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陈慧Michelle

陈慧《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7 23:16 编辑

20220907星期三  第十三周第4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中经》
第二天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天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者,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讲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第四天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也。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强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中经之术中的形体容貌和闻声知音,今天讲述解仇斗郄,“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隙,从而斗之也”,弱者之间相斗,宜解之;强者之间相斗,宜斗之。提请思考的问题是,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解: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兽头上弯曲坚硬的自卫器官。解,甲骨文双手,抓持角,兽头上弯曲坚硬的自卫器官牛,长角的动物),表示屠夫双手从牛的头上剖取牛角,牛角上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血滴。取牛角,是剖牛过程中技术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步骤,因此用取牛角代表剖牛。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角”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牛”写成,并省去金文字形中的两手,另加“刀”(切割),强调剖宰,字形结构有所调整。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和“牛”简写成汉语中常“解剖”并用,“解”表示分割动物肢体,目的是化整为零;“剖”表示切开动物的胸腹,目的是进入内部观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獸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解,分开,剖开。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表示用刀判牛角。一种说法认为,是解廌,剖解兽体。


2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挥臂攻击。仇,篆文九,“究”的省略,追究),表示追究对方。造字本义:动词,追究伤害,攻击报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仇”合并“雠”之后,“仇”只在作为姓氏或地名时读它原有的读音 qiú ;作动词时转读被合并字“雠”的读音 chóu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变读”现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仇,讎也。从人,九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仇,配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九”作声旁。


3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移动速度极慢、可以轻易捡拾的贝壳类动物。,篆文,即“蠃”省略,移动速度极慢、可以轻易捡拾的贝壳类动物羊,温顺的食草动物),比喻羊弱如蠃,毫无防御能力。造字本义:形容词,羊只因老幼瘦弱而毫无抵抗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羸,瘦也。从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羸,瘦弱。字形采用“羊”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4微:”是“”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微,隱行也。从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5卑:卑,金文像古代有手柄的扇子又,抓持),表示打扇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扇形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仆人手持扇子躬身服侍主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十”。俗体楷书误加一撇,将隶书字形中的扇形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卑,賤也。執事也。从、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卑,地位低贱。被迫劳作。字形采用“、甲”会义。


6耻:耻”是“恥”的异体字。恥,金文耳,听心,感受)。在古人看来,耳朵和良心都是敏感的器官,能分辨是非。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耳听批评,内心羞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恥,辱也。从心,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耻,羞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耳”作声旁。


7宗:宗,简体甲骨文宀,屋宇示,祭拜祝祷),表示专供祭祀的屋宇。繁体甲骨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有的繁体甲骨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金文、篆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同姓子孙献祭崇拜祖先的祠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古籍常“祖宗”并称,泛指有血缘关系的先人,“祖”指后代所崇拜的最初血缘先人,中华始祖只存在于历史文化记忆之中;“宗”指同祖后代的分支,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具有现实的地理范围和具体的同一祭祀祠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宗,尊祖廟也。从宀,从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宗,尊祖祭祀的庙堂。字形采用“宀、示”会义。


8污:“污”是“汙”的异体字。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竽”的本字,表示吹管乐器。汙,篆文水,唾沫、口水于,即“竽”,吹管乐器),表示口水留在吹奏过的竽管上。造字本义:动词,吹竽时口水弄脏了竽管。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误将“于”写成“亏”古籍多以“污”代替“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汙,薉也。一曰小池爲汙。一曰涂也。从水,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污,污秽。另一种说法认为,小池叫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汙”是涂抹的意思。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于”作声旁。


9苟: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勾”同源,表示勾连。苟,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人头发上沾满了带刺芒的蒺藜。有的甲骨文将蒺藜形状的简化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由“人”形和表示植物的“艹”所构成的简化成,并加“口”,写成会义字。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句”(勾),并以“勾”为声旁;同时加“艸”,强调其植物属性。造字本义:名词,中国特有的伞形科藁本植物,果实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皱纹,体轻质硬,果柄易折断,果球表面的芒刺容易粘附人或家畜的毛发,以便四处传播。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卄”,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苟,艸也。从艸,句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苟,一种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句”作声旁。


10御:,甲骨文人,驯马者丝,缰绳),表示用缰绳驯服和控制不羁的马。有的甲骨文(持械击打),表示驯马服役。有的甲骨文(行进),强调驯马是为了长距离的行进移动。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丝”(缰绳)写成“。有的金文形写成形模糊;同时加(行进),强调驾马骑行。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驯服马匹,握缰骑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是对的比喻,含义全然不同,但古籍中多假借代替,或将”相混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御,使馬也。从彳,从卸。馭,古文御从又从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御,驾驭马匹。字形采用“彳、卸”会义。“驭”,古文的“御”采用“又、马”会义。


11胁:脅,篆文劦,即,众人合力肉,代身体)。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强力挟持,威逼其接受要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简化成“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脅,兩膀也。从肉,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胁,两膀,即两腋下肋骨覆盖的部分。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劦”作声旁。


12并:“并”是“併”本字。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人站在一起。并,甲骨文比,两人站在一起二,相等、相同),在两人的腿部位置加“等号”二,表示两人的站位相同、或步伐一致。简体甲骨文将“等号”简化成一横,表示两人的腿部动作一致。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分拆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两人比肩而立或齐步平行隶化后楷书把篆文字形变成两点加“开”的结构,导致篆文字形中的“人”形消失、“等号”消失。当“并”主要用作虚词之后,篆文在“并”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人”另造“併”代替,强调人的并列、并行动作。古籍多以“并”代替“併”。“从”是两人一前一后相随;“并”是两人平行。《汉字简化方案》用“并”合并代替“併”、“竝”、“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并,相从也。从从,幵聲。一曰从持二为并。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并,相跟随。字形采用“从”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并”是由“从”字带着两个“干”字而构成的。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解仇斗郄”的方法是消除那些微不足道的仇隙,使强者相互争斗;“斗郄”就是使强者相互争斗。强者已经相互争斗,就要称颂胜利的一方,拔高胜者的功劳,盛赞他的气势。对于弱者,就要为他的失败哀伤,为他的力量卑微,名声受损,祖宗受辱而表示痛心。所以,胜利的一方就会宣扬自己的功劳和气势,一味进取不知退让。弱者听说对方哀怜他的失败,看见他的伤痛,就会加倍增强自己的势力,和对方殊死搏斗。这样,强者的力量不会过于强大,防御也不强大,那就“我”就可以从中取利,胁迫双方,将其吞并。

五、理解联想事例:
制人方法之:解仇斗郄,解仇是团结弱小的同伴;斗郄,是让强者之间互生嫌隙,从而斗之也。读完这段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帮助弱小,扩大自己的圈子,加强自己的防御能力。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记恩。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中经之术中的形体容貌和闻声知音,今天讲述解仇斗郄,“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隙,从而斗之也”,弱者之间相斗,宜解之;强者之间相斗,宜斗之。提请思考的问题是,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振穷趋急是《中经》的宗旨,能做到这个的是能言之士、厚德之人,依道而行事。解仇斗郄是制人之术中的其中一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23: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8 23:17 编辑

20220908星期四  第十三周第5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中经》
第二天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天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者,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讲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第四天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也。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强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中经之术中的形体容貌和闻声知音,今天讲述解仇斗郄,“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隙,从而斗之也”,弱者之间相斗,宜解之;强者之间相斗,宜斗之。提请思考的问题是,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五天
“缀去”者,谓缀已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
“却语”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外,议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因以怀惧,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语尽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提问: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两术的共同性在哪里?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去:去”是“却”的本字。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写成“凵”(厶)。篆文异体字“在“去”的字形基础上加“户”(门),强调“出门远行”。造字本义:动词,离开住地,前往他方。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了“土”;将篆文字形中的“凵”写成“折”加“点”的“厶”,至此“去”的字形中“大”(人)形消失,“”(邑)形消失。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再加“卩”(人)另造“却”代替。从本义看,“出”是离开本邑本营而他征;“去”是离开某一聚居区而至他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去,人相違也。从大,凵聲。凡去之屬皆从去。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去,两人相背而行。字形采用“大”作边旁,采用“凵”作声旁。所有与去相关的字,都采用“去”作边旁。


2系:,甲骨文又,用手抓像一根总绳上有三根结绳记事的绳子),表示动手在绳子上打结;每根绳子上都打了若干个结,表示不同主题的事件纪录。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籀文将三根记事绳子简化为两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简化为一撇,将籀文字形中的两根记事绳子简化为一根造字本义:动词,结绳纪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穿绳打结为系”;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系,繋也。从糸,丿聲。凡系之屬皆从系。,系或从毄、處。,籀文系,从爪丝。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系,相连结。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丿”作声旁。所有与系相关的字,都采用“系”作边旁。,这是“系”的异体字,字形采用
“毄、處”会义。,这是籀文写法的“系”字,字形采用“爪、丝”会义。

3余: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有的甲骨文将尖圆屋顶写成“宀”,明确“余”与“建筑”的关联。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两侧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用三角支撑方式加固房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余,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余,表示语气舒缓的助词。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囗”的“舍”作声旁。


4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思,容也。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思。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思,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囟”作声旁。所有与思相关的字,都采用“思”作边旁。


5贞:”是“”的本字。,甲骨文卜,神杖鼎,祭祀的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有的甲骨文假借“”代替“”。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鼎”写成“貝”造字本义:动词,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贞”,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当“貞”的“察看神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偵”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貞,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贞,卜问神灵。字形采用“卜”作边旁,“贝”表示用来拜请占卜的钱财礼品。一种说法认为,“贞”字是用有所省笔的“鼎”作声旁,这是
京房氏说的。

6信:“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㐰,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訫,这是古文写法的
“信”字。

7款:款,甲骨文木柴示,祭祀又,抓持),表示焚木祭天。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金文异体字误将“木”写成“出”,并用“欠”(咏叹)代替“又”,表示祭祀时虔诚地祝祷咏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承续金文异体字。造字本义:动词,焚木祭天时虔诚地祝祷咏叹。隶化后楷书则误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士”,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款,意有所欲也。从欠,省。歀,款或从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款,内心有所欲求。字形采用“欠”和省略了“宀”的“”会义。歀,这是“款”的异体字,采用“柰”作声旁。


8却:“去”是“”的本字;“”是“”的异体字。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写成“凵”(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再加“卩”(人)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卩”写成“单耳旁”篆文异体字“卻”误将“去”写成“谷”。古籍多以“却”代替“卻”。《汉字简化方案》用“却”合并代替“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卻,節欲也。从卪,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却,节制他人提出的要求。字形采用“卪”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


9语:“吾”是“唔”和“晤”的本字;“語”是“晤”的异体字。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交汇。吾,金文两个“五”重叠,表示反复交叉、交替口,说话),表示反复交替地说话,即深入交谈。简体金文将重叠的“五”简化成一个“五”。当“吾”的“长谈”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日”(疑为“曰”的变形,说话)另造“晤”代替。当“晤”强调“会面”后,金文异体字用“言”代替“日”(“曰”的变形)另造“語”代替,强调“长谈”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吾”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正式会面并长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吾”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语”,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古人称鼓舌说话为“言”;称两相会面长谈为“语”。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語,論也。从言,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语,辩论。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吾”作声旁。


10察:察,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祭”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察,覆也。一说“复审也”。从宀、祭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察,屋檐向下覆盖。另一种说法是“反复审视”。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祭”作声旁。


11伺:“覗”是“伺”的异体字;“𥄶”是“覗”的异体字。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号施令、主持、管理。伺,篆文人,侍从司,发号施令、主持、管理),表示侍从等候在主事者身边,以便随时听从驱使。造字本义:动词,侍从等候在主事者身边,现场观察照顾,随时恭候驱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司”写成当“伺”引申出动词“监视侦察,以待时机”后,楷书异体字“覗”用“見”(看到)代替“人”(侍从),强调“监视、侦探”的含义。楷书异体字“𥄶”用“目”(看)代替“見”(看到)。古籍多以“伺”代替“覗”和“𥄶”。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伺,望也。从人,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伺,站在远处观看。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司”作声旁。


12短: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停顿。,金文矢,箭豆,即“逗”,停顿),表示箭的射程近。篆文文字形中的写成,将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箭射得不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短,有所長短,以矢爲正。从矢,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短,当物体有长短区别时,就用箭只作标准进行测量。字形采用“矢”作边旁,采用“豆”作声旁。


13示:示,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一横指事符号代表”;一竖指事符号代表地上人间的世人向上天的祝祷求告。有的甲骨文把代表上苍的横指事符号写成两横,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有的甲骨文向上天祝祷求告水,血滴,借代牺牲祭品),表示向天神奉献牺牲祭品,祈求天神显明奥秘,赐福人间。有的甲骨文将“水”(血滴)简写成两点。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牺牲的血肉为祭品,向天神祝祷求告,祈求显明奥秘和降福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古文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示,上天垂示征象,向求告者显示吉凶。字形采用“二”(天)作边旁。字形中的三垂笔,分别代表日、月、星辰。人内务观察宇宙天象,借
以推测时世的变化。示,是神祇的事。所有与示相关的字,都采用“示”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示”。

14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查对、核实。,篆文馬,力畜,核查),表示相马师检测马匹。造字本义:动词,相马师检查、测试马匹。隶书将篆文“马”的四足写成“四点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僉”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验”,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简化成“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驗,馬名。从馬,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验,一种马的名称。字形采用“马”作边旁,“佥”作声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缀去”的方法是,对那些离去的人,用套近乎的言语联络,使他们不忘自己,旧情仍存。对于忠贞信义的人,要称颂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说他们将来可以大有作为,也可以回来和自己共事,对方领会意思必然满怀期望和喜悦。要借鉴他人的经验,检验自己的经历,表达依依不舍的心意,和要走的人联络感情。那么,此人虽已离去,必定把“我”的情谊铭记于心。
“却语”的方法是,伺机观察对方的短处。所以,人话多了必然会有过失,要议论他的失误并加以验证。要用那些触犯禁令的言谈来吓唬他,使他畏惧。然后,真诚地安抚他恐惧的心向他表明自己没有恶意,让他安心,收起话语为其保密并离开。还要叮嘱他不要再把这些过失暴露给有见识的人。
五、理解联想事例:
缀去,所讲当身边有人离去时的套近乎,自己之前一直对这种行为不在乎,其实这也是让对方能将你的情印在身上,自己心里印着这些情,但是自己却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有时好像还是故意不去做的,纵使与离开的人之间是真有一定的感情在。话多必然有漏洞,容易被人从中找出间隙加以利用。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两术的共同性在哪里?
两术的共性都在于能过言语来抓住对方的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2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9 23:52 编辑

20220909星期五  第十三周第6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持枢》
第一天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提问: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中经》
第二天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天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者,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讲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第四天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也。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强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提问:昨天的经文讲中经之术中的形体容貌和闻声知音,今天讲述解仇斗郄,“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隙,从而斗之也”,弱者之间相斗,宜解之;强者之间相斗,宜斗之。提请思考的问题是,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五天
“缀去”者,谓缀已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
“却语”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外,议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因以怀惧,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语尽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提问: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两术的共同性在哪里?

第六天
“摄心”者,谓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敬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遭淫酒色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其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之。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唤存也。
提问:今天经文讲述中经最后两术摄心和守义,提请思考的问题是,对“好学伎术者”和“淫色酒者”如何摄心?守义之术的核心环节在哪儿?

一、原文抄写

二、查字正音
1摄: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双耳简化成“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攝,引持也。从手,聶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摄,引入并操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聶”作声旁。


2逢: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双方在封建的边界相遇。逢,金文辵,行进夆,在边界相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方在行进中相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旅途相见为“遭”;称未经邀约的到访为“遇”;称在地界上相见为“逢”;称意外相见为“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逢,遇也。从辵,峯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逢,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用省略了“山”的“峯”作声旁。


3伎: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技”的本字,表示巧能。伎,籀文支,即“技”的本字,巧能),表示有一技之长的人。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表演百戏杂技的艺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支”写成古籍常假借“伎”代替“技”。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伎,與也。从人,支聲。《詩》曰:人伎忒。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伎,党与。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支”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穷究他人,伤害他人而手段多端。”


4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衣物。,甲骨文袁,衣物又,抓、持亍,即,行进),表示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简体甲骨文将“袁”简写成“衣”。金文加“止”(趾,脚板),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袁”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袁”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远”,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袁”简化成“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遠,遼也。从辵,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远,辽远。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袁”作声旁。


5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为篆文对甲骨文字形中“”(箭只)的误写。,甲骨文矢,借代射箭攴,持械攻击),表示士兵在战斗中射箭或持械攻击。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箭形“矢”写成“交”造字本义:动词,在战斗中射击拼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交”写成将篆文的“攴”写成俗称“条头”的“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效,象也。从攴,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效,模仿。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交”作声旁。


6遭:”是“”的本字。,甲骨文两个“東”,两个行囊,借代两个旅人口,说话),表示旅途上相遇的两个旅人互致问候。金文用“曰”(说话)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口”,明确“问候聊天”的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的“相遇问候”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辵”(行进)另造“”代替,表示旅人相遇。造字本义:动词,旅途相遇,互致问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旅途相见为“遭”;称未经邀约的到访为“遇”;称在地界上相见为“逢”;称意外相见为“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遭,遇也。从辵,曹聲。一曰邐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遭,路上偶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曹”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遭”是迤逦而行。


7观: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长着两只大眼的大鸟,两只大眼之上是夸张醒目的眉羽,整个字形像类似猫头鹰的大眼睛猛禽。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雚”的“大眼睛猛禽瞪大眼睛察看”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見”另造“觀”代替,强调猛禽夸张的大眼“无所不见”的洞察力。造字本义:动词,猫头鹰瞪大锐利的眼睛警觉察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观”,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雚”简写成“又”,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見”简写成“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觀,諦視也。从見,雚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观,审谛察看。字形采用“见”作边旁,采用“雚”作声旁。


8漫: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慢”的省略,表示低速度、徐缓。漫,甲金篆字形暂缺,隶书水,水体曼,即“慢”的省略,徐缓),表示水向四周缓慢地流动。推测造字本义:动词,水满横溢后缓慢地、无方向地四处流动。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冃”(“帽”的本字)误写成“日”,将隶书字形中的“寸”写成“又”
9澜: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欄”(栏)的省略,表示小栅门。澜,篆文水,波阑,门栏,栅门),表示如栅大波。造字本义:名词,高大如栅的水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澜”,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闌”简化成“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瀾,大波爲瀾。从水,闌聲。漣,瀾或从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澜,大波为澜。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阑”作声旁。涟,这是“澜”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连”作边旁。


10守:守,甲骨文六,即“庐”的本字,房屋寸,手持器械)。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守,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守,官吏的操行、节操。字形采用“宀、寸”会义。宀,表示官府的事。寸,表示法度。


11由:由”是“油”的本字。由,甲骨文像液滴囗,封闭的器皿),字形像一颗液滴从器皿上方滴落,表示通过器皿上方的小孔注油。有的甲骨文像液滴穿过器皿小孔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液滴写成一点,并加“入”,表示液滴滴入器皿内。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当“由”的“注油”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水”另造“油”代替。
12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才”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才”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存,恤問也。从子,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存,体恤而关切。字形采用“子”作边旁,采用“才”作声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摄心”的方法是,见到好学而技艺高超的人,就四处宣扬他的名声;他的才能一旦得到证明,就真心惊叹他的名声,这样对方就会在心里和自己拉近关系。把他的成就显示给众人,用过去的经验证明他的成就,并表示自己真心为他高兴。碰到贪酒好色的人,要想办法打动他,用音乐感动他,说明沉湎酒色必然会加速灭亡,表达人生苦短的忧愁。这样他会因为学到了技艺和音乐而欢喜,同时也因戒绝酒色而延长生命,最终明白自己对他的心意,并相约后会有期。
“守义”的方法是,与人交往要坚守仁义,并且用仁义来打动对方的内心,使其心意相通。既然是探知对方内心,就应该明白对方的心意所在。通过仁义之道,从外在到内里控制他的内心,由此就能无往而不胜,使其跟随。所以,小人和对方勾结,用旁门左道就会败坏国家,夺取政权。不是贤明智慧的人,不可能用道义来保家卫国。圣人崇尚道义的精微玄妙,确实是因为“道”可以转危为安,救亡图存。

五、理解联想事例:
为好学伎术者宣扬他的名声,并且把他的成就展示给众人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又会是以一个什么样状态在做这些事呢?对遭淫酒色者,用与之关联的事物来转移对方的兴趣,引导对方,正己而化人。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今天经文讲述中经最后两术摄心和守义,提请思考的问题是,对“好学伎术者”和“淫色酒者”如何摄心?守义之术的核心环节在哪儿?
“好学伎术者”赞赏他的技艺,并且用经验证明证明他的成就。
“淫色酒者”,用真心来打动对方,让对方能接收到你你的帮助他的真心实意。
守义之术的核心环节在于守以人义,探其在内以合也。探得对方的内心与其心意相通,同道相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23: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0 23:02 编辑

20220910星期六  第十三周第7天整理中经之术的逻辑体系,并说说自己的心得。


心得:从本经讲内在修炼,到中经中所讲的外在御世的策略和技巧,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虽然说的是外在的个操作方法,但都是由心而发的,单纯的术的操作是做不了的,因为这还是需要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22: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1 22:44 编辑

20220911星期天  第十四周第1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一、原文抄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二、查字正音
1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即“溢”的本字,满溢“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表示“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写成“皿”。有的金文将“成”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皿”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盛,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字形采用“皿”作边旁,采用“成”作声旁。


2神:”同源,后分化;“”是“”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另造”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由两个“爪”和一竖指事符号组成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申”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字形采用“示、申”会义。


3五:”是特殊指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甲骨文在两横之间加一横表示“”,代表天、地、人,万物之源。后来古人在天地“”之间再加一个“”,用两个“”表示“”。“”也是特殊指事字,“”的甲骨文字形用一个叉号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以表示大于“”的正整数。有的甲骨文在字形万物交汇)基础上加天地之间),表示天地间交汇的万物。在造字时期的远古时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曾是极限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代表天地间万物交汇构成元素的极限数,大于四,小于六。隶化后楷书“五”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五,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依据“二”为字根,“二”表示天地两极,“乂”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五”表示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
所有与五相关的字,都采用“五”作边旁。

4气: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为了有交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隶书有所变形。“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汉字简化方案》用“气”合并“氣”。“乞”是“气”字减去中间一笔的特殊指事字: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气,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气,像流动的雲气。象形字。所有与气相关的字,都采用“气”作边旁。


5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里面加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長,久遠也。从兀,从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亾聲。纼者,倒亾也。凡長之屬皆从長。仧,古文長。,亦古文長。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长,时空久远。字形采用“兀、匕”作边旁。兀,是高远的意思。匕,表示久则变化。字形采用“亡”作声旁。,是倒写的“亡”字。所
有与长相关的字,都采用“长”作边旁。仧,这是古文写法的“长”字。,这也是古文写法的“长”字。

6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余”的省略,表示简易茅屋。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民众集会、祭祀的公共广场),表示村邑中的公共简易建筑,即供旅人、客人暂住。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和客人暂住的简易客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余”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舍”合并代替“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舍,市居曰舍。从亼屮,象屋也。口象築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舍,为旅客服务的商业客店叫“舍”。字形采用“亼、屮”会义。字形像房屋的样子。字形下部的“口”,像建筑物。


7始: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司,掌管女,妇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又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即“胎”的省略,怀胎女,妇女),表示怀胎妇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台”写成。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始,女之初也。从女,台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8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祝祷,祈求顺心顺愿。艁,金文舟,代表器物、交通工具等告,祝祷祈愿),表示为造船祈愿。有的金文加“,扩大的含义,表示筑屋、建船。有的金文(前行)代替。有的金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宀”。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铸器、做船时祝祷,祈愿进展顺利,器物坚固耐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告”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造,就也。从辵,告聲。譚長說:造,上士也。艁,古文造从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造,作成。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告”作声旁。谭长说,拥有制造技术的人,属于上士阶层。艁,这是古文写法的“造”,字形
采用“舟”作边旁。

9源:“泉”是“原”的本字;而“原”是“源”的本字。泉,甲骨文穴,石洞水,涓涓细流),表示石洞里细流涓涓。繁体甲骨文加“下”(从上降落),表示水从山上的石洞向山下流。简体甲骨文将表示向下的水流省略成“下”。金文综合甲骨文字形。当“泉”字的“出水的石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厂”(岩石、石洞)另造“原”代替。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泉”写成。当“原”的“水流源头”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再加“水”另造“源”代替。造字本义:名词,从岩隙涌出的山泉,为山涧溪流河川之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原”写成古籍中“”和“”通用,“”可以表示时间、空间上的起始,而“源”特指水流的起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源,水,泉本也。从水,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源,水源,“泉”是它的本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原”作声旁。


10化: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一个头朝下入土的),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写成“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匕”写成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化,教化施行。字形采用“人、匕”会义。


11端:”是“”和“”的本字。,甲骨文上有水,即涉水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止,脚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金文严重变形,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上部的“止”写成“爪”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下部的“老”写成“而”形的。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立”(站直)另造“”代替,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耑”写成作为动词时,古籍多以“端”代替“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端,直也。从立,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端,站直。字形采用“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


12总:“縂”是“總”的异体字;“总”是“縂”的简化字。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聰”的省略,表示善于分辨、心思敏捷,即心智成熟。總,金文糸,系、束恖,即“聰”,心智成熟),表示心智成熟的少年的束发仪式。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少年束发仪式,告别童年、进入少年时代的男孩将散发系扎成一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縂”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悤”简化成“总”。《汉字简化方案》将楷书异体字“縂”省略成“总”古籍多以“總”代替“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總,聚束也。从糸,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总,抓拢丝线并将其束缚起来。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恖”作声旁。


13摄: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双耳简化成“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攝,引持也。从手,聶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摄,引入并操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聶”作声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要使精神旺盛充沛必须效法五龙,旺盛的精神包含着五脏的精气,精神是五脏精气的统帅,心是精神的依托之所。只有道德才能使精神伟大,所以养神的方法归结为道。道是天地的开始,道产生一,一是万物的开端。万物的创造,天的产生,都是道的作用。道包容着无形的化育之气,在天地产生前便形成了。没有谁能看到它,没有谁能叫出它的名称,只好叫它做“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根源,一是变化的开端。因此,人们只有用道德涵养五气,心里能守住一,才能掌握住道术。道术是根据道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是心气按规律活动的结果。精神是道术的使者。人体的九窍、人体的器官,都是气进进出出的门户,都由心所总管。直接从上天获得本性的人,叫做真人。真人是与上天结成一体而掌握道的人。
五、理解联想事例:
志思神心德是五气,五气之间的关系是志负责存储,思负责计算,神负责统摄指挥,心负责接收信息和输出经过处理的结果,德为未形之分。看到这些突然想到电脑的处理器。五气各司其职,是一个系统在运行。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德是天之精,气是地之精,德与气的相交相通心就生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23: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2 23:41 编辑

20220912星期一  第十四周第2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一、原文抄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二、查字正音
1内:内,甲骨文冂,门框入,由外而里),表示进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门框“冂”写成屋形。有的金文将屋形简写成“宀”。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宀”与“入”连写成混合结构,字形严重变形。造字本义:动词,进门,回到家中。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古人称平安栖身的家室为“内”;称风险重重的山野为“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内,入也。从冂,自外而入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内,进入。字形采用“冂”作边旁,表示从外面进到里面。


2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的省略,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二”写成“彡”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攸”写成。由于“脩”字与“修”字的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古籍常将“修”字与“脩”字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修”字合并代替“脩”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修,飾也。从彡,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修,装饰美化。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攸”作声旁。


3练:”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精选。,篆文水,泡煮或浸染柬,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并精选。异体字“”,篆文糸,丝品柬,即的省略,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丝品后再精选。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练”,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柬”简写成。古籍多以“”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練,湅繒也。从糸,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练,把丝织品沤煮得发软发白。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柬”作声旁。


4类:”是“”的异体字。,金文米,借代谷物、植物犬,借代动物、野兽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頪”省去“犬”。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頪”写成,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大”。《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类”,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页”。古籍多以“類”代替“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類,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类,同一种属的事物之间相互呈现相似,这一点在犬科动物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采用“頪”作声旁。


5和:”是“”的简化异体字;“”是“”的异体字;“”也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禾本植物,即空心的竹管或芦管。,甲骨文侖,即“龠”,吹奏排笛禾,竹管),表示吹奏竹管或芦管制成的排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侖”写成“龠”,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禾”写成。简体金文“和”省去“龠”的中下部分,写成“口、禾”会义的结构,淡化乐器的意义,强调“开口表达不同观点”的意义,相当于将甲骨文字形写成,或将金文字形写成,或将篆文字形写成。篆文“和”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金文异体字“訸”用“言”(说话)代替“口”(说话),进一步强调“言论观点不同,而总体思想协调一致”的含义。古籍多以“和”代“龢”、“咊”与“訸”。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咊,相譍也。从口,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咊,言论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6养:“䍩”和“養”是“𢼝”的异体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𢼝,甲骨文羊,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攴,持械打击),表示手持鞭子在山地驱赶羊群。甲骨文异体字将“羊”写成,并用“行”(行进)代替“攴”(挥鞭驱赶),表示驱羊出门放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异体字“飬”将籀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用“食”(喂饲料)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攴”(挥鞭驱赶),表示以圈羊喂草代替户外放牧。造字本义:动词,牧羊或圈羊喂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依据狂草字形中“食”字下部的“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局部简化成两点,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介”古籍多以“養”代替“𢼝”和“䍩”。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養,供養也。从食,羊聲。𢼝,古文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养,供养。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羊”作声旁。𢼝,这是古文写法的“養”字。


7威:,金文戌,刑具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将“戌”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戌”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威,姑也。从女,从戌。漢律曰:“婦告威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威,丈夫的母亲。字形采用“女、戌”会义。汉朝的律法中曾提及“妇人告发丈夫的母亲。”


8势:埶(艺yì),疑为“執”(执zhí)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势”,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简写成“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勢,盛力權也。从力,埶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势,充满权与力。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埶”作声旁。


9合:合,甲骨文口,向下的张开的嘴巴口,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两口相接。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隶书将篆文字形上部的拆写成的组合结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合,合口也。从亼,从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合,口相合。字形采用“亼、口”会义。


10万:“万”是民间代替笔画繁复字形“萬”的俗体字。“万”是特殊指事字,是特殊指事字“”的孪生字。千,甲骨文在“人”的小腿部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不停地行走位移,当“千”引申出数词“一百的十倍数”后,字形由“迁”字代替。万,甲骨文在“人”的头顶位置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超越“千”(迁)的极限,即在造字时代的中原祖先眼里,向东有海涯,向西却有无尽的路途,西域之西,还有遥远的西域。据古籍记载,“万”姓为周代天子对进贡匈奴的赐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永远走不到头的旷远西域。楷书承续金文字形。大约秦汉时期民间用“万”引申出数词含义,代替“萬”表示一千的十倍数。“十”是打满了结的纪事绳子;“百”是不断地说(白);“千”是不断地走(迁);“万”是走不到头的旷远西域;“億”是无限地憧憬(亿)。《汉字简化方案》用“万”合并代替笔画繁复的“萬”。
11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怀”,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褱”简写成“不”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懷,念思也。从心,褱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怀,内心挂念。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褱”作声旁。


12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通,達也。从辵,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通,直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甬”作声旁。


13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简体字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逹,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逹,行路而不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羍”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往来相见。”“达”,这是“達”的异体字,字形采
用“大”作边旁。有的说法认为,“达”即是“迭”。


14身: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腹部隆起的人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用“女”代替“人”,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怀孕。金文孕妇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手抚腹部,或用手托着大肚子,减轻沉甸甸的肚子给身体的负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十”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隶化后的楷书字形中,篆文的“人”形消失。当“身”的动词“怀孕”本义消失后,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包围结构调整上下结构,另造“孕”代替。在甲骨文里,半圆在“人”的前部为“身”(孕);半圆在“人”的后部为“臀”;半圆在“又”(手臂)的下方为“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身,躳也。象人之身。从人,厂聲。凡身之屬皆从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身,躯体。像人的身体。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厂”作声旁。所有与身相关的字,都采用“身”作边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通过专心学习磨练而掌握道的人,叫做圣人;圣人是触类旁通而掌握道的。人类的肉体和性命,都是出于天地的造化。人类了解各类事物,都是通过九窍。如果有疑惑不解的地方,要通过心的思考而运用卷积核判断;如果没有道术,一定不会通达。通达之后,五脏精气得到培养,这时要努力使精神保持镇静专一。这便叫做“化”,即合符造化的精妙境界。五脏精气达达到了化的境界,便产生志、思、神、心、德,神是五气的主宰。
抱神以静,精神内守便可以养气,心养气与天地万物通于一气,与万物处其和,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四者不衰则能四边威势无所不为,把四者存而舍于心中,这就是神化,以神明之能,运化万物。能以神化归于身运化万物者,便是真人。真人能与天同一,与道相合。执道之一,而衣养天下万物。以天心为为,以天德为德,衣养万物,以自然无为虚静自守,包宏志虑思意以威势施于天下,为士之人,能够通达真人之道,抱一内守,其神全盛,故可以养志。
五、理解联想事例:
圣人与真人的区别,圣人通过修炼重新天人合一,圣人对万物的知是通过感官之窍,观察理解万物,最终做到周知万物,自下而上的感而遂通。真人是生而知之的,真人能以神化归于身,运化万物。心舍神则有术,心不舍神则无其术。道生之,神化之,人得之。
抱神以静,精神内守,则能养气。神散气衰。四者不衰,则能四边威势无所不为。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神静精神内守则能养气,心养气与天地万物通于一气,与万物处和,则九窍能识万物及运化。则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所不为,并存而舍于心中,以神明之能,运化万物。抱一内守,其神全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3 23:33 编辑

20220913星期二  第十四周第3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第三天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提问:本段经文讲述志得养的运行逻辑,欲-使者为志-多则心散志衰-思不达-不知通-乱气烦于胸中-欲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欲不徨在养志中为什么这么重要?
一、原文抄写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二、查字正音
1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志,意也。从心,之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志,意愿。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之”作声旁。


2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思,容也。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思。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思,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囟”作声旁。所有与思相关的字,都采用“思”作边旁。


3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简体字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逹,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逹,行路而不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羍”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往来相见。”“达”,这是“達”的异体字,字形采
用“大”作边旁。有的说法认为,“达”即是“迭”。

4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才”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才”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存,恤問也。从子,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存,体恤而关切。字形采用“子”作边旁,采用“才”作声旁。


5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麻”的本字,表示麻林。,甲骨文林,麻林攴,持械打击),表示持械打、扯麻皮,使麻缕与麻青分离。金文将甲骨文写成;同时加“夕”(肉),表示从骨头上剔析分离的零碎杂肉。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麻林的写成似“脊”非“脊”的、似“林”非“林”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雜肉也。从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散,杂肉。字形采用“肉”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6衰: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的省略,借代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衰,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古文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衰,用草纺织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秦地叫作“萆”。字形采用“衣”作边旁,,像雨衣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衰”字。


7徨:“徨”是“遑”的异体字。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惶”的省略,表示恐慌。遑,篆文辵,行进皇,即“惶”),表示恐慌而行。造字本义:动词,步伐不坚定,慌慌张张地走。俗体隶书用“彳”(行进)代替篆文字形中的“辵”(行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徨”代替“遑”。古籍中常“彷徨”并用,“彷”强调不知所向而举步犹豫;“徨”强调因为不知所向而内心惶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遑,急也。从辵,皇聲。徨或从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遑,急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皇”作声旁。“徨”,这是“遑”的异体字,采用“彳”作边旁。


8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日”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月”写成。甲骨文异体字“朙”月,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黑暗房间的角落。“朙”的隶书异体字“眀”误将“囧”写成“目”。古籍多以“明”代替“朙”和“眀”。“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朙,月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


9理: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裏”的省略,表示内部。理,篆文王,玉里,即“裏”的省略,内部),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造字本义:名词,玉石内部奇妙天成的绚丽纹案。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古籍常“道理”并称,词义偏指“理”:“道”指宇宙规律、自然生灭之源,道是至理、大理、公理,也就是说,道有宏阔永恒的抽象一面,须心胸开阔、谦卑至诚方可领悟;“理”指从生活经验中整理总结出来的秩序,原则性处世方案,理是小道,是符合环境、具体而微的有形之道,也可以说,理有场景化的具体性,只要积累一定世俗常识便可遵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理,治玉也。从玉,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理,加工玉石。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采用“里”作声旁。


10乱:𤔔”是“”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上的混乱丝线,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乙”(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代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𤔔写成。俗体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由爪、糸、工、又所构成的“𤔔省略成“爪”(抓持、操作),强调“手动”理顺混杂或打结的丝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双手“廾”。魏碑中的俗体楷书“乱”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𤔔当作“”的省略,并用“舌”代替简化“”,表示辩、讼双方所陈虚实难断,头绪混杂不清。古籍多以“亂”代替“𤔔”和“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乱”采用俗体楷书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亂,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乱,理清混杂的丝线。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理清纷杂的丝绪。字形也采用“”作边旁。


11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标记。職,金文戠,记“耳”的变形,听力器官),表示且听且记。篆文调整结构,突出了,强调倾听。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基层官员听取民意并作记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用同音的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另造职”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職,記微也。从耳,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职,记号,标识(注:“微”疑是“徽”的误写)。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采用“戠”作声旁。


12安:安,繁体甲骨文宀,新房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忧伤落泪。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省去“三点水”(眼泪),将写成“女”。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安,娴静。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女在屋下。


13、养:“䍩”和“養”是“𢼝”的异体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𢼝,甲骨文羊,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攴,持械打击),表示手持鞭子在山地驱赶羊群。甲骨文异体字将“羊”写成,并用“行”(行进)代替“攴”(挥鞭驱赶),表示驱羊出门放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异体字“飬”将籀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用“食”(喂饲料)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攴”(挥鞭驱赶),表示以圈羊喂草代替户外放牧。造字本义:动词,牧羊或圈羊喂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依据狂草字形中“食”字下部的“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局部简化成两点,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介”古籍多以“養”代替“𢼝”和“䍩”。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養,供養也。从食,羊聲。𢼝,古文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养,供养。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羊”作声旁。𢼝,这是古文写法的“養”字。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效法灵龟一样修养志气
修养心志者是因为心气、思虑不达。当九窍接物时必生欲,志将物与欲存于心中思通达。志,欲的使者,是欲与物之间的连接。欲求过多,思虑过多心气就散了,心气散了志气就会衰了,志气衰了则思虑不通达了。心神专于一欲则人的欲求就不会恣纵过度,欲望不恣纵过度人的志意就处于盛满的状态不会衰弱,志意不衰则思虑与万物通达。能够通达万物之理则能和万物相通,人与万物之理相和通,就不会有乱气烦于胸中,与万物相通于内是养气,于外可知己识人。养志则心能与万物通和,知人则能对人一览无余直达其其本质。
如果把通心识人之术,用来识人用人,必须先了解他所养的气志。知道他的志气盛衰,针对性的养他的气志,察其所专心笃行之事,了解其心智能力。
五、理解联想事例:
养志是因为心气之思不达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气衰,志气衰则思虑不通达。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我在做事的时候,心却是想着其它的事情,因为没有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因此导致发生了意外。这本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本段经文讲述志得养的运行逻辑,欲-使者为志-多则心散志衰-思不达-不知通-乱气烦于胸中-欲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欲不徨在养志中为什么这么重要?
志者是欲之使也。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也。理达则和通,乱气不烦于胸中,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心术通则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4 22:38 编辑

20220914星期三  第十四周第4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第三天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提问:本段经文讲述志得养的运行逻辑,欲-使者为志-多则心散志衰-思不达-不知通-乱气烦于胸中-欲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欲不徨在养志中为什么这么重要?
第四天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会,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志不养的发展逻辑,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志不得养,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神丧,最后导致参会不一,也就是不能正确认识所见所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养志之始,务在安己,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
一、原文抄写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二、查字正音
1、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是篆文对金文字形中的字形的误写。,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固,四塞也。从囗,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固,四周阻塞不易进出。字形采用“囗”作边旁,“古”作声旁。


2、不:”是“不”的异体字。不,甲骨文是由“”的甲骨文字形省去表示系扎的“工”而产生的特殊指事字;,甲骨文是由“帝”的甲骨文字形省去表示系扎的“工”而产生的特殊指事字。“帝”是“缔”的本字。帝,甲骨文“帝”是指事字,字形在“木”(树)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写成,上端的“才”(房柱房梁)表示以树为柱、以树为梁,即在树杈上构筑巢居;圆圈指事符号表示系束,即在树杈的框架上大量系束枝条,以构成树上栖居空间遮风挡雨的顶面、四个立面、底面。在没有锋利金属工具的巢居时代,不存在凿孔削榫的建筑技术,古人只能利用竹、藤、绳等柔韧材料来系扎、加固连结物。“帝”的简体甲骨文字形将树杈形状简化成倒三角形,将表示系束的圆圈指事符号简化成横写的“工”状。有的“帝”之甲骨文字形在顶端再加一横指事符号。巢居的发明,使先民摆脱了选择有限、进退不便的穴居困境,为生存赢得了空前广大的自由空间,使中国的史前文明革命性地跃进一大步;而最早缔枝为巢的部落首领,也由此被先民尊称为“帝”。将“”的甲骨文字形省去表示系扎的“工”,就产生“不”的字形,即树杈未经缔结构造的原始树杈巢居,缺少防护的原始树居要面临风雨侵袭和坠落的危险;将“帝”的甲骨文字形省去表示系扎的“工”,就产生“”的字形。甲骨文“帝”与“不”的造字思路,显示巢居时代的先民对原始树居不安全居住方式的否定态度。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隶化后楷书省去篆文字形中表示“才”的倒三角形古籍多以“不”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从不。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不,鸟向上飞翔不降落。字形采用“一”作字根,“一”好比是天。字形像鸟在天上飞翔的样子。所有与不相关的字,都采用“不”作边旁。


3、实:,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有的金文误将伫物柜与“貝”写成合“貫”,表示钱财万贯。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实”,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实,富裕。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贯”作声旁。贯,代表财货宝贝。


4、对:對,甲骨文像两端带刃、一端刃上有齿的长柄大刀又,持握),表示手持大刀,是军中最高统帅所使用的武器,的甲骨文字形,像将王手持长柄大刀,与敌首相峙。有的甲骨文将两端带刃、刃上有齿的威武大刀简化成金文将甲骨文双刃有齿的写成多齿多刺的,并将甲骨文中刀刃状的误写成。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刃状误写成;篆文异体字承续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刃状误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两军示威僵持,临战抗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对”,另造会义字,用“又”(抓持)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表示长柄大刀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對,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掉“对”
字的“口字边”,而采用“士”作边旁。

5、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一。猛,篆文犬,狗孟,第一),表示最好的狗造字本义:名词,最高大健壮的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孟”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猛,健犬也。从犬,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猛,健壮的狗。字形采用“犬”作边旁,“孟”作声旁。


6、”是“”的本字。,金文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表示虎爪土,地域),表示虎豹横行之地。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写成了“丘”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虚”的本义消失后,俗体楷书再加“土”另造“墟”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虚,大丘也。崐崘丘謂之崐崘虛。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从丘,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虚,大山丘。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也叫作“虛”。字形采用


“丘”作边旁,“虍”作声旁。
7、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养蚕的树。丧,甲骨文桑,养蚕的树众多“口”),表示桑树上众多蚕虫蚕食桑叶。造字本义:动词,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金文有所变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形写成,同时加,强调消失的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形消失。隶书进一步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衣字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丧”,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两个“口”简化成两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喪,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丧,失去亲人。字形采用“哭、亡”会义。“亡”也是声旁。
8、神:”同源,后分化;“”是“”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另造”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由两个“爪”和一竖指事符号组成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申”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字形采用“示、申”会义。


9、仿:仿”是“彷”的异体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有的简体甲骨“彷”将四个“止”都省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当“彷”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两人的形象相似或言行举止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的形象或言行举止相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彷”表示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相似;“仿”表示两人的言行举止相似;“髣”表示两人发型、容貌相似。古籍多以“仿”代替“彷”和“髣”。古籍也多以“仿佛”代替“彷彿”和“髣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仿,相似也。从人,方聲。,籀文仿从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仿,相似。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方”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仿”字,字形采用“丙”作声旁。


10、佛:“佛”和“髴”是“彿”的异体字。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否定、不确定。彿,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彳,即“行”的省略,十字路口弗,不确定),表示叉路口与曾经的印象迥异不同,难以判断。“彿”的异体字篆文写作“佛”,用“人”(言行举止)代替“彳”(路口),表示言行举止之迥异不同。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的言行举止迥异不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弗”写成。“佛”的异体字隶书写作“髴”,用“髟”(头发,借代容貌)代替“人”(言行举止),强调发型、容貌之迥异不同(古人留长发,因此发型成为容貌的重要特征之一)。“彿”表示叉路口与曾经的印象迥异不同;“佛”表示两人言行举止之迥异不同;“髴”表示两人发型、容貌之迥异不同。古籍多以“佛”代替“彿”和“髴”。古籍也多以“仿佛”代替“彷彿”和“髣髴”。汉语中常“仿佛”并用,“仿”强调二者之相似;“佛”强调二者之不同;“仿佛”一词偏指二者之相似。
    
附注: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一种觉悟真理的和平宗教,信徒们将创始者释迦牟尼尊称为“圆满觉悟真理者”(现代梵语为Buddha),汉代中原人将古梵语中的“圆满觉悟真理者”音译为“佛陀”、“佛驮”、“浮陀”、或“复豆”,并根据古梵语的读音将“佛(fú)”异读为f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佛,見不審也。从人,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佛,看到却看不清楚。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弗”作声旁。


11、参:”是“”的异体字。,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㐱,须发飘逸的老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坐标指南,是“㐱”(须发飘逸的老人)的变形。有的金文将“晶”写成。简体金文将“㐱”省略成“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晶”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㐱”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晶”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㐱”写成。楷书异体字“參”将篆文字形中的“晶”简写成“厽”古籍多以“參”代替“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曑,商星也。从晶,㐱聲。,参或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参,曑和商,都是星名。字形采用“晶”作边旁,采用“㐱”作声旁。,这是“参”的异体字,将三个“日”的“晶”省略成三个“口”。


12、会:”是“”的本字,“”是“”的异体字。,金文合,合并米,米饭,借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繁体金文将食物“米”写成两团食物糅合状,进一步明确“糅合食物”的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物糅合状写成不知所云的,并误将金文字形下端的“口”写成“曰”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隶书基本承续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会”,依据草书字形,对繁体楷书字形进行大幅度整体简化。当“會”的“合煮”本义消失后,后代楷书再加“火”(炊煮)另造“燴”代替,强调炊煮”的含义。表示本义时,古籍多以“燴”代替“會”。表示“相遇、聚集”以及相关引申义时,古籍多以“會”代替“徻”。《汉字简化方案》用“會”合并代替“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會,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㣛,古文会如此。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会,集合。字形采用“亼”和省略了两点的“曾”会义。“曾”表示增益。㣛,古文写法的“会”就写成这样。


13、务:務,篆文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夂”,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务”,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務,趣也。从力,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务,为使命而奔忙。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敄”作声旁。


14、坚: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賢”的本字,表示善于管理、组织。堅,古鈢字形臤,管理、组织土,壁垒、护墙),表示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固壁垒或城墙。篆文调整局部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坚”,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臣”简化成两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堅,剛也。从臤,从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坚,刚硬。字形采用“臤、土”会义。


15、分:的本字。八,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由左右相背的两个方向的笔画组成,表示切分。当“八”的“切分”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刀”另造“分”代替,强调用刀具切割。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将物体由整体切割成若干小单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八”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分,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分,切开。字形采用“八、刀”会义,执刀用来将物体切分开。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志气不养,不能与万物相通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思虑就不能通达外物;思虑不能达物,志气弱则不足以驾驭和控制事物。志意虚弱则难以应对外面的事物,如果应对不猛则志气受挫,乱气生则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导致丧失心神;心神丧失则昏暗模糊看不清,对于九窍的感知无法理解与相接。
养志的根本在于人不离道,知常不妄,恬淡虚无,神明舍心,不役于物,不累于欲。安己才能志意实坚;志意实坚了,操纵主宰天下的威势才能不至于被耗散到无聊俗务之中,神明才能长久的固守在圣人的心中,圣人才能以心术控制天下,包覆万物于自己的威势之中。
五、理解联想事例:
今天在跟租客谈解决所欠的租金的时候,体会了一下整个的过程。先是让先生去谈的,我在一旁没有出声,只是给先生示意不能同意对方提出的要求。结果先生给出的决定是模棱两可的,让租客感觉到有希望继续欠租金。当我感觉到这个状况不行的时候,我直接站出来说,我不能同意对方所提出的要求的,就算是先生同意了也不行,然后我就开始细数所欠租金初期我提出的解决方案,直到今天对方也没有给出诚意。我当时的状态就是,我要在对方退租搬走之前收到租金,其他的什么搬走之后每月还多少这些都是空话。志坚心气固,思虑就能周全,志意实了,应对也就猛了。最后把问题丢回给租客,这是他们要去面对解决的问题,不是我来退让的。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志不养的发展逻辑,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志不得养,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神丧,最后导致参会不一,也就是不能正确认识所见所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养志之始,务在安己,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
神盛状态,气都养足了才能知人理物。人己安才能志意实坚,人的气的威势才不至于被耗散而减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5 2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5 23:42 编辑

20220915星期四  第十四周第5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第三天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提问:本段经文讲述志得养的运行逻辑,欲-使者为志-多则心散志衰-思不达-不知通-乱气烦于胸中-欲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欲不徨在养志中为什么这么重要?
第四天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会,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志不养的发展逻辑,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志不得养,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神丧,最后导致参会不一,也就是不能正确认识所见所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养志之始,务在安己,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
第五天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侯之也。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提问:今天的经文定义了思的操作,指出所谓思,其关键在于实意,而实意则是气之虑。指出意虑定则心遂安的根本运行逻辑。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实意必从心术起”?
一、原文抄写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侯之也。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二、查字正音
1实:,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有的金文误将伫物柜与“貝”写成合“貫”,表示钱财万贯。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实”,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实,富裕。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贯”作声旁。贯,代表财货宝贝。


2意: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音,声心,情感),表示所传达的心声。有的金文写成“音”(声)、“曰”(说)混合重叠的结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古籍常“意义”并称,表示人类在各种事物寄托的精神观念价值;“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统一。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意,心志。用心考察他人的言语就知道他人的志向。字形采用“心、音”会义。


3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水向上喷涌。,篆文朕,即,水向上涌馬,善跑的力畜),表示马昂首跃起。造字本义:动词,马凌空跃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朕”写成,将篆文字形中“馬”的四足写成“四点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騰,傳也。从馬,朕聲。一曰騰,犗馬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腾,驿传马车。字形采用“马”作边旁,“朕”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騰,是阄割公马。


4蛇:虫”、“也”、“它”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虫、它,甲骨文像头尖身长的爬行动物,即蛇。有的甲骨文将尖圆的蛇头写成棱形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棱形的蛇头写成,并在蛇的“大腹”部位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蛇腹中的吞噬物,强调蛇腹神奇的弹性与消化能力,突出“蛇吞象”的特性。当“虫”和“它”的“蛇”本义被淡化后,篆文将“虫”和“它”加在一起另造“蛇”代替。造字本义:名词,一种身体圆细而长、有鳞无爪的动物,贴着地面蜿蜒前行,代表一种神秘的生存方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蛇,它或从虫(邵瑛群經正字:“今經典凡它蟲字从或體作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蛇,“它”字有时采用“虫”作边旁,写作“蛇”(邵瑛群经正字:“现在的经史典籍,凡遇到‘它’、‘蟲’字时采用异体字形写作‘
蛇’。”

5深: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表示伸手探穴。深,金文水,潭罙,即“探”,伸手探洞),表示探测潭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并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深,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从水,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深,河川。源出桂阳南平,向西流入营道。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罙”作声旁。


6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日”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月”写成。甲骨文异体字“朙”月,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黑暗房间的角落。“朙”的隶书异体字“眀”误将“囧”写成“目”。古籍多以“明”代替“朙”和“眀”。“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朙,月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


7荣:“燊”、“爃”是“榮”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熒”的本字,表示花丛密集的花蕊和花粉色彩明亮,眩人眼目。榮,篆文“”,即“熒”的本字,花蕊荧亮木,树),表示树木花开满枝,眩目荧亮。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繁花绽放。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荣”,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篆文异体字“燊”用“ 焱”代替“”。楷书异体字“爃”再加“火”,写成左右结构。古籍多以“榮”代替“燊”和“爃”。古籍常“荣华”并用,表示草木花开繁盛,也比喻地位出众,风光气派,引人称羡;“荣”多指木本开花;“华”多指草本开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榮,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荣,桐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用省略了“火”的“熒”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荣”是屋梠两头翘起的檐角。


8间:間”与“閒”同源,后分化。閒,金文門,借代家居“夕”或“月”),表示月明之夜,居家而无所事事。篆文、隶书承续金文字形。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农业时代,人们为求生存不得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觉和劳作,是时间的两大形态,因此夜而不寐、醒而不作的月明之夜,就成了难得的放松自在的时光片断,在这个宝贵的时光片断里,可以无所事事而坦然。“当“閒”引申出形容词义项之后,俗体隶书用“日”代替“月”另造“間”代替,表示时光片断。造字本义:名词,月明之夜无所事事而坦然的时光片断。《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间”,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古籍常以“閒”代替“間”。《汉字简化方案》用“間”合并代替“閒”。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閒,隙也。从门,从月。,古文閒。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间,缝隙。字形采用“门、月”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閒”字。


9遂:遂,金文辵,行进又,抓),手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远行采集。有的金文字形复杂化。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采集的字形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上山采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遂,亾也。从辵,㒸聲。,古文遂。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遂,逃亡。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㒸”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遂”字。


10安:安,繁体甲骨文宀,新房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忧伤落泪。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省去“三点水”(眼泪),将写成“女”。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安,娴静。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女在屋下。


11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放置。,篆文金,黄金或黄铜昔,即”的省略,放置),表示将金粉或金线嵌入器物表面凹槽,使器物表面产生金色文字,或金色的线条、图案。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金”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金”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将金粉或金线置于器物表面的沟槽中,构成金色图文,装饰贵重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金”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昔”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简化成“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錯,金涂也。从金,昔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错,用金粉涂沫。字形采用“金”作边旁,采用“昔”作声旁。


12凝: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困惑、无知。凝,篆文仌,冰疑,困惑、无知),表示可疑的结冰现象。在造字先民眼里,流水成坚冰,是不可思议的自然奇迹。造字本义:动词,流水不可思议地结成坚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仌”写成“两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疑”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冰,水堅也。从仌,从水。凝,俗冰从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冰,水凝结而变坚硬。字形采用“仌、水”会义。凝,这是“冰”的俗体字,采用“疑”作声旁。


13识:的本字。,金文戈,武器言,辨认),表示辨认武器。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言”另造“(识)代替,强调辨认指称。造字本义动词,辨认、指称武器的归属或来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识”,采用俗体隶书的字形,将正体楷书的戠”简化成作为声旁的“只”,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識,常也。一曰知也。从言,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识,常情。一种说法认为,“识”是“知道”的意思。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戠”作声旁。


14寄: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倚靠。,篆文宀,住房,代居住奇,即的省略,表示倚靠),表示倚靠而居。造字本义:动词,倚靠他人而居,即借住在他人家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奇”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寄,託也。从宀,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寄,讬付。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奇”作声旁。


15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惑,亂也。从心,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惑,内心迷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或”作声旁。


16信:“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㐰,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訫,这是古文写法的
“信”字。

17率:,甲骨文水,河道幺,丝线、绳索),像一根绳索拖行在河水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河水的“水”改写成“行”,强调拉船前进。篆文在水中的纤绳上下两端各加一个(十,即“的变形,表示抓握),强调双手抓纤拉船。造字本义:动词,用纤绳在河岸拉船隶书误将篆文上面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率,捕鸟的网。,像丝织的网,上部的和下部的“十”,是捕鸟网的竿和手柄。所有与率相关的字,都采用“率”作边旁。


18枢: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边有围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有围墙保护的聚居地),表示保护和固定门轴的臼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古籍常“枢纽”并称,表示机体或机构中最重要的控制与联结的核心部分,“”是门框上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确保门轴在固定位置上转动的臼槽,比喻确保机构运转的控制性部门;“”是古代服装上的布结布扣,比喻开关性的联结与控制设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樞,戶樞也。从木,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枢,门轴的槽。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区”作声旁。


19务:務,篆文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夂”,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务”,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務,趣也。从力,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务,为使命而奔忙。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敄”作声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要使思想充实,必须效法螣蛇。思想充实,产生于气的思考活动。心要求安静,思考要求深远。心一安静,精神便会爽朗充沛;思考一深远,谋划事情便能周详。精神爽朗充沛,志向就不可能扰乱;谋划周详,事业的成功便没有隰隔。思想坚定,心里便顺畅;心里安静,他所作的一切便不会有差错。精神便自得其所,便会专一集中。如果思想活动不安定而游离在外,奸邪之徒便可凭借这种状况干坏事,欺诈阴谋便可乘机迷惑自己,于是说出话来便不会经过心的仔细思考。所以,要使心术真诚。必须坚守专一之道而不改变,等待别人开诚相见。彼此交流。认真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计谋是关系国家成败的关键。如果思想不交融,听到的情况便不周详;接受的东西不恰当,计谋就会发生失误。那么,思想上便没有真诚可信的东西,变得空虚而不实在。
五、理解联想事例:
心安静虑深远,则神明荣计谋成,则志不可乱,功不可间。志向谋划定了心就安了,心安了就万物运化不会出错,意定,心安,神盛,归之于道,神故能自得。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今天的经文定义了思的操作,指出所谓思,其关键在于实意,而实意则是气之虑。指出意虑定则心遂安的根本运行逻辑。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实意必从心术起”?
计谋之虑,务在实意,意虑定则心遂安。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2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7 22:43 编辑

20220916星期五  第十四周第6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天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第三天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提问:本段经文讲述志得养的运行逻辑,欲-使者为志-多则心散志衰-思不达-不知通-乱气烦于胸中-欲徨……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欲不徨在养志中为什么这么重要?
第四天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会,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志不养的发展逻辑,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志不得养,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神丧,最后导致参会不一,也就是不能正确认识所见所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养志之始,务在安己,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
第五天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侯之也。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提问:今天的经文定义了思的操作,指出所谓思,其关键在于实意,而实意则是气之虑。指出意虑定则心遂安的根本运行逻辑。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实意必从心术起”?
第六天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牗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了心术通道的情况,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心术?这条通道上有些什么环节?
一、原文抄写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扡,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侯之也。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牗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二、查字正音
1无:,篆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表示“秃头”的“兀”字上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全秃,强调“兀”的程度。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兀”写成。“兀”是秃顶;“无”是全秃,完全光头。古籍多以“無”代替“无”。《汉字简化方案》用“无”合并代替“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而产生的奇字。王育说,天穹向西北弓屈叫作“无”。


2为:”是“”和“”的本字;“”是“”的异体字。,甲骨文又,抓、牵象,大型力畜),表示驯兽师手牵大象,驯化大象的野性,使大象为主人服役,劳作载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型的力畜,在严重依赖体力的远古时代,驯化大象为主人服务,在古人看来是是一项无所不能的发明。有的甲骨文用“爪”(抓)代替“又”(抓),将“象”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长鼻大口的“象”写成长鼻大耳的“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象”写成不知所云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俗体楷书“為”将正体楷书字形中一撇三点的“爪”简化成一点。《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为”,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当“爲”引申出“用手势指引、指导”的动词含义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撝”代替,强调手势的作用;当“爲”引申出“不自然、不真实”的形容词含义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僞”代替,强调自然因素之外人类主观意志的因素。古籍多以“爲”代替“為”。《汉字简化方案》将“爲”和“為”都简化成“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为,象兩母猴相對形。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为,弥猴。作为走兽的弥猴喜欢用它的爪子。爪,就是弥猴的形象特征所在。“为”的篆文字形下部像弥猴的形状。王育说:“爪的字形,
像弥猴的爪形”。,这是古文写法的“为”字,像两只弥猴相对的样子。

3精: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好看的、漂亮的。精,金文米,稻粟青,“倩”,漂亮),表示特别好看的大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经过筛选的上等稻米,粒长而均匀、晶白而莹润、高级而漂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青”写成“精”是谷子舂捣加工后经过筛选的上等稻米;“粗”是谷子舂捣加工后尚未吹粉去粹、勉强可以食用的杂米;“糙”是初步舂捣加工后尚未筛去糠尘、食之难以下咽的杂米。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精,擇也。从米,青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精,优选品。字形采用“米”作边旁,采用“青”作声旁。


4神:”同源,后分化;“”是“”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另造”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由两个“爪”和一竖指事符号组成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申”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字形采用“示、申”会义。


5魂: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空中流动、变幻的气流。魂,篆文云,气流,处于流动、变幻状态鬼,指支配心灵的神秘能量),表示如云气般神秘的能量。造字本义:名词,人体内的神秘能量,为生命最重要的元素,统领精神;但这种能量如云气般流动而不可捉摸,一旦失守则飘散于人体之外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云”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鬼”写成。俗体楷书鬼”简写成古人认为,肉体是“的泊处,当肉体死亡,便不复存在;但可以在肉体死后云游。在古代中医观念中,是统领生命的天真能量,来自于父母奇妙的两精相搏,需要后天观照持守;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魂,陽气也。从鬼,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魂,人的天生阳气。字形采用“鬼”作边旁,采用“云”作声旁。


6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停靠。,篆文白,即的省略,停靠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表示泊魂所在。造字本义:名词,支配肉体、并依附肉体而存在的神秘性静态能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鬼”写成古人认为,肉体是“魄”的泊处,当肉体死亡,“魄”便不复存在;但“魂”可以在肉体死后“云游”。在古代中医观念中,“神”是统领生命的天真能量,来自于父母奇妙的“两精相搏”,需要后天观照持守;“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魄,陰神也。从鬼,白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魄,阴神,即人的天生阴气。字形采用“鬼”作边旁,采用“白”作声旁。


7虚:”是“”的本字。,金文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表示虎爪土,地域),表示虎豹横行之地。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写成了“丘”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虚”的本义消失后,俗体楷书再加“土”另造“墟”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虚,大丘也。崐崘丘謂之崐崘虛。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从丘,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虚,大山丘。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也叫作“虛”。字形采用
“丘”作边旁,“虍”作声旁。

8开:開,金文門,户幵,像双手抽拉门栓),表示一双手将门栓抽出栓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连写成开”。《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开”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開,張也。从門,从幵。,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开,开张大门。字形采用“门”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开”字。


9辟:”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具。,甲骨文人,跪着人口,宣读判决辛,刑具),表示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并行刑斩首。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和“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辛”写成。当“辟”的“砍头”本义消失后,篆文加“刀”另造“劈”代替。古籍常假借“辟”代替“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辟,法也。从卩,从辛,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凡辟之屬皆从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辟,刑法。字形采用“卩、辛”作边旁,表示节制人们的犯罪意念;用“口”作边旁,表示执法者。所有与辟相关的字,都采用“辟”作
边旁。

10终:的本字。,甲骨文为象形字,像在纪事的绳子的两端打结(参见),表示记录终结。有的甲骨文将实心的绳结写成空心的小圈,突出终结形象。金文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终结日,时间),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年终的季节。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两个绳结相连成直线,写成与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同时加(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当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结绳)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个结绳纪事主题的完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终”,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生,长,收,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終,絿絲也。从糸,冬聲。,古文终字。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终,将丝线缠紧。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冬”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终”字。


11始: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司,掌管女,妇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又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即“胎”的省略,怀胎女,妇女),表示怀胎妇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台”写成。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始,女之初也。从女,台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12政: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出兵讨伐不义之地。,甲骨文正,征伐不义之地攴,持械攻击),表示武力征服。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政,以强力施行正义。字形采用“攴、正”会义,“正”也是声旁。


13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观摩、见习。窺,篆文穴,孔洞规,观摩、见习)。造字本义:动词,通过洞孔或缝隙偷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規”简化成“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窺,小視也。从穴,規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窥,从小的孔隙中偷看。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规”作声旁。


14牗:“牗”是“牖”的异体字。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门。牗,篆文户内之木户内之木),表示聚居大家的各个小户在木板墙上凿出的木窗。有的篆文片,木块户,小门甫,即“辅”),表示户之辅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户甫”组成的合写成“庸”。造字本义:名词,远古一门数户的大家族内,各个小户在木板墙上凿出的小木窗,用以窥察公共大堂。古籍多以“牖”代替“牗”。远古中原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一门一族,一门数户,一门数家;门立在坚固的砖泥墙上,各家由同一大门通过公共庭院,穿堂入户;一户数间,户内有室;各个小户的木板墙上凿有木窗牖,可以窥察公共大堂;大堂中央为天井,天井上方的屋顶留出的露天开口叫“窗”,也叫“天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牖,穿壁以木爲交窻也。从片、户、甫。譚長以爲“甫”上“日”也,非“户”也。牖所以見日。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牖,凿穿墙壁,用木棍交错做成窗棂。字形采用“片、户、甫”会义。谭长认为,“甫”字之上是“日”字,而不是“户”字,其字理在于,
窗牖是为房屋透光而设计。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就固守纯真不被外界所动,于是就能内观,反听,专心意愿。内观、反听、定志,神游太虚,等待神往来。可以洞观天地开辟,了解万物的演变过程,看得见阴阳变化的规律,还原人世间的道理。不出户而知道天下事,不窥牗就能看见天道,不用眼睛看就能作指示,不出行而到达,这就是道知。可以与神明通了,无处不应,无处不达,神明长驻心中。
五、理解联想事例: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虑之太虚,待神往来。内紧外松的状态,让世界撞进来。不出门而能知天下事,不窥牗就能看见天道。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了心术通道的情况,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心术?这条通道上有些什么环节?
心术是就是一个通道,事物的知的输送通道。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8 06:14 , Processed in 1.26080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