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an

LAN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4-26 11:08 编辑

检讨
      听到班长说我有作业没完成的时候,挺惊讶的,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的感觉。根据班长的提示去找了聊天记录,我觉得我有完成呀,讨论任务又不需要在论坛记录,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到为什么别的同学要登记在论坛上。到班长说其他同学在论坛上都是有记录的,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为什么会把它知觉为一个群讨论任务,而别的同学把它知觉为作业呢?老师说我这是习惯性修改规则和习惯性质疑领导,对习惯性质疑,我觉得我是有的。以前在读周易的时候,我自己完成作业费劲,就质疑过周易有用吗?老师的方法正确吗?我想可能是自己通过质疑来替换掉自己不胜任不舒服的感觉,从而逃避干这件事情。这个里头我的痣就是怕麻烦,想偷懒,内部就是有个怕麻烦想偷懒的人,被逮住了还不想承认。我的内部也有一个监督者,得实事求是,有个知觉的不同就在那儿摆着,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时候老师作为权威的身份出现了,老师是作业的发布者,他都说我修改规则了,那就是我自己的知觉出了问题,知觉出的结果就是改了规则,给了自己一个貌似合理合规的理由。
  老师说所谓能干员工,就是只有一个任务名称和目标,其它啥都没有,拿着就走了,扛回来的就是成果。就是领承任务,坚决彻底。一切自己解决。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的工作状态,领导只需要交代给我,那么这件事情就到我为止,自己有着一定要圆满完成的念头,结果也往往是圆满的。那为啥很多时候我不是这样的状态,我觉得问题就是在承领任务这个环节,我不领这个任务,不想领不想干。这不还是想偷懒吗?人不就是劳动所以成人吗?要做个人只有老老实实干,空谈无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1: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4-27 22:33 编辑

第十九周 第十五课 知觉与概念
评课任务
老师的课堂
承上启下:

1、“本周是一个总结的周,阶段性停顿的周,在一个阶段性主题即将完成的时候,此时此刻你在想啥?或者说你是个什么状态呢?”一个人心底里自然生发出来的必要性,才是必要的。
2、“感知觉单元,你多知道了什么?”识别真假,世面上流行的所有知识和信息,包括老师给的、领导给的、甚至爹妈给的,这些信息有可能是错的,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需要多让它在心里停留一下,用自己的主体性做个分辨。关于内外,可以做成一个日常的练习模式,每遇到一个特殊的困难情景或重要情景,都可以用内外来描述当前的事实,仅仅是分完了,就会发现一些重要的变化和领悟。也许是可以概括成,跟我们的初心相联系,前三课都在强调怎么把我们的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区分出来,我们好像开始真正地知道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本体。感觉不是主动的心理,人的第一步主动心理是知觉,当我们紧着一颗人的志,我们就成了人。外部松,让世界撞进来。
3、总结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前头的时候想到后头去,老想走,当真正去了新的地方,又惦记过去的地方。“我们做到些什么可以让我们减少这样来来回回不在当下,来来回回奔跑,你现在觉得做点什么可以?”知道回家的路,找到连接的路,感知觉和思维之间连接的路。

带导示范:
小迪迷惑自己心理舒畅,身体却小毛病不断,感觉跟天时有关系,看中医说自己阳气不足。“你到底阳气足不足呢?你阳气足的标准是”“我注意到一个特点,除了有人说你阳气不足,你的身体还有一些事实,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你判断阳气足不足,是用输出和输出的状态那些指标来判断的,是用阳气的末来判断的。”“感觉一下这个走不动,在外面往里面走不动了——在琢磨持续性的发光发热还是内耗似的发光发热”“是取的外部的材料在燃烧还是内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在燃烧,你不能判断这个——不敢判断”“做、不做两个力量顶上了——会改变生命轨迹的重要性,想到了阶级斗争,怎么选都有背叛”“是两个志,关乎背叛,找找背叛在身体上的存在,体会它们,让它们来定义什么是背叛”“定义背叛的子人格不信和合,只信相同——就象齿轮,它们有一个协同的东西,方向不一定要一样,我想动的时候,你要是抱死了,就动不了”“背心的齿轮想当一个独立的齿轮,我动你不要动,你动也不要让我动,我们都动就不和不顺”“背心这个齿轮,这个对抗,它能够通达到、作用到哪些地方”“哪一部分是脱出来的齿轮”“工作任务越来越饱满,不能停了,你将彻底失去自由”“劳动者想退休,觉得不对劲”“转个弯的背叛,用忠诚把齿轮系统割成两部分,用合割成只有和没有合的和合系统,只有和的系统”“面对这个格局,对自己说继续改造”

主题讲述:
    了解长江怎么做呢?到长江源上去呆着,去冥想长江。跟感知觉打招呼,我们会回来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您。各种感觉通道都带来知觉,对空间性、时间性、运动性的整体把握。以人和物划分的知觉,指向特定的习性。
  怎么做总结?
  共同性的提示:描述框架:1、结构、进程、功能。2、根(决定着这个知觉能发生和不能发生,或者向哪个方向发生)、本(因为有这些结构、元素、构造、相互关联,就决定了这个事物是此事物而不是彼事物,决定了是这个知觉而不是前面的知觉,也不是未来的知觉)、末(因为有了这个知觉,所以会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们能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会采取什么行动,有相应的输出)。3、开(开放出来你看得到的,或者它要往外运动,往外输出的部分)、阖(你看不见的,它内部运转的决定性的部分)、枢(连接部,机)。4、劳动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操作)。
  把感觉带上,注意到静态知觉不是一个仅仅只有对象的东西,任何对象必须有背景做陪衬,你才能知道它是什么,你才能获得一个知觉。同一个感觉元素在不同的背景下,知觉对象都是变了的,是不一样的。操作上的落脚点在这里。进程上能够解释选择性、解释性、组织性、整体性。
  归总一下,有一个结论,看得见、摸得着,人家拿得出去,一句话、一个词可以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用“觉观”,查这两个字的象形。“罩场”,知道就好,一个字一个字听。
  感知觉的操作和元心理之间的联系。
  怎么引导?
  和合。阶段之间是不同的,在我们心里是分的,对前一个单元做点什么,就能对后面的单元留点接口呢?这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你缺了这个东西你是用不好的,是死的。感知觉的总结怎么接思维,我们挑一个什么?概念。“这是苹果”,“这”是知觉本身,“苹果”是概念。自上而下,从概念出发去获得知觉。自下而上,从知觉到概念,知觉是借用概念来表达的,从知觉的现场是能找到概念的样本的。


课后练习:1、在知觉练习中,确认作为知觉的“标准”的概念是否真的存在?2、整理准备一场至少20分钟左右的关于感知觉的演讲,并接受答辩。

我的努力点
1、老师对学习中心理的把握和处理很在位、很到位,我压根就没想过学员心理这回事,尽管天天都在学习,实在汗颜。

2、老师在引导中又快又准地提取到关键点,并且能与主题联系起来。我尝试给朋友做了次情绪聚焦,很快就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了,还好把流程有走完,朋友也有一些收获,但总的感觉很单薄。
3、老师让停下来阶段性总结,专门作了总结提示,虽然感觉到压力,但能确认总结的必要性。


编课任务  
感知觉总结答辩怎么组织
一、发布任务并确认时间
1、发布总结答辩任务及要求(每场总时1小时,演讲20-30分钟,提问答辩30-40分钟<不少于3个>,在企业微信里完成,到场人数不少于20人)
2、在群里接龙确认总结答辩时间。

二、总结准备
1、请学员梳理自己的总结脉络,在群里讨论如何总结
2、老师作出总结的结构提示
(1)“总结”这个行为的目标
(2)总结所得
(3)总结未得的部分
(4)总结的描述框架
(5)总结与前后的连接
(6)整体归总

三、总结答辩进程
(一)准备阶段:
演讲同学发布自己的演讲信息,邀约观众。
演讲同学在正式演讲前一天,提交演讲提纲;其他同学就演讲提纲思考问题。
(二)答辩阶段:
1、演讲
演讲的同学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关于感知觉的总结演讲。
2、答辩
不少于3位同学提问

四、整理总结
1、演讲同学把演讲和答辩后的感受、想法、所得等发布在论坛上。
2、演讲同学把对自己所提的问题,自己的回答和老师的提示,进行总结整理,发布在论坛上。
3、整轮答辩结束后,修改演讲稿(感知觉总结)。


编制课程的感受
   一件事情要干好,真的需要用心去琢磨细节的。开始没有想过编课任务是怎么组织答辩,就觉得不用写了,可以轻松一下了。为了保证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特意在群里去求证,听到老师的答复,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23: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4.28-5.4第1周答辩
评课:
1、老师布置答辩任务之后,布置每天罩场练习任务:每天两小时,分三次打卡报告:上午一小时,中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让我们稍微高强度的在有任务要求压迫的情况下积累一周经验,看看会不会引起我们的变化。这不是我自己愿意做的,所以很自然也不会想到让学员去做,也压根没在培训师的位置上,也没觉得自己要在培训师的位置上。
2、罩场对人的状态和功能,有什么可能的作用?刚接到这任务的时候觉得好繁琐哦,一天打卡三次。一周做下来之后,觉得对自己是有帮助的。把罩场的定义背下来,每次做之前都默念一遍,罩场确实有了主体感。在罩场时能明了自己的言行对外的影响而约束自己,外部松着不做应对性的反应。

编课:
1、继续练习罩场,总结罩场所得
2、评同学的总结分享,谈谈自己的所得


编课之后的感受:
有点惭愧,已经远远地离开培训师的位置了,觉得辩论就是休憩的时间,而不是紧着志,继续练习内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5: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5-11 16:37 编辑

5.5-5.11第2周答辩

老师的言行:

1、发布本周练习任务,把罩场和精神早操结合起来,识别“志痔痣”。
痣是经验主义。痔是伤害主义,所谓受伤的总是我。经验主义的意思是,我觉得这样是好的,对的,因为以往都这样的。痣就这样认为,才长出来的。忘了自己的性状影响面部等观赡。这就私了,以自已为中心了。痔,就是撕过了,和又撕。过去撕,现在撕,未来还撕。过去是别人撕,现在是自己学着别人的办法撕,未来是希望找个长工撕(找不到长工短工也行)。
2、帮助学员紧志:大家要抓住,停下来这段时间,多多的练习。这好比是说在前头,我们通过练习的方式知道了怎么练习,知道了之后,那就根据知道的继续练习,把它内化到骨血里头。分享了学习吸收率金字塔的图片。
3、对群里讨论规则的现象做了提示:
      的确大家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讨论规则上。从具体的事项说,这种讨论会转移分散我们做事情的能量,让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有少做的可能性,或者换种做法的可能性。——任务待定,所以就不会投入。从一般性的视角,这个显示我们的一个行为模式——对上的敌对和对抗。发起投票之类的事儿并不是谁都可以干的。这个就好像是选举,候选人名单和什么时候选举,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发起的。我们要引起重视,这是一种不正的力量在推动。会弥散性的破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为什么主张在规则上少花功夫?规则属于做法,而做法的用途在于指导和约束做。我们的目的在做上,不在做法上。设想一种夸张的场景:我们要做一顿早餐,两个人花了整整一个早上的时间,终于讨论明白了怎么做早餐。这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我们都没有吃成早餐。如果说的再夸张一点。一家人吵吵嚷嚷,一个早晨终 于吵明白了早餐要怎么做。天天都这样吵,所以我们一家人天天早上都群情激奋,却天天都没吃成早餐。
      作为班长,重点在于要有班长的决断力,要敢于行使权力。在充分考虑合理与有效的基础上,作出基于权力的决断,不能老是担心大家的痣而去讨论。规则和权力,一旦合理和有效了,可讨论的余地是很小的。一讨论就多半会瓦解。每次讨论规则,它的客观效果就是对规则的某种瓦解,就是瓦解规则作为做法所指向的做。班组长作为规则的执行者,既要坚持规则的内涵和基本要素,有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个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范围受两个方面的约束。一个是规则本身的内涵和基本原则与要素。另一个是直接上级的意见。被规则者的反应,是规则执行者的工作任务。不是请示批准的范畴。也就是说,如何对待被规则者的反应,其原则是:规则执行者组织、引导和带领大家执行规则,而不是由被规则者来批准规则执行不执行。领导和被领导这种现象的心理实质是:整体性与隔离性,志与痣痔。
4、对大家的练习作业做了点评与指导。
      我们对事情的描述,最普遍的倾向就是带有那种不容易觉察,特别是不被自己觉察的情绪色彩。这种不容易觉察的情绪色彩往往表现为实用形容词,使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使用过度概括的词汇。
       前面谈到的专注力,一直存在普遍的而又混乱的重视。一般专注力这个名词概念下,指称的是跟人的心力运用方向与范围相关联的一种操作现象。心力运用,用我们熟悉的方式来讲操作结构的话,它包括内外两类要素。内志痣痔,外物。心力运用需要内外的松紧配合。当这种配合不正确的时候,往往就被称之为注意力、专注力等。世面上专注力训练、心理学里面强调的注意力等等,一般就属于这类情形。专注力典型的配合形态是:内紧了痣痔,外部死死的紧了对象。内外都紧的很死很死。都僵了僵化了,木僵的僵。非本质的描述就是情绪驱动下的努力。我们的各种努力基本上都是这种性质。所以效率不高还累,还觉得蛮受伤。所以天天叫嚷着要减压。或者半途而废。或者生气发火委屈。或者觉得焦虑不堪。学生考试减压,成年人工作减压,家庭事业减躺平内卷,降低要求、平等自由,抗上反祖……走火入魔,邪教、妖言能够惑众……盗抢,贪污,奸诈……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几乎都是这种用力方式,开出的齐放百花。所以天下贼人是一家。天下人分两家:真至圣贤是一家,愚与不肖是一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为人类而分为两家,最惨烈的时候刀兵相见,究其根源就那么点小事。
5、除了上课,每场演讲答辩都有参加。


评课老师在师位上罩着场,对我们学员在干的事,该干的事都有知道,及时指出问题。老师一直在引领我们紧志在道上。如果那些培训机构都能象老师这样,我们的未来就有希望。


编课作为培训师,给大家一个近期目标:
3年计划的前2年,本期结束以后,希望改成多人参加的教学活动,大家可以琢磨改成什么样子,才能既协调多位讲师,又保障学员感受和效果。
你自己可以担负和胜任什么样子的角色。人要有点这种精神,即便再难,该做的事情、决定做的事情,坚决把它做成。人不能死在安乐椅上,也不要死在庆功会上,要死在完成任务的路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有这样才可能是“向祖宗学习,做未来祖宗”。才能“肖”而不做不肖子孙。别躺着,直立行走,是人最舒服自然的姿势。)

我觉得教学活动可以分成教学课(学员班)、实践课(师资班)。教学课以老师的原有方式走,实践课由师资班学员带导,老师作为督导师。也可以做成多人会谈的形式,多人同时在线,总时长30分钟,每人谈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还可以做成录播的形式,老师把课程细化,师资班学员自愿报名,认领一个小任务录播,10-20分钟。录播也有利于网络推广,也方便学员自主利用时间。还可以有类似于短播电台这种,可以是案例分享、热点答疑、老师金句等等。

1、本周继续罩场打卡,精神早操。
2、让学员分享自己学习的志。

编后感
想得很跳跃,做起来就后退。老师说:“别躺着,直立行走,是人最舒服自然的姿势。”,是有紧志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8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5-18 23:19 编辑

5.12-5.18第3周答辩

老师群里提问:
从大家罩场报告的行文中,是能够看到罩场状态和程度的。
比如可以看看,下面几段的状态有没有什么不同:
  第一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段: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个氛围里,这个氛围里有沉重的东西。
  第三段:丈夫用生硬的口气,训斥着孩子,他应该是改不了了
  第四段:和这样的人还要生活多久,我这辈子怕是等不到了。

老师群内分享:
——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气定神闲,云淡风轻,才是内紧外松。
——对象、对象化: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无中生有”,在感知觉中,先是无对象的。对象是世界撞进来以后,加工出来的。
     一个是,对象不同于对象化。对象是全息运动的,对象化是固化静止的(内在)
——让自己的日常活动有个“监控者”。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个“监控者”便是那个看我们做的“天 ”,这是所谓的察,自察。
监控者的日常化工作,开启了一个接口——通天的接口。
人正确的日常活动姿态,是有两个动作组合起来的——上通神(天),下接物。
接物而明,通神而诚
神莫神于至诚,明莫名与体物
这种上通神下接物的操作姿态,叫做“仁”
罩场者,监控者,是这根天线的链接旋钮
我们对想、情绪、判断、决定和行动等,不是要去主动的做这些,而是要监控这些,监控我们是不是错误地去做了
通过监控,识别我们自己该做的是不是做好了——上通神下接物,接通,是不是做的正确、坚决和没有干第三件事情
就像水管接头,接通上下是唯一任务
如果接头自己还加点料、加点戏,这水管接头就是妖怪了
人是要有主体意识的,主体意识用来控制自己是不是保质保量完成了“接通”
监控自己是不是做私活加戏加料
不能因为主体意识加戏加料,就认为应该消灭主体意识,也不能因为主体意识重要,就放弃通神。


一、评课
1、老师在同学做报告的时候能适时引导,并精准地描述到位。我在听报告的时候没想起师的身份,也说不清楚。
2、老师在群里的提问有助于启发去思考和识别自己罩场的状态,有个监督者。
3、看到老师说下周可以不用发罩场打卡在群里的时候,觉得老师是时刻关注着学员状态的。

二、下周答辩
1、按计划开展学员总结报告。
2、布置日常练习任务:每日紧志的情况。
3、根据群讨论的内容,及时调整
学员的状态

三、编后感
感觉在依照老师的做法,自己没想到什么更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5-25 12:31 编辑

5.19-5.25第4周答辩
老师群里提问
这两天感知觉知的练习,对大家心中的感知和觉知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什么新经验没有?
大家尝试看看,可否根据现有关于感知觉知的经验,定义感觉的操作?
大家能不能尝试分辨感觉跟感知和觉知的区别?

老师群内分享

感觉知觉如何练习,并举例:
     先感知一个场景或者是事物。然后觉知这个感知。我们刚开始直接做就行,不要做太多的理解和解释。先感知,然后直接觉知这个感知。做感知和觉知这两个动作就是了。练习的目标在于,从直觉上区分出感知和觉知,并积累他们的经验。感知觉知谁都会,直接做就是了。所以大家每天三次打卡,如果累积到一天来打卡,其实你早就忘了是怎么回事儿了。从感知到觉知有一个“换手”的动作。感知觉知是罩场的核心操作。也就是说感知觉知的练习就是罩场的练习。只不过我们把观,放到了罩场的操作本身上。感知和觉知两操作本身。感知,是一套完整的行为系统,不只有结果和对象,还有进程、操作结构。至于获得感知后的情绪、看法、态度,那不是感知。所以,觉知正在发生的感知,要抓住罩住感知这个系统的整体性。核心不可被排除在外。觉知感知是瞬时性的、具体的。无数持续的感知觉知连绵不断合起来是罩场。
      报告要能突出感知觉知本身比如:
感知三轮车驶过
觉知我这个感知

      出现的情绪显示我们紧志,紧到了痣痔上。情绪是侦查员,那他侦查啥呢?就是侦查这个,是否偏到痣痔上了。要区分情绪和主体感。在志上时体会到的是主体感,不是情绪。这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架构中,不区分这两者,带来的问题挺多的。每个人情绪模式不一样,相应的主体感模式也不一样。主体感和情绪之间有一种互补性对应关系。来源于一个人所领承的神魂构造,也就是人神的构造,家魂是神的一种(阴神为魄——自信,阳神曰魂——自尊)。人魂来源于家魂和天神。

      主体感包括:统整——破碎感,秩序——混乱感,活力——无力感,安宁——动荡感。不严格对应的情绪是喜怒哀惧。调整一下喜怒哀惧的划分标准,对应性就会好一些了。主体感还可划分为控制感、胜任感和价值感。情绪也可以叫无主体感。或者叫主体缺乏感。我们习惯上的情绪,这个概念大于我们这里说的情绪。我们习惯上的情绪,把主体感也混合在里头了。胡子和眉毛一把的。

       想偷懒该是痔了。“创伤”的作用。痔疮的痔,它会自己发作,主动主宰性更强,主动找,主动撕,主动出击。痣不太主动出击,是经验,原则上经验曾经是正确的,只是不适合新的情况,局限性强。但不会主动出击主动去撕,因为他不痛不伤。痔就痛、伤了。与志相比,痣的病性在于局限性,痔的病性在于局限性加主动出击。志生于德,痣生于经验,痔生于创伤。德得于天道,经验得于私我,创伤得于私我的撕杀。痣痔无法接物,致心中无明(明莫明于体物)。疑而惑,疑对外物不确定,惑心中不确定。惑,也叫仿佛。仿是靠近接近,佛是背离疏远。忽近忽远,东一下西一下,故惑,故仿佛,所谓焦虑。抖,勤,来回晃动,心来回晃动叫焦虑(虑无所得),身与体晃动叫抖(动无所得),整个人行动来回晃动叫勤(目标未成)。


一、评课:
      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是盯着做的,操作感很强,并且详细说明了怎么去练习,通过举例让我们尽可能明白。我虽然有应该盯着做的意识,但并不清晰怎么做,是嘴巴和脑袋的知道。通过做练习,加上老师的点拨,慢慢清晰一些了。老师在群里的分享,觉知到自己的情绪就知道自己紧到了痣痔上,这个操作感也很强。老师在群里连续提问启发,有一种进程感,把我们往更高的地方引。我觉知到自己想偷懒的痔,不想回答,不想去。
      老师除了上课,基本都参加了同学们的报告会,有的时候会留言,有的时候静静观察。我自己直播完,其实有点想老师提出一些反馈意见的,有点想向外要。

二、下周答辩
1、按计划开展学员总结报告。
2、布置日常练习任务:继续练习感知和觉知,对感知到自己的欲重点关注。感知到...感知到我的欲...
3、关注学员的练习情况,指导、分享、提问


三、编后感

认真学习老师的做法,自己先好好练习,先搞清楚和透彻,以后才能说得清楚和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2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6-1 22:02 编辑

5.26-6.1第5周答辩


本周练习
在“感知—觉知感知”的练习中,区分知跟感、觉的区别。
1、感知中有知,觉知中也有知,所以,在“感知-觉知感知”的练习中涉及到的感知和觉知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有“知”,所以,知是什么?
2、’在“感知-觉知感知”的练习中涉及到的感知和觉知虽然都有知,但是感知和觉知确实不同,所以什么是感,什么是觉?
3、感、知、觉都确定了,那么知,跟感、觉有啥不同?
以上是推荐的三个步骤,沉下安心来慢慢的体会,莫急莫躁,精神内守地做 ,区分出这三者,对增进智慧、改造和建设精神结构具有最基础的意义。如果说,感觉和知觉是元心理的话,感、知、觉是元心理的元。读经典,也就不费力了。在感、知、觉的后面加一个性,就是感性、知性、觉性。除了这三性,人也就没别的了。在具体的“感知——觉知你的感知”进程中才能真的分辩出来,在记忆材料中分辩不出。



给大家指定三个感知觉知练习,在有空闲坐下来的时候做。
1.整体感知我的皮肤表层,觉知我的感知。
2.整体感知我的肌肉(身体中层),觉知我的感知。
3.整体感知我的筋骨中心,觉知我的感知。
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做。


练习示范
A 感知到街上似乎有人叠放木板的声响,觉知我的感知。
————
这过程中:
感:收到叠板子的声响(自外而内的)
知1:确信是叠板子(对感的知)
觉:对以上信息和内部过程更深(低)的自下而上的完整的观罩。
知2:确信我完成了这个感知和对感知的觉知。(对觉的知)

B 感知我全身的皮肤表层,觉知我的感知。
————
感:收到我全身的皮肤表层腠理气息。
知1:这是我的卫气氛围
觉:在更深层的位置上觉罩这个过程。
知2:我完成了这次对感知的觉知。

知1的知是来源于感的知,
知2的知是来源于觉的知。

C 感知我全身的皮肤表层,觉知我的感知。
————
感:收到我全身的皮肤表层腠理气息。
知1:这是我的卫气氛围
觉:在更深层的位置上觉罩这个过程。
知2.我知道我这样知道了我和我的卫气氛围。

这样是不是能区分出来什么是感知和觉知了呢?

一、评课
老师布置的练习层层递进。通过举例示范,让同学们在练习中领悟,对感、知、觉、知基本能够清晰区别,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员由表及里的感知觉知身体。通过这样的答辩和练习,学员的吸收度有明显的提升。

二、下周答辩

1、继续开展总结答辩
2、对人和事的感知觉练习

三、编后感

学员可能比较关心在生活中,主要在待人、办事时怎么去感知觉,想要对这一部分也做做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2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6-8 22:07 编辑

6.2-6.8第6周答辩
一、评课
老师提出感、觉、知是元心理活动的元,感和觉未经加工,加工后便得知。对感、知、觉、知的细分辨别,原来对觉还有加工得知,这更深了一层。老师让对身体三个层次的感知觉知练习,是想让我们习得“由浅入深”的操作程序,练习的设计真是细致啊!

二、编课

1、答辩之后的再次梳理总结
2、鼓励大家对不清晰的点在群内讨论、答疑

三、编后感

有想过需要对总结修正完善,但是这个志有点摇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5 17: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6-15 23:37 编辑

6.9-6.15第7周总结

本周练习
今天开始的一个星期,对一个月多的答辩作回顾总结的同时,打卡练习体会“驻”的操作。
方法是:在“整体性感知你的皮肤,觉知你的感知”的练习中,注意体会感知中的感者在何“处”。知者在何处?

打卡格式:
整体感知我的皮肤
感:我感到作为整体的我全身的皮肤
感处:我注意到感者在在何处
知:这是我的外气场
知处:我注意到知者在何处
觉知我的感知

如果用皮肤整体感知来做困难太大,可以选用外在物来做
还可以改用另一个记录格式:
感知......
把心“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我的感知

两类方式,可以做成四种做法
1、用对皮肤的整体感知来做,用外物来做
2、识别驻处,引导到达驻处
哪一个做起来顺手,就采取哪种做法

老师群内分享:
当感觉到事情多的时候,注意建立两个心念:
1、不为别人做,不做给别人看;
2、坚决完成任务
有了这两个信念的加持,慢慢就会出现方法和程序的转化,效率和效果就变了


一、评课
本周“驻”的操作练习,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感受身体的时候没有明显的感受,要么模模糊糊,要么是头脑里的。隐隐约约对
把心“驻”在感知的念“处有点似懂非懂,好像知道在哪里,又去不到那里。老师说的两个心念,是感觉到事情多的时候正确的念,心和口都放到这处上。念是因惦记怀想而自言自语,挂在嘴上,放到心里。志是心之所向。念和志有什么不同呢?


二、编课
课堂目标:区别概念的本体和表征,获得对思维的把握。
课堂进程
承上启下:1、感是什么,觉是什么,知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定义感觉、知觉。
      3、通过上周驻的操作练习,说说对念的理解。
带导示范:(略)
主题讲述:1、概念的本体和表征
      2、概念的形成进程

课文编写:
   心理已存在一个抽象化、概括化了的记忆“本体”。这个记忆本体,我们称之为概念概念的常见表征是符号,比如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物件”。概念,是对一个类别的知觉本体的抽象和概括,运用概念,可以对客观事物做出范畴划分,从而形成对事物的类别认识。这是在为一种新的心理操作做材料准备。这种新的心理操作,叫做思维。
   概念是什么呢?是“认”知。与感知和觉知并列的“第三知”。
   对象是感、觉的本体
   主体和工具是人心
   成果的最小单位是概念
   进程:对象——感知——感知者住进去“念处”——觉知感知——概念冒出来。

  
课后作业练习认知(感知和对感知的觉知操作),每天不少于5次


三、编后感
    上周的日常练习,感觉到已经在试着体会概念形成的劳动现场,对这个念处的理解还需要仔细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6 2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2-6-22 23:35 编辑

第二十三课 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评课
老师的课堂
承上启下:
1、总结是告别

2、感性与理性是通过工序连接起来的,是连续的。
3、理性包括知和识,知和识的区别就象感和觉的区别

带导示范:
沙子说自己一直选择困难,最近很明显,对结果既要...又要...,追求完美。作为动力的完美客观上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得不到。是我缺点什么东西?成为我的问题了,不是我的结果的问题也不是我的追求的问题。这样转过来,在我的这部分工作,一下子感觉顺了,就没有那么纠结,不是硬放弃的感觉,着眼在自己缺的东西上,达成目标应该去做的事情,做的方向上,志变得单纯。

之前觉得没什么可以分享的,这一段时间的状态又需要分享,还忘了自己要分享。“我觉得你这样挺假的”。笑。是被看到的开心。盯着结果,没有实际行动,回避行动,通往结果的路被自己抹掉了,让期待变成了空想。“你在小时候那些困难和创伤是不存在的”,老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感,尽管对美好的东西向往,怕把自己放上去,怕承担结果。“有创伤,自己把自己创伤了”。“这个好在你心里边并不那么完美,并不觉得有那么好”。“我不能象在家里这样去占用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我的只有这些”。“为什么?这种分配根据是什么?谁在分配?”,“当你收到这个决定性的通知的时候,要去争取这些向往的心愿的输出部分就被你关死了。“念:我是只有这点资源,多的不是我的。确信。信号不断从什么地方发出来,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已经知道的和还没有理清楚的,它们合起来叫个啥”。

主题讲述:
1、回个头:天下的事就一件事:感知觉知,感和觉的内在操作是一样的,就是紧着志,把我们弄成一个人的样子,让世界撞进来,不往外扑不往外抓,做到位的感是不抓的。把心神提起来,让神住在身体里头。感是感知者在收世界信息,和收到信息的体验体会。对感者是不知道的。觉把感知者加进去了,看到感知者内部加工过程,和感知者本身。比感要深层。感知觉知的成果是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内部的,所谓气,没法说。知的气仅仅是个代表。

2、感和觉是感性的,知和识是理性的。感和知的联系,感性和理性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家人。知是从感和觉中挤出来的奶。
3、挤的过程,在练习中去知道。

怎么练习:

现在感知一下你周围的全部的声音,当你获得感知的时候,外部的信息撞到你的心里来了,你的内部有一个撞击到的触,感受上的接触的地方,是什么让我们觉得那是触呢?我们在那个地方有念。念是什么?念就是此时此刻我的心的状态,念处。当我们感知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内部有一个念处。确认一下。感知你正在感知的,让感知者驻在那念处。走了就回来,紧着志就是驻。体会一下感知者驻在那里的感知,驻着别动,后面的事情另外的人来做。觉知你的感知。保持觉知。

我的努力点

1、老师用一句“是我缺点什么东西”就点醒了学生,盯的位置从末上到了根上。
2、老师说“我觉得你这样挺假的”,成功让学生驻下来了,反到小时候,找到创伤。注意到老师在引导创伤的来源是自己。这个创伤来源于自己的念:“分配给我的只有这点资源,多的不是我的。
3、老师把感性与理性和合起来,作为学员是能体会到的。
4、老师带着做了练习,让学员们从练习中去领悟知的形成过程。5、我在听的时候感到的是分享者有匮乏感和无奈,认为自己的资源不如别人的丰盛,好象挺羡慕同学们作为独生子女对父母资源的独享。就象老师说的:“”这个好在你心里边并不那么完美,并不觉得有那么好。”
6、对身体的感知觉知一直是我比较缺的,需要多练习。



二、编课

课堂主题第二十四课 对身体的概念形成

课堂进程
承上启下
带导示范:(略)
主题讲述
1、认的操作:感知——找到内部触的地方——驻进此处驻在当下——觉知感知——发现念
2、怎么练习:
   感知我的身体(的)....
   将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我的感知
课文编写
认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刺激下的“物”的知。这种知,只是当下的具体的知。概念是去掉了现实的“认”之后,自由的、自在的认知。概念是反复知觉、反复认知的成果。认知是直接的,概念是间接的。

课后练习:感知觉知身体:比如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等。

编后感:
编课时想到感知觉知皮肤、肌肉、骨骼的练习,更多是想从老师这里汲取。对培训师的理解是培训师首先得会带导,有实战的经验;其次培训师对课程目标、怎么练习要清晰。目前这两方面我都有很大差距,我能做的是仔细琢磨老师的课程,先吸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6 05:27 , Processed in 1.107207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