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迪

况智迪《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15: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2-8-28 20:44 编辑

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  第十二周第一天

一、审视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树形图,对照原文,说说树形图不合理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是哪些?
树形图倒是这样画出来了,目前觉得逻辑也没啥问题,但在心里面,后面具体操作的部分印象很深,也有质感,然而与前面的捭阖、内揵飞钳都连接得不是很顺畅。就是图是一张图,但心里是三截,根本末没能完全形成一个通路。当心里出现一条不断鼓动腮(捭阖)的鱼儿,在水里灵活地游动时,就要通畅一些。这个图的框架结构需要调整。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7: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8月29日星期一   第十二周第二天

一、调整树形图,说说调整过后的好处
这样调整过后就有呼吸感,捭阖就是人的呼吸,反应是捭阖的实现形式,不断开闭进出,阳输入为阴,阴输出为阳。人能呼吸才是活的,要活得好就要做事,怎么才能把事做好,先内外有别,再根据不同目标揣摩、权谋、决策、执行,一环又一环地捭阖反应,最后成事成功,实现符言,就返回到了门户处,“阴阳相求,由捭阖也”。这样循环往复,就是司守门户。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17: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8月30日星期二  第十二周第三天

一、重新体会整张树形图,用文字概述鬼谷子要点
万物都是天地阴阳二气所造化,要和万物相处得宜,就要使用捭阖而阴阳相求。所以捭阖是鬼谷子全篇的根本原理。捭贵周,阖贵密,一捭一阖就周密而贵微。
反应之术就是使用捭阖这个根本原理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反复于根与末之间,反复于内与外之间,反复于彼己之间,而符应于微。
站根本原理上使用基本方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区分内外组织:内部组织使用内揵之术把系统建设起来,如果系统出现漏洞就用抵巇之术进行修补;外部联盟使用飞钳之术进行关系建设,内部组织合不了的,都可以纳入外部联盟里来,但计谋不两忠,所以要使用忤合之术,以斗争求团结,钳合不了的部分该放弃就要放弃。这是一对阴阳,捭阖。
虽然内外有别,内合外合组织在修补关系上使用的方法不同,但当组织关系建立后,不管是内部组织,还是外部联盟,要成事,就需要进行具体操作。步骤是:以揣摩之术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之后,就要建立权力控制关系,以权术权事,以谋术谋人,阴阳结合,提出恰当的计谋;人事两方都考量清楚,方案形成,就要进入后果分析而进行决策,趋福避祸;最后执行方案,执行时要安徐正静,最终名实相符而功成身退,捭阖不止。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8月31日星期三 第十二周第四天

一、编写讲述鬼谷子全篇思想的讲解提纲
1、总述:就像讲述一个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从胎儿有心跳(捭阖)开始,心跳就不可能停止,不断捭阖,接着就出生了,与世界有了反应,然后搞清楚谁是家人,谁是邻居,面对家长要内揵,出现问题就抵巇;面对邻居要飞钳,以斗争求团结,忤合。在与家长和邻居不断反应下长大了,就要做事了,怎么做呢:以揣摩之术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之后,就要建立权力控制关系,以权术权事,以谋术谋人,阴阳结合,提出恰当的计谋;人事两方都考量清楚,方案形成,就要进入后果分析而进行决策,趋福避祸;最后执行方案,执行时要安徐正静,最终名实相符而功成身退。此时,因德厚而心跳(捭阖)沉稳有力。
2、按章节顺序分述要点:
3、在生活中的应用:内外有别,亲疏有别,但可以不排斥不抛弃,而成人(仁)。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15: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第十二周第五天

一、全面列举,鬼谷子所引发的你的思想要点
(一)内外有别(可较完整表述):
1、内外有别是人在生活中进行捭阖的基本场所,无内外无捭阖。
2、内外有别之后,人就不再是一个自闭状态,不以情绪为主,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有内就有外,捭阖不停。
3、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与世界生产全面反应而有了揣摩之术、权谋之术、决术、符言之术,有进有退,但无弃人。
4、捭阖而心虚,处于外合组织中才能做到以斗争求团结,清晰区分内外组织,包括承认内外组织之间个别人员的调整,而无背叛,实现真正的忠诚。
5、混淆内外组织,以背叛避免背叛,就是强行关闭捭阖,是逆天之举。
(二)权术在生活中落实的困难(有些触动)
隐隐觉得与不领系统任务有关。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15: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2日星期五  第十二周第六天

一、整理自己的心得提纲
(一)总述:
就像讲述一个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从胎儿有心跳(捭阖)开始,心跳就不可能停止,不断捭阖,接着就出生了,与世界有了反应,然后搞清楚谁是家人,谁是邻居,面对家长要内揵,出现问题就抵巇;面对邻居要飞钳,以斗争求团结,忤合。在与家长和邻居不断反应下长大了,就要做事了,怎么做呢:以揣摩之术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之后,就要建立权力控制关系,以权术权事,以谋术谋人,阴阳结合,提出恰当的计谋;人事两方都考量清楚,方案形成,就要进入后果分析而进行决策,趋福避祸;最后执行方案,执行时要安徐正静,最终名实相符而功成身退。此时,因德厚而心跳(捭阖)沉稳有力。
(二)按章节顺序分述要点(以阴阳相求为底):
1、捭阖-反应
2、内揵-抵巇;飞钳-忤合
3、揣-摩、权-谋、决术、符言
(三)在生活中的应用(反复):内外有别
1、内外有别是人在生活中进行捭阖的基本场所,无内外无捭阖。
2、内外有别之后,人就不再是一个自闭状态,不以情绪为主,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有内就有外,捭阖不停。
3、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与世界生产全面反应而有了揣摩之术、权谋之术、决术、符言之术,有进有退,但无弃人。
4、捭阖而心虚,处于外合组织中才能做到以斗争求团结,清晰区分内外组织,包括承认内外组织之间个别人员的调整,而无背叛,实现真正的忠诚。混淆内外组织,以背叛避免背叛,就是强行关闭捭阖,为逆天之举。
6、在生活中不行使权谋之术,以阴谋论为由而拒,退缩到自我中心里,功能上就是拒绝承领系统任务,而拒绝捭阖、拒绝反应。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3日星期六  第十二周第七天

一、根据昨天的提纲,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心得。
(一)辨析:鬼谷子的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人之术,还是光明正大的圣人道术?
读了鬼谷子后,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分清了内外。把本属于外的人,拉入了内部,而只有内部组织,没有联盟,于是在现实中就存在着内部组织里隐藏着联盟,需要对盟友进行忤合时,却在我心里成了背叛,而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即对自己没有捭阖,该开没有开,该关也没有关。伤痕累累就形成了痔,于心里就只有了情,没有了事,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使用捭阖揣摩之术,然而别人心里有事,还不需要别人对我使用捭阖揣摩之术,我什么底都在情欲之下而主动曝露出来,所以,我就判定捭阖揣摩之术是阴冷厚黑的奸诈之术,因为内外无别,我一颗忠实的心对上别人的捭阖揣摩,怎么都不划算,而且我不可能有错,错的都是别人,于是,只能是这样的术有问题。
当对自己用了捭阖,进行整顿后,我内外有别了,区别了内部组织与外部联盟,事就入了心,志坚了,这时才可能做到罩场,把大家以及我都罩了起来,动态监控的不仅是对方还有我自己及内部组织,适时进行内揵或飞钳,与别人(众人皆有之)的内外相应,而能共同成事,这样一层又一层的一阴一阳的互推互胜,就是光明正大基础,就是自然规律。而具体的揣摩之术,只是更细微的阴阳相求,而周密贵微。一个庞大而周密的架构就由此形成,成为处理天下万事的根本法则。
(二)我对《鬼谷子》全文的理解
我认为《鬼谷子》全文像讲述一个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从胎儿有心跳(捭阖)开始,心跳就不可能停止,不断捭阖,接着就出生了,与世界有了反应,然后搞清楚谁是家人,谁是邻居,面对家长要内揵,出现问题就抵巇;面对邻居要飞钳,以斗争求团结,忤合。在与家长和邻居不断反应下长大了,就要做事了,怎么做呢:以揣摩之术对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之后,就要建立权力控制关系,以权术权事,以谋术谋人,阴阳结合,提出恰当的计谋;人事两方都考量清楚,方案形成,就要进入后果分析而进行决策,趋福避祸;最后执行方案,执行时要安徐正静,最终名实相符而功成身退。此时,因德厚而心跳(捭阖)沉稳有力。
(三)在生活中的应用(反复):
1、内外有别是人在生活中进行捭阖的基本场所,无内外无捭阖。内外有别之后,人就不再是一个自闭状态,不以情绪为主,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有内就有外,捭阖不停。不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与世界生产全面反应而有了揣摩之术、权谋之术、决术、符言之术,有进有退,但无弃人。
2、捭阖而心虚,处于外合组织中才能做到以斗争求团结,清晰区分内外组织,包括承认内外组织之间个别人员的调整,而无背叛,实现真正的忠诚,而亲疏有别。混淆内外组织,以背叛避免背叛,就是强行关闭捭阖,为逆天之举。
3、在生活中不行使权谋之术,以阴谋论为由而拒,退缩到自我中心里,功能上就是拒绝承领系统任务,而拒绝捭阖、拒绝反应。

二、十二章全文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2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4日星期日  第十三周第一天

一、原文:
持枢,失传后只剩下一个自然段。今人能看见的只有这段看起来像是结论,也像是开篇的一段文字: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二、查字正音:
1、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之,止,不动)(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以“寸”代替“又”。有的金文加“口”(邑),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加“邑”(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手”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2、枢——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
3、谓——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喟”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謂,金文(言,说话)(胃,即“喟”的省略,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胃”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4、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隶书将篆文上部的“屮”简化成,失去植物嫩叶萌发的形象。古籍常假借“生”代替“性”。
5、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人),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与“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6、收——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糾”的本字,表示绳子缠绕、打结。收,篆文(丩,即“纠”,纠结,表示用绳索梱绑)(攴,持器械打击),表示捆绑罪犯,并加以打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将“攴”写成“反文旁”。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
7、藏——“藏”字合并代替了“(zàng)”和“(zàng)”。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宀,房屋)(爿,卧床)(酉,陶罐、酒坛),表示把宝物珍藏在家中最私密的床底下的陶罐里。先秦隶书“(臧,即“藏”的本字,躲藏、藏匿)(貝,珍宝),明确“隐藏珍宝”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小心珍藏的传家宝。古籍多以“藏”代替“”和“”;而“”字和“”字已被废弃。
8、逆——“屰”是“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9、复——“复”是“復”的本字。复,甲骨文(南北两端各有瓮城的城邑)(夂,倒写的“止”,行走),表示往返于城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带瓮城的城邑写成,并用“人”代替“夂”。篆文综合甲骨文字形与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的城邑简写成表示两个瓮城的“吕”,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夂”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一点一横的。造字本义:动词,往返于城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瓮城“吕”简化成“日”,将篆文字形中的“夂”写成。当“复”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加“彳”(行,走动)另造“復”代替,强调“行走往返”的含义。古籍多以“復”代替“复”。《汉字简化方案》用“复”代替“復”,并用“复”(復)合并代替“複”。
10、纲——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绳织的捕猎工具。綱,甲骨文(“网”的简写,捕网)(糸,绳),表示提网的总绳。籀文写成“木”(柄)、“糸”(绳)会义,表示提网的手柄。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网”写成“岡”。造字本义:名词,提网的总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岡”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纲”,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岡”简化成“冈”

三、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四、翻译:
持枢,就是掌握行动的关键,控制事物的规律。比如春季耕种,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储藏,乃是天时的正常运作规律。不可悖反这一自然规律,而例行逆施,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即使成功一时,也终究必败。由此而知,人君也有他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他要组织百姓生产生活,教养万民,收获,储藏等。也不能违抗这些规律,如果背逆客观规律,即使表面上看似强大,也必将衰弱。这是客观规律,是人君必须遵守的大纲纪。

五、理解联想事例:
一个朋友在吃晚饭的时间打电话给我哭诉他们母子的关系,妈妈在旁边看我一直在接电话就很生气,有意在旁边大声地说:这人怪得很,在人家吃饭的时候打过来。我心咯噔一下,不知道会不会让朋友听到,毕竟人家心情不好,但朋友的话完全没有因此而中断,继续讲诉。我因此而更加笃定,当人处于强烈的情绪中时,就呈自闭状态,外面的信息几乎接受不到。“逆之虽盛必衰”,情绪虽强烈,但平息下来后会伤到心而虚弱不堪。所以,如果不掌握事物规律,仅在自我中打转,是不可能成事成功的。持枢,就是持住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卡在位置里发挥内外相通的功能,就掌握了人活着的基本规律。

六、今日问题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人比较奇怪,如果以情绪生活,就是一个伪人,谈不上枢不枢;但凡去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有一个感知我以及我和世界的感者,这时就明显有个枢,就是人心,内部世界,包括撞进心里来的世界,即所谓的心理活动,是门里面的部分;输出的语言、行为,是门外面的部分。如果这个枢没有私,就可供门轴灵活转动,而内外相通,阴阳相胜,而能成事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3: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5日星期一  第十三周第二天

一、原文:
中经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chóu]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当世异时,或当因免阗[tián]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xì],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二、查字正音:
1、拘——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纠结。拘,篆文(手,抓)(句,纠结、绑),表示抓捕并捆绑。籀文加“糸”(绳索),强调“用绳索捆绑”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逮捕,捆绑嫌犯,看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2、执——“執”是“挚”的本字。執,甲骨文(幸,拷手的枷锁)(丮,伸出双手的人),表示一个人的双手被锁在木枷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枷“幸”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同时将金文字形中伸出双手的人“丮”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枷锁住嫌犯双手,正式逮捕拘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丮”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幸”简化成“提手旁”。当“执”的“拘押嫌犯”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手”另造“挚”代替。
3、俦[chóu]——形声,字从人,从寿,寿亦声。“寿”意为“长时间的”。“寿”与“人”联合起来表示“终生的伴侣”、“老友”、“世交”等。
4、依——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装。依,甲骨文(衣,上装,借代前胸)(人,人体),表示一个人偎在他人胸上,不愿离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衣”写成
5、养——“䍩”和“養”是“𢼝”的异体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𢼝,甲骨文(羊,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攴,持械打击),表示手持鞭子在山地驱赶羊群。甲骨文异体字将“羊”写成,并用“行”(行进)代替“攴”(挥鞭驱赶),表示驱羊出门放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异体字“飬”将籀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用“食”(喂饲料)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攴”(挥鞭驱赶),表示以圈羊喂草代替户外放牧。造字本义:动词,牧羊或圈羊喂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依据狂草字形中“食”字下部的“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局部简化成两点,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介”。古籍多以“養”代替“𢼝”和“䍩”。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6、阗[tián]——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填”的省略,表示充塞。闐,篆文(門,借代家园)(真,即“填”),表示塞满家园。造字本义:动词,各路宾朋与热闹喧声遍布家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阗”,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7、坑——“坑”是“阬”的异体字。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抗”的本字,表示挣扎反抗。阬,籀文(阜,山地)(亢,即“抗”),表示在山上活埋反抗者。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用“土”代替“阜”,表示在地上活埋。造字本义:动词,在地上活埋反抗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坑”代替“阬”。
8、抑——“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爪,抓住)(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印”的“强制烙印”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抑”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9、拘——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纠结。拘,篆文(手,抓)(句,纠结、绑),表示抓捕并捆绑。籀文加“糸”(绳索),强调“用绳索捆绑”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逮捕,捆绑嫌犯,看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句”写成
10、形——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井。形,籀文(“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即“研”的本字,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研)写成“开”。“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11、容——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简写,即“囧”,窗洞,代居所。容,甲骨文(穴,岩穴)(囗,即“囧”,窗洞,居所),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采光通风,以寄居栖身。古鈢字形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写成“宀”、“谷”会义的结构,表示“山谷中的居所”。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谷”写成
12、貌——“伯”与“皃”同源;“皃”是“貌”的本字;而“䫉”是“貌”的异体字。皃,甲骨文(白,雪色的)(人,人体),表示老人的头发雪白。古人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蓄须蓄发,老人的须发长而白,头部形象特征突出,因此古人以老人头部长而白的须发,借代人体的外貌特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皃”的“头部形象”本义消失后,籀文在“皃”字基础上加“豸”(猛兽)另造“貌”代替,表示人与动物头部发型、发色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形象特征。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豸”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皃”写成。篆文异体字“䫉”则用“頁”(头部)代替“皃”,强调“头部形象”的含义。“皃”的同源字“伯”,甲骨文将“皃”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表示头发发白的老人。古籍多以“貌”代替“皃”和“䫉”。  
13、斗——斗,甲骨文(凵,开口的盛器)(十,“又”的变形,抓持),表示带手柄的开口盛器,即长柄勺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严重变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开口盛器“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整体字形与“毛”相近。造字本义:名词,长柄勺子。隶书承续金文字形。俗体隶书略有变形。楷书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勺形写成,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又”写成。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开口盛器简化成两点,至此“斗”字面目全非,勺形全失。长柄勺为“斗”,用斗打酒为“升”。《汉字简化方案》中“斗”合并代替“鬥”。   
14、郄[xì]——“郄”是“郤”的异体字。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邦。郤,篆文(谷,山岭间涧水汇集的洼地)(邑,城邦),表示山谷中的城邑。俗体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谷”字上部的两个“八”写成“爻”,误将篆文字形中“谷”字下部 的“口”写成“凵”,将篆文字形中的“邑”写成。楷书异体字“郄”则将俗体隶书字形中本该写作“谷”的写成,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邑”写成“右耳旁”。造字本义:名词,山谷中的城邑,据传为晋国大夫叔虎所受封的城邑,即今山西沁水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古籍多以“郤”代替“郄”。古籍也常假借“郤”或“郄”代替形似而同音的“隙”。

三、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四、翻译:
“中经”所说的是,那些为了振穷趋急,而施用厚德和言能的人。如果他们救助了困境中的人,那些被救者,是不会忘记其恩德的。所谓能言(策士),不失善人之类而广施恩惠;所谓施德,动能循理而能依道而行。所谓救拘执者,小人在拘执能被救养,则小人可得而使用之。策士生不逢时时,或者仅仅是免于填坑,或者成为善于加害嫉妒得能言善辩之人,或者放弃仁德而崇尚武力而成为一世雄主,或者被拘成为罪人,或者独守善道,或者在不断失败之中自立。
因此,道(中经之道)的关键贵在施道于人,而不是人施于道。施道于人者手中握权,人施于道者会失去天命。因此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等方法。《本经》中记载的如何做到这些的原理,运用变化的要点则在《持枢》、《中经》两篇中。

五、理解联想事例:
其实这一段我没读得太明白,理性上不清楚,但有一个明确的感觉,就天道与人欲的斗争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战争时期,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息过,没有和平时期,我们哪里还敢躺平摆烂!“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想到昨天学的持枢中的枢,对于一扇门来讲,在大风大雨的天气状态下,什么样的枢能把门固定住,不惧开合?“摄心守义”吧,枢专一地守着门轴,供门轴(中)使用。

六、今日问题
今天的经文讲,中经的意思大概是说,有道之人如何守道义于天下的道术,可以称之为中经之道。中经之道在于“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中经之要在于“贵制人,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制人而不是制于人的道术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并指出这些道术有其基本原理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在鬼谷子的论述体系中,持枢、中经、本经及本经阴符七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17: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9月6日星期二   第十三周第三天


一、原文: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下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二、查字正音:
1、爻——爻,甲骨文(两根算筹相交错、组合)(两根算筹相交错、组合),表示用众多算筹组合、计算、推算。金文由三(多)个(组合)会义,强调多次的、复杂的算筹组合。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人效法天地之变的规律,用阴阳的组合(八卦)变化,推测、计算世事的变化。楷书继承篆文字形。
2、影——“景”是“影”的本字。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用以瞭望预警的高大亭台。景,篆文(日,太阳)(京,高大亭台,借代楼台建筑),表示日照楼台。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京”写成。当“景”的“影子”本义消失后,俗体隶书再加“彡”(光彩)另造“影”代替。造字本义:名词,太阳在高大亭台上投下的暗斑。
3、响——“响”是“響”的异体字。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是“嚮(向)”或“餉(饷)”的本字,表示主宾相向而坐,亲密共餐。響,篆文(鄉,即“嚮”,宾主相向而坐,亲密共餐)(音,说出的话),表示宾客以谦辞回应主人的盛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鄉”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用“向”(相互面对面)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同音的“鄉”、用“口”(说话)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音”,另造“響”字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主宾之间应酬答谢。
4、僻——“僻”是“”的异体字。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避”的省略,表示表示躲避。,篆文(厂,岩崖)(辟,即“避”,躲避),表示为逃开野兽、逃开兵灾而躲进偏远岩穴。篆文异体字用“人”代替“厂”(岩崖),表示逃避者。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可怕灾难而躲进偏远岩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僻”代替“”。
5、淫——“淫”是“霪”的本字。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婬”的本字,表示帝王在宫廷中与众多宫女放纵性爱,寻欢无度。淫,篆文(水,雨水)(㸒,即“婬”,放纵性欲),表示降雨放纵,即雨天连绵不断。造字本义:动词,降雨过度,雨天连绵不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㸒”写成。由于字形字义相近、字音相同,古籍常假借“淫”(降雨过度)代替“婬”(纵欲过度)。当“淫”被习惯性假借代替“婬”后,俗体楷书再加“雨”另造“霪”代替,强调久雨不停。古籍多假借“淫”代替“婬”和“霪”。
6、庄——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床”的本字,表示床架,借代病卧、病亡。莊,金文(爿,床架,借代病卧、病亡)(卜,即“骨”的省略,尸骨)(其,即“箕”的本字,借代建筑工具)(口,聚邑),表示古代作为帝王或贵胄墓葬之地守护者所繁衍形成的聚邑或村落。有的金文省去“口”(聚邑),写成上下结构。籀文用“歹”(残骨,借代死亡)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卜”,明确“庄”与“死亡”的联系;用“丌”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其”(土箕)。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歹”和“丌”所组成的(埋葬死者),同时加“艸”(草木,植被)、加“土”(封土),强调在土葬地点种草,以隐匿帝王或高官贵族的墓葬地点,避免盗墓。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作为帝王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邑或村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由“艸”和“爿”所组成的写成。草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俗体草书误将表示“艸”和“爿”的写成“广”形的。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广”,导致“土葬草地”的本义线索消失。现代汉语常“村庄”并用,古人称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为“村”;称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落为“庄”。
7、温——“𥁕”的是“溫”的本字;“昷”是“𥁕”的异体字;“温”是“溫”的异体字。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盆”的省略,表示宽敞的盛器。𥁕,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水中)(皿,即“盆”的省略,浴盆),表示站在浴盆里洗澡。简体甲骨文省去“止”,将简化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站在水中的人写成“囚”(“泅”的省略,浮游),表示漂浮在浴盆中。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囚”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皿”写成。当“𥁕”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溫”代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𥁕”写成。俗体隶书将“𥁕”简写成“昷”。造字本义:动词,将浴盆里的水加热到不冷不热的宜人温度,以便浸泡洗浴。古籍多以“温”代替“𥁕”和“溫”。古籍常“温暖”并用,“温”的本义是加热浴盆;“暖”的本义是烤火或晒太阳。
8、恩——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依靠。恩,金文(因,依靠)(心,感激),表示感激依靠。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内心所感激的借以渡过难关的外来帮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因”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9、悲——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否定、违背。悲,古鉥字形(非,与愿相违)(心,意愿),表示与意愿相违。篆文将古鈢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因违背意愿的意外变故而痛楚、哀伤。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非”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10、丑——“丑”是“扭”的本字。丑,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又”(抓)的三(以三代五)根手指指端,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与手指的动作有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点指事符号写成两点。有的金文误将两点指事符号连成一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指拧、扭、搓、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彐”。当“丑”的“拧、扭”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手”另造“扭”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丑”合并代替同音、但含义毫无关联的“醜”。
11、翼——“翼”与“冀”本同源,后分化。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戴”的本字,表示披戴面具。翼,金文(飞,飞翔)(異,即“戴”的本字,披戴),表示身披羽装,尝试飞行。有的金文(羽,翅膀)(異,披戴)(双脚,奔跑),强调飞行所需的羽装和助跑。人类自古渴望飞翔,中国古人尝试在肩背上系着人工翅膀,借助跑产生的风力实现飞天梦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肩背上系人工翅膀,助跑试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羽”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異”写成。当“翼”的“系翅试飞”动词含义消失后,人们将表示“梦想、渴望”的“翼”写成“冀”。
12、调——調,篆文(言,商议)(周,全而不漏),表示全面商议。造字本义:动词,为达成一致在各方间商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周”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调”,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三、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四、翻译: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是因人而变化的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形容和相貌。伪狡者,仅凭他们的形容和外貌就可以识别他们;而恪守道德的有为之人,他们不看非礼的东西,他们不听邪恶之言,他们谈论的都是《诗经》、《尚书》之类,他们没有乖僻淫乱行为。他们以道为外貌,以德为容颜,相貌端庄、儒雅,不是光从外貌就能识别他们的。常常是隐名埋姓而回避人世。
“闻声和音”,听到声音是否与之相合,也是一种方法。如果说人与人意气不相投:也就不接受对方的恩爱友好。就如同在五音中,商与角不相和,徵与羽不相配一样。能成为四声的主音唯有宫声而已。所以说,音声不和谐,悲伤韵律是不会产生的,散、伤、丑、害都是不和之音,如果把它表现出来一定是很难入耳的。如果有美好的言行,高尚的声誉,却不能象比目鱼或比翼鸟那样和谐,也是因为气质不和,音不调协所致。

五、理解联想事例:
看四川地震的新闻,看到一张新闻图片是临时安置点中央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就全身皮肤起鸡皮疙瘩,头皮发麻,像有电流通过,眼眶就红了。我想这也是“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吧,看似外貌外形的“外”的东西,但内也有东西呼应,如果内部不能囊括,只能向下兼容,那对在自己之上的贤德之人就会流于表面而无法识别。“闻声和音”也是如此,需要相和而合,否则再美好的言行都不能协调。

六、今日问题
提问:昨天的经文列举了中经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法,今天的经文讲述其中的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为什么能够制人而不制于人
形容体貌和声音之法都是和合之法,无好恶而和谐,和谐了就有了合处,而制人合道。有好恶,就制于人,而失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8 05:29 , Processed in 1.105124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