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陈慧Michelle

陈慧《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23: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28 23:44 编辑

20220828星期天     第十二周第一天
审视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树形图,对照原文,说说树形图不合理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是哪些?
审察了树形图,感觉不合理,但是好像又还没有找出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再细化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2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29 23:46 编辑

20220829星期一  第十二周第2天第二天 调整树形图,说说调整过后的好处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是一个闭环的操作。立功立事,道与术相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23: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830星期二  第十二周第3天
重新体会整张树形图,用文字概述鬼谷子要点。
捭阖---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使用捭阖的手段时,要与“道”相随,捭阖是受“道”所支配。
反应是反覆之回应,依据捭阖,用反应术打探得到对方实情的方法。主旨是无论在计谋时,或者游说前,都必须首先要对对方情况了解清楚,然后再推测对方的实情,做到知己知彼。“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使用钓语、象比之辞、反听、见微知类等方法。
内合: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关系有亲有疏,内揵、抵巇说的是内合,内揵: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用自己的言辞和计谋与对方的志意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合成一体。内合君主,驾驭君主。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内合出现问题时则用抵巇之法来处理,要主动的管理关系,从原理出发,让一切都都成为自己可控制的。
外合:继续扩大自己的圈子,内合不了的人,则形成利益共同体---联盟,扩大自己的力量,然后就可以进行立势而制事。与对方什么时候能成为朋友,什么时候适合做敌人,中间转化是有原理和奥妙的。“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动态进行联盟关系管控。
关系建立好了之后,进行揣摩权谋决。揣摩对天时、地利和人进行分析调查,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判断。权谋利用权获得对万物的支配权,谋求对方最大程度的为我方的利益服务。最大程度的谋取和实现预期的利益和结果。依据前面的计策,做出正确的决策,成功则福,失败则祸。最后就是所讲的执行了,安徐正静则能心无旁鹜地专注的执行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831星期三  第十一周第4天
讲述鬼谷子全篇思想的讲解提纲。
一、纵横学说以道为基础而建立。
捭阖受道所支配,“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二、反应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
知彼和知己后就事物与对方的关系而分内合、外合,内合是指双方最真实和本素的志意想契合相符应:内楗、抵巇,外合是指形成联盟,状大自己的力量:飞钳、忤合。
三、具体的操作方式:揣摩权谋,以获得准确的信息,来做出执行的决策。安徐正静,专注的将事情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2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01星期四 第十二周第5天
全面列举,鬼谷子所引发的你的思、想要点。
今天的任务,是要梳理自己读了鬼谷子之后的心得了,读了之后出发了我们自己那些思绪,其中哪些有是可以完整表述的,哪些只是触动,尚未形成完整思想。
1、对纵横游说家有了新的认识,之前以为是可以乱来的,原来《鬼谷子》思想的纵横游说家是以道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万事万物都不能偏离道,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2、内外有别,内合与外合是有区别的,这让我对关系的建立清晰了很多,以前总是认为建立了关系只有一种模式的,所以会导致关系经常出问题。
3、关系建立了之后还是需要去经营的,以前总是觉得关系建立了就是牢不可破了,现实当中不是这样的。
4、有很多的事下不了决断是因为我对前期的调查,分析都没有做透彻,所以迟迟不能决断,凭当时的感觉做个决断,所以事有时能成,有时不能成。
5、总以为学了这些只能到社会上去用,总感觉自己用不上来,其实在家里面也是可以把这些利用起来的。夫妻之前的关系用哪个,亲子关系用哪个,跟老人的关系用哪个,还有家族中的各种错宗复杂的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23: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2 23:23 编辑

20220902星期五  第十二周第六天。整理自己的心得提纲1、对鬼谷子和《鬼谷子》都有一个新的认识。2、万事万物都循道,纵横游说之术。3、自己感触的部分。关系的建立、关系的维护,因事为制与因制为事,内外有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03星期六  第十二周第7天
今天的任务是:根据昨天的提纲,写一篇不少于800安的读书心得。
1、对鬼谷子和《鬼谷子》都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鬼谷子的认识是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回来跟我说:同桌在看《鬼谷子》,班主任跟她说,鬼谷子,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好人了。当时感觉好差异,这个孩子的家长怎么会给孩子看这种书,同时又想起自己对家长的认识应该不是像会随便给本书孩子读的人,当时也没有着急给孩子下结论。读《本经阴符七术》之时有一些的了解,再到现在读的《鬼谷子》,书中之内容讲的圣人使用道术时的一个状态和一个纵横游说家怎么谋划才能立功立事。其实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的人在使用《鬼谷子》中术的一个角角,只取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在使用,而并非全局而用,只提取其中有利于自己的部分使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偏离了道,全程以私为指导的执行。也就导致很多人误解《鬼谷子》的原因之一吧。
2、万事万物都循道,纵横游说之术。
捭阖中说到:“捭阖者,天地之道。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合道的存之,背道的亡之。天下万物的变化,都可以归为阴阳变化两大类,这是纵横之术的根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捭阖之术的意义是要谋而能得,圣人管理天下万物,最难的是管理人,因为人可以分为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这八类。口为神之门户,言为神之使,所以要以神察物,以神御物,就非常的简单了,只有盛神之人才具备这种能力。通过游说来控制有权势的人,以间接现实自己的目的。
捭阖之术是总原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则是由反应之术开始层层递进。反应之术讲的是穿透现象,抵达根本。以术(钓语、象比之辞、反听、见微知类)来确定跟对方建立内合还是外合的关系。内合则用内揵以及抵巇,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隐度和循顺是重要的操作要领,用内揵之术与对方建立计谋和志意完全相应的内合关系。当内合关系出现裂缝时则用抵巇之术进行维护,当关系无法修护时则抵而得之。用飞钳之术扩大自己的组织圈子,形成联盟,外合的力量随着时代与形势的变化,则会出现友化为敌,敌化为友的状态,忤合教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动态地进行联盟关系管控。内外有别,内就是内,外就是外,不能感情用事,计谋不两忠。关系建立好了之后就进行具体的操作:用揣摩之术获得实情,用权制人合利则从,以谋取人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决策只会导向两种结果,成功则福,失败则祸。安徐正静的执天之行。

3、自己感触的部分。
关系的建立、关系的维护,因事为制与因制为事,内外有别。
从来没想过关系的建立是如此的重要,总是觉得,有些关系就是一次之交,有些以为建立了关系之后没有想过要维护,总以为自己守住初心就行了,忘记了万事万物都会变化的。所以很多关系慢慢的也就没有了。
心中总是想偷个懒,想着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随拿起一个制就能用,结果发现很多时候都把事情给搞砸了,就是用一个制对付所有的事,事与制不合时,则生出情绪来了。
总以为所有的关系都只有一种内合,所以也导致关系频频出问题,其实有些关系真的就只是联盟式的关系,但是是自己好像不愿意去请这个现象,认万事万物的现象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2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4 23:43 编辑

20220904星期天  第十三周第1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之,止,不动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以“寸”代替“又”。有的金文加“口”),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加“邑”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手”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持,握也。从手,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持,抓握。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寺”作声旁。


2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樞,戶樞也。从木,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枢,门轴的槽。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区”作声旁。


3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隶书将篆文上部的简化成,失去植物嫩叶萌发的形象。古籍常假借生”代替“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从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生,发育进展。象草从泥土上长出。所有与生相关的字,都采用“生”作边旁。


4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里面加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長,久遠也。从兀,从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亾聲。纼者,倒亾也。凡長之屬皆从長。仧,古文長。,亦古文長。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长,时空久远。字形采用“兀、匕”作边旁。兀,是高远的意思。匕,表示久则变化。字形采用“亡”作声旁。,是倒写的“亡”字。所
有与长相关的字,都采用“长”作边旁。仧,这是古文写法的“长”字。,这也是古文写法的“长”字。


5收: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绳子缠绕、打结。,篆文丩,即,纠结,表示用绳索梱绑攴,持器械打击),表示捆绑罪犯,并加以打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攴”写成“反文旁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收,捕也。从攴,丩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收,逮捕。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丩”作声旁。


6藏:”是“”的异体字;而“”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当“”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草头”,将篆文字形中的“臧”写成作为名词“珍宝”时,“藏”合并代替了“”和“”。
--------------------------------------------------------------------------------------------------------------------------------------------------
“藏”字合并代替了“(zàng)”和“(zàng)”。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宀,房屋爿,卧床酉,陶罐、酒坛),表示把宝物珍藏在家中最私密的床底下的陶罐里。先秦隶书“臧,即“藏”的本字,躲藏、藏匿貝,珍宝),明确“隐藏珍宝”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小心珍藏的传家宝。古籍多以“藏”代替“”和“”;而“”字和“”字已被废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藏,匿也。臣鉉等案:《漢書》通用臧字。从艸,後人所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藏,隐匿。臣铉等案:《汉书》上“臧”字与“藏”字相通用。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这个“草头”是后人所加。


7正:正”是“”的本字。,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国的方框“囗”写成实心点的指事符号,写成指事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指事符号由实心点写成短横。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彳”(行)另造“征”代替。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所有与正相关的字,都采用“正”作边旁。㱏,这是古文写法
的“正”字,采用“二、止”会义,二,表示上苍。,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正”字, 采用“一、足”会义,足,也是“止”的意思。


8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逆,相向迎面而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屰”作声旁。同一动作,在关东叫“逆”,在关西叫“迎”。


9养:“䍩”和“養”是“𢼝”的异体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𢼝,甲骨文羊,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攴,持械打击),表示手持鞭子在山地驱赶羊群。甲骨文异体字将“羊”写成,并用“行”(行进)代替“攴”(挥鞭驱赶),表示驱羊出门放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异体字“飬”将籀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用“食”(喂饲料)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攴”(挥鞭驱赶),表示以圈羊喂草代替户外放牧。造字本义:动词,牧羊或圈羊喂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依据狂草字形中“食”字下部的“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局部简化成两点,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介”古籍多以“養”代替“𢼝”和“䍩”。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養,供養也。从食,羊聲。𢼝,古文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养,供养。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羊”作声旁。𢼝,这是古文写法的“養”字。


10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征战结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隶化后楷书的“戌”形淡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成,就也。从戊,丁聲。,古文成从午。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成,实现,完成。字形采用“戊”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成”,采用“午”作声旁。


11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文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會意。贁,籒文敗从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败,毁坏。字形采用“攴、贝”会义。“败”、“贼”都采用“贝”作边旁会义。贁,这是籀文的“败”,采用“賏”作边旁。


12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即“溢”的本字,满溢“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表示“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写成“皿”。有的金文将“成”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皿”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盛,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字形采用“皿”作边旁,采用“成”作声旁。


13衰: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的省略,借代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衰,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古文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衰,用草纺织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秦地叫作“萆”。字形采用“衣”作边旁,,像雨衣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衰”字。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抓住关键,就是说顺从春季让万物生长,夏季让万物得到充分的养育,秋季让万物充分的长成,冬季让万物得到储藏保有,这是自然运行的正常法则。不可触犯而违背它。违背自然法则,事情即便一时做成功了最终也是失败。所以人主为政治国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之道,出生、养育、长成、保有,是不可违背的,违背自然之道,即使一时兴盛最终必然走向衰败。这就是天道,是作为国君的根本纲领。
五、理解联想事例:
枢的解释是扣住木板门两端的臼槽。两端把门轴卡住,以确保门可以正常转动可开可阖,枢控制着门轴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想着最近几日开始播下了适合秋天播种的菜种子,想到了之前没有按季节所播种的东西,虽然都长起来了,但是达不到当季所种的效果,这是虽成必败。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枢在门的开阖中是关键吗,我感觉是确保门正常开阖的。我们通过认去了解 人与世界,认身认受认现象认真理认心。人保持内紧外松的状态,让外边的世界撞进来,人与事相合,依天时地利,则能立功立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2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5 23:17 编辑

20220905星期一  第十三周第2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中经》
第二天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中:中,甲骨文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表示南北方向两旗相连,即表示两国南北毗邻。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两国)之间的二分位置,加一个圆点指事符号,表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两国之间;并在圆点指事符号两侧各加一点,代表东西方向的两面旗或两个国家;即甲骨文字形表示南北东西四方周围与其他国家毗邻,或者说,国家位于南北东西的四面诸国之间。有的甲骨文省去表示东西方向两面旗的两点指事符号,并用“囗”(国家或疆域)代替圆点指事符号,表示两国之间的国家。简体甲骨文将字形下端的旗帜“㫃”省去。极简甲骨文“中”进一步将上端的旗帜“㫃”也省去,字形最终简化成特殊指事字:一竖指事符号表示国土相连相邻;一圈指事符号表示国土所在位置。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古文中。,籒文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这是古文的“中”。,这是籒文的“中”。


2经:“巠”是“的本字。巠,金文的变形,表示在织机上精心布置众多纵线,以便横线穿织;三条纵线上的三点指事符号表示用功所在,“壬”(任)表示布置纵线是纺织中的重要能力。当“巠”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糸”(丝)另造“經”代替,强调“布线”的工序。齐侯钟上的字形明确了“壬”的字形。有的金文字形写成:将“壬”的上面一横与织机形象的下面一横重叠,导致“壬”的字形模糊。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壬”字形因此消失。造字本义:动词,精心布置织机上的纵线,以便横线穿织有所依据。有的隶书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承续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经”,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至此“壬”的字形与织机上织线的形象“巛”都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經,織也。从糸,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经,纺织。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巠”作声旁。


3振:“辰”是“”的异体字;而“辰”是“䢅”、“振”和“辱”的本字。,甲骨文,是“石”的简写,借代石器是“丮”的简写,即“执”的本字,双手持握),表示手执石器,进行原始的劳作生产;其中“是“石”的简写、是“丮”(执,双手抓持)的简写。简体甲骨文将“石”简写成,将“丮”简写成。甲骨文异体字用“又”(单手抓持)代替“丮”(执,双手抓持)。当“辰”的“手持石器、砍斫挖凿”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又”(抓持)另造“辱”代替、或甲骨文加双手“廾”另造“䢅”代替、或金文再加“手”另造“振”代替,强调手持石器的劳作的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辰”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石器时代的先民手持石器,伐木锄草,垦田耕作,辛勤忙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提手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辰”写成。作为动词,古籍多以“辱”或“振”代替“䢅”;作为名词,古籍多以“晨”代替“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振,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振,托举救援陷落者。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辰”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振”是“奋起”的意思。


4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纠结。拘,篆文手,抓句,纠结、绑),表示抓捕并捆绑。籀文加“糸”(绳索),强调“用绳索捆绑”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逮捕,捆绑嫌犯,看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拘,阻止。字形采用“手、句”作边旁,采用“句”也作声旁。


5执:“執”是“挚”的本字。執,甲骨文幸,拷手的枷锁丮,伸出双手的人),表示一个人的双手被锁在木枷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枷“幸”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同时将金文字形中伸出双手的人“丮”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枷锁住嫌犯双手,正式逮捕拘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丮”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幸”简化成“提手旁”当“执”的“拘押嫌犯”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手”另造“挚”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執,捕罪人也。从丮,从幸,幸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执,抓捕罪人。字形采用“丮、幸”会义,同时“幸”也作为声旁。


6俦:俦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chóu。形声,字从人,从寿,寿亦声。“寿”意为“长时间的”。“寿”与“人”联合起来表示“终生的伴侣”、“老友”、“世交”等。本义:终生伴侣。
7盖:盍(),金文字形像护罩盒,器皿),表示器皿的护罩。当“盍”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草,茅)另造“蓋”代替,强调以茅草为材料。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茅草遮蔽屋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盍”;有的隶书则误将隶书字形中的写成“羊”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葢,苫也。从艸,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盖,茅苫。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盇”作声旁。


8阗: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填”的省略,表示充塞。闐,篆文門,借代家园真,即“填”),表示塞满家园。造字本义:动词,各路宾朋与热闹喧声遍布家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阗”,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闐,盛皃。从門,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阗,盛大的样子。字形采用“门”作边旁,采用“真”作声旁。


9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文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會意。贁,籒文敗从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败,毁坏。字形采用“攴、贝”会义。“败”、“贼”都采用“贝”作边旁会义。贁,这是籀文的“败”,采用“賏”作边旁。


10制:,甲骨文木,树刀,刀剪),表示用刀具修剪树木的枝叶。金文字形中的表示树木的根须旺盛,需要修剪;字形中的表示刀剪之间的枝叶碎屑。有的金文用“未”代替,表示树木的枝梢太旺盛,需要修剪。古人发现,如果果树的枝叶太茂盛,就会过多消耗树木所获得的养分,以至于缺少足够的能量用于开花结果。籀文在繁茂的枝叶“未”与修剪工具“刀”之间加“彡”(碎屑),表示用刀具剪下部分枝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好更多的果子,用刀具修剪果树的新梢,减省营养浪费。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未”写成不知所云的,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制,剪裁。字形采用“刀、未”会义。未,表示植物的果实已初步长成,略有滋味,末梢和新枝可以剪断了。一种说法认为,“制”是“抑
止”的意思。,古文的“制”写法如此。

11解: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兽头上弯曲坚硬的自卫器官。解,甲骨文双手,抓持角,兽头上弯曲坚硬的自卫器官牛,长角的动物),表示屠夫双手从牛的头上剖取牛角,牛角上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血滴。取牛角,是剖牛过程中技术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步骤,因此用取牛角代表剖牛。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角”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牛”写成,并省去金文字形中的两手,另加“刀”(切割),强调剖宰,字形结构有所调整。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和“牛”简写成汉语中常“解剖”并用,“解”表示分割动物肢体,目的是化整为零;“剖”表示切开动物的胸腹,目的是进入内部观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獸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解,分开,剖开。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表示用刀判牛角。一种说法认为,是解廌,剖解兽体。


12纪:的本字。,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紀”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纪”,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言”(语言、文字)另造“記”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系”;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紀,絲別也。从糸,己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纪,另起丝头作结记事。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己”作声旁。


13却:“去”是“”的本字;“”是“”的异体字。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写成“凵”(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再加“卩”(人)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卩”写成“单耳旁”篆文异体字“卻”误将“去”写成“谷”。古籍多以“却”代替“卻”。《汉字简化方案》用“却”合并代替“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卻,節欲也。从卪,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却,节制他人提出的要求。字形采用“卪”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


14缀:”是“”的本字;而“”是“”的异体字。,篆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衣”字两边各加一条连接线,表示在衣服的几个开口处添加连接,即将零碎的布块连缀成衣。当“”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再加“糸”(丝)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针针一线线,通过大量手工劳动将碎布缝缀成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叕”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缀”,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古籍多以“缀”代替“叕”和“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綴,合箸也。从叕,从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缀,用丝线将两块以上的布帛缝在一起。字形采用“叕、糸”会义。


15摄: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双耳简化成“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攝,引持也。从手,聶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摄,引入并操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聶”作声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中经》,说的是能救助陷入困境或有急难的人,只有能言善辩、德行深厚的人才能够做得到。救人于困境之中,那些被解救的人,就不会忘记你的恩德。能言善辩之士,多行善事,广施恩惠。施行厚德的人,行事都依据于道。而救处于困境中的人,目的是豢养他们,使他们供自己召唤。士在乱世之中往往会遭到不遇时的危险处境:有的仅免一死,有的成为善于加害嫉妒的能言善辩之士,有的放弃仁德崇尚武力而成为一世雄主,有的被拘成为罪人,有的明哲保身,有的在危败的情形中谋得自立。
所以为人处世之道,贵在控制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所控制。制服别人就掌握着主动权,被别人控制就会丢掉性命。因此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等方法。《本经》是记录如何做到这些方法的根本道理的,其运用时变通的要点在《持枢》和《中经》。
五、理解联想事例:
《中经》中所讲的内容更加浅现的具体的操作,御世的策略和技巧。制人之术: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与守义。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经阴符七术是根,是讲人以修炼内在精神来支配外在的行为的,所以称之为阴符,不是显现的。
本经是本,说的是更加具体的操作的术。是输出的部分,显现的。
持枢、中经是末,说的是术的运用当中的一些策略与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2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6 23:38 编辑

20220906星期二  第十三周第3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中经》
第二天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天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者,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讲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形: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井。形,籀文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即的本字,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研)写成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形,描画,使其象物之形。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


2象:𤉢”和“𤊱”是“”的异体字。象,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长鼻、大口、大耳、形体超大的动物。简体甲骨文省去耳朵形象。金文基本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长鼻、大口的形状简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简写成。有的金文描画出长鼻、长牙、大耳的剪影。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大象的长鼻、大口的形状写成长鼻、大口、大耳的,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在古人眼里,陆地上的万千生命中,象的体形最为庞大而且优美,鼻子曲长动感,富于视觉震撼力,遂以大象借代世间万物之形。造字本义:名词,鼻子超长、体形超大的食草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长鼻、大口、大耳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表示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楷书异体字“𤉢”将篆文字形中表示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楷书异体字“𤊱”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长鼻、大口、大耳的写成。古籍多以“象”代替“𤉢”和“𤊱”。
---------------------------------------------------------------------------------------------------------------------------------------------------------------------------------------------------
:“象棋名称的由来
中国象棋,为什么叫“象棋”,而不叫“龙棋”、“凤棋”、“牛棋”、“马棋”或其他什么动物棋?对于此问,众说纷纭,但基本都倾向认为“象棋”中的“象”,与那种鼻子超长、体形超大的食草动物无关。
     
象形网以为恰恰相反,“象棋”的本义,就是以大象为首的古老“动物棋”,以兽中之王的“象”命名,理所当然——棋戏双方以相同数量、相同战力的动物对阵搏杀,比如以八兽借代百兽的“动物搏戏”,双方以象、狮、虎、豹、狗、狐、猫、鼠等八兽组阵,战力以“象〉狮〉虎〉豹〉狗〉狐〉猫〉鼠〉象”为序,同类相拼,双方同归于尽;任何一方的动物攻入敌方的兽穴,即为获胜(任何动物不可进入本方的兽穴,即双方不可自毁);或者任何一方将对方动物全部消灭,亦为获胜。
        
“象〉狮〉虎〉豹〉狗〉狐〉猫〉鼠〉象”的搏杀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循环的食物链,也体现“相生相克”的中国古老阴阳哲学观念。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战争形态与古老的“动物搏戏”相融合,经过数千年演变,形成现代的“中国象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秊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象,长鼻长牙的南越大兽,三年一胎,字形像大象的大耳长牙四足之形。所有与象相关的字,都采用“象”作边旁。


3貌:”与“”同源;“”是“”的本字;而“䫉”是“貌”的异体字。皃,甲骨文白,雪色的人,人体),表示老人的头发雪白。古人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蓄须蓄发,老人的须发长而白,头部形象特征突出,因此古人以老人头部长而白的须发,借代人体的外貌特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的“头部形象”本义消失后,籀文在“皃”字基础上加“豸”(猛兽)另造“”代替,表示人与动物头部发型、发色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形象特征。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豸”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皃”写成篆文异体字“䫉”则用“頁”(头部)代替“皃”,强调“头部形象”的含义。“”的同源字“”,甲骨文将“皃”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表示头发发白的老人。古籍多以“貌”代替“皃”和“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皃,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䫉,皃或从頁,豹省聲。䫉,籀文皃,从豹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皃,刻意塑造的仪容。字形采用“人、白”会义,“白”像人的面庞形状。所有与皃相关的字,都采用“皃”作边旁。䫉,这是“皃”的
异体字,采用“页”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䫉,这是籀文写法的“皃”字,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

4爻:,甲骨文两根算筹相交错、组合两根算筹相交错、组合),表示用众多算筹组合、计算、推算。金文由三(多)个(组合)会义,强调多次的、复杂的算筹组合。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人效法天地之变的规律,用阴阳的组合(八卦)变化,推测、计算世事的变化楷书继承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凡爻之屬皆从爻。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爻,交错。象《易》卦中六爻相交。所有与爻相关的字,都采用“爻”作边旁。


5非:“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变形,指事特征消失。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在“非”字基础上再加双手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非,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从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非,违背。字形采用“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构成,采用左右两翼相背的含义造字。所有与非相关的字,都采用“非”作边旁。


6邪:琊”和“邪”是“玡”的异体字。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讶”的省略,表示惊诧无语。玡,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王,玉,即,玉砌回廊牙,即),表示美得令人惊讶的玉砌回廊。楷书异体字“琊”加“双耳旁”(邑,借代宫殿),强调宫殿区内的玉砌廷廊。楷书异体字“邪”(篆文)省去“琊”字中的“王”(玉)。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古籍多以“琊”代替“玡”。“琅”和“瑯”(郎)是宫殿区内用冰清玉洁的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廷廊;“玡”和“琊”(邪)是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因此古籍中“琅玡”也写作“琅琊”,或写作“琅邪”,或写作“瑯琊”,或写作“瑯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邪,琅邪郡。从邑,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邪,琅邪郡。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牙”作声旁。


7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床架,借代病卧、病亡。,金文爿,床架,借代病卧、病亡卜,即的省略,尸骨其,即”的本字,借代建筑工具口,聚邑),表示古代作为帝王或贵胄墓葬之地守护者所繁衍形成的聚邑或村落。有的金文省去“口”(聚邑),写成上下结构。籀文用“歹”(残骨,借代死亡)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卜”,明确“”与“死亡”的联系;用“丌”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其”(土箕)。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歹”和“丌”所组成的(埋葬死者),同时加“艸”(草木,植被)、加“土”(封土),强调在土葬地点种草,以隐匿帝王或高官贵族的墓葬地点,避免盗墓。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作为帝王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邑或村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由“艸”和“爿”所组成的写成。草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俗体草书误将表示“艸”和“爿”的写成“广”形的。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广”,导致“土葬草地”的本义线索消失。现代汉语常“村庄”并用,古人称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为“村”;称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落为“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莊,上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庄,讳皇上之圣名,不可妄解(这里“上”指汉明帝刘庄)。


8塞:,甲骨文宀,房屋两个,表示大量器械、材料双手操持),表示借用工具修补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加“土”泥巴),强调胶泥的补砌作用。造字本义:动词,借助工具、材料,用泥土填堵房墙的漏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塞,隔也。从土,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塞,筑在边区的隔障。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9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麻”的本字,表示麻林。,甲骨文林,麻林攴,持械打击),表示持械打、扯麻皮,使麻缕与麻青分离。金文将甲骨文写成;同时加“夕”(肉),表示从骨头上剔析分离的零碎杂肉。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麻林的写成似“脊”非“脊”的、似“林”非“林”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雜肉也。从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散,杂肉。字形采用“肉”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10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中箭。傷,篆文人,士兵,即“”,中箭),表示士兵中箭。造字本义:动词,身体中箭受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伤”,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傷,創也。从人,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伤,创伤。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省略了“矢”的“”作声旁。


11丑:的本字。,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又”(抓)的三(以三代五)根手指指端,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与手指的动作有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点指事符号写成两点。有的金文误将两点指事符号连成一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指拧、扭、搓、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彐”当“丑”的“拧、扭”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手”另造“扭”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丑”合并代替同音、但含义毫无关联的“醜”。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丑,用手指拧衣纽。在十二地支中,“丑”代表农历十二月,此时万物萌动,可以预备用事。字形像手有所用事的形状。一天之中的丑时,
也是举手用事的时候。所有与丑相关的字,都采用“丑”作边旁。


12害:”是“”的本字。,甲骨文被系扎捆绑的舌头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舌头,以防人之口。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繁体金文加“丮”(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分解成“宝盖头”,同时用“丯”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写成“丰”( fēng 。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刀”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13须:”是“”的本字。須,甲骨文人,成年男子像下巴彡,毛发),表示长在下巴上的毛发。有的甲骨文与下巴上的毛发分写。金文代甲骨文的下巴形象,表示須”为长在面部的毛发。有的金文写成“页”、“彡”会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古人敬重自生自长的毛发,所以两腮和下巴粗茂的毛发便成了男子的非有不可的标志。造字本义:名词,男子两腮和下巴标志性的毛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古籍多以“須”代替“鬚”。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須,面毛也。从頁,从彡。凡須之屬皆从須。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须,长在脸上的毛。字形采用“页、彡”会义。所有与须相关的字,都采用“须”作边旁。


14翼:”与“”本同源,后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的本字,表示披戴面具。,金文飞,飞翔異,即”的本字,披戴),表示身披羽装,尝试飞行。有的金文羽,翅膀異,披戴双脚,奔跑),强调飞行所需的羽装和助跑。人类自古渴望飞翔,中国古人尝试在肩背上系着人工翅膀,借助跑产生的风力实现飞天梦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肩背上系人工翅膀,助跑试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羽”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異”写成。当“翼”的“系翅试飞”动词含义消失后,人们将表示“梦想、渴望”的“翼”写成“冀”。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翄也。从飛,異聲。翼,篆文从羽。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翼,翅膀。字形采用“飛”作边旁,采用“異”作声旁。翼,这是“”的篆文异体字,字形采用“羽”作边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就是根据卦爻和卦象来推测事物的吉凶征兆,这也主是爻所起到的作用。就像依据阴阳爻的位置和卦象之理可以推断吉凶,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声音、体态容貌等信息推测出他的内心世界。有道德操守的人,目不斜视,耳不旁听,说话必定称引《诗经》和《尚书》中的文句,行为既不过分,也不邪僻越仇,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容貌庄重,表情温和,不能通过外在相貌来猜测他的内心。遇到这种情况,就赶快隐藏自己的真情,弥补好语言和行为中的漏洞,离他而去。
所谓闻声知音,就是处理双方意气不合,彼此之间施恩惠和行友爱不能相通的一种方法。因为商与角不相合,徵和羽也不相配,能作为四声之主的,只有宫声了。所以音调不和谐,人听起来就会感到难受,因而言谈话语或说话声音中如果有散、伤、丑、害的毛病,那么,说出的话必然是非常刺耳而无法让人接受的。即使有美好的品行,受人赞誉,也不能像比目鱼、比翼鸟那样亲密无间,互相配合。这都是由于意气不合,言语不协调的缘故。

五、理解联想事例: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声音、体态容貌,都是其内心世界的反应。自己要向内有守的方向修炼。一直都觉得自己说话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原来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讲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一个人的形容体貌是其内心世界的反应,由此可知此人是否有道德操守。声音是一个人的意气的反应,意气不合则言语不协调。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内在最真实的反应。可以依此来制人而不被人所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8 07:54 , Processed in 1.13323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