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吕丽芳

吕丽芳《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1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天任务
整理自己的心得提纲:

一、总述:在谋划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怎样能够做成?为什么能做成。
二、分述:谋划的过程中具体的怎么做;1、用志一处,凝神聚气;
能够做到反而求应,以其见者知其隐者;必然有坚定的志,然后用志一处,然后这种凝神聚气的状态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就像我爸爸曾经说过的:只要你是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你就一定能做成。说的也是也是用志一处,凝神聚气。
如果做不到,志本就是散的,那么什么捭阖、反应、揣摩、权谋,都是只是书上的文字而已,读不到心里去。
2、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
“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这段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一度思考过自己为何不如一介虫知扬长避短。扬长避短大多不是为了扬长而扬长,为了避短避短,往往是为了成事;是冲着成事这个目标去的。而我往往是目光不够长远,眼睛只盯着眼前的得失,而且是私的。
3、安徐正静。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愣了很久,愣的过程中就在琢磨这四个字,我感觉安徐正静是一个递进的状态,心安自然动作就可以慢下来,做事也就正了,静是最终的状态;可以成事的状态。
三、总结:做成一件事的必备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2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周:
第一天 持枢
原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一、查字:
1、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之,止,不动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以“寸”代替“又”。有的金文加“口”),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加“邑”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手”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2、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

3、春: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种籽萌芽扎根。萅,甲骨文林,林野日,太阳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有的甲骨文林”改成,表示严冬过后,大地回温时野草重新发芽吐绿。有的甲骨文艸”写成四个,表示春风带来漫漫丰草。金文将字形简化成三形会义:艸,绿草屯,生根发芽日,暖阳),表示暖阳暖风催生遍地绿草。篆文、隶书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 连写成,字体严重变形,至此形消失,”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严冬之后,风和日暖,使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4、夏:夏,甲骨文口,圆圈,代表天体、太阳頁,动脑筋思考的人),表示太阳当头,阳光直射,农人考虑生计。对于远古时代靠天吃饭的中原先祖来说,在秋冬季节农耕难有作为,因而一年一度太阳回归北方的季节,显得特别宝贵,值得高度重视,抓紧时间耕种生产。有的甲骨文将形似“口”的圆圈写成明确的“日”,强调农人和太阳的依赖关系。金文将上下结构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的,并加(双手)、加“夂”(脚),表示太阳回归之季,手脚忙碌,抓紧农业生产。有的金文省去“日”,同时再加“卜”(观测天象)、加“耒”(翻地的农具),强调在太阳回归北方之季,先民观测天象,手持刀,脚踩耒,应季农忙。有的金文用“刀”(砍斫拓荒)代替“卜”(观测天象)。篆文基本承续简化的金文字形,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刀”造字本义:名词,中原农人抓紧耕种生产的太阳回归季节隶书承续篆文字形。简体隶书省去双手,简化为“”,以致本义线索模糊。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焚山造田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鲧”;最早推广治蛇治水的首领为“禹”。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始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 

5、秋:”和“”是“𥤚”的异体字;而“”是“”的异体字。𥤚,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侧视的昆虫,侧影突出了蟋蟀的两根长须、椎头尖嘴、轻捷长足、宽大腹部、透明薄翼。有的甲骨文加“”而写成会义字:像蟋蟀的昆虫火,借代烧火做饭的灶台),表示天气转凉之后,喜欢藏身于灶台带有余温的缝隙中的蟋蟀。籀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长须写成“禾”,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蟋蟀躯干写成“龟”,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火”写成。至此,字形由甲骨文的演变成籀文的,面目全非。篆文异体字“秌”省去籀文字形中的“龟”,将籀文字形中上下结构的写成左“火”、右“禾”的“”。隶化后楷书异体字“秋”将篆文字形的左“火”右“禾”结构,调整成左“禾”右“火”造字本义:名词,天气转凉、蟋蟀啁鸣的季节。“𥤚”的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龟”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四点底”。楷书异体字“龝”省去“四点底”。古籍多以“秋”代替“𥤚”、“龝”和“秌”。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生,长,收,藏。古籍有时假借“”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合并代替“”。

6、藏:”是“”的异体字;而“”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当“”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草头”,将篆文字形中的“臧”写成作为名词“珍宝”时,“藏”合并代替了“”和“”。
--------------------------------------------------------------------------------------------------------------------------------------------------
“藏”字合并代替了“(zàng)”和“(zàng)”。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宀,房屋爿,卧床酉,陶罐、酒坛),表示把宝物珍藏在家中最私密的床底下的陶罐里。先秦隶书“臧,即“藏”的本字,躲藏、藏匿貝,珍宝),明确“隐藏珍宝”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小心珍藏的传家宝。古籍多以“藏”代替“”和“”;而“”字和“”字已被废弃。

7、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8、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征战结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隶化后楷书的“戌”形淡化。

9、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文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10、衰: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的省略,借代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二、翻译:

持枢,就是掌握行动的关键,控制事物的规律。比如春季耕种、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储藏乃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不可悖反这一自然规律,如果逆行逆施,违反自然规律,即使获得成功,最终也会失败。由此而知,君主也有他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他要组织百姓生产生活,教养万民收获、储藏等。也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如果背逆客观规律,即使能够变得强大,也必将衰弱。这是客观规律,是君主必须遵守的大纲纪。



三、理解事例联想:
枢机,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四、今日提问:
持枢,失传后只剩下一个自然段。今人能看见的只有这段看起来像是结论,也像是开篇的一段文字:持枢, 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全篇只剩下这么几句,《意林》引用的这句话,疑是本篇遗文。持枢剩下的内容,也许只能这样到处寻找了。以德养民,犹草木之得时;以仁化人,犹生草木以雨润泽之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枢: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
本文我认为是天道、天机;顺天道者昌,逆天道者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6: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周  第二天:
原文:“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当世异时,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一、查字:
1、振:“辰”是“”的异体字;而“辰”是“䢅”、“振”和“辱”的本字。,甲骨文,是“石”的简写,借代石器是“丮”的简写,即“执”的本字,双手持握),表示手执石器,进行原始的劳作生产;其中“是“石”的简写、是“丮”(执,双手抓持)的简写。简体甲骨文将“石”简写成,将“丮”简写成。甲骨文异体字用“又”(单手抓持)代替“丮”(执,双手抓持)。当“辰”的“手持石器、砍斫挖凿”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又”(抓持)另造“辱”代替、或甲骨文加双手“廾”另造“䢅”代替、或金文再加“手”另造“振”代替,强调手持石器的劳作的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辰”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石器时代的先民手持石器,伐木锄草,垦田耕作,辛勤忙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提手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辰”写成。作为动词,古籍多以“辱”或“振”代替“䢅”;作为名词,古籍多以“晨”代替“䢅”。
2、穷: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身屈体。,金文穴,洞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穷”,以“力”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躬”,表示无能为力。古籍常“贫穷”、“贫困”并称——“貧”是缺乏钱财,没有支点,经济不自由;“穷”是没有出路,失去希望,身心不自由;“困”是环境不利,行为被动,人身不自由。

3、趋: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割草,收割,获取。趨,篆文走,跑芻,收割),表示跑着抢收。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庄稼成熟时迅速抢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

4、急: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追赶、捉拿人犯。,金文及,抓人心,情绪),表示被人追逼的感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感到被追逼,感到紧张焦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5、施: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同源,是“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金文㫃,是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的省略,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㫃”写成,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写成形的,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写成形的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㫃”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也”写成

6、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纠结。拘,篆文手,抓句,纠结、绑),表示抓捕并捆绑。籀文加“糸”(绳索),强调“用绳索捆绑”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逮捕,捆绑嫌犯,看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7、执:“執”是“挚”的本字。執,甲骨文幸,拷手的枷锁丮,伸出双手的人),表示一个人的双手被锁在木枷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枷“幸”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同时将金文字形中伸出双手的人“丮”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枷锁住嫌犯双手,正式逮捕拘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丮”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幸”简化成“提手旁”当“执”的“拘押嫌犯”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手”另造“挚”代替。

8、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依靠。,金文因,依靠心,感激),表示感激依靠。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内心所感激的借以渡过难关的外来帮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因”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9、俦:[chóu]

1.伴侣。 2.等;辈。

10、惠:,金文叀,纺纱的转轮,借代纺织心,表示善良温柔),表示女子纺纱织布,操持家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女子心灵手巧,善良温柔,且心地美好,与人为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称大臣善于组织管理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11、阗
tián
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填”的省略,表示充塞。闐,篆文門,借代家园真,即“填”),表示塞满家园。造字本义:动词,各路宾朋与热闹喧声遍布家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阗”,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二、翻译:
“中经”所论述的是那些救人危难,给人教诲和施以大恩大德的人。如果他们救助了那些拘捕在牢房的人,那些被救者,是不会忘记其恩德的。能言之士,能行善而广施恩惠,有德之人,按照一定的道义准则去救助那些被拘押的人,被拘押的人一旦被救,就会感恩而听命了。一些士人,生不逢时,在乱世里侥幸免遭兵乱;有的因善辩而受残害;有的起义成为英雄,更遭受陷害;有的恪守善道;有的虽遭失败,却自强自立。
因此,恪守“中经”之道的人,推重以“中经”之道施于人,而不要被他人控制。控制他人者掌握主动权,而一旦被他人控制,就会失掉许多机遇。“中经”之道就是关于“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的原则探讨。《本经》中记载的理论,权变的要旨,均在《持枢》、《中经》两篇中。


三、理解事例联想:
感觉中经的这一段描述的像是武侠小说里的侠之大者,也就是那些为国为民的大侠们。


四、今日提问: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固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按根本末讲:七术是根,本经是本,持枢和中经是末。
按阴阳讲:七术是阴和本经是阴,持枢和中经是阳。
按时间先后的变化讲:七术在前,本经在后,之后是持枢在前,中经在后。

师说:
“中经”所说的是,那些为了振穷趋急,而施用厚德和言能的人。如果他们救助了困境中的人,那些被救者,是不会忘记其恩德的。所谓能言(策士),不失善人之类而广施恩惠;所谓施德,动能循理而能依道而行。所谓救拘执者,小人在拘执能被救养,则小人可得而使用之。策士生不逢时时,或者仅仅是免于填坑,或者成为善于加害嫉妒得能言善辩之人,或者放弃仁德而崇尚武力而成为一世雄主,或者被拘成为罪人,或者独守善道,或者在不断失败之中自立。
因此,道(中经之道)的关键贵在施道于人,而不是人施于道。施道于人者手中握权,人施于道者会失去天命。因此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等方法。《本经》中记载的如何做到这些的原理,运用变化的要点则在《持枢》、《中经》两篇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23: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周 第三天
原文:“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微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一、查字
1、容: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
2、貌: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
3、爻:造字本义:动词,古人效法天地之变的规律,用阴阳的组合(八卦)变化,推测、计算世事的变化。
4、守: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
5、淫:造字本义:动词,降雨过度,雨天连绵不尽。
6、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作为帝王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邑或村落。

7、郄 xi 造字本义:名词,山谷中的城邑,据传为晋国大夫叔虎所受封的城邑,即今山西沁水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
8、散: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
9、须:造字本义:名词,男子两腮和下巴标志性的毛发
10、调:造字本义:动词,为达成一致在各方间商议。

二、翻译: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是因人而变化的人的行为,可以影响人的形容和相貌。伪狡者,仅凭他们的形容和外貌就能够辨识他们;而恪守道德的有为之人,他们不看违背礼节的事,耳朵不听邪恶之言,他们谈论的都是《诗经》《尚书》之类,他们没有乖僻淫乱行为。他们以道为外貌,以德为容颜,相貌端庄神色温和,不能光从外表来辨识他们。常常是隐名埋姓而回避人世。
  “闻声和音”,听到声音是否与之相合,也是一种方法。如果说人与人意气不投:也就不接受对方的恩爱友好。就如同在五音中,商与角两种声音不相和,徵与羽不般配一样。能成为四声的主音唯有宫声而已。所以说,音声不和谐,悲伤韵律是不会产生的,散、伤、丑、害都是不和之音,如果把它表现出来一定是很难入耳的。就算这些行为良好和声名盛大,也不能像比目鱼和比翼鸟那样亲密无间,这是意气不投、音律不和的缘故。

三、理解事例联想:
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他的长相。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1:5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周 第四天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故胜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为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一、查字:
1、解: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

2、仇:造字本义:动词,追究伤害,攻击报复。

3、羸:造字本义:形容词,羊只因老幼瘦弱而毫无抵抗力。

4、弱:造字本义:形容词,强弓寿命已到,缺乏力量。

5、负:造字本义:动词,用肩驮贝而行。

6、卑:造字本义:动词,仆人手持扇子躬身服侍主人。

7、宗:造字本义:名词,同姓子孙献祭崇拜祖先的祠堂。

8、盅: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用于司酒或司茶的小圆壶,常置于茶盘或酒盘的中央。

9、强: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

10、胁: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强力挟持,威逼其接受要求。


二、翻译:
所谓“解仇斗郄”,就是解决矛盾。“解仇”是调解两个弱小者的不和;“斗郄”则是当两个强大的国家不和时,使他们相争的策略。强大敌手相斗时,得胜的一方,夸大其功业,虚张声势。而失败的一方,则因兵败力弱,玷污了自己声名,有侮于祖先而痛心。所以,得胜者,一听到人们称赞他的威势,就会轻敌而贸然进攻。而失败者,听到有人同情他的不幸时,反而会努力支撑,拼死抵抗。敌人虽然强大,往往有弱点,对方虽说有防御,而实际力量并不一定强大。我方是可以用强大的兵势胁迫对方,让他们服从,吞并其国家。


三、理解事例联想:
这个场景的描述让我想到,如果我是强势的一方就该时刻保持警惕,不可轻敌,如果我是弱势一方也不要被对方的强大吓到,强大的敌人往往弱点也很明显,在保存我方势力的前提下,从对方的弱点出发。


四、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中经之术中的形体容貌和闻声知音,今天讲述解仇斗郄,“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隙,从而斗之也 ”,弱者之间相斗,宜解之;强者之间相斗,宜斗之。提请思考的问题是,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仇斗郄与中经之道“振穷趋急”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具体的方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4:41 , Processed in 1.11409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