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byssLiu

子君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2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四日


一、抄写及翻译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所以谋略最难莫过于谋略周密,游说最难某过于详细详实的听,事情最难某过于必须成功。这三各方面,只有圣人能够胜任。因此谋略必须向着周密,必须要选择他能够联通的人去游说。所以说:连结紧密没有缝隙。成事必定要合于数,所以说:道数与时互相配对。

二、正音查字
1.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下端的“艸”(草丛)当作两只手而连写成“大”。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艸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莫,太阳快下山。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像太阳落在草丛中。


2.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绞刑或火刑的极刑。難,金文堇,极刑隹,隼,食肉猛禽),表示以鸟啄为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楷书“难”,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堇”简化成“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難,也。从鳥,堇聲。難,或从隹。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难(難),即。字形采用“鸟”作边旁,采用“堇”作声旁。難,这是“”的异体字,字形采用“隹”作边旁。


3.周:周,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一定领域的空间内,进行反复的纵横切割划分,形成众多相对独立的、封闭的较小区域。有的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字形在纵横划分的若干区域内加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在划分的封地内耕种生产(参考“画”即“劃”*)。远古时代的天子取得天下之后,划分出若干领地,由众多宗亲诸侯封而建之,以期巩固政权。简体甲骨文将纵横划分的封地简写成“田”。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封闭的圈)写成会义结构:封地而建口,封闭的圈,围墙),表示封地而建的界墙。有的金文省去四点指事符号。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封建”的字形写成“用”造字本义:名词,封地而建、筑墙划界的围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田”形若隐若现。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启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周,密也。从用、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周,密闭。字形采用“用、口”会义。


4.密: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密,金文宓,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山,深岰),表示没有战乱之忧的、太平安定的山岰。远古时代追求和平的人们,为逃避战乱而避隐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岰。有的金文将戈戟堆写成“二”和“戈”组成的“二戈”。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二戈”写成“必”,导致本义线索消失。造字本义:名词,与外界俗世隔绝、无战乱之忧的大山深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宓”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山”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密,山如堂者。从山,宓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密,形状像堂室的山。字形采用“山”作边旁 ,采用“宓”作声旁。

5.悉:
悉,篆文釆,是的省略,审视、详察),表示审视、详察,了解于心。籀文异体字“用“囧”(“朙”的省略)代替“釆”,表示详知而心明。造字本义:动词,详察详知,内心明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悉,詳盡也。从心,从釆。,古文悉。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悉,详尽。字形采用“心、釆”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悉”字。

6.唯:
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 给鹰隼系足,驯养助猎。,甲骨文口,说话隹,即“维”的省略, 给鹰隼系足,驯养助猎),表示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习跟着主人说话。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隹”省略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舌跟调,模仿主人说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唯唯诺诺”表示一味顺从他人,没有主意:“唯”表示一味学舌跟调,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语言;“诺”表示一味应承许让,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由于“惟”与“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字义也相近,古籍中“惟”与“唯”常相互假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唯,諾也。从口,隹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唯,诺,答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隹”作声旁。

7.任:
壬(rén)”与“工”同源,是“任”的本字。壬,甲骨文写作“工”(巧具),表示聪明机智、善于使用巧具,善于办事。金文在巧具“工”的握柄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使用巧具。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一点指事符号写成一横。当“壬”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人”[img=10,19]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K--ren(zu)--new/095ren/[1]jia(1)jian(2).gif[/img](远古时代的手工业者)另造“任”代替,表示能工巧匠。金文在“工”的握柄上加圆点指事符号,写成“壬”,表示善于巧用器具,有办事能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聪明能干,精于办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壬”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任,符也。从人,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任,委任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壬”作声旁。

8.择: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观察辨别、拘捕嫌犯。,金文,观察辨别、拘捕嫌犯廾,双手),表示拘捕嫌犯。有的金文将“睪”写成,省去“廾”,加“攴”(持械击打),表示强力拘捕。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睪”写成,以“手”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廾”造字本义:动词,观察辨别、拘捕嫌犯。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睪”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睪”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擇,柬選也。从手,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择,柬拨,挑选。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睪”作声旁。

9.通:
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通,達也。从辵,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通,直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甬”作声旁。

10.结:
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喜庆。,篆文糸,绸带吉,喜庆),表示喜庆的红绸带。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婚庆仪式上,新郎用一根红绸带拉着新娘入洞房,红绸带中间穿成死疙瘩,象征彼此姻缘已牢固联接,不可分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結,締也。从糸,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结,丝线绞织在一起不可分解。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吉”作声旁。

11.隙:
隙,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洞穴外面的阳光透过小孔时发出耀眼的光圈。籀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透光的小孔写成“小日”,表示小量的日光;同时加“谷”(山谷),表示山谷中涌泉的岩缝、石穴。篆文以“阜”(盘山路,代表山崖)代替籀文字形中的“谷”,强调“隙”常出现在洞穴和崖壁。造字本义:名词,洞穴、崖壁上透光的小孔或小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隙,壁際孔也。从、从,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隙,墙壁交接处的孔缝。字形采用“”会义,也是声旁。

12.数:
數,金文双手,表示体罚人,代表受罚者目,代表脸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诅楚文双手,体罚人,代表受罚者今,即“吟”和”的本字,念念有词女,妇人攴,持械打击),表示对犯有过错的妇女念念有词地责骂,进行体罚。在男权占优势的社会,妇女是常常受罚的弱势群体。篆文误将诅楚文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数”,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的“婁”写成“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數,計也。从攴,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数,计算。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娄”作声旁。

13.相:
相,甲骨文木,树目,远眺),表示在高树上远眺。有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目”在“木”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相,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相,察看。字形采用“目、木”会义。《易经》上说:“地上最容易远眺观察的位置,莫过于在树上。”《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注意看,
鼠有多厚的皮!”
14.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面具娱乐表演。偶,金文人,杂耍艺人禺,手持面具表演内,藏在其中),表示杂耍艺人藏身于舞台背后,利用假人道具表演。简体金文省去“内”,将“禺”的字形简化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傀儡戏中艺人利用绳线操作进行表演的假人道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禺”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偶,桐人也。从人,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偶,桐木雕的人像。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禺”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提出摩术成功的三个关键条件,从内部心意,到外部策略,再到天地之间。总结来说也是人的成功指南,内部周密,外部得体,立于天地间。
人做事,真正的根基支持是守住天地道义,做天地打工仔的身份。其次是尽人事,摩内符,设计谋略,这里面分了两部,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外部,内部是内心志意相合,同时不被察觉。外部是由内部基础,进行做功,做功运转能够与内部基础相匹配。这是对人对事做到这两点,再把自己天地打工仔的位置守住,让所有谋略都符合天地规则,就可立功立事。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摩者如何用饵,才能“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的方法。今天的经文讲述谋成的三要件,谋周密、说悉听、事必成。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周密的基础是什么?说悉听和事必成的基础是什么?
谋周密的基础是反应到位,两组阴阳相合,第一组是内部,因为反应到位,圣人和君主心中志意相合,言语相合,这一组内部阴符阳符相契合;第二组是外部,圣人谋之于阴,不被察觉,能最终成君主之事,成阳,这一组阴阳交互是外部的阴阳相合。
说悉听的基础是揣情、量权到位,圣人要真切探知对方的心意,然后按照这个心意量权设计方案,让内部的内符之合作为根基推动外部运行计谋,最终内符与外符相合,内外成一整体。
事必成的基础是守道,要事必成,必须要守住天地,站住天地之子,天地打工仔的位置,所有为人而生的策略计谋,本质都是为天地而生,所以要与天时地利相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8 22: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五日


一、抄写及翻译
  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游说的人被认真尊敬的聆听,一定是因为与对方心意相合,所以说:心意相合才能认真聆听。因此万物归于几类:怀抱柴火靠近火焰,干燥的会最先燃烧;在平缓地面注入水,本身潮湿的会先浸润。这些物体类别相关联彼此影响,因此威势就如此凸显。这是说内符相合,外摩也一定会相合。所以说:摩术以类别相分,怎能有不相合呼应的;摩根据对方的欲来进行,怎能有听不进去的?所以说:独自行走的道。刚开始使用的人并不晚,只要成功了就不会被捆绑限制,时间久就会从生到死成事。

二、正音查字
1.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开心。( yǐn),篆文口,嘴巴斤,即,开心),表示张嘴大笑。造字本义:动词,因开心而张嘴大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斤”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形“听”( yǐn)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聽”(tīng)。当“听”合并“聽”之后,“听”不再读它原有读音 yǐn ,而转读被合并字“聽”的读音 tīng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常见的“变读”现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听,笑皃。从口,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听,张口大笑的样子。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斤”作声旁。


2.聽:“”是“聽”的本字。,甲骨文耳朵两个“口”,群众言论),表示耳向众口,即尊重他人意见,对众人的观点用耳用心。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金文将耳朵形状写成,并加“生”,疑“生”是对“壬”(即“任”的本字,能力)的误写,表示在远古时代,对他人观点用耳用心,是重要的观察、明辨、学习、包容的能力;同时加“十口”,强调对待众口众舌的谦逊态度。篆文写成“聽”,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口”,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生”写成“壬”,同时加(“德”的省略),表示谦虚对待他人意见是重要的品质,强调“兼听养德”。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聆听别人说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壬”写成“王”,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聽”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形“听”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聽,聆也。从耳、,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聽,聆听。字形采用“耳、”作边旁,“壬”作声旁。

3.归:
,甲骨文,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繁体甲骨文将“方”写成,并加“止”(即“趾”的本字,前行),表示顺服并前往中央受权。有的甲骨文将“止”写成似“爪”又似“帚”的。有的甲骨文误将本为“止”的与“方”所组成的,混写成了“帚”。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行”,表示与中央朝廷保持来往。有的金文加“口”(讲和),表示讲和调停。有的金文加“辵”(行进)。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和“行”的上半部,合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和“止”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帚”写成。楷书异体字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略写成,“”字被省略成一横。《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归”,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帚”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歸,女嫁也。从止,从婦省,聲。,籒文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歸”字,省去了“”。

4.类:
,甲骨文,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繁体甲骨文将“方”写成,并加“止”(即“趾”的本字,前行),表示顺服并前往中央受权。有的甲骨文将“止”写成似“爪”又似“帚”的。有的甲骨文误将本为“止”的与“方”所组成的,混写成了“帚”。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行”,表示与中央朝廷保持来往。有的金文加“口”(讲和),表示讲和调停。有的金文加“辵”(行进)。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和“行”的上半部,合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和“止”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帚”写成。楷书异体字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略写成,“”字被省略成一横。《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归”,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帚”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歸,女嫁也。从止,从婦省,聲。,籒文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歸”字,省去了“”。

5.抱: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裹住。抱,篆文手,两臂包,裹),表示环臂包裹。造字本义:动词,用双臂将对方整个身体包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包”简写成。“搂”,双方相拥;“抱”,将整个身体揽在双臂之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捊,引取也。从手,孚聲。抱,捊或从包。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捊,拉抱孩子。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孚”作声旁。抱,这是“捊”的异体字,采用“包”作声旁。


6.薪:
“辛”是“新”的本字;而“新”是“薪”的本字。辛,甲骨文像刀刃木,原木),表示加刃于木,即用刀斧劈柴。当“辛”的“劈柴”动词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斤”(斧子)另造“新”代替,强调用刀斧劈开原木。有的甲骨文将“辛”字中的“木”简化成“屮”。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当“新”的名词义项消失后,金文再加“艸”(草料)另造“薪”代替,表示劈柴或割草,预备炊煮的草木燃料。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劈柴或割草,预备炊煮的草木燃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新”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薪,蕘也。从艸,新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薪,烧火用的草料。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新”作声旁。





7.趋: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割草,收割,获取。趨,篆文走,跑芻,收割),表示跑着抢收。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庄稼成熟时迅速抢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芻”的写成“刍”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趨,走也。从走,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趋,小跑。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芻”作声旁。

8.火:
火,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底部像圆洞状的土坑,字形上部像土坑中腾起的热焰,表示古人在事先挖好的土坑中架柴烧煮。简体甲骨文将繁体甲骨文字形中的热焰简化成“人”形的(篆文中的“山”字形与“火”的简体甲骨文在字形上相似)。墙盘中“幽”字局部的“火”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令鼎中“炎”字局部的“火”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热焰弹出的闪烁的星光。拍庶父簋中“庶'”字局部的“火”将金文字形底部表示土坑的一横省去,并将主焰写成成“人”形的,至此“火”的字形与“山”的字形被明显区别开来。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焰。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作偏旁时,“火”被写成“四点底”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屬皆从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火,可以烧毁一切的东西。五行之中,火代表南方属性,火光熊熊气势向上。字形像火的形象。所有与火相关的字,都采用“火”作边旁。

9.燥: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鸟聚栖而鸣。燥,篆文火,热喿,鸟聚栖而鸣),比喻物体吸引大量热量。造字本义:形容词,物体吸收过多热量而缺水易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燥,乾也。从火,喿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燥,干,缺少水分。字形采用“火”作边旁,采用“喿”作声旁。

10.燃: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犬,代狩猎月,即“肉”,兽肉火,烤炙),表示烤炙兽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造字本义:动词,烧火,焚烧。古籍中表示动词“烧火”时,“然”与“燃”相通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然,燒也。从火,肰聲。,或从艸、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然,燃烧。字形采用“火”作边旁,采用“肰”作声旁。,这是“然”异体字,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难”作声旁。

11.平:
“平”与“乎”同源。乎,于,号角向上的“气”、或发出的响声),表示号角吹得紧急、响亮,表示危机来临,部落紧急“呼叫”。平,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乎”(吹号示警,招集部落)顶部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号音悠长、稳定,无起伏,以此号音代表部落安全无事,安定众民。简体金文将“气”和“于”构成的“乎”,连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乎”写成“兮”造字本义:动词,号音稳定悠长,没有起伏变化,表示警情安定。隶书承续简体金文字形。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亏”(表示完全缺乏中气);号角吹得“嘘嘘”无力叫“兮”;号角高亢并紧急叫“乎”(“呼”,部落紧急招集的号角);号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号音平直,表示平安无事,没有警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平,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平,语调平缓舒放。字形采用“亏、八”会义。字形中的“八”,表示分散。

12.注: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直立的杆子。,金文水,液体主,即“柱”的省略),比喻液体直流如柱。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液体直流如柱,由上往下灌入器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注,灌也。从水,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注,将液体从小孔灌入。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主”作声旁。

13.水:
水,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峭壁上落下的液滴。有的甲骨文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两边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山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崎岖岩壁的形象淡化为流动的曲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岩壁的折线简化成一竖,将篆文字形中表示液滴的形状写成。俗体隶书将表示飞泉的四点草写连成两个折笔,山岩飞泉的象形特征由此消失。在甲骨文中,动态的流水一般写作纵向的,静止或漫流的水通常写作横向的(参见“昔”、“益”)。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由山泉汇成的水叫“”;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最大的河的叫“”。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水,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 | 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采用
“水”作边旁。

14.湿:“溼”是“濕”的异体字。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从蚕茧抽出的、成缕成股的细线。濕,甲骨文水,浸染絲,挂在晒架上的丝缕),表示浸染后晾晒的丝品。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将丝品系捆浸染。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简写成“丝”,同时加“日”(晾晒),强调晾晒浸染后的丝品。造字本义:名词,浸染后挂在架上晾晒的丝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絲”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湿”,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湿”简化成“显”。当“濕”引申出形容词义项“富于水分”后,繁体甲骨文加“止”(脚),表示脚下的地面多水易滑。繁体金文将繁体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脚)写成似“火”、又似“土”的。篆文异体字“溼”将繁体金文字形中似“火”、又似“土”的写成“土”。古籍多以“溼”代替“濕”。现代汉语多以“濕”(湿)代替“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从水,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湿,河川。源出东郡,在东武阳入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㬎”作声旁。

15.濡:
“需”是“濡”和“儒”的本字。需,甲骨文大,成人水,液体),表示一个人身体四周都是水,即体虚盗汗。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形“大”写成,像一个人胸腹肩背发汗的样子。繁体金文误将独体的人形拆写成上下两段,并误将人形上段的与表示汗水的四点合写成“雨”,误将人形下段的写成“天”。篆文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的“天”写成“而”(胡须,借代老人),强调人上年纪与身体虚弱的关系。当“需”的“体虚盗汗”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汗水)另造“濡”代替,强调“盗汗”的含义。造字本义:形容词,体虚盗汗,软弱无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需”写成。当“需”的“体虚盗汗”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儒”代替,表示身体孱弱、性格软弱温和的学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从水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濡,河流名。水出涿郡的故安地区,向东汇入漆涑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需”作声旁。

16.譬:
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分析。譬,篆文辟,分开、分析言,说话),表示把事情分开说。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譬,諭也。从言,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譬,打比方,用比喻使对方明白。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辟”作声旁。

17.犹:
”和“”同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误写,表示酒坛。,甲骨文酉,酒坛犬,狗),表示狗喝酒。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酒坛“酉”写成“酋”。篆文调整金文结构的左右顺序,将金文字形中“”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狗喝醉而动作迟缓,不知所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将篆文字形中的“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犹”,用“尤”代替同音的“酋”。古籍多以“猶”代替“猷”。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猶,玃屬。从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猷。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犹,玃属动物。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酋”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陇西地带称幼犬为“猷”。

18.焉: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雁”的省略,表示候鸟。焉,金文鳥,即大雁,候鸟正,即“征”的本字,征服),表示远征的候鸟。篆文变形较大,将金文字形中的“正”变形成“下”,将金文字形中的“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候鸟长途远征。隶化后楷书继续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鳥”写成。远古祖先受限地理阻隔交通落后,无法全景观察候鸟迁徙的完整轨迹,每见头顶高空中飞过的候鸟群,他们只能感叹候鸟归宿的不可知,因此“焉”引申出常用疑问代词“哪里”的含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凡字:朋者,羽蟲之屬;烏者,日中之禽;舄者,知太歲之所在;燕者,請子之候,作巢避戊己。所者故
皆象形。焉亦是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焉,焉鸟,羽黄色,产于江淮流域。“焉”字像焉鸟之形。所有这些字都有共同点:朋字,表示羽虫之类;乌字,表示日间飞禽;舄字,表示
知道太岁所在位置的鸟;燕字,表示知道得子征兆,因此作巢等待,避开戊己产子日的外部干扰。所提到的这些字,都是象形。焉字也属于这一类。

19.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纠结。拘,篆文手,抓句,纠结、绑),表示抓捕并捆绑。籀文加“糸”(绳索),强调“用绳索捆绑”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逮捕,捆绑嫌犯,看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拘,阻止。字形采用“手、句”作边旁,采用“句”也作声旁。

20.久:
”是“”的异体字。,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人”的腿部位置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驻足等待。驻足等待容易感受时间的漫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停止行进,驻足等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久”从动词“驻足等待”引申出形容词“持续时间长”后,籀文再加“長”(时间长)另造“镹”代替,强调等待的时间长。古籍多以“久”代替“镹”。长途迁移为“千”,驻足等待为“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久,以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周禮》曰:“久諸牆以觀其橈。”凡久之屬皆从久。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久,从背后作针灸。字形像两腿后面保持距离。《周礼》上说:“将木柄顶在两墙之间用微火烤之,并观察它的弯曲程序。”所有与久相关
的字,都采用“久”作边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摩术的实施,必须要内部与对方志意相合,外部分门别类,同类相摩,摩术的种类与人的类型相匹配。想到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是说要同频,如果摩术实施的频道与人不搭,那无论怎样都是对牛弹琴,只有同频之后,摩才能成功。这样想来,这个同频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而然地自发产生,而是可以经由道术探究得来的。

四、提问:昨天经文讲谋成三要,谋周密、说悉听、事必成。今天的经文是本篇最后一节,综述摩术的操作要点:言与内符物类相应,情合者听、欲合者行,并且指出了初学者的成熟之路。提请思考的问题是:从总体上说,摩术的最关键环节是什么?关键环节,在内部必合于情,
在外部要物类相应。
整体看就是外摩与内符相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9 23: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六日



摩篇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摩篇呈现出了一个内外相应,天人相合的实际操作过程。指出摩运行所要遵循的核心结构——阴阳相合(内符与外摩相合)。说明摩术在运用时是一个“以阴生阳”的过程(摩要隐——阴,以阴摩来成事——阳)。在掌握了阴阳相合与阴阳交互这两个根本天道之下,便也是获得了“神明”的内部姿态,所以摩术要成功,人要先心中有神明。同时在实际操作层面,摩术也分成了十种方法,十种摩术需要匹配相应对象,合于情,物类相应,才能成功,这是在外部运行中的又一个阴阳相合。
感慨一下,鬼谷子的道术,核心就是一个阴阳,却真的实现了,阴阳生万物(各类术皆源于阴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21: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七日

问题:  从反馈分享中,似乎感觉到,不少人或隐或现地觉得,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诈之术。就像曾经听到反馈,一个小学老师说,鬼谷子,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啥好人 。
  这种感觉,对学习和掌握捭阖之术是非常不利的。即便学有所得,这种感觉也会深刻的阻碍学习成果的价值发挥,甚至会使我们跑到人性(天性)的对立面,成为人群中被人唾弃的奸忤之徒。

  因此,今天请大家完整地辨析论述一下: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人之术,还是光明正大的圣人道术?

  说明:所谓“论述”,就是要尽可能全面的说清楚,使人信服——也就是把自己说服,对自己说清楚——立志立信。切莫敷衍“简述”。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是蒙的,觉得是一个奇怪的论述。如果要论述的话,首先要看一下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的运行机制是什么?阴阳。从开篇的捭阖到现在的揣摩,中间提及的所有术,核心本质皆是阴阳,也就是说,鬼谷子的道术是建立在阴阳的根基之上运行的,那么阴阳是什么,阴阳就是道化生万物的根本。无阴阳变无万物。阴阳和合和阴阳交互是鬼谷子道术在操作上的运行机制,所有提及的不同类别,不同场景,不同操作对象,其本质都是通过阴阳和合和阴阳交互(此消彼长)来实施的。比如揣摩之术中的外摩和内符,就是一个阴阳和合,再比如反应之术,我方言语与对方内心志意相合,也是一个阴阳和合;同样,在揣摩中的“隐”,反忤之术,隐遁,抵巇这些都是遵循着阴阳交互此消彼长的规律来实施的。阴符阳符的合,是自然规律,道的运转形态;阴阳交互,此消彼长,同样是自然规律,道的运转形态。既然鬼谷子的道术,操作根基在这合于自然规律的阴阳上、道上,又怎么能说是阴冷厚黑的奸人之术呢?所以鬼谷子的道术,是光明正大的圣人道术,或者说,是当人真的为人(真人)时所本能应该会运用的通神接物的道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31 17: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 权篇第九 第一日


一、抄写及翻译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或言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游说,是为了说服对方;说服对方,是要让对方感觉到对他有利。语言要精心设计,利用精心设计的语言来说服对方;精心设计的语言,是要说明益处和损失的。应和对方的僵持,要给予肯定的确认;给予肯定的确认,不要再长篇大论。君主与我们达成一致,决定采纳计策,说明双方想法一致;双方想法一致,是谋士提供的计策与君主的需求刚好满足,两符相合相验证。君主有时会推翻之前的要求修改方案,想要反复讨论。双方反复进行沟通讨论,来修正,不断反复讨论,确定细节再进行完善计谋。


二、正音查字
1.之:之,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止”)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脚踏大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隶书严重变形。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形消失。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
作边旁。

2.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出行过程中因故临时住宿或驻扎。,篆文次,临时住宿或驻扎,借代旅行在外貝,钱财),表示旅行在外时所费的钱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次”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貝”写成造字本义:名词,旅费,路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次”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資,貨也。从貝,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资,财货。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次”作声旁。

3.说:“”是“”和“”的本字。,甲骨文八,表示发音,参见“只”兄,念叨祝祷),表示念念有词,祝祷祈求。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的“为祈求而颂神许诺”动词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言”(许诺)另造“”代替。当“”引申出形容词“因祈求实现而深感快慰喜乐”之后,篆文再加“心”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为祈求而颂神许诺,讨好神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兑”写成。楷书异体字将“兑”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说”,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写成“讠”。古籍常假借“説”代替字形相似的“悦”,表示因祈求兑现而深感愉快满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説,釋也。从言、兌。一曰談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说,解释。字形采用“言、兑”会义。另一种观点认为,“说”是“谈论”的意思。

4.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照顾进食。飾,金文“飼”的省略,照顾进食大,客人),表示照顾客人进餐。篆文饲,照顾进食巾,桌布),表示用洁净餐布覆盖餐桌。造字本义:动词,擦拭餐桌,用洁净餐布布置餐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饰”,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飾,刷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饰,用布巾刷拭。字形采用“巾、人”作边旁,采用“食”作声旁。读音像读“式”。另一种说法认为,“饰”是首饰的意思。

5.假:“叚”是“假”的本字。叚,金文石,石崖手,石崖上的手又,石崖下的手),表示崖下的手拉住崖上的手,即崖下的人借助崖上的人的力量,攀上石崖。当“叚”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假”,强调借助他人之力。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借助他人之力达到目的。隶书则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假”代替“叚”。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假,非眞也。从人,叚聲。一曰至也。《虞書》曰:“假于上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假,不真实。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叚”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假”是“到”的意思。《虞书》上提到“到达天地。”

6.益:
“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皿,盛器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简写成三点的。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横写的“水”,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有的隶书将横写的“水”写成。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益,富饶有盈余。字形采用“水、皿”会义,“皿”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

7.损: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手,捣毁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简化成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简化成“员”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損,減也。从手,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损,减少。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员”作声旁。

8.对:
對,甲骨文像两端带刃、一端刃上有齿的长柄大刀又,持握),表示手持大刀,是军中最高统帅“”所使用的武器,“”的甲骨文字形,像将王手持长柄大刀,与敌首相峙。有的甲骨文将两端带刃、刃上有齿的威武大刀简化成。金文将甲骨文双刃有齿的写成多齿多刺的,并将甲骨文中刀刃状的误写成“土”。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刃状误写成“口”;篆文异体字承续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刃状误写成“土”造字本义:动词,两军示威僵持,临战抗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对”,另造会义字,用“又”(抓持)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表示长柄大刀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對,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掉“对”
字的“口字边”,而采用“士”作边旁。

9.利:利,甲骨文禾,庄稼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省去两点。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10.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甲骨文,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加“舌”(说话)写成“”,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省去“舌”,并用“司”(执法、施刑)代替“辛”(刑具)。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中“”和“”后来多由“”合并代替;“”后来多由“”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辭,訟也。从猶理辜也。,理也。,籒文辭从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辞,诉讼辩词。字形采用“、辛”会义。好比辨清案情与罪行。,表示理清乱情,还原真相。,这是籒文写法的“辞”,字形采用
“司”作边旁。







11.论:“侖”是“論”的本字。侖,甲骨文口,评说册,典籍),表示商讨、评说典籍中的教义。当“”的“评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言”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商讨准则,评说是非。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论”,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侖”简化成“仑”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論,議也。从言,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论,辨析证明。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侖”作声旁。

12.义:
“義”是“儀”的本字。義,甲骨文羊,即“祥”的本字,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我,有利齿的戌,威猛战具),表示吉兆之战。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羊,即“祥”的本字,祥和弗,休战),表示休战和平,表达“道义”的另一层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我”写成。《汉字简化方案》另造指事字“义”,在“乂”(割、杀)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杀得有理、杀得正当。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义,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采用“我、羊”会义。羛,《墨翟书》上“義”字采用“弗”作边旁。魏郡有个地方叫“羛阳乡”,其“羛”

字读作“锜”。该地现属鄴县,本来在内黃县北边二十里的地方。
13.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查对、核实。,篆文馬,力畜,核查),表示相马师检测马匹。造字本义:动词,相马师检查、测试马匹。隶书将篆文“马”的四足写成“四点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僉”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验”,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简化成“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驗,馬名。从馬,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验,一种马的名称。字形采用“马”作边旁,“佥”作声旁。




14.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金文像罩盖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篆文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罩盖状的写成“西”,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覆,覂也。一曰蓋也。从襾,復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覆,覆盖。一种说法认为“覆”是盖子。字形采用“襾”作边旁,采用“復”作声旁。


15.却:“去”是“却”的本字;“卻”是“却”的异体字。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写成“凵”(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再加“卩”(人)另造“却”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卩”写成“单耳旁”。篆文异体字“卻”误将“去”写成“谷”。古籍多以“却”代替“卻”。《汉字简化方案》用“却”合并代替“卻”。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卻,節欲也。从卪,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却,节制他人提出的要求。字形采用“卪”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权术应该放在一个大的格局上来理解,读权篇的导读让我产生这样一个感觉,像是当年很火的《琅琊榜》,如果最终的中心基调定在辅佐明主,匡扶天下,那这个剧应该会彻底突破偶像剧,进入可以和《汉武大帝》媲美的一部架空历史的史诗级巨作。但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更多还是定在了个人情感上(复仇、儿女情长),导致整部剧的走向有了偏转,格局小了。权术也是如此,这个权术的理解,应该在圣人御天下,为天下先上,辅佐君主以传道法匡扶天下,在这个格局上去看权术的感觉,和从导读作者的例子中(房地产、男生追求女生)上来理解权术,是不一样的。

四、提问:
接着揣摩讲述的权篇,讲述调研结束后的后续工作,跟对方建立权力控制关系,即获得权的术——权术。今天的经文,讲述了权术操作的基本进程,也就是给出了权术的操作性定义。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权术操作的五个环节,为什么能够一环扣一环的往后发展,最终实现权力控制?

权术的五个环节分别是:说——饰言——应对——成义——难言。这五个环节,从外到内再到外,走了这样一个路径,从外部开始慢慢打开对方心门,进入内部,与对方志意相合,内符相应,内部构建连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外部进行讨论修正。这个过程符合人与人之间的发展进行,同时也符合前面整个捭阖之术的进程:反应探其志意,开心门,在心中形成内揵,构建内部链接,内部建立之后,抵巇修补产生的分歧,进行外部联盟忤合,分析形势揣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 权篇第九 第二日


一、抄写及翻译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威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成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极富巧辩才能的和对方言说,故意迎合对方的志意说话,求取让对方认为我们对他是忠心的;沉着稳定的接受对方的质疑,坚定有力的肯定答复;一边舞蹈一边哀叹的言语,让对方认为我们有能力为他做好事情;清除问题,打消疑虑,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克服困难。紧扣对方志意,满足对方需求,是谄。


二、正音查字
1.佞:“侫”是“佞”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姦”的异体字,表示乱性私通。佞,篆文人,奸臣,乱性私通),表示乱性私通的人。造字本义:形容词,乱性不忠,奸滑缺德奸猾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侫”用“妄”代替“”。古籍多以“佞”代替“侫”。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佞,巧讇高材也。从女,信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佞,极富巧辩谄谀的才能。字形采用“女”和有所省略的“信”会义。

2.谄: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阴间冥王到家中罗捕。,篆文言,说阎,遭阴间冥王罗捕),表示用恶语诅咒。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省略成(即“陷”,陷阱),比喻用言语陷害。造字本义:动词,恶语诅咒,毁谤陷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古籍多以异体字“代替本字;而又常假借同音的,表示献媚。“谗”是用甜言蜜语献媚当权者;“谄”是恶语诅咒,毁谤陷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讇,諛也。从言,閻聲。諂,讇或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谄,说讨好献媚的话。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臽”作声旁。“谄”,这是“讇”的异体字,省略了“门”。

3.干:
,甲骨文长柄树杈十,“的变形,表示抓握),表示手握树杈利器。有的甲骨文在树杈的两端各加一块尖利的石块,表示以尖硬石块加强“”的攻击力(该字形后来演变成“)。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在树杈两端加,表示将兽角绑在树杈以加强攻击力。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以狩猎、格斗的尖利树杈武器隶书误将篆文的树杈状简化成(见引申线索第1-3义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屬皆从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干,侵犯。字形由倒写的“入”和“一”构成。所有与干相关的字,都采用“干”作边旁。

4.谀:
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抚摸头发,以示喜爱。諛,篆文言,说话臾,抚发示好),表示说好话。造字本义:动词,用甜言蜜语奉承讨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谀”,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諛,諂也。从言,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谀,谄媚讨好。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臾”作声旁

5.博:
”和“”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捆绑。,甲骨文假借“”。,甲骨文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误将表示盾形的写成“十”;有的金文“盾”形的写成;有的金文以“干”(矛)代替“盾”;有的金文则以“戈”代替“盾”。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尃”写成。当金文字形中的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再加“手”另“搏”代替,表示拼杀的本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博,广大而精通。字形采用“十、尃”会义。尃,分布。

6.决:
“决”是“決”的异体字。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玦”的本字,表示中断、分别。,篆文水,洪水夬,即“玦”的本字,中断),表示洪水将堤岸冲出口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夬”写成。楷书异体字“决”,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点水”简写成“两点水”造字本义:动词,大水冲裂堤岸。古籍多以两点水的“决”代替三点水的“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決,行流也。从水,从夬。廬江有決水,出於大別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决,在洪汛期打开水坝,让洪水畅通。字形采用“水、夬”会义。庐江有決水河,源出于大別山。

7.勇: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使、操作。勇,金文用,使,操作戈,武器),表示英武之士,敢打敢拼,无所畏惧。有的金文甬,“用”的误写),表示农业时代在家庭里起关键作用的大力壮丁,敢做敢担。篆文字形有的从心”,强调胆大无惧;有的从“力”,强调力大敢为;有的从“戈”,强调英武无敌。造字本义:形容词,力大胆大,敢做敢担,无所畏惧隶书承续金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勇,气也。从力,甬聲。,勇或从戈用。恿,古文勇从心。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勇,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甬”作声旁。,这是“勇”的异体字,采用“戈、用”会义。“恿”,这是古
文写法的“勇”,采用“心”作边旁。
8.戚:尗”是“叔”和“戚”的本字。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叹息。尗,金文干,武器八,即“兮”的省略,叹息),表示执干而舞,哀号叹息。当“尗”成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加“又”(抓持)另造“叔”代替,强调手执干器;或者金文加“戈”(另造“戚”代替,表示手执干戈,表演悲伤的祭亡舞蹈。篆文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包围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戈”写成“戊”,弱化了金文字形中的“兮”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部落尊长手执干戈表演悲伤的祭亡舞蹈,一边舞蹈一边哀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戚,戉也。从戉,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戚,钺一类的战斧。字形采用“戉”作边旁,采用“尗”作声旁。

9.胜: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用“生”(“性”的省略)代替“自”(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胜”用“肉”(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用近音的“星”(xīng)代替“生”(性 xìng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胜,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胜,狗肉发出的气味。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生”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胜”是指没煮熟的腥臊生肉。


10.繁:,金文每,生育系,结绳计数),表示记录生育数量。篆文加“又”,强调结绳动作。造字本义:动词,大量生育,结绳计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敏”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繁,馬髦飾也。从糸,每聲。《春秋傳》曰:“可以稱旌緐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繁,马头鬣毛上的装饰物。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每”作声旁。《春秋左传》上说:“大概可以同马鬣上下垂的丝带相称吗?”

11.乱:
𤔔”是“”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上的混乱丝线,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乙”(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代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𤔔写成。俗体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由爪、糸、工、又所构成的“𤔔省略成“爪”(抓持、操作),强调“手动”理顺混杂或打结的丝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双手“廾”。魏碑中的俗体楷书“乱”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𤔔当作“”的省略,并用“舌”代替简化“”,表示辩、讼双方所陈虚实难断,头绪混杂不清。古籍多以“亂”代替“𤔔”和“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乱”采用俗体楷书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亂,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乱,理清混杂的丝线。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理清纷杂的丝绪。字形也采用“”作边旁。

12.博:
”和“”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捆绑。,甲骨文假借“”。,甲骨文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误将表示盾形的写成“十”;有的金文“盾”形的写成;有的金文以“干”(矛)代替“盾”;有的金文则以“戈”代替“盾”。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尃”写成。当金文字形中的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再加“手”另“搏”代替,表示拼杀的本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博,广大而精通。字形采用“十、尃”会义。尃,分布。

13.纵: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听从、听任。纵,籀文糸,绳索从,听任),表示解绳听任被缚者自由。篆文代替籀文的“从”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绳索,听任被俘被捕者逃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糹,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的“從”简化成“从”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縱,緩也。一曰舍也。从糸,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纵,松绑。另一种说法认为,“纵”是放弃的意思。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從”作声旁。

14.舍: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余”的省略,表示简易茅屋。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余”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舍”合并代替“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舍,市居曰舍。从亼屮,象屋也。口象築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舍,为旅客服务的商业客馆叫“舍”。字形采用“亼、屮”会义。字形像房屋的样子。字形下部的“口”,像建筑物。

15.疑:
”是“疑”的本字。,甲骨文口,嘴大,成年人),表示张嘴问话。有的甲骨文像行路人拄杖的行路人张嘴问话。繁体甲骨文加“亍”(“行”的省略,四通大道),强调行路人在十字路口询问方向。金文加“止”(即“趾”的本字,借代脚板),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亍”写成“辵”,加“牛”(疑为“”的误写,即“”的本义,反向迎面而来),表示向迎面而来的人问路。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口”写成“匕”,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矢”;用“子”(儿童)代替金文字形中的“牛”,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疑”代替“”。“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疑,惑也。从子止匕,矢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疑,迷惑而不知所从。字形采用“子、止、匕”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

16.策:
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棘刺。策,金文“竹”的变形朿,棘刺),表示竹鞭。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策,馬箠也。从竹,朿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策,赶马的竹鞭。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朿”作声旁。

17.选:
選,金文辵,行进并,两人平行)。有的金文将“并”写成(两个人)、(二),强调二挑一。篆文调整结构。造字本义:动词,挑人派遣,从两个预备者中挑出一人出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误将篆文字形中“并”的下部“兀”写成“共”,将篆文字形中的“并”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选”,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巽”简化成“先”。古籍常“遴选”并用,词义偏指“遴”;“选”可指个人化、日常化二者择一的取舍;“遴”则特指官方化、程序化的百里挑一,优中选优。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選,遣也。从辵、巽,巽,遣之。巽亦聲。一曰選,擇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选,择遗使者。字形采用“辵、巽”会义,“巽”表示遣送使者。“巽”也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選”是“擇”的意思。

18.窒:
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室”的省略。窒,古鈢至,即“到”、“倒”,卧床而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睡在不通风的地穴中,因缺氧而呼吸不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窒,塞也。从穴,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窒,堵塞不通。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至”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指出了权术说之资之,假之益损,利辞轻论,明之符验,却论钓几等操作环节。今天的经文则讲述权术中使用的几种话术及其功效:佞言、谀言、平言、戚言、静言。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话术上下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0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周 中经和持枢 第一日

第一日 持枢

一、抄写及翻译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手握天地运转的枢纽,所谓春天生发,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敛藏

二、正音查字
1.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之,止,不动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以“寸”代替“又”。有的金文加“口”),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加“邑”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手”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持,握也。从手,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持,抓握。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寺”作声旁。


2.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樞,戶樞也。从木,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枢,门轴的槽。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区”作声旁。


3.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金文言,说话胃,即喟”的省略,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胃”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謂,報也。从言,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谓,报告。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胃”作声旁。


4.春: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种籽萌芽扎根。萅,甲骨文林,林野日,太阳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有的甲骨文林”改成,表示严冬过后,大地回温时野草重新发芽吐绿。有的甲骨文艸”写成四个,表示春风带来漫漫丰草。金文将字形简化成三形会义:艸,绿草屯,生根发芽日,暖阳),表示暖阳暖风催生遍地绿草。篆文、隶书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 连写成,字体严重变形,至此形消失,”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严冬之后,风和日暖,使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萅,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春,催生。字形由“艸、屯、日”构成,表示草在春天生发。“萅”是会义字,同时“屯”也是声旁…现在隶书写作“春”,也写作
“芚”。

5.夏:夏,甲骨文口,圆圈,代表天体、太阳頁,动脑筋思考的人),表示太阳当头,阳光直射,农人考虑生计。对于远古时代靠天吃饭的中原先祖来说,在秋冬季节农耕难有作为,因而一年一度太阳回归北方的季节,显得特别宝贵,值得高度重视,抓紧时间耕种生产。有的甲骨文将形似“口”的圆圈写成明确的“日”,强调农人和太阳的依赖关系。金文将上下结构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的,并加(双手)、加“夂”(脚),表示太阳回归之季,手脚忙碌,抓紧农业生产。有的金文省去“日”,同时再加“卜”(观测天象)、加“耒”(翻地的农具),强调在太阳回归北方之季,先民观测天象,手持刀,脚踩耒,应季农忙。有的金文用“刀”(砍斫拓荒)代替“卜”(观测天象)。篆文基本承续简化的金文字形,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刀”造字本义:名词,中原农人抓紧耕种生产的太阳回归季节隶书承续篆文字形。简体隶书省去双手,简化为“”,以致本义线索模糊。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焚山造田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鲧”;最早推广治蛇治水的首领为“禹”。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始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兩手;夊,兩足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夏,中原之国的人。字形采用“夂、页、”会义。,表示两手;夊,表示两足。

6.秋:”和“”是“𥤚”的异体字;而“”是“”的异体字。𥤚,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侧视的昆虫,侧影突出了蟋蟀的两根长须、椎头尖嘴、轻捷长足、宽大腹部、透明薄翼。有的甲骨文加“”而写成会义字:像蟋蟀的昆虫火,借代烧火做饭的灶台),表示天气转凉之后,喜欢藏身于灶台带有余温的缝隙中的蟋蟀。籀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长须写成“禾”,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蟋蟀躯干写成“龟”,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火”写成。至此,字形由甲骨文的演变成籀文的,面目全非。篆文异体字“秌”省去籀文字形中的“龟”,将籀文字形中上下结构的写成左“火”、右“禾”的“”。隶化后楷书异体字“秋”将篆文字形的左“火”右“禾”结构,调整成左“禾”右“火”造字本义:名词,天气转凉、蟋蟀啁鸣的季节。“𥤚”的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龟”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四点底”。楷书异体字“龝”省去“四点底”。古籍多以“秋”代替“𥤚”、“龝”和“秌”。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生,长,收,藏。古籍有时假借“”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合并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秌,禾穀孰也。从禾,省聲。,籒文不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秌,百谷成熟。字形采用“禾”作边旁,用省略了“龟”的作声旁。,籒文写法不省“龟”。

7.冬:“冬”是“终”的本字。冬,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纪事的绳子的两端打结各加一点指事符号参见“系”),表示记录终结。有的甲骨文将实心的绳结写成空心的小圈,突出“终结”形象。金文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的“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冬,终结日,时间),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年终的季节。籀文将金文字形“冬”中的两个绳结相连成直线,写成与“牢”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日”,同时加“仌”(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造字本义:动词,结束一个结绳记事的主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牢”简写成“夂”,并将篆文字形中的“冰”简写成两点。当“冬”的“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纟”(结绳)另造“终”代替。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冬,四个时令的终结。字形采用“仌、夂”会义。夂,这是古文写法的“终”字。,这是古文写法的“冬”字,字形采用“日”作边旁。

8.正:
正”是“”的本字。,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国的方框“囗”写成实心点的指事符号,写成指事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指事符号由实心点写成短横。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彳”(行)另造“征”代替。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所有与正相关的字,都采用“正”作边旁。㱏,这是古文写法
的“正”字,采用“二、止”会义,二,表示上苍。,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正”字, 采用“一、足”会义,足,也是“止”的意思。

9.干;,甲骨文长柄树杈十,“的变形,表示抓握),表示手握树杈利器。有的甲骨文在树杈的两端各加一块尖利的石块,表示以尖硬石块加强“”的攻击力(该字形后来演变成“)。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在树杈两端加,表示将兽角绑在树杈以加强攻击力。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以狩猎、格斗的尖利树杈武器隶书误将篆文的树杈状简化成(见引申线索第1-3义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屬皆从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干,侵犯。字形由倒写的“入”和“一”构成。所有与干相关的字,都采用“干”作边旁。     


10.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逆,相向迎面而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屰”作声旁。同一动作,在关东叫“逆”,在关西叫“迎”。

11.败: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文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會意。贁,籒文敗从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败,毁坏。字形采用“攴、贝”会义。“败”、“贼”都采用“贝”作边旁会义。贁,这是籀文的“败”,采用“賏”作边旁。

12.盛: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即“溢”的本字,满溢“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表示“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写成“皿”。有的金文将“成”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皿”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成”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盛,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字形采用“皿”作边旁,采用“成”作声旁。


13.衰:
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的省略,借代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衰,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古文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衰,用草纺织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秦地叫作“萆”。字形采用“衣”作边旁,,像雨衣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衰”字。

14.纲: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绳织的捕猎工具。,甲骨文“网”的简写,捕网糸,绳),表示提网的总绳。籀文写成木”(柄)、“糸”(绳)会义,表示提网的手柄。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网”写成“造字本义:名词,提网的总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纲”,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岡”简化成“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綱,維紘繩也。从糸,岡聲。㭃,古文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纲,控网大绳。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岡”作声旁。㭃,这是古文写法的“纲”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0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周 本经阴符七术 第一日

抄写及翻译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二、正音查字


三、理解联想事例
读来会有一个画面,五气由天地汇聚合为一,幻化成人,人的本质在于这五气汇聚成一,这个一汇聚的完整协调,便是真人,汇聚的动荡分裂,便是伪人,人的精神或者说灵魂本体,就在于五气汇聚为一。


四、提问:本2段经文讲述了道德神心及九窍之间的关系,并定义了心术。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心是怎么形成的?
心是个房子,神居住的地方。
德是组成心这个房子的材料,德决定心的容量大小(也就是格局),决定了心术通道的通与不通,如果把心比作一个房子,这个房子的砖墙结构是由德组成的,好比道主宰心这个房子的设计蓝图,德就是施工队,施工队的好坏,决定了心这个房子是否是按照设计蓝图完成的,以及建筑材料的优劣。有没有偷工减料,有没有曲解蓝图的意思,主宰这些的就是德。九窍十二舍是心上的门窗管道,气在这些管道里流走,至于能否在这个管道里顺畅通过,管道结构是否通畅,是由神能否安稳呆在心中来真正运行主人职能决定,而神是否住的安稳,就看施工队遵照设计蓝图建造心这个房子的程度,至于管道是否牢固则是由德来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23: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周 本经阴符七术 第二日

第二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理解联想事例
后天圣人是可以修炼来获得真人的能力的,何为圣人,重在舍神化气。人生来五气归一为真人,后天慢慢因各种邪欲分裂这个一,重新回归圣贤的方式,就在于守神归一。

提问:2段经文讲述了圣人和真人是什么。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圣人借此获得真人的能力,请你说说圣人是如何获得真人能力的?
圣人对比真人是由残缺的,也就是五气汇聚的一有残缺,不能像真人那样“道知”,但是圣人懂得内修炼,而“类知”,定神养气,以通心术,心术通,便能以类知之,化五气,来通达天地,获得真人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0 1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今天的经文讲述五龙之德龙,定义德即转圆之功,转圆者,无穷之计,并讲述了无穷之计的运行过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请你说说转圆(无穷之计)用来做什么?


查字:
1.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水,河水、水位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則”简化成“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測,深所至也。从水,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测,检查水深所达到的程度。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

2.原: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水,河水、水位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則”简化成“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測,深所至也。从水,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测,检查水深所达到的程度。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

3.混: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多。混,篆文河水昆,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条溪河会流在一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混,豐流也。从水,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混,多条溪水合流。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昆”作声旁。

4.沌:
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聚集,集结。沌,甲骨文水,河川屯,聚集,集结),表示洪水淹积不退。造字本义:形容词,原始洪荒的时代,大水淹积住地,世界水茫茫一片,不分天地南北。隶书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1:53 , Processed in 1.219557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