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byssLiu

子君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18: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二日



一、抄写及翻译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材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什么是量权?说:度量大小,谋划人多人少;称量货物财富的有无树木,测量人民的多少、是否富足,有余的和不足的分别是为什么?辨明地形的难以,哪些有利,哪些有害?谋略和忧虑,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测量清楚君臣之间的亲疏关系,哪些是贤臣,哪些是不肖?交与宾客的智慧,哪些少,哪些多?看清天时表示的福祸征兆,哪些是吉兆,哪些是凶兆?诸侯之间的交往,哪些有用,哪些不可用?百姓的心思,亲近远离变动,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亲近的,哪些是憎恶的?是贴近还是两侧,谁能辨清?能知道这些,就是量权。




二、正音查字
1.何: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作战武器。何,甲骨文丮,伸手扶持的人横放的戈,武器),表示士卒肩扛戈戟武器,保持警戒。有的甲骨文将“戈”简写成。繁体甲骨文加“口”(盘问,呵斥),表示守关士卒肩扛戈戟,盘问路人。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将繁体甲骨文字形中由“口”(张口吆喝)、“丮”(肩扛手扶)所构成的,写成“欠”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戈”写成“丁”,再加“口”,写成“可”,并以“可”为声旁,至此“何”的“戈”形消失,“武气”不再。简体金文将繁体金文字形中表示张口吆喝的省略成“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守关的士卒肩扛戈戟,盘问过往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可”写成。古籍常假借“荷”代替“何”,表示“扛着,担着,负担,负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何,儋也。从人,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何,挑担。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可”作声旁。


2.谓: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喟”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謂,金文言,说话胃,即喟”的省略,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胃”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謂,報也。从言,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谓,报告。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胃”作声旁。

3.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庶”的省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度,法制也。从又,庶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度,法制所依据的标准。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四点底”的“庶”作声旁。

4.众:
”、“”、“”和“”,“㐺”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相随、同行。㐺,甲骨文从,相随从,相随),表示相随、同行的一群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从”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楷书异体字“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第一个“人”写成,将第二个“人”写成,将第三个“人”写成。楷书异体字“众”将正体楷书的左中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百姓。甲骨文异体字加“口”、或加“日”,表示蓝天红日之下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篆文“眾”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目”;楷书异体字“衆”则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目”写成“血”。古籍多以“衆”代替“乑”、“㐺”、“众”和“眾”。《汉字简化方案》用“众”代替“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眾,多也。从乑目,衆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众,人多。字形采用“乑、目”会义,众多的意思。


5.寡:
,金文宀,房屋见,举目张望),表示独居空房,四顾无伴。有的金文将“见”写成“页”。篆文在金文字形基础上加“分”,强调夫妻离散,突出“独居”含义。造字本义:动词,丧偶独居。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寡,少也。从宀,从頒。頒,分賦也,故爲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寡,稀少。字形采用“宀、颁”会义。颁,表示分授田地房屋等资产,所以有“少”的意思。

6.称:
“爯”是“偁”本字;“稱”是“偁”的异体字。偁,甲骨文的混合,提、持再,用鱼笼反复捕鱼),表示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在造字时代的中国古人眼里,投笼水中,不劳不守,只需临岸收笼,便可天天有鱼,此举既和平便利,又美食维生,可谓顺心如意之至,遂以“爯”或“偁”表示“顺心如意”。在“偁”的“近亲”甲骨文字形中,是调兵遣将),顺心如意);是放鹰)捕猎,顺心如意);是奠基安宅),顺心如意);是开荒辟土,顺心如意;是造船行舟(舟),顺心如意(爯)。偁,有的甲骨文将伸手的人简化成“人”。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篆文以“禾”代“人”,表示稼穑顺心,收成如意。造字本义:形容词,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称”,利用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爯”大刀阔斧地简化成“尔”,导致字形面目全非。秦汉以后,“稱”字流行,而“偁”字偏废;使用中又常以“稱”假借“秤”,导致“称”的含义复杂化。《简化方案》以“稱”合并“秤”。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稱,銓也。从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爲重:十二粟爲
一分,十二分爲一銖。故諸程品皆从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称,秤铊。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爯”作声旁。春分时节禾苗生长。时至夏至,晷景可以测度。禾叶有秒芒,秋分时节而秒叶定
型。计算法则规定:十二秒当作一分,十分当作一寸。计算重量的方法则是:十二粟子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所以各种计量等级概念都采用“禾”作边旁。

7.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用途。財,篆文貝,宝物、货币才,即“材”的本字,用途),表示宝物、有用途的东西。造字本义:名词,金钱及有通货价值的重要物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才”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財,人所寶也。从貝,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财,人们当作宝贝珍藏的东西。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才”作声旁。

8.货: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改变、转变。貨,金文化,转变貝,钱财),表示可以转变成钱财的商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出卖而转换成钱财的商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貨,財也。从貝,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货,财物。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化”作声旁。

9.料:
料,金文米,谷物、粮食斗,量器),表示用斗量米。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斗测量米的体积,量米而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斗”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讀若遼。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料,称量谷物。字形采用“米、斗”会义,表示米在斗中。读音像读“遼”。

10.民:
”是“”的本字。民,甲骨文目,眼睛十,是“又”的变形,表示带手柄的利刃),表示用利刃刺瞎眼睛。金文“民”、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带手柄的利刃写成锐器形状,同时省去了甲骨文字形中眼睛的瞳孔,写成,强调“”是无瞳的瞎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目”写成,导致“目”形难辨。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隶书进一步变形。当“民”的“刺眼为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攴”(持械打击)另造“敃”代替,强调以利器刺瞎眼睛。古籍多以“民”代替“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民,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从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民,众氓。字形承袭古文的形象。所有与民相关的字,都采用“民”作边旁。

11.饶: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撓”的省略,表示搅和软泥制陶。饒,篆文食,食品堯,即“撓”的省略,搅泥制陶),表示搅制食品。造字本义:动词,搓捏食物粉团,制作饴糖糕饼,显示粮食充足,充饥有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堯”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饶”,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堯”简化成“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饒,飽也。从食,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饶,饱足而无饥饿之虞。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尧”作声旁。

12.乏:
”是“”的异体字。乏,金文“疺”是“乏”的异体字。乏,金文是指事字,在“止”(行走)字上加一撇指事符号,表示长途跋涉后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造字本义:形容词,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止”反转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之”。俗体楷书加“疒”(疾病),表示有损健康过劳无力。古籍多以“乏”代替“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乏,《春秋左传》上说:“反写‘正’字,就成了‘乏’字。”

13.余:
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有的甲骨文将尖圆屋顶写成“宀”,明确“余”与“建筑”的关联。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两侧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用三角支撑方式加固房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余,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余,表示语气舒缓的助词。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囗”的“舍”作声旁。

14.足:
甲骨文中“正”(即“征”的本字)与“足”同源,后被转注成两个字。足,甲骨文囗,村邑或部落止,行军),表示军队归邑。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因为“疋”(脚,名词)篆文的字形与“足”(凯旋归邑,动词)的篆文字形相似,后人习惯于以“足”字代替本义完全不同的“疋”字(“疋”的甲骨文字形像由大腿小腿及脚板构成的脚部)。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得胜,凯旋归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古人称得胜凯旋为“足”,称征而无获为“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足,人的下肢,在人体的下部。字形采用“止、口”会义。所有与足相关的字,都采用“足”作边旁。

15.几:
,篆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造型简单的小凳子。造字本义:名词,由三块木板简单拼凑成的极简小凳子。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几,踞几也。象形。《周禮》五几:玉几,雕几,彤几,几,素几。凡几之属皆从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几,半蹲着坐的矮凳。字形像矮凳的侧影。《周礼》上提到五几:坐面嵌玉的几,雕刻图案的几,丹饰的几,漆饰的几,朴素未修饰的木几。
所有与几相关的字,都采用“几”作边旁。

16.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辨,金文辡,两个,表示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人,指法官),表示升堂后诉辩双方分立两侧,法官坐居中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辨,判也。从刀,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辨,判别。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辡”作声旁。

17.地:
“隊”是“队”的异体字;“隊”是“墜”的本字;“墬”是“墜”的异体字;“”是“墬”的异体字;“地”是“”的异体字;“埊”是“地”的异体字;而“坔”是“埊”的异体字。队,甲骨文阜,石阶,借代山崖倒写的“子”,早夭的儿童),表示将早夭的儿童从山崖抛葬。有的甲骨文用倒写的“人”(亡故的成年人)代替倒写的“子”(早夭的儿童),表示将亡故的成年人从山崖抛葬。远古时代人们将死者从山崖上抛坠而下,自然简葬。金文将甲骨文字形“队”写成(即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倒写的“人”写成),并再加“人”、加“又”(抓持、托举),表示托举死者从高崖抛葬。当“隊”的“抛葬”本义消失时,繁体金文加“女”(女尸)、加“土”(深坑)另造“墜”代替,表示抛葬于深坑,表明远古葬史由抛葬发展成土葬。篆文误将繁体金文字形中倒写的“人”当作猛兽的血盆大口,进而将繁体金文中表示抛葬动作的字形写成表示猛兽的“㒸”,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隊”写成,导致本义线索消失。篆文异体字“墬”误将“㒸”写成“彖”。俗体隶书用“它”(虫蛇)代替篆文字形“墬”中的“彖”(猛兽),将“墬”的字形变成“”,表示虫蛇赖以栖身之地。简体篆文省去“左耳旁”阝,将“”字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字中的“它”写成“也”,将“”的字形大幅简化成“地”。客家方言称“扫墓祭祖”为“告地”,表示“在祖先墓前祝祷。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抛葬尸体的人造土坑,即最原始简陋的填埋式坟堆。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也”写成。当“地”由“人造的抛葬土坑”引申出“天下广土”之后,籀文异体字“埊”另造“山、水、土”三形会义的新结构,表示由大山、大河组成的广野沃土。楷书异体字“坔”省去“山”。古籍多以“地”代替“墬”、“”、“埊”、“坔”。古人称抛尸深谷的天葬为“坠”,称抛葬尸体的深谷为“壑”,称人造的抛葬尸体土坑为“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地,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列也。从土,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
“也”作声旁。

18.形: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井。形,籀文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即的本字,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研)写成“开”。“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形,描画,使其象物之形。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

19.险: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利剑。,金文山,峰顶僉,即“劍”,利剑),表示峰峭如剑。篆文用“阜”(石阶,代高山)代“山”造字本义:名词,比喻陡峭如剑的山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僉”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简化成“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險,阻,難也。从,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险,阻碍、难以通行的山崖。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作边旁,采用“僉”作声旁。


20.易:
“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当“易”的本义“低熔点金属”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锡”代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陰陽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屬皆从易。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易,蜥易,又叫蝘蜒、守宫。字形像蜥易之形。《祕书》上说,日、月二字合成“易”,象征阴阳的变易。另一种说法认为,“易”采用
“旗勿”的“勿”作边旁。所有与易相关的字,都采用“易”作边旁。

21.孰:“”是“”的本字。,甲骨文祭祖的庙宇丮,执,像伸手献祭),表示在祖庙献祭。金文加“女”,表示用女童献祭。篆文以“羊”代“女”,表示用羔羊献祭。造字本义:动词,带着困惑用煮熟的香肉献祭,向祖先问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丮”写成“丸”;同时以“子”代“羊”,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享”,表示用男童献祭。当“孰”的“祭祀的熟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熟”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孰,食飪也。从丮,享聲。易曰孰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孰,食物被煮熟。字形采用“丮”作边旁,采用“享”作声旁。《周易》上曾提到“烹熟食物”。

22.利: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省去两点。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23.害:
“害”是“割”的本字。害,甲骨文被系扎捆绑的舌头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舌头,以防人之口。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繁体金文加“丮”(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分解成“宝盖头”,同时用“丯”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写成“丰”( fēng)。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刀”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24.虑: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慮,謀思也。从思,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虑,谋划、思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虍”作声旁。

25.短:
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停顿。,金文矢,箭豆,即“逗”,停顿),表示箭的射程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箭射得不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短,有所長短,以矢爲正。从矢,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短,当物体有长短区别时,就用箭只作标准进行测量。字形采用“矢”作边旁,采用“豆”作声旁。

26.揆:
”是“”的本字。,甲骨文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误写成“又”。金文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的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个“又”写成两个“止”,误将篆文字形下部的两个“又”误成“矢”,变成会义结构。当“癸”的本义消失后,籀文再加“手”另造“揆”代替,强调手工测量。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癸”的上部误写成两个“止”,将下部误写成“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揆,葵也。从手,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揆,度量。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癸”作声旁。、

27.疏:
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足”的本字,表示行走的脚。,篆文西,包囊疋,行走的脚),表示带着包囊离家而行。,篆文异体字“爻,希,稀少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表示引导出离,以减小人口密度。篆文异体字“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即“流”的省略),表示人员行走、流动。造字本义:动词,引导人员从一个固定地点向其他地方流动,以减小现有人口密度,减轻天灾或人祸的毁灭性破坏。隶书异体字“、楷书异体字“承续篆文异体字“。楷书“疏”综合篆文“”和篆文异体字“”,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疏,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疏,开通。字形采用“足、疋”会义,同时“疋”也作声旁。

28.肖:
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不大。肖,金文小,形体不大肉,借代身体),表示形体很小的新生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月”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肖,上下两代人的体貌相似。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小”作声旁。有些孩子不像他们的父母,所以就说他们“不肖”。

29.宾:
賓,甲骨文宀,房屋、王宫,代表中央朝廷元,的误写,方国止,行进),表示边远方国前来中原王宫朝觐。有的甲骨文用“女”代替“方”,表示用方国美女进献帝王,以示臣服和朝拜。有的甲骨文结合前两款甲骨文字形,表示方国前来中央朝廷敬献方国美女。有的甲骨文用“人”代替“方”和“女”。有的简体甲骨文省去“止”。金文加“貝”(财宝),表示方国向中央朝廷进贡金银和宝贝。篆文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把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丏”,省去金文字形中的“方”,表示向中央朝廷进贡的对象不止于边远方国,也包括中原诸侯国。造字本义:动词,古代边远方国、诸侯国以美女和金银珍宝朝觐帝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丏”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丏”写成“眉头”。《汉字简化方案》另造简体楷书字形“宾”,用同音的“兵”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由“丏”和“貝”所构成的。古人称访者为“”,称贵客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賓,所敬也。从貝,聲。,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宾,主人所敬重的贵客。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賓”字。


30.客: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来犯。客,甲骨文宀,居住夂,是“止”的倒写,与“到家”相反,即进入他乡人,旅人),表示进入他乡,暂居他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夂人”写成“各”,明确“客”为“外来人”的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旅居他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客,寄也。从宀,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客,寄居他人家里。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各”作声旁。

31.慧: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扫帚扫地。慧,篆文彗,持帚扫地心,欲念),表示为心除尘,比喻清心、净心。造字本义:形容词,拂去俗尘,清心净虑,洞察真相,明心见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慧,儇也。从心,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慧,敏捷聪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彗”作声旁。

32.祸:禍,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犬”(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省去甲骨文的“犬”,将写成,加“示”,强调“”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骨”写成“咼”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祸”,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咼”简化成“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禍,灾害,表示神灵不予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咼”作声旁。


33.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变形,表示酒坛。,甲骨文示,祭祀又,巫师的动作酉,酒坛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有的甲骨文省去双手,将“示”写成,将“酉”写成“畐”。金文将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畐”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酒坛形“畐”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畐”写成。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福,祐也。从示,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福,神灵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畐”作声旁。

34.吉:
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古帝王或诸侯在隆重仪式上使用的玉牌礼器,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吉,甲骨文圭,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的玉牌礼器口,说话、祝祷),表示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和祝祷。有的甲骨文误将上尖下窄、便于持握的圭形,写成两个形似“士”字的字形。有的甲骨文误将写成不知所云的。简体甲骨文将两个形似“士”的写成明确的两个“士”,并将两个“士”的省略成一个“士”。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天子与诸侯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祝祷祈求国泰民安,百业呈祥。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 字形演变的分解线索:;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吉,善也。从士、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吉,祥瑞美好。字形采用“士、口”会义。


35.凶:
凶,篆文凵,像凹陷的坑乂,像交错的利刺),表示在陷阱里布满尖刺,以刺杀坠落的猎物。造字本义:名词,致命的陷阱。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凶”是客观环境险恶;“兇”是人为的凶恶;由于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多以“凶”合并“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屬皆从凶。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凶,恶难。字形像地面塌穿,而人交陷其中。所有与凶相关的字,都采用“凶”作边旁。

36.交:
交,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人左右两腿错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反叉两腿站立。隶书变形,成为“六”、“乂”组合,导致“人”形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交,交脛也。从大,象交形。凡交之屬皆从交。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交,交叉小腿而立。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两腿交叉的样子。所有与交相关的字,都采用“交”作边旁。

37.危:
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将坠石形象繁化为。金文另造会义字:人,登山者厂,崖岩巳,即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危,在高而懼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屬皆从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危,人在高处而恐惧。字形采用“厃”作边旁,表示自卪履高而止。所有与危相关的字,都采用“危”作边旁。

38.好:
好(hào),甲骨文女,女子子,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子”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男女之间,相悦相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好,美也。从女、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好,女子美丽漂亮。字形采用“女、子”会义。

39.憎:
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金文心,恨曾,即“增”的省略),表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曾”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曾”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憎,惡也。从心,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憎,恨恶。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曾”作声旁。

40.侧:
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金文心,恨曾,即“增”的省略),表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曾”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曾”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憎,惡也。从心,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憎,恨恶。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曾”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揣术是为了善用天下而做的量权和揣情。今天的经文分述量权。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量权操作对那么多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这些指标和数据可以怎么整理分类?在你的心里起了个什么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1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二日



一、抄写及翻译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材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什么是量权?度量国家的国土大小,谋士的多少;国家财力如何,人口规模如何,是多是少,人民是否富裕还是贫穷,是否有存款?分辨地理形势的险要,哪些对国家有利,哪些有害?谋略,哪些更长远,哪些更短暂?测量君臣之间的亲疏,谁是贤才,谁是不肖之才?谋士们的智慧,是多还是少?看天地祸福之兆,是吉兆还是凶兆?诸侯之间的交往,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国家是否得民心,百姓是要离开还是留在国内安居乐业,哪些人生活安稳,哪些人生活动荡,人民对国家是喜爱还是厌恶?谁能够分辨反思民心动向?能知道这些,就是量权。


二、正音查字
1.何: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作战武器。何,甲骨文丮,伸手扶持的人横放的戈,武器),表示士卒肩扛戈戟武器,保持警戒。有的甲骨文将“戈”简写成。繁体甲骨文加“口”(盘问,呵斥),表示守关士卒肩扛戈戟,盘问路人。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将繁体甲骨文字形中由“口”(张口吆喝)、“丮”(肩扛手扶)所构成的,写成“欠”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戈”写成“丁”,再加“口”,写成“可”,并以“可”为声旁,至此“何”的“戈”形消失,“武气”不再。简体金文将繁体金文字形中表示张口吆喝的省略成“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守关的士卒肩扛戈戟,盘问过往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可”写成。古籍常假借“荷”代替“何”,表示“扛着,担着,负担,负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何,儋也。从人,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何,挑担。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可”作声旁。


2.谓: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喟”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謂,金文言,说话胃,即喟”的省略,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胃”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謂,報也。从言,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谓,报告。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胃”作声旁。

3.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庶”的省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度,法制也。从又,庶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度,法制所依据的标准。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四点底”的“庶”作声旁。

4.众:
”、“”、“”和“”,“㐺”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相随、同行。㐺,甲骨文从,相随从,相随),表示相随、同行的一群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从”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楷书异体字“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第一个“人”写成,将第二个“人”写成,将第三个“人”写成。楷书异体字“众”将正体楷书的左中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百姓。甲骨文异体字加“口”、或加“日”,表示蓝天红日之下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篆文“眾”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目”;楷书异体字“衆”则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目”写成“血”。古籍多以“衆”代替“乑”、“㐺”、“众”和“眾”。《汉字简化方案》用“众”代替“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眾,多也。从乑目,衆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众,人多。字形采用“乑、目”会义,众多的意思。


5.寡:
,金文宀,房屋见,举目张望),表示独居空房,四顾无伴。有的金文将“见”写成“页”。篆文在金文字形基础上加“分”,强调夫妻离散,突出“独居”含义。造字本义:动词,丧偶独居。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寡,少也。从宀,从頒。頒,分賦也,故爲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寡,稀少。字形采用“宀、颁”会义。颁,表示分授田地房屋等资产,所以有“少”的意思。

6.称:
“爯”是“偁”本字;“稱”是“偁”的异体字。偁,甲骨文的混合,提、持再,用鱼笼反复捕鱼),表示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在造字时代的中国古人眼里,投笼水中,不劳不守,只需临岸收笼,便可天天有鱼,此举既和平便利,又美食维生,可谓顺心如意之至,遂以“爯”或“偁”表示“顺心如意”。在“偁”的“近亲”甲骨文字形中,是调兵遣将),顺心如意);是放鹰)捕猎,顺心如意);是奠基安宅),顺心如意);是开荒辟土,顺心如意;是造船行舟(舟),顺心如意(爯)。偁,有的甲骨文将伸手的人简化成“人”。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篆文以“禾”代“人”,表示稼穑顺心,收成如意。造字本义:形容词,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称”,利用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爯”大刀阔斧地简化成“尔”,导致字形面目全非。秦汉以后,“稱”字流行,而“偁”字偏废;使用中又常以“稱”假借“秤”,导致“称”的含义复杂化。《简化方案》以“稱”合并“秤”。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稱,銓也。从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爲重:十二粟爲
一分,十二分爲一銖。故諸程品皆从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称,秤铊。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爯”作声旁。春分时节禾苗生长。时至夏至,晷景可以测度。禾叶有秒芒,秋分时节而秒叶定
型。计算法则规定:十二秒当作一分,十分当作一寸。计算重量的方法则是:十二粟子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所以各种计量等级概念都采用“禾”作边旁。

7.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用途。財,篆文貝,宝物、货币才,即“材”的本字,用途),表示宝物、有用途的东西。造字本义:名词,金钱及有通货价值的重要物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才”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財,人所寶也。从貝,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财,人们当作宝贝珍藏的东西。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才”作声旁。

8.货: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改变、转变。貨,金文化,转变貝,钱财),表示可以转变成钱财的商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出卖而转换成钱财的商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貨,財也。从貝,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货,财物。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化”作声旁。

9.料:
料,金文米,谷物、粮食斗,量器),表示用斗量米。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斗测量米的体积,量米而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斗”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讀若遼。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料,称量谷物。字形采用“米、斗”会义,表示米在斗中。读音像读“遼”。

10.民:
”是“”的本字。民,甲骨文目,眼睛十,是“又”的变形,表示带手柄的利刃),表示用利刃刺瞎眼睛。金文“民”、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带手柄的利刃写成锐器形状,同时省去了甲骨文字形中眼睛的瞳孔,写成,强调“”是无瞳的瞎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目”写成,导致“目”形难辨。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隶书进一步变形。当“民”的“刺眼为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攴”(持械打击)另造“敃”代替,强调以利器刺瞎眼睛。古籍多以“民”代替“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民,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从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民,众氓。字形承袭古文的形象。所有与民相关的字,都采用“民”作边旁。

11.饶: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撓”的省略,表示搅和软泥制陶。饒,篆文食,食品堯,即“撓”的省略,搅泥制陶),表示搅制食品。造字本义:动词,搓捏食物粉团,制作饴糖糕饼,显示粮食充足,充饥有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堯”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饶”,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堯”简化成“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饒,飽也。从食,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饶,饱足而无饥饿之虞。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尧”作声旁。

12.乏:
”是“”的异体字。乏,金文“疺”是“乏”的异体字。乏,金文是指事字,在“止”(行走)字上加一撇指事符号,表示长途跋涉后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造字本义:形容词,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止”反转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之”。俗体楷书加“疒”(疾病),表示有损健康过劳无力。古籍多以“乏”代替“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乏,《春秋左传》上说:“反写‘正’字,就成了‘乏’字。”

13.余:
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有的甲骨文将尖圆屋顶写成“宀”,明确“余”与“建筑”的关联。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两侧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用三角支撑方式加固房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余,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余,表示语气舒缓的助词。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囗”的“舍”作声旁。

14.足:
甲骨文中“正”(即“征”的本字)与“足”同源,后被转注成两个字。足,甲骨文囗,村邑或部落止,行军),表示军队归邑。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因为“疋”(脚,名词)篆文的字形与“足”(凯旋归邑,动词)的篆文字形相似,后人习惯于以“足”字代替本义完全不同的“疋”字(“疋”的甲骨文字形像由大腿小腿及脚板构成的脚部)。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得胜,凯旋归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古人称得胜凯旋为“足”,称征而无获为“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足,人的下肢,在人体的下部。字形采用“止、口”会义。所有与足相关的字,都采用“足”作边旁。

15.几:
,篆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造型简单的小凳子。造字本义:名词,由三块木板简单拼凑成的极简小凳子。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几,踞几也。象形。《周禮》五几:玉几,雕几,彤几,几,素几。凡几之属皆从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几,半蹲着坐的矮凳。字形像矮凳的侧影。《周礼》上提到五几:坐面嵌玉的几,雕刻图案的几,丹饰的几,漆饰的几,朴素未修饰的木几。
所有与几相关的字,都采用“几”作边旁。

16.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辨,金文辡,两个,表示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人,指法官),表示升堂后诉辩双方分立两侧,法官坐居中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辨,判也。从刀,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辨,判别。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辡”作声旁。

17.地:
“隊”是“队”的异体字;“隊”是“墜”的本字;“墬”是“墜”的异体字;“”是“墬”的异体字;“地”是“”的异体字;“埊”是“地”的异体字;而“坔”是“埊”的异体字。队,甲骨文阜,石阶,借代山崖倒写的“子”,早夭的儿童),表示将早夭的儿童从山崖抛葬。有的甲骨文用倒写的“人”(亡故的成年人)代替倒写的“子”(早夭的儿童),表示将亡故的成年人从山崖抛葬。远古时代人们将死者从山崖上抛坠而下,自然简葬。金文将甲骨文字形“队”写成(即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倒写的“人”写成),并再加“人”、加“又”(抓持、托举),表示托举死者从高崖抛葬。当“隊”的“抛葬”本义消失时,繁体金文加“女”(女尸)、加“土”(深坑)另造“墜”代替,表示抛葬于深坑,表明远古葬史由抛葬发展成土葬。篆文误将繁体金文字形中倒写的“人”当作猛兽的血盆大口,进而将繁体金文中表示抛葬动作的字形写成表示猛兽的“㒸”,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隊”写成,导致本义线索消失。篆文异体字“墬”误将“㒸”写成“彖”。俗体隶书用“它”(虫蛇)代替篆文字形“墬”中的“彖”(猛兽),将“墬”的字形变成“”,表示虫蛇赖以栖身之地。简体篆文省去“左耳旁”阝,将“”字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字中的“它”写成“也”,将“”的字形大幅简化成“地”。客家方言称“扫墓祭祖”为“告地”,表示“在祖先墓前祝祷。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抛葬尸体的人造土坑,即最原始简陋的填埋式坟堆。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也”写成。当“地”由“人造的抛葬土坑”引申出“天下广土”之后,籀文异体字“埊”另造“山、水、土”三形会义的新结构,表示由大山、大河组成的广野沃土。楷书异体字“坔”省去“山”。古籍多以“地”代替“墬”、“”、“埊”、“坔”。古人称抛尸深谷的天葬为“坠”,称抛葬尸体的深谷为“壑”,称人造的抛葬尸体土坑为“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地,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列也。从土,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
“也”作声旁。

18.形: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井。形,籀文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即的本字,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研)写成“开”。“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形,描画,使其象物之形。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

19.险: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利剑。,金文山,峰顶僉,即“劍”,利剑),表示峰峭如剑。篆文用“阜”(石阶,代高山)代“山”造字本义:名词,比喻陡峭如剑的山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僉”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简化成“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險,阻,難也。从,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险,阻碍、难以通行的山崖。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作边旁,采用“僉”作声旁。


20.易:
“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当“易”的本义“低熔点金属”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锡”代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陰陽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屬皆从易。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易,蜥易,又叫蝘蜒、守宫。字形像蜥易之形。《祕书》上说,日、月二字合成“易”,象征阴阳的变易。另一种说法认为,“易”采用
“旗勿”的“勿”作边旁。所有与易相关的字,都采用“易”作边旁。

21.孰:“”是“”的本字。,甲骨文祭祖的庙宇丮,执,像伸手献祭),表示在祖庙献祭。金文加“女”,表示用女童献祭。篆文以“羊”代“女”,表示用羔羊献祭。造字本义:动词,带着困惑用煮熟的香肉献祭,向祖先问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丮”写成“丸”;同时以“子”代“羊”,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享”,表示用男童献祭。当“孰”的“祭祀的熟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熟”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孰,食飪也。从丮,享聲。易曰孰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孰,食物被煮熟。字形采用“丮”作边旁,采用“享”作声旁。《周易》上曾提到“烹熟食物”。

22.利: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省去两点。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23.害:
“害”是“割”的本字。害,甲骨文被系扎捆绑的舌头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舌头,以防人之口。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繁体金文加“丮”(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分解成“宝盖头”,同时用“丯”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写成“丰”( fēng)。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刀”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24.虑: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慮,謀思也。从思,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虑,谋划、思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虍”作声旁。

25.短:
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停顿。,金文矢,箭豆,即“逗”,停顿),表示箭的射程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箭射得不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短,有所長短,以矢爲正。从矢,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短,当物体有长短区别时,就用箭只作标准进行测量。字形采用“矢”作边旁,采用“豆”作声旁。

26.揆:
”是“”的本字。,甲骨文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误写成“又”。金文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的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个“又”写成两个“止”,误将篆文字形下部的两个“又”误成“矢”,变成会义结构。当“癸”的本义消失后,籀文再加“手”另造“揆”代替,强调手工测量。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癸”的上部误写成两个“止”,将下部误写成“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揆,葵也。从手,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揆,度量。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癸”作声旁。、

27.疏:
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足”的本字,表示行走的脚。,篆文西,包囊疋,行走的脚),表示带着包囊离家而行。,篆文异体字“爻,希,稀少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表示引导出离,以减小人口密度。篆文异体字“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即“流”的省略),表示人员行走、流动。造字本义:动词,引导人员从一个固定地点向其他地方流动,以减小现有人口密度,减轻天灾或人祸的毁灭性破坏。隶书异体字“、楷书异体字“承续篆文异体字“。楷书“疏”综合篆文“”和篆文异体字“”,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疏,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疏,开通。字形采用“足、疋”会义,同时“疋”也作声旁。

28.肖:
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不大。肖,金文小,形体不大肉,借代身体),表示形体很小的新生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月”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肖,上下两代人的体貌相似。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小”作声旁。有些孩子不像他们的父母,所以就说他们“不肖”。

29.宾:
賓,甲骨文宀,房屋、王宫,代表中央朝廷元,的误写,方国止,行进),表示边远方国前来中原王宫朝觐。有的甲骨文用“女”代替“方”,表示用方国美女进献帝王,以示臣服和朝拜。有的甲骨文结合前两款甲骨文字形,表示方国前来中央朝廷敬献方国美女。有的甲骨文用“人”代替“方”和“女”。有的简体甲骨文省去“止”。金文加“貝”(财宝),表示方国向中央朝廷进贡金银和宝贝。篆文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把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丏”,省去金文字形中的“方”,表示向中央朝廷进贡的对象不止于边远方国,也包括中原诸侯国。造字本义:动词,古代边远方国、诸侯国以美女和金银珍宝朝觐帝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丏”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丏”写成“眉头”。《汉字简化方案》另造简体楷书字形“宾”,用同音的“兵”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由“丏”和“貝”所构成的。古人称访者为“”,称贵客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賓,所敬也。从貝,聲。,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宾,主人所敬重的贵客。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賓”字。


30.客: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来犯。客,甲骨文宀,居住夂,是“止”的倒写,与“到家”相反,即进入他乡人,旅人),表示进入他乡,暂居他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夂人”写成“各”,明确“客”为“外来人”的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旅居他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客,寄也。从宀,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客,寄居他人家里。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各”作声旁。

31.慧: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扫帚扫地。慧,篆文彗,持帚扫地心,欲念),表示为心除尘,比喻清心、净心。造字本义:形容词,拂去俗尘,清心净虑,洞察真相,明心见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慧,儇也。从心,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慧,敏捷聪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彗”作声旁。

32.祸:禍,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犬”(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省去甲骨文的“犬”,将写成,加“示”,强调“”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骨”写成“咼”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祸”,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咼”简化成“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禍,灾害,表示神灵不予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咼”作声旁。


33.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变形,表示酒坛。,甲骨文示,祭祀又,巫师的动作酉,酒坛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有的甲骨文省去双手,将“示”写成,将“酉”写成“畐”。金文将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畐”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酒坛形“畐”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畐”写成。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福,祐也。从示,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福,神灵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畐”作声旁。

34.吉:
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古帝王或诸侯在隆重仪式上使用的玉牌礼器,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吉,甲骨文圭,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的玉牌礼器口,说话、祝祷),表示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和祝祷。有的甲骨文误将上尖下窄、便于持握的圭形,写成两个形似“士”字的字形。有的甲骨文误将写成不知所云的。简体甲骨文将两个形似“士”的写成明确的两个“士”,并将两个“士”的省略成一个“士”。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天子与诸侯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祝祷祈求国泰民安,百业呈祥。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附 字形演变的分解线索:;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吉,善也。从士、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吉,祥瑞美好。字形采用“士、口”会义。


35.凶:
凶,篆文凵,像凹陷的坑乂,像交错的利刺),表示在陷阱里布满尖刺,以刺杀坠落的猎物。造字本义:名词,致命的陷阱。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凶”是客观环境险恶;“兇”是人为的凶恶;由于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多以“凶”合并“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屬皆从凶。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凶,恶难。字形像地面塌穿,而人交陷其中。所有与凶相关的字,都采用“凶”作边旁。

36.交:
交,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人左右两腿错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反叉两腿站立。隶书变形,成为“六”、“乂”组合,导致“人”形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交,交脛也。从大,象交形。凡交之屬皆从交。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交,交叉小腿而立。字形采用“大”作边旁,像两腿交叉的样子。所有与交相关的字,都采用“交”作边旁。

37.危:
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将坠石形象繁化为。金文另造会义字:人,登山者厂,崖岩巳,即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危,在高而懼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屬皆从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危,人在高处而恐惧。字形采用“厃”作边旁,表示自卪履高而止。所有与危相关的字,都采用“危”作边旁。

38.好:
好(hào),甲骨文女,女子子,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子”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男女之间,相悦相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好,美也。从女、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好,女子美丽漂亮。字形采用“女、子”会义。

39.憎:
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金文心,恨曾,即“增”的省略),表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曾”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曾”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憎,惡也。从心,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憎,恨恶。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曾”作声旁。

40.侧:
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金文心,恨曾,即“增”的省略),表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曾”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曾”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憎,惡也。从心,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憎,恨恶。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曾”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量权,提出了一个谋略体系,其实万事万物,都该从这样的方面来思考。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现今的社会我们离天地太远,把人提到了天的前面,怪不得多是一群定量为先的蠢货。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揣术是为了善用天下而做的量权和揣情。今天的经文分述量权。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量权操作对那么多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这些指标和数据可以怎么整理分类?在你的心里起了个什么作用?

量权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天,地,人
天:天时
地:国土,财政,地形
人:谋士,民生,君臣,民心
每个维度的判断则是从一阴,一阳来看,也就是一离,一合;合则生,离则亡,合力要大于离力。
在我心里起的作用:阴阳与天地相连,驻在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三日



一、抄写及翻译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请。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揣情。

  揣情,必要在对方非常开心的时候,来往让他更开心。满足他开心的欲望。对方有欲望并被满足,就不能隐藏他的志意了。必要在对方最害怕的时候,让他更加恐惧厌恶。对方有了恐惧,就不能隐藏他的志意。内心的实情和实情先露出来必定能知道对方内心的变化。心被撼动却不能知道对方内心的变化,就把他放在一边,不要和他交谈。改变交谈对象与对方身边亲近的人来交谈,知道对方的想法和意图。心情的变换在内部,表情显露在外部。因此常常需要通过所看到的来知道对方隐藏的志意。让对方一动,我们就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就是所谓的测量深探揣情。

二、查字正音(象形字典出了问题,暂时查不到的字先空下)
1.甚:“甚”是“湛”的本字。甚,金文(甘,品味)(匕,食匙酒勺),结构与“旨”相反,表示用食匙或酒勺享用美食。籀文用“口”代替金文字形中的“甘”,将金文字形中的“匕”写成“匚”形的,并在“匕”上加“八”(“兮”的省略,呻吟、感叹),表示因享受美食口福而情不自禁发出感叹。篆文综合金文和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沉溺于美酒声色享受,生活安逸。
2.喜:“喜”是“嘻”的本字。喜,甲骨文(壴,鼓,代庆典)(口,欢笑),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有的甲骨文以“彭”(嘭)代“壴”,强调庆典中的鼓乐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庆祝中欢笑。
3.极:
4.隐:隱,籀文(穴,山崖、洞穴)(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表示匿居深山,修行禁欲。篆文(阜,盘山石阶,代表高山)(爪,抓)(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强调远居深山修行。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
5.感:
6.勿:勿,甲骨文(两点水,毒液)(刀,兵器),表示用毒液浸泡的利刃进行谋杀。有的甲骨文误将两点写成一撇。有的甲骨文(两点水,毒液)(弓,兵器),表示用毒液浸泡过的箭矢进行谋杀。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三点与“刀”连写成三撇。造字本义:动词,用带毒的利刃或带毒的箭矢进行谋杀。
7.且:
8.错: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措”的省略,表示放置。錯,篆文(金,黄金或黄铜)(昔,即“措”,放置),表示将金粉或金线嵌入器物表面凹槽,使器物两面产生金色文字、或线条或图案。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将金粉或金线置于器物表面的沟槽中,构成金色图文,装饰贵重器物。
9.语:“吾”是“唔”和“晤”的本字;“語”是“晤”的异体字。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交汇。吾,金文(两个“五”重叠,表示反复交叉、交替)(口,说话),表示反复交替地说话,即深入交谈。简体金文将重叠的“五”简化成一个“五”。当“吾”的“长谈”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日”(疑为“曰”的变形,说话)另造“晤”代替。当“晤”强调“会面”后,金文异体字用“言”代替“日”(“曰”的变形)另造“語”代替,强调“长谈”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吾”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正式会面并长谈。
10.更:更,甲骨文(穴,洞穴,比喻石钟)(丁形木锤)(又,抓、持),表示手持木锤敲击石钟。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石钟形象写成“丙”(有柄穿过的石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木锤在整点时刻敲撞钟向公众报时。
11.问: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拘禁室。問,甲骨文(門,借代拘禁室)(口,审讯),表示、拘禁并审讯。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
12.夫:
13.测: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水,河水、水位)(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
14.深: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表示伸手探穴。深,金文(水,潭)(罙,即“探”,伸手探洞),表示探测潭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
15.惧:“惧”是“瞿”的本字;“瞿”是“懼”(惧)的本字。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物的眼。惧,金文(像鹰眼,瞳孔大的锐眼)(像鹰眼,瞳孔大的锐眼),表示鹰眼锐利,令人生畏。有的金文将鹰眼状的写成人目状的。当“惧”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加“隹”(鹰隼)另造“瞿”代替,表示肉食性猛禽双眼锐利,令人畏惧。当“瞿”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心”(恐慌)另造“懼”(惧)代替,强调“害怕”的心理含义。篆文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



三、理解联想事例
揣情的操作所要展现出的目的,与反应类似,但是操作方法却不同,一个是贴着心探寻本源,一个是智略计谋攻破人性的薄弱点。提示自己,对待情绪的态度,真的不能去关照安抚,情绪是侦察兵,却又很有魔力会勾人,如果把握不住,就会丢失真正的重要信息,而陷入情绪裹挟的圈套,甚至被人利用。


四:提问:揣术两要量权和揣情,昨天的经文讲了量权,指出,对所述纲目能知者,是谓量权。今天的经文讲揣情。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当对方有了欲望,并且沉醉在欲望的满足之中,就无法隐藏心底的实情了;当对方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恐惧,并且现在其中,也不能隐藏内心的实情。
更深层的感觉,再说我们常说的痣和痔,如何诱导对方陷入情绪引起的痣和痔中,被情绪裹挟,也就会心盲,视野变小,丢掉本来的“志”,把自己心底的东西都抖搂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23: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四日



一、抄写及翻译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


   所以,要研究一个国家,就要分析它的国力。要游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就要分析他的想法和意图,揣测他的心思。计谋思考意图欲望,都一定从此处产生。可以以之为贵,可以轻贱它;可以加固重视它,可以轻视降低它;可以支持给予其利益,也可以攻击它;可以让它成功,也可以让他失败。源头都在道。因此,虽然圣人掌握了先王的道义、具备圣人的智慧与谋虑,如果不能揣情君主的心意,将他们隐藏的动向了解清楚,他就会无从下手。所以量权与揣情是谋略的根本,游说的法则。




二、正音查字
1.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巨大数量。計,金文午,疑为对“十”的误写言,说话、商谈),表示大量的商谈。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午”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谋划。篆文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计”,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写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計,會也。筭也。从言,从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计,合算,算数。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十”作声旁。


2.当: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遮阳挡雨的屋顶。當,金文尚,屋顶,遮挡土,土墩),表示被土墩遮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田”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当”,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为三点加“彐”。当“當”的“遮挡”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擋”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當,田相值也。从田,尚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当,两块田地面积相对等。字形采用“田”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

3.贵:
貴,甲骨文双手,抓、捧土,故土),像双手捧着泥土。有的甲骨文增加“宁”(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宁”写成不知所云的“人”,并用“貝”(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篆文字形中的“爪”形消失,字形晦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貴,物不賤也。从貝,臾聲。臾,古文蕢。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贵,货物价格不低贱。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臾”作声旁。臾,古文写作“蕢”。


4.贱:
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刀戈相加。賤,篆文貝,贝壳戔,刀戈相加),表示用刀、戈破坏贝壳。远古时代完整的贝壳曾经是可流通的货币,而贝壳的碎块没有货币功能。造字本义:动词,毁坏贝壳,使其失去货币价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戔”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贱”,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戔”简化成“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賤,賈少也。从貝,戔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贱,价格卖得低。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戋”作声旁。


5.重:
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行囊。,甲骨文人,旅者束,是“東”的简写,行囊),表示旅人背负行囊旅行。有的甲骨文将左右结构写成混合结构,像行囊落在了旅人的脚跟位置,强调脚跟所感受到的行囊的下沉份量。金文画出了旅人和行囊之间的背带,画出了脚板,强调行囊对脚板的作用力。金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土”,表示背负装土的筐子,双脚感受到的负担大。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远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人”和“東”构成的简化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导致“”形消失、“”形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重,厚也。从壬,東聲。凡重之屬皆从重。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重,厚重。字形采用“壬”作边旁,采用“東”作声旁。所有与重相关的字,都采用“重”作边旁。


6.轻:
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便道、小道。,篆文車,战车巠,即“徑”,便道、小道),表示可以在小道上运转自如的小型战车。造字本义:形容词,战车负重少、运转自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简化成“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輕,輕車也。从車,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轻,轻型战车。字形采用“车”作边旁,采用“巠”作声旁。

7.利: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省去两点。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8.害:
害”是“割”的本字。害,甲骨文被系扎捆绑的舌头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舌头,以防人之口。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繁体金文加“丮”(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分解成“宝盖头”,同时用“丯”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写成“丰”( fēng 。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刀”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9.败: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用“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會意。贁,籒文敗从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败,毁坏。字形采用“攴、贝”会义。“败”、“贼”都采用“贝”作边旁会义。贁,这是籀文的“败”,采用“賏”作边旁。

10.索:
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草”的本字,表示禾本科植物,草。索,甲骨文形表示草料,形表示绳股相对的两只手,用双手搓),表示双手抓持草茎,拧搓成绳。有的甲骨文省去双手,表示用草搓成的粗草绳。金文用“来”(麦)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屮”(草),表示稻杆、麦杆搓绳。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形状简化成。有的金文加“宀”(房屋),表示室内的手工劳作。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两个“乙”(即“纪”),表示用绳子系绑。造字本义:动词,双手将草茎拧搓成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古人常用系绳的箭只射鸟,或用绳索作为捕猎的陷阱机关,受伤的鸟兽常带着绳索挣扎逃窜,猎人沿着绳索便可以找到受伤逃跑的猎物,由此“索”字引申出“搜寻、找寻”的含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从、糸。杜林說:亦朱木字。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索,草有茎叶可以揉编成绳索。字形采用“、糸”会义。杜林说,,也是“朱市”的“市”字。

11.本:
,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树的根部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籀文在树的下方加倒三角,表示扎入地下的根系。篆文将根部的三点简写成一横。造字本义:名词,树的根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树枝形状“屮”简化成“十”。“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树,上部是枝下部是根;“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根部位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梢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尾端;“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枝桠重重,表示枝叶茂盛;“果”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结满球状实籽;“朱”是指事字,甲骨文在主杆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干;“林”是会义字,甲骨文像树连树的样子;“森”是会义字,甲骨文比“林”多一“木”,表示“森”为“大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本,树的下部叫“本”。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指事符号“一”表示位置在树的下部。










三、理解联想事例
要成事,除了自身资质之外,对外在现实需要进行的了解和操作,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事本身。所以成事,既要御人,又要分析清楚外在客观世界。人事两抓,不可分裂。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说,人的心和口(情与言)像两只水桶,一晃水就溢出来,所谓“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叫做“深测揣情”。
  今天的经文讲量权和揣情之间的关系是“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
  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文中的“谋虑情欲”指的是什么样的四种事实?

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金文言,商议某,不确定),表示为不确定的问题而商议。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谋,在不明方向时,需要与他人进行谋划,也就是谋士(圣人)对君主的必要性,圣人以此必定会获得机会与可以量权揣情君主。

虑: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虑,担忧,人必定会拥有忧虑,也就是恐惧情绪诞生的土壤,这个土壤意味着揣情中通过激发其恐惧之心,而让对方展露真实内心动向,这一操作实施的可行性。
情: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漂亮。情,金文心,意愿青,即“倩”的省略,漂亮),表示美意。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痴心,美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言为“请”,美意为“情”。
情,人心中的心愿,美意,也就是凡为人必定有情,要做事情心中必定会有心念志意,也就是量权揣情最终目标的真实性存在。
欲:“慾”是“欲”的异体字。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欲,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心,心中需求),表示内心的贪求如谷如壑。有的金文以“人”代“心”。 篆文用“欠”(叹气、不满)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心”,表示感叹不满足。造字本义:名词,如深谷大壑一样永远填不满的贪求心念。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谷”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楷书异体字“”加“”,强调“心念”含义。古籍多以“欲”代替“慾”。
欲,欲为心之使,人有心必会生欲,有欲便可利用其欲来满足其欲望达到探知对方真实心意,进行揣情,这个欲的客观存在,保证了揣情操作的可行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9: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五日




一、抄写及翻译
    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常常是持有使节于人相合,人隐入草丛不能再抢先到达。在事件之前而萌芽,这是最难做到的。所以说,揣情最艰难的在于坚守岗位,言语之间必定要时刻有谋虑。所以盯着小虫飞或蠕动,都会产生利害关系,可以萌发事件,把对方将萌发的内心动态都i转化成有利的结果,微妙之间完成形势转化。这就是把揣情通过修饰言语成文章,然后论述它。

二、正音查字
1.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下端的“艸”(草丛)当作两只手而连写成“大”。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艸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莫,太阳快下山。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像太阳落在草丛中。


2.最:“”是“”的本字。,篆文冃,帽子取,抓取),表示摘帽。造字本义:动词,撮起手指摘帽。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冃”(帽子)写成“曰”,将篆文字形中的“取”写成。当“”的“撮取”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最,犯而取也。从冃,从取。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最,进攻并捉拿。字形采用“冃、取”会义。

3.难: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绞刑或火刑的极刑。難,金文堇,极刑隹,隼,食肉猛禽),表示以鸟啄为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楷书“难”,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堇”简化成“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難,也。从鳥,堇聲。難,或从隹。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难(難),即。字形采用“鸟”作边旁,采用“堇”作声旁。難,这是“”的异体字,字形采用“隹”作边旁。

4.守:
守,甲骨文六,即“庐”的本字,房屋寸,手持器械)。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守,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守,官吏的操行、节操。字形采用“宀、寸”会义。宀,表示官府的事。寸,表示法度。

5.司:
”与“”同源,后分化。,甲骨文卜,权杖口,问审),表示问审判案。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继承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掌权执法,判案施刑。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有的金文加“爪”(即手)、(打结的乱丝)、(十,“又”的变形,表示用手抓),用双手解开乱丝,比喻庭审理清案情。当“司”的“掌权执法”本义消失后,篆文将“司”反写成“后”,表示母系时代掌握第一权力的女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司,臣司事於外者。从反后。凡司之屬皆从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司,在外办事的官史。字形采用反写的“后”字。所有与司相关的字,都采用“司”作边旁。

6.蜎:蚊子的幼虫

7.蠕:
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懦”的省略,表示软弱、没有骨气。蠕,篆文需,“懦”,软弱、没有骨气),表示没有骨骼的腔肠动物缓慢移动。造字本义:动词,无骨骼的软弱的腔肠动物通过扭曲身体缓慢移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蝡,動也。从虫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蠕,虫子移动。字形采用“虫”作边旁,采用“耎”作声旁。

8.害:
“害”是“割”的本字。害,甲骨文被系扎捆绑的舌头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舌头,以防人之口。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繁体金文加“丮”(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分解成“宝盖头”,同时用“丯”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写成“丰”( fēng)。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刀”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9.生:
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隶书将篆文上部的“屮”简化成,失去植物嫩叶萌发的形象。古籍常假借“生”代替“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从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生,发育进展。象草从泥土上长出。所有与生相关的字,都采用“生”作边旁。

10.美:
美,甲骨文像花枝或草蔓大,人),表示头戴花草饰物。有的甲骨文把“大”(人)写成“夫”(成年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表示将花草饰物固定在头发上。有的甲骨文把花草形状写成近似于“華”(花)的,像花环上花草簇集的样子。金文把甲骨文字形中近似于“華”的花草形象写成似“羊”非“羊”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羊”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人,华丽,悦目,好看,漂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大”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美,美味,爽口。字形采用“羊、大”会义。羊在六畜之中是提供肉食的主力。“美”与“善”同义。

11.饰: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照顾进食。飾,金文“飼”的省略,照顾进食大,客人),表示照顾客人进餐。篆文饲,照顾进食巾,桌布),表示用洁净餐布覆盖餐桌。造字本义:动词,擦拭餐桌,用洁净餐布布置餐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饰”,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飾,刷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饰,用布巾刷拭。字形采用“巾、人”作边旁,采用“食”作声旁。读音像读“式”。另一种说法认为,“饰”是首饰的意思。

12.文:
,繁体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众多线条交错形成的图案,表示古人刻画在岩石或兽骨上、用来传达意识的图画性符号,即最古老的象形汉字。简体甲骨文简化图案的线条,仅用四段交错的线条,高度概括出纷繁多样的表义图画的本质特征。远古祖先在易于长期保存的岩壁或龟甲兽骨上,刻画能表现事物形象特征的的线条、图案,用来记录战争、天象、祭祀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日常生活经验,以便传诸后世。如“”的甲骨文字形表示河流岸边高崖上的麋鹿岩画(文)。繁体金文在“文”字基础上加“彡”、,突出刻纹的形象。有的繁体金文写成会义字:心,想法、心思乂,“文”的简写,刻划图案), 强调“用象形图案表达心思”的含义。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刻画在岩壁、甲骨上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即最早的象形汉字。隶化后楷书有所变形,错纹的形象被淡化。汉语中“”和“”都表示字体类型,但含义有所区别:“”是用刀具刻划出来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具备较强的形象感;“”是用软笔写出来的表义符号,通常规则而抽象。因此,有“甲骨文”、“金文”之名,没有“甲骨书”、“金书”之称;有“隶书”、“楷书”之说,没有“隶文”、“楷文”之谓;而篆体符号,既有用刀刻画的也有用笔描写的,所以既可称之“篆文”,也可称之“篆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文,錯畫也。象交文。凡文之屬皆从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文,交错刻画的图案。字形象交叉的纹案。所有与文相关的字,都采用“文”作边旁。


13.章:
”是“”的本字。,金文辛,带木柄的刻刀囗,木、石的圆形横截面),表示用刻刀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上刻划姓名或标识性的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后,可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作为个人特有地位或身份的醒目标识。有的金文在圆圈内加一横指事符号,将圆形的写成“日”,表示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上刻划图文。有的金文加“又”抓持),强调手持刻刀在或圆或方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的“又”(刻手)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在圆柱形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在白纸黑墨的文件背景上,以红色印痕突显个人的姓名或身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立”,将篆文字形中的“曰”写成“日”。当“”的动词本义“刻印标识身份”消失后,金文再加“”(醒目的光彩)另造“”代替。汉语中常“印章”连用,“”表示章的摁压用法;“”表示突显姓名、身份的红色印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章,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章,音乐一曲结束叫一章。字形采用“音、十”会义。十,表示十进位数的末尾。

14.论:
“侖”是“論”的本字。侖,甲骨文口,评说册,典籍),表示商讨、评说典籍中的教义。当“”的“评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言”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商讨准则,评说是非。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论”,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侖”简化成“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論,議也。从言,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论,辨析证明。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侖”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先入心,才能实施控制。抓住本,才能在末端进行做工。不能本末倒置。这感觉就像建楼,不先了解探察清楚地形,地貌,就贸然开动,可能会轰然倒塌。

四、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量权和揣情是谋之大本,游说的根本法则,纵横术的根本出发点。今天的经文讲“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于“常有事于人者”,先事而生,如此难为,为什么还要“言必时其谋虑”?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目标决定,也就是不这么做就不能成事,不能施行控制。其次因为人心动态变化的特性,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御人,就必须要时刻贴近对方心得动向,在动态变化中进行谋略。
    如何做到,通过反应提到反复究其本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内揵术和飞钳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2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六日




揣篇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揣篇所述的术,是从核心开始向两个维度进行,第一个维度,更像是现实外在环境,第二个维度则为内心动向。
在第一个维度下,需要运用量权术,量权术如何运用,操作关键在于理清“天地人”的关系,天在上,尊不可侵,地在下,博大不可亵,人在中间,要顶天立地,替天地做事。再次关系下,就这天地人,三方进行揆度:天所主宰的是定在那里的,人的量权在天这里,是以与天时有关的条件为轴心,进行顺应天时的谋略;同理,地是不可更改的,所以人谋略地时,要以地为轴心,进行谋略,顺应地利;而谋略人则不同,这个模型不再是以谁为轴心,而是双星系统,彼此都是轴心,因为人的变动性,以及人会被人所影响,而这个系统的谋略,需要抓住一个关键-溯其本源,分辨雌雄。如此便是量权术所覆盖的。
第二个维度,需要运用揣情,揣情的核心根本在于“志”,影响的直接作用对象在“欲”,抓住“欲”,以及人的变动性,和人对人是双星系统,抓住对方的根本志向之后,把双星系统逐渐演变成以我方为轴心的单星系统,这个演变过程的本质在于揣情与反应之术,利用“欲”,让对方展露其内部越来越多的真实想法,然后反应以把握本源,用内揵和飞钳以钩住对方,让对方围着我方进行运动。
这两个维度,一内一外,共同作用,也就链接起了内部和外部,让内在的捭阖,可以运转于外,对外界进行做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23: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揣篇第七 第七日

    论述一下,为什么量权和揣情是谋之大本,游说的根本法则,纵横术的根本出发点?

揣篇篇首讲: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量权对应天下,揣情对应有天下之位的天下诸侯。圣人要想谋略天下,必须要有可职天下之位,圣人有德,而无位,要想谋略天下,需靠有位的诸侯来配,如此德位相配,才能纵横天下。这是得“位”。得“位”之后,要详查天下局势,知知天地人,这时就需要量权来让圣人获得对天下时局的把握。这是谋之大本的原因。
为什么是游说的根本法则:圣人有德,受神指引,如何得位来纵横天下,要有“术”,术为何?御人之术,反应为心法,内揵飞钳忤合,都在讲述对内对外分别如何御人,但是如何把这些御人心法运用在天下局势之中,其中的扳机就是“揣情”,揣情是真正开始走出家门搅动世界的第一步,之前所讲的,都是在家中读圣贤书扩充内部资源,但是有了这些内部资源,要运用出去才能获得收益,如果不走出去,那只能是捂在个人心头,无法立功立事,揣情就是有了坚定目标之后走出家门向着目标而去的谋略,可助人成事。
“量权”,量权更是如此,揣情与反应有链接,或者可以说,反应之术是揣情的心法,内揵、飞钳是揣情的内部操作进程,揣情是整体的体现。而前面这些都是御人的,有了人之后,要纵横天下,还需要对外界环境有所了解,不能只有劳动者和劳动目标,而没有劳动现场,量权就是对劳动现场的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劳动现场之后,天下谋略才能切实运转。量权让人抵达现场。
圣人游说,也就是表明自己的心意和帮助君主纵横天下的目标,所以量权揣情是谋之大本,游说的根本法则,纵横术的根本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4 2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一日


一、抄写及翻译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应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暗力搓转的摩,是揣的术。内心中的符,是揣的核心。使用他们是按照道来执行的,这个道必须要隐藏起来。用对方的欲望来微微摩一下对方,测量试探他,如果内符相合必定会有所回应;他有回应,必定会有所作为。因此微微摩之后要马上离开收起我们的摩,这就叫做擦拭掉自己之前的痕迹,把自己之前的说辞全部收起来,隐藏自己的神色,不正面给予对方回应,让对方对我们一无所知,因此能成事而不会有祸患。摩术在这里,符要合于对方,如此跟从并使用,就没有事情不能做成。

二、正音查字
1.摩:摩,篆文(麻,“磨”的省略)(手掌),造字本义:动词,比喻以掌代磨,略施暗力搓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摩,研也。从手,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摩,用手掌将东西研细。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麻”作声旁。

2.揣: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缓慢、小心地行走。揣,篆文(手)(小心拄杖),造字本义:动词,用手仔细地度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揣,量也。从手,耑聲。度高曰揣。一曰捶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揣,度量。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揣度高度叫“揣”。一种说法认为,“揣”是“捶打”的意思。

3.符:
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府”的省略,表示官署。符,篆文(竹,借代竹片,轻便、易于直劈二分的材料)(付,即“府”的省略,官署),表示有官署标记的竹片。造字本义:名词,一种竹制的核验信物,即,古人将刻有特殊图文的竹片剖成两半,一半留在上级,一半留在下级,作为朝廷或官署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时双方核验的凭证,以双方所持竹片图文是否相吻合来检验持符者的身份真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付”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符,朝庭授权的信物。朝中信物,汉代的制式是以竹为材,长六寸,切分后可以准确相合。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付”作声旁。

4.微:
”是“微”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微,隱行也。从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5.测: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水,河水、水位)(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則”简化成“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測,深所至也。从水,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测,检查水深所达到的程度。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

6.探:
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罙,金文(穴,洞穴)(口,洞口)(分,拨开)(人,探穴者),表示勇敢者进入洞穴探索。篆文的“罙”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分”与“人”合成的写成“火”,其中像“又”,表示伸手掏摸。当“罙”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探”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把手伸进看不见的洞穴里摸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简写成“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探,遠取之也。从手,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探,伸长手臂够取较远的东西。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罙”作声旁。

7.应:
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迁徙飞行时能息息相通、善于配合的大型候鸟天鹅。應,篆文(疑为“雁”的变形,息息相通、善于配合的候鸟)(心,意念),表示像大雁一样意念相通。造字本义:动词,彼此存在息息相通的共鸣,能默契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雁”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应”,依据狂草字形对正体楷书字形进行整体简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雁”简写成“广”加三点的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简化成一横。光影的折射为“映”,强调客观性;对某一事物的反响为“应”,强调主观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應,當也。从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应,当,该。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8.塞:
,甲骨文(宀,房屋)(两个“工”,表示大量器械、材料)(双手操持),表示借用工具修补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加“土”(泥巴),强调胶泥的补砌作用。造字本义:动词,借助工具、材料,用泥土填堵房墙的漏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塞,隔也。从土,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塞,筑在边区的隔障。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9.
窌:地窖,引申为漏洞。
10.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答应。金文(匚,是“匸”的变形,围墙,表示躲藏)(若,即“喏”的本字,表示应答),表示藏而不应。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若”写成,明确“应答”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藏身躲避,不回应。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若”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匿,亡也。从匚,若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匿,逃亡。字形采用“匚”作边旁,采用“若”作声旁。

11.端:
”是“”和“”的本字。,甲骨文(“止”上有水,即涉水)(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止,脚)(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金文严重变形,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上部的“止”写成“爪”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下部的“老”写成“而”形的。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立”(站直)另造“”代替,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耑”写成。作为动词时,古籍多以“端”代替“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端,直也。从立,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端,站直。字形采用“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

12.貌:
”与“”同源;“”是“”的本字;而“䫉”是“貌”的异体字。皃,甲骨文(白,雪色的)(人,人体),表示老人的头发雪白。古人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蓄须蓄发,老人的须发长而白,头部形象特征突出,因此古人以老人头部长而白的须发,借代人体的外貌特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的“头部形象”本义消失后,籀文在“皃”字基础上加“豸”(猛兽)另造“”代替,表示人与动物头部发型、发色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形象特征。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豸”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皃”写成。篆文异体字“䫉”则用“頁”(头部)代替“皃”,强调“头部形象”的含义。“皃”的同源字“伯”,甲骨文将“皃”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表示头发发白的老人。古籍多以“貌”代替“皃”和“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皃,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䫉,皃或从頁,豹省聲。䫉,籀文皃,从豹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皃,刻意塑造的仪容。字形采用“人、白”会义,“白”像人的面庞形状。所有与皃相关的字,都采用“皃”作边旁。䫉,这是“皃”的
异体字,采用“页”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䫉,这是籀文写法的“皃”字,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
13.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预见、预示。逃,篆文(辵,行进)(兆,预见),表示依据预见行进。造字本义:动词,见势不妙而飞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兆”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逃,亾也。从辵,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逃,亡命,为躲避追杀而狂奔。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兆”作声旁。

14.患: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从内部连贯在一起。患,金文(宀,房屋)(像疼痛皱眉的病人)(双手),表示为家中的病人按摩、抚慰。籀文(门,代表室内)(卄,皱眉的形象)(心,忧虑),表示古人因某种可怕的疾病躺在家里痛苦皱眉。篆文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串,从内部连贯在一起)(心,忧虑),表示家人生病,亲人同感忧虑。造字本义:动词,生病卧床,居家疗养,亲人忧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患,憂也。从心上貫吅,吅亦聲。,古文从關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患,忧虑。字形采用“心”作边旁,心上一竖贯穿“吅”,“吅”同时也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患”字,采用有所省略的 “關”作声
旁。
15.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兽皮,借代羊皮。彼,篆文(彳,即“行”,四通大道)(皮,兽皮、羊皮),表示羊皮上的大道,即古代用羊皮制作的舆图,借代远离中原的漫漫西域。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羊皮制作舆图的遥远西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双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皮”写成。古人称立足之地为“此”,称前往之地为“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彼,前往有益的地方。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阴阳合符,才能成事,之前都在说这个道理,现在在讲如何合符的操作,摩篇就是在讲如何来清晰探知并扰动阴符的这个部分。阴符在对方心中,牵动阴符在外展现的是对方的情欲,情丝是系着阴符的那根线,要探知阴符,就要找到这跟线,这个线拴着情,那就从欲入手,来让他自己暴露出来。这里似乎也提示,人如果被情绪抓住,那么自己也很容易暴露无遗被想要捭阖我们的人牵着鼻子走。如何让情丝暴露,那就要用摩术,也就是以我方的言语来与对方互动,按照对方的情绪反应找到这跟线,但是要注意的是找到之后,不能立刻抓着线就往上提,而应该先退到一边,隐藏起来,这个部分非常关键,不打草惊蛇,等待谋划到位之后,在做行动。


四、提问:今天的经文讲述了什么是摩,和“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的摩术原理。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在本段经文中的“内符”是什么意思?
鬼谷子通篇讲的核心就是阴阳合符,这里的内符,其实就是阴符,掌握在对方心中的内心志意,纵横捭阖,就是要我方计谋志向与对方志意相合,所以摩篇讲的就是阴阳合符的详细操作——如何让阴符展露出来,因为只有了解了阴符,我们才能让阳符去匹配阴符。所以内符就是这个阴符,也就是对方内心的谋略打算,真正的内心志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5 0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二日


一、抄写及翻译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累,而天下比之神明。


     上古时期,善于摩的人,像是拿着钩子面对深渊,放上诱饵投放钩子,必定会获得鱼。所以说:核心的事情很快就可成功,还不被人所探知;主管军队,很快就会胜利,人们也不畏惧。圣人谋划于阴符,所以叫做神;成事于阳符,所以称作明。所谓能够把主管的事情很快做成的人:积累了德,人民生活安定,不知道是谁谋求的利益;积累善,人民得道,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治理天下就如同神明。主管军队很快胜利,经常战斗不需要过分争斗,也不耗费太多,人民也不知道就服从了,不知道劳累,天下都与神明一般。

二、正音查字
1.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群小鸟在树上呱叫。操,篆文手,挥动拳脚噪,集体呐喊),造字本义:动词,集体喊着口令训练或演习。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操,把持也。从手,喿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操,把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喿”作声旁。

2.钩:
“勾”是“鉤”和“鈎”的本字;“鈎”是“鉤”的异体字。勾,籀文是象形字,像中部弯曲呈∪形、两端尖利的工具,中部可提抓、挂吊,两端可用于刺戳。篆文假借“句”代替“勾”。籀文字形与“厷”极为相似,篆文则与“句”重复,为避免混淆,隶书另造“丩、厶”会义的“勾”代替。当“勾”的名词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金属)另造“鉤”代替,表示金属勾连工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鈎”用“勾”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句”。造字本义:名词,可刺戳、可提挂的弯曲金属勾连工具。《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简化成“钅”。古籍多以“鈎”代替“鉤”。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鉤,曲也。从金,从句,句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钩,金属勾。字形采用“金、句”会义,同时“句”也作声旁。

3.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中的(零)的误写;零,表示雨水自上而下降落。,金文像一个人在俯视零,雨水自上而下降落),比喻目光自上而下打量。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零”误写成“品”造字本义:动词俯首察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临”,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临、摹、描、拓,是中国书画研习或复制的技法,“临”指现场对照着原作原本进行写、画,目的是训练观察与理解,“临写”与“背写、默写”相对;“摹”指凭借手对实体的触摸和实际感知,目的是精确判断形体,并以复制或仿造手段,塑造或雕刻出原样的实体(传统书论或和画论中常将平面制作的“描”,等同于立体造型的“摹”);“描”指看准底图或底字,在透明的纸上照样画写,目的是精准地重现底图原形;“拓”指将纸平铺在阴刻凹陷图文的金石上,用墨袋扑打或抹擦出白显的图文,目的是复制金石上的阴刻图文。“临摹”是偏义复词,词义偏指“临”;“描摹”是偏义复词,词义偏指“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臨,監臨也。从臥,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临,俯视察看。字形采用“臥”作边旁,采用“品”作声旁。

4.深:
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表示伸手探穴。深,金文水,潭罙,即“探”,伸手探洞),表示探测潭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并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深,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从水,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深,河川。源出桂阳南平,向西流入营道。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罙”作声旁。

5.渊:
𣶒”是“”的异体字;“𣶒”又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圆圈形状。,甲骨文囗,即“圈”,圆圈川,河水),表示圈状的河水,即河心的漩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圆圈状的“囗”写成半开放的,表示河道,并在河道中间增加表示洄流的形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川”写成四横。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𣶒”将金文字形中的河道写成“八”,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漩涡的写成。当“”和“𣶒”偏废后,繁体甲骨文加“水”,明确“河心漩涡”的含义。繁体金文“淵”在简体金文“𣶒”基础上加“水”(河川),并用“沈”代替漩涡形状,横写的“工”是“方”(披枷的犯人)的省略,表示古人在河川最深的地方施行“沉潭”死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𣶒”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执行淹毙死刑的深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𣶒”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渊”,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𣶒”简写成,即将正体楷书字形中表示川流和方枷的写成“米”。抛尸山崖的天葬叫“坠”,抛尸的深谷叫“壑”;沉潭的死刑叫“沈”,执行死刑的深潭叫“渊”。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淵,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𣶒,淵或省水。囦,古文从囗、水。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渊,洄流的水潭。字形采用“水”作边旁,象形。字形的左右两边,像岸沿,而中间像流水的样子。𣶒,这是“淵”的异体字,省去了
左边的水旁。囦,这是古文写法的“淵”字,字形由囗、水会义。
6.饵:,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朵状物。餌,侯马盟书食,面食耳,朵状物),表示捏成耳朵状的面食品。篆文承续侯马盟书字形。篆文异体字蒸汽耳,朵状物鬲,煮锅),表示将捏成耳状的面食放在鬲锅干蒸。造字本义:名词,用面皮包裹内馅的饺子,北方著名面食之一。因多用水煮,俗称水饺因制作时将面皮的两边扭绞在一起,捏成耳朵状,又叫,或饺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餌,粉饼也。从,耳聲。餌,或从食,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饵,粉饼。字形采用“”作边旁,“耳”作声旁。饵,这是“”的异体字,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耳”作声旁。

7.投:
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长柄锤击杀武器。,篆文手,扔、掷殳,长柄锤击杀武器),表示掷出击杀武器。造字本义:动词,动词,手执击杀利器,掷向野兽或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提手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投,擿也。从手,从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投,投掷。字形采用“手、殳”会义。

8.鱼:
魚,甲骨文、金文像头、鳍、尾俱全的水中脊椎动物。甲骨文字形中(现汉中没有对应字形)像张着凶猛虎口的大鱼;有的甲骨文字形(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字形)表示将鱼吊挂起来风干。金文中的简体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鱼头简化成“人”形,将鱼尾简化成“人”形。篆文则将鱼尾形状简化成“火”形造字本义:名词,有鳍、鳃和流线体型的冷血水生脊椎动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简写成“四点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鱼”,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四点底”简化成一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魚,水蟲也。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凡魚之屬皆从魚。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鱼,水中生物。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所有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边旁。

9.得:
䙷”是“得”的本字。䙷,甲骨文手,捡拾贝,最原始货币),表示捡拾贝壳。当“䙷”的本义消失后,繁体甲骨文再加“彳”(行进)另造“得”代替,强调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写成“目”,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持有)写成“攴”(持械打击)。篆文则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目”写成“見”,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寸”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双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䙷”写成,“貝”形消失。古籍多以“得”代替“䙷”。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聲。䙷,古文省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得,远行而有所收获。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㝵”作声旁。䙷,这是古文写法的“得”字,省略了“彳”。

10.焉: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雁”的省略,表示候鸟。焉,金文鳥,即大雁,候鸟正,即“征”的本字,征服),表示远征的候鸟。篆文变形较大,将金文字形中的“正”变形成“下”,将金文字形中的“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候鸟长途远征。隶化后楷书继续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鳥”写成。远古祖先受限地理阻隔交通落后,无法全景观察候鸟迁徙的完整轨迹,每见头顶高空中飞过的候鸟群,他们只能感叹候鸟归宿的不可知,因此“焉”引申出常用疑问代词“哪里”的含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凡字:朋者,羽蟲之屬;烏者,日中之禽;舄者,知太歲之所在;燕者,請子之候,作巢避戊己。所者故
皆象形。焉亦是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焉,焉鸟,羽黄色,产于江淮流域。“焉”字像焉鸟之形。所有这些字都有共同点:朋字,表示羽虫之类;乌字,表示日间飞禽;舄字,表示
知道太岁所在位置的鸟;燕字,表示知道得子征兆,因此作巢等待,避开戊己产子日的外部干扰。所提到的这些字,都是象形。焉字也属于这一
11.兵:兵,甲骨文廾,双手持握斤,斧子),字形像士卒双手持握斧子参战。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斧”写成“斤”;将“廾”写成。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斧子“斤”替换成“干”,并加“人”,强调“兵”是作战者。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斧”写成“斤”造字本义:名词,手持战斧作战的士卒。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斤”连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双手“廾”连写成。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使用特大战斧的将帅叫“王”。竹制武器叫“不”;带刃的木制武器叫“帝”;文治天下的叫“君”;头戴金冠之王叫“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𠈯,古文兵,从人廾干。𠬿,籒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兵,军械。字形采用“廾、斤”会义,像双手持斧,使劲的样子。𠈯,这是古文写法的“兵”,字形采用“人、廾、干”会义。𠬿,这是籀
文的“兵”。
12.胜:“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用“生”(“性”的省略)代替“自”(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胜”用“肉”(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用近音的“星”(xīng)代替“生”(性 xìng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胜,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胜,狗肉发出的气味。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生”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胜”是指没煮熟的腥臊生肉。

13.畏:
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巫师扮演的邪魔妖怪。畏,甲骨文爪,抓持田,是的省略,鬼面具),表示巫师手持面具化装。有的甲骨文卜,神杖头戴鬼面具的巫师),表示戴鬼面具的巫师手持神杖表演降神仪式。有的甲骨文将神杖“卜”写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诅楚文将“人”写成,将“卜”写成“爪”。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头戴鬼面具,手执魔杖,表演逐鬼驱邪的舞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鬼头”的“由”写成“田”,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导致“”形消失,“”形淡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畏,惡也。从甶,虎省。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畏,厌恶。字形采用“甶”和省略式的“虎”会义。“畏”字像怪物长着鬼头,张着虎爪,形象可怖。

14.积: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積,籀文禾,谷物責,即“績”的省略,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储备的粮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责”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积”,用近音的“只”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積,聚也。从禾,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积,聚集。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责”作声旁。

15.民:
”是“”的本字。民,甲骨文目,眼睛十,是“又”的变形,表示带手柄的利刃),表示用利刃刺瞎眼睛。金文“民”、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带手柄的利刃写成锐器形状,同时省去了甲骨文字形中眼睛的瞳孔,写成,强调“”是无瞳的瞎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目”写成,导致“目”形难辨。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隶书进一步变形。当“民”的“刺眼为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攴”(持械打击)另造“敃”代替,强调以利器刺瞎眼睛。古籍多以“民”代替“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民,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从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民,众氓。字形承袭古文的形象。所有与民相关的字,都采用“民”作边旁。

16.利: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省去两点。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17.神:“”与“”同源,后分化;“”是“”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示”另造“”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由两个“爪”和一竖指事符号组成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申”。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字形采用“示、申”会义。


18.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日”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月”写成。甲骨文异体字“朙”月,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黑暗房间的角落。“朙”的隶书异体字“眀”误将“囧”写成“目”。古籍多以“明”代替“朙”和“眀”。“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朙,月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

19.战: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弹弓。,金文單,即“彈”的本字,射击工具戈,刺杀工具),表示射击、刺杀。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远古士兵以弓箭、干戈为武器打斗拼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單”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戈”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战”,用“占”代替正体楷书的“單”。在合并字“战”的字形中,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佔”的省略,表示侵占、占领,因此“战”具有武力侵占、武力占有的意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戰,鬬也。从戈,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战,战斗。字形采用“戈”作边旁,采用“单”作声旁。

20.争:
爭,金文爪,上面一只手又,中间一只手又,下面一只手),表示众人伸手抢夺同一物品。篆文将金文字形下部的两只手混合成造字本义:动词,竞相抢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爪”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爭,引也。从、厂。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争,对拉。字形采用“、厂”会义。

21.费:
,金文弗,捆绑钱贝刀,割、解)。篆文省去“刀”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系扎的贝壳,购物开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费”,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費,財用也。从貝,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费,耗散钱财。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弗”作声旁。

22.服:
”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人,罪人又,抓捕、控制),表示抓捕罪犯。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服”代替,强调抓捕罪犯,并用刑枷加以控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凡”(木枷)写成“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舟”写成“月”,将篆文字形的“人”写成“卪”,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以致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古籍多以“服”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服,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从舟,聲。,古文服字,从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服,使用、役使。一种说法认为,“服”是马车右边的骖马,以便马车可以向右周旋。字形采用“舟”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
古文写法的“服”字,字形采用“人”作边旁。
23.比: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字形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匕”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比,密也。二人爲从,反从爲比。凡比之屬皆从比。夶,古文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比”
字。24.累:“”是“”的本字;“”是“”异体字;“”是“”简体字。(“纍”局部),篆文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表示一堆线团,其中“田”是篆文“囟”(线团)的变形。当“””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糸”(丝线)另造“”代替,强调储积丝线。隶书承续篆文字形。简体隶书将“畾”省略为“田”。造字本义:动词,将加工好的丝线缠绕成线团,将线团堆放在、累积一起,以备纺织使用。古籍多以“累”代替“畾”、“纍”和“絫”。《汉字简化方案》用“累”代替“纍”。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纍,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糸,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累,将丝线连缀得有条理。另一种说法认为,“累”是粗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畾”作声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如何在人心的深渊中,以摩来钓鱼,让阴阳两符相应。凸显在外的操作是一个外部阴阳。阴-不被察觉,神出鬼没;阳-成事、胜利。这个外部阴阳是内部阴阳和合的表现。能够完成这个的关键,在于,德,善,合道。德为之大,如灵龟般中正安定,才能保证一个稳,一个沉。善,才能保证一个正,一个合道,就能立功成事。摩为钓钩,德聚钓者,让钓者安定不被深渊撼动,善做饵,钓语得鱼。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摩术的基本操作,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今天的经文讲述善摩者“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神,什么是明,什么是神明?
神,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写成由两个“爪”和一竖指事符号组成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明: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
阴:金文阜,山地侌,天空多云、没有阳光),表示山地背阳、缺少阳光的北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山地背阳的潮湿北坡
阳:,甲骨文阜,山地昜,即“暘”,日光照射),表示受光的山坡。金文在甲骨文中(日光照射)的字形上加(光影),表示日光照射物体产生的投影。造字本义:名词,山地受光的南坡
文中说“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神在此处与阴相配,阴者,从字意看是背光之处,从前面经文所述,阴是内部志意深藏于心,不被察觉,需要阳来合。所以圣人谋划是在内心深处不会被察觉,处在暗处。神是什么,神,字意,祭拜闪电,是天公,万物得掌控者。不在人间,人不可知。此处说明圣人的谋略正确精密不可知,就像天神一样,所以此处的神指圣人内部的阴符-谋略
明在此处与阳相配,阳,字面是受光之处,前面经文中,阳是展露出来的言辞行为,用来钓情合阴。圣人成事,在于游说,从外来看,使用言辞钓语来最终成事,若在战场上,则是凭借兵来实打实的作战获得胜利,这个实打实展露在外的就是阳。明,是日光月光,照亮空间,也就是圣人言辞、用兵最终获得日月的成就,这就是明。
神明,记得七术中说,道者,神明之源。人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幻化而成的,人心中有神明,而成接天地的人。神明在天地间是道生的一个聚集气,这个气驻在肉身中,最终成人。也就是人通天地,能成为真人的根本。这里的神明,看似字面再说天神,其实也就是说把握阴阳吗,提携天地的真人的内部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摩篇第八 第三日


一、抄写及翻译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謟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摩的方法,有平摩,有正摩;有喜摩,有怒摩;有名摩,有行摩;有廉摩,有信摩;有利摩;有卑摩。平,是安安静静保持沉默;正,是顺着适宜于对方心思;喜,是让对方开心兴奋;怒,是让对方愤怒有所动作;名,是让对方出发;行,是让对方成功;廉,是给对方名节;信,是满足对方期望,给予一个未来蓝图;利,是满足对方所求;卑,是隐藏隐瞒。所以圣人使用的摩术,其实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成功的,是因为应用是不对的。



二、正音查字
1.平:“平”与“乎”同源。乎,于,号角向上的“气”、或发出的响声),表示号角吹得紧急、响亮,表示危机来临,部落紧急“呼叫”。平,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乎”(吹号示警,招集部落)顶部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号音悠长、稳定,无起伏,以此号音代表部落安全无事,安定众民。简体金文将“气”和“于”构成的“乎”,连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乎”写成“兮”造字本义:动词,号音稳定悠长,没有起伏变化,表示警情安定。隶书承续简体金文字形。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亏”(表示完全缺乏中气);号角吹得“嘘嘘”无力叫“兮”;号角高亢并紧急叫“乎”(“呼”,部落紧急招集的号角);号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号音平直,表示平安无事,没有警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平,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平,语调平缓舒放。字形采用“亏、八”会义。字形中的“八”,表示分散。

2.正:
正”是“”的本字。,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国的方框“囗”写成实心点的指事符号,写成指事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指事符号由实心点写成短横。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彳”(行)另造“征”代替。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所有与正相关的字,都采用“正”作边旁。㱏,这是古文写法
的“正”字,采用“二、止”会义,二,表示上苍。,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正”字, 采用“一、足”会义,足,也是“止”的意思。

3.喜:“”是“”的本字。,甲骨文壴,鼓,代庆典口,欢笑),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有的甲骨文以“彭”(嘭)代“壴”,强调庆典中的鼓乐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庆祝中欢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当“喜”的“欢笑”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嘻”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喜,樂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屬皆从喜。歖,古文喜从欠,與歡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喜,快乐。字形采用“壴、口”会义。所有与喜相关的字,都采用“喜”作边旁。“歖”,这是古文的“喜”字,字形采用“欠”作边旁,造
字方法与“欢”相同。

4.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俘获或抢劫女子,迫使其劳役。怒,篆文奴,役使心,不满态度),表示被奴役而不满。造字本义:动词,因失去自由、遭受奴役而发泄不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怒,恚也。从心,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怒,愤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奴”作声旁。

5.名: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月牙形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夕”写成。古代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大部分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与“”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是对“”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名,自称。字形采用“口、夕”会义。夕,天黑。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

6.行:
háng),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失去路口形象。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隶书一定程度上恢复金文字形。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行”的左右两边“彳”、“亍”,应该被称作“左行旁”、“右行旁”,而不是“双人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行,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采用“彳、亍”会义。所有与行相关的字,都采用“行”作边旁。

7.廉: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合并、连接。,金文广,开放式建筑兼,合并、连接),表示与主体建筑相连的开放式建筑空间。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广”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兼”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将房屋主体与外部开放式空间相连接。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隶书将两“禾”一“又”的简化成“兼”。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兼”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廉,庂也。从广,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廉,窄小的屋子。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兼”作声旁。

8.信:
“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㐰,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訫,这是古文写法的
“信”字。

9.卑:卑,金文像古代有手柄的扇子又,抓持),表示打扇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扇形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仆人手持扇子躬身服侍主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简化成“十”。俗体楷书误加一撇,将隶书字形中的扇形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卑,賤也。執事也。从、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卑,地位低贱。被迫劳作。字形采用“、甲”会义。

10.宜:
”与“”同源,后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和“”的本字,表示祭祖杀牲,平分肉食。,甲骨文且,祭祖杀牲,平分肉食两个“夕”,两肉块),表示祭祖仪式上平分肉食。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且”的中间一横写成“等号”,强调“平分”。有的金文误将“且”写成“宀”。籀文、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祭祖杀牲,平分肉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且”。从甲骨文字形看,古人称平分肉食为“宜”;称独享双份或数份肉食为“多”;称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宐,所安也。从宀之下,一之上,多省聲。,古文宜。,亦古文宜。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宜,安居的所在。字形采用“宀、一”会义,表示在宀(房屋)之下、在一(地板)之上,由省略了一半的“多”作声旁。,这是古文写
法的“宜”字。,这也是古文写法的“宜”字。

11.悦:”是“”和“”的本字。,甲骨文八,表示发音,参见“只”兄,念叨祝祷),表示念念有词,祝祷祈求。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的“为祈求而颂神许诺”动词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言”另造“”代替。当“”引申出形容词“因祈求实现而深感快慰喜乐”之后,篆文再加“心”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形容词,因祈求的兑现而深感快慰、喜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兑”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兑”写成。古籍有时假借“説”代替“悦”,表示因祈求兑现而深感愉快满足。
12.发:“髪”是“”的异体字;“发”是“髪”的简化字。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跋”的本字,表示狗突然拔腿奔跑。,金文犮,即”的本字,狗拔腿奔跑首,顶部长有长毛的人的头部),表示人拔腿奔跑时头上飞扬的长毛。有的金文将“犮”写成“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首”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犬的奔跑形象明确写成“犮”(跋),强调“”与“跋”的关系。篆文异体字“髪”误将“犮”写成“犬”,并用“髟”(动物头上飞扬的长毛)代替“首”,强调人急奔时头上飞扬的“长毛”。造字本义:名词,人或动物头上的长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误写的“犬”恢复成“犮”(跋)。简体草书将楷书字形中的“髟”省略成“彡”,并将楷书字形中的“彡”简化成一点,将楷书字形中的“犮”写成“友”字形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发”,依据草书字形大幅简化,导致“长毛”的本义线索消失。古籍多以“髪”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发”(髪)合并代替读音相近、但字形与含义毫不相关的“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髪,根也。从髟,犮聲。,髪或从首。,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发,根部。字形采用“髟”作边旁,采用“犮”作声旁。,这是“髪”的异体字,字形采用“首”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髪”。

13.洁: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切除丝品上的杂乱余丝。,篆文水,污渍絜,切除杂丝),表示除去污渍。造字本义:动词,去污除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絜”写成。俗体隶书“洁”用笔画简单的、同音的“吉”(好的、有利的)代替篆文字形中的“絜”(切除杂丝),表示“吉水、净水”。《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楷书“洁”,采用简单的俗体隶书字形,代替繁复的正体楷书字形。除污去湿为“”,用水清洗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潔,瀞也。从水,絜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洁,干净。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絜”作声旁。

14.期:
“期”是“𣇳”的异体字;而“朞”和“稘”是“期”的异体字。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箕”的本字,建筑时装沙运土的竹制盛具。𣇳,金文,时间、时日其,即“箕”的本字,借代建筑时装沙运土的工具,借代建筑劳动),表示建筑所需工时。有的金文将“日上其下”的结构,调整成“其上日下”的结构。当“𣇳”引申出“周而复始的循环时段”后,金文将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用“月”(三十天一轮的计时循环)代替“日”(时间),将“𣇳”写成“期”,表示以一定时间长度为一轮的循环。繁体金文省去“月”,加“丮”(“执”的本字,操持工具)、加“止”(“趾”的本字,借代脚板、借代下地)、加“人”(农夫),表示农人以季节为令、一年一轮种植各种农作物。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完成建筑预估所需的一轮工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其”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月”写成。楷书异体字“朞”将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篆文异体字“稘”用“禾”(稻谷)代替“月”(三十天一轮的计时循环),表示稻谷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古籍多以“期”代替“𣇳”、“朞”和“稘”。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期,會也。从月,其聲。𣇳,古文期从日、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期,两个时间点相重合。字形采用“月”作边旁,采用“其”作声旁。𣇳,这是古文写法的“期”字,字形采用“日、丌”会义。

15.謟:隐藏,隐瞒

16.非:
“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变形,指事特征消失。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在“非”字基础上再加双手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非,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从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非,违背。字形采用“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构成,采用左右两翼相背的含义造字。所有与非相关的字,都采用“非”作边旁。


三、理解联想事例
摩的操作如此之细致,感觉其本质在于循“欲”,志为欲之使。捭阖的本质在于了解清楚对方志意,与其向合。志源自于欲,摩术的几种类型,面对不同人进行的不同操作,根本都是,探其欲,钓鱼(欲)。

四、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今天的经文讲述摩操作的种类。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经文中,“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是说,世人皆可触及摩术,摩术随处可见,但是只有圣人能够成功,因为世人用摩,无道且不知,不懂得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也不遵守,被私欲所困,即便摩术随处可见,世人也无法使用成功。只有圣人得道,遵循天地运行的阴阳法则,不被私欲所左右,才能正确运用摩术,获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6:13 , Processed in 1.31522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