的“水流源头”本义消失后,篆文 又再加“水” 再造“源”代替。在古籍中,“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侧重于抽象的、时间性的、整体性的起始;“原”侧重于个体的、空间性的、具象性的起始;因此表达“蒙昧太古”时,“元始”比“原始”更准确,但现代汉语以“原始”代替“元始”。古籍有时将“元”与“原”相互假借。
6. “苦”的字源解说
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苦,金文   (艸,植物)  (古,古老),表示古老的植物。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艸” 写成“艹” 。
7. “惠”的字源解说
惠,金文   (叀,纺纱的转轮,借代纺织)  (心,表示善良温柔),表示女子纺纱织布,操持家务。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女子心灵手巧,善良温柔,且心地美好,与人为善。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古人称大臣善于组织管理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8. “睿”的字源解说
“睿”和“叡”是“壡”的异体字。壡,金文   (“壑”的简写,抛葬尸骸的深谷)  (目,察看)  (見,目睹),表示目睹抛葬尸骸的生命终结仪式,冷峻思考生命的存在与意义。籀文“壡”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見” ,加“又” 加“土” ,将金文字形中省略写法的“壑” 写成 。篆文异体字“叡” 省去“土” ,将省略写法的“壑” 写成 。籀文异体字“睿” 将省略写法的“壑” 进一步简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洞察生死无常的生命本质,因而对人生存在的意义有深刻省悟力,为人处世明智通达。隶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睿”代替“壡”和“叡”。
9. “思”的字源解说
思,篆文   (囟,脑)  (心,心灵),表示脑和心的能力。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囟”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10. “悉”的字源解说
悉,篆文   (釆,是“宷”即“審”的省略,审视、详察)  (心),表示审视、详察,了解于心。籀文异体字“ ” 用“囧” (“朙”的省略)代替“釆” ,表示详知而心明。造字本义:动词,详察详知,内心明了。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二、翻译
即使道德高尚智力超群的圣人,来治理天下,也是要费尽心思苦苦思索,就是要还原事情的真相和本质,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实事求是给出确定性的解释对症下药。这叫能够成名,成名之后才能用兵,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做到简单的实事求是就已经非常之难,何况圣人带兵打仗,更是要知己知彼,而和对方该做朋友时做朋友,利益相悖是也要用于停止做朋友。要掌握和运用忤合之道,要具备智力和才能,联合谁背离谁,集中所有力量,才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理解联想事例
忤合之术该合的时候要合,该背离的时候要背离,不能感情用事,对于圣人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常人来说,我们能做的是合的时候也要有防备之心,离的时候也不彻底,所谓面子上要过得去
四、提问 昨天经文讲,忤合之地协四海包诸侯,需要经过大量努力反复探索验证,方能获得天命之钳而归之不疑,这是讲忤合术需要对外做的功夫。今天的经文,讲述忤合术各环节,要求忤合者内部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以及忤合术功能是进退纵横。其中指出,忤合者完成知人环节,需要克服“忠实无真”的劣习。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叫忠诚无真?
忠诚,是对基于以前形势下,所建立的旧关系的单方面捍卫和坚持,这在忤合术的操作中会酿成大祸断送自己,所以圣人不能感情用事要面向未来和新事物,给出新对策,理解形势变化,对方在变化,而自己还忠诚于旧关系,这就是忠诚无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07: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揵心得:明白阴阳之道,掌握了反复、象比、重袭之术,逐渐像圣人学习靠拢,才能在君王或者普通人面前想出就出,想入就入,想近就近,想远就远,君王更渴望人才,下属能帮助领导完成任务,领导就会特别开心配合,甚至会追着下属手把手的教会自己。捭阖反应之术非常重要游说君主或者要想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是要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当前形势,知道对方真实意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暗中考察此事确实可行,再和盘托出。了解了君主的心意才能做到心意相通,自由出入对方的心房,如果不了解对方,即使自己表现得卑微屈膝也无法得到君主的信赖,现在人才招聘会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价值,一经录用,通过自己得各种能力努力加之了解上司心意,就很容易得到提拔。如果是一路人就可共同谋取大业,如果不是也要全身而退。合则尽所有,不合就现有条件干,结果不同而已。如果使用计谋都有效就能建功立业。能帮助国家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帮助君主治理百姓,使百姓富裕有产业,这是使用内揵之术与君主合二为一,君主昏庸国家得不到治理臣民作乱,君主还不醒悟,就要考虑返回不再为其效力,对那些自以为是不采用别人意见的君主,就要假意奉承他取得欢心,。如果君主来召唤自己,那就接受他使用它行驶自己记得意愿,如果要离开君主就要说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他,这样君主就会放行,或去或留,就像圆环那样随着情况不同而转换,不让人知道他所为,做都这样,就可以懂得全身而退得大法则了。




忤合作业:世间物有阴与阳,内与外、上与下,统一或者背逆,这是不变的规律,尊重这这规律,让自己依规律行事,就像荡秋千,悠着那个劲顺着事物发展的状况和合适时机与时俱进,就能随时调整自己,以不变应万变。教无常法水无常形,天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这段经文的精髓,我们处事一定要记住因事为制,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深入准确掌握事物发展变化和动向,才能忤合。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要使用内揵之术了解对方想了解自己一样,决定和谁联盟和谁背逆,联盟之后使用飞钳之术控制他。即使伊尹和吕尚那样的明白人,也需要反复实验,多次忤合,最终明白并再也不多疑了,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这是伊尹和吕尚辅佐的是贤君,而有些人这样就被可能被评价为反复小人,不能从一而终,会被世人唾弃,比如吴三桂,先领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又反清复明,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被骂汉奸,还有普通人不具备一双慧眼,所谓站错队了,最后也要受牵连,应该说是没有掌握好内揵、飞钳、忤合之术。忤合之术该合的时候要合,该背离的时候要背离,不能感情用事,对于圣人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常人来说,我们能做的是合的时候也要有防备之心,离的时候也不彻底,所谓面子上要过得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23: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务:疏理《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巇第四》、《飞钳第五》、《忤合第六》
捭阖第一:与阴阳之理暗合,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让对方在合适时间开与合,是运用捭阖之术总原则。
反应第二:无论在计谋或游说前要全面详细了解对方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后,采用象比、钓语、反听等方法反复使用达到己方目的。
内揵第三: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不管通过何种方法,总是能和对方建立内在联系,
抵巇第四:在事物量变的过程能够及时发现细微变化并加以干预,就能改变事情的走向。
飞钳第五:侧重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来控制人的行为,可用之于天下,用之于人。
忤合第六:相背为忤,相向为合,施行忤合之术,凡趋合背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忠诚之心,不是愚忠,而是有理性有条件的,同样也适用于普通人之间交往,即为忠诚无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20:59 , Processed in 1.105745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