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桃子

桃子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2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七课 课程编制

一、课文
总结振穷趋急的基础模型,关于人是什么的一个模型。这是我们后面所有振穷趋急的行为的对象。

二、进程
1、回顾。
2、分享
3、对建立这个模型的一些提示。
4、作业

三、作业:自己建立一个人的模型。

四、编后感:落下的事要做完。总要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3-5-18 22:31 编辑

57课 第一单元总结 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振穷趋急,是要出结果的,以成败论英雄的,对此你想说什么?愿意说什么?
在这个心情下,梳理一下这个单元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们把教化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教育,自我成长……通通叫作教化治疗,那为什么教化治疗就是振穷趋急?这实际上是在定义我们的临床工作。
穷是缺,急是你的缺被形势压迫而显现出来了。
2,振穷趋急的对象,为什么单单抽出了心和德,根据何在?
神是根,德与心是本,志思是末。务本。心就是人,德是紧成一颗人心,是我,我只要紧成个人,志思是人的事。
有人对你的工作产生原理性的质疑,你现在心里面,有没有底气,或者说是你敢不敢去直面别人的质疑?
大国利器不可以示人。
3,对心和德,要建立一个模型,整体上你的思路大概是什么样的?
4,刚才这几个要点,好恶、主体性、内部-外部行为、建设-交换行为,这几个要点,是不是都包涵在你的模型中了?
5,找两个同学说他的不清楚。
1)关于内外行为和建设、交换行为的对应,我们的内-外的划分,是以主体性的范围来划分内外的。
2)关于主体性。心和德之间,过度带,是主体性。就像碗的胎体,和碗的光滑表面,之间也有过渡带,不属于表面,也不属于胎体。
二、和我的不同
我从没想过就光是提问题,也能提出一整节课啊。我还纠结呢,这节课要说些啥,要说的都说过了,我还有啥说的?好紧张啊,能上出一节课吗?老师这里直接来关照学员的状态,让他们来回答,看看你们在哪里,再谈指导。给我两个启发,一个是我内心没有指南,只是僵化地上课,我工作中也时不时就僵化了,表明内心体系不完善。二是,对学员真实状态的关照,不能老盯着自己,讲课不是把自己讲爽了。其实就是说要真的有体系,不能还是半通不通的状态,半通不通的时候就很想讲。就是自己没玩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2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58课 教化不良

一、课文
根据振穷趋急的模型,教化不良的关键落脚点在人的好恶。
二、进程
1、画完这个模型,你想说什么
2、分享
3、关于病理
4、布置作业

三、布置作业:说说教化不良的本质是什么,教化的思路是什么

四、编后感:坚持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23: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58课 教化不良 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1,提问:前面一个单元,描述了振穷趋急的整个原理,那么,前面获得的这些知道,你感觉后面推动着人往哪里去?知道了原理,接下来想知道怎么做。小迪:对进程进行更精细的打磨,从而能把控教化治疗的结果。
2,刚才这个回答,在模型中叫什么?德化。
3,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呢?如果是面对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你怎么跟他说清楚?大家说得都不太生活化。接着老师做了一个示范。你看,一个人的的言行是有一个控制中心在指挥的吧?暂且把这个叫心。你的心在指挥的时候,你一定是有个根据的,你是有所知道的,所以你这样去指挥。对吧。每次你根据自己知道的东西指挥自己、付诸行动的时候,你至少不怀疑你的正确性,事实上,有些事情最后做起来是错的,或者结果不好,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你知道的是不对的。这个知道的东西,就是你的德。指挥中心叫心,你的心是受制于你的德的,所以但凡你有点问题,最根本的地方在于你缺德。所以需要积德。此外,你的心指挥功能怎么样呢?你的心管得了你整个人吗?如果管不了,是哪里出了故障?哪里少了螺丝?这就是修你的心。养心。积德,养心,这就是我们修一个人的方式。说不出来,反思你的模型入心了吗?
4,模型学到现在,接下来学什么?症状学和病理学。症状学,从功能的角度,即别人的根的角度,去描述我的输出,这是症状学。症状学,规定了你这个工作的目标的合法性。你这个工作之所以成为工作的内在合法性。它研究的是别人的根。研究我们行为的社会价值,或者我们存在的合法性。
病理学,要把症状学描述的症状跟我内部行为连起来说,整体来说,我的内部行为怎么了就必然输出这种症状,这就是病理学。病理学的临床价值在规定了这职业的效果的合法性。目标合法,进程上还要完的成。不然就是诈骗犯。病理学保障了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这就跟天道合上了,你搞这些事不会遭天谴,不会被人杀了或当犯罪分子抓起来。如果不考虑这两个问题,你多半会失道。
这意味着,我们要对前面的那个模型,做另一种方式的重新梳理。也就是症状和症状和内部机制的对应关系,来梳理一遍。必须这样梳理,尽管是重复的。
如果就症状,我们不能根据症状背后的内部机制的改变而改变,那就只能就症状解决症状,这只有靠暴力。你不准这样。凭力气大。动物世界。但凡宣称是根据症状的治疗,基本可以认为是不道。西医精神病学,一切工作都建立在症状上,对病因说不清楚。西医,你肚子疼,不准疼,你疼不就是两个细胞在那里折腾得厉害吗,我弄点药让你睡觉,止痛,多长了点东西,你要长,不准长,给你切掉……战争一直在进行。
1,分享。没有交换。一个保密机构。
2,新课:
(1)对输出的重视。症状学,病理学,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始终以我们的行为输出为纲,纲举目张,纲是拉网的粗绳子,把我们的末当成一条纲线。我们的末是别人的根,都已经涉及到别人了,就已经参与到社会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所以我们要始终抓住行为输出这一条纲线。
(2)输出为纲怎么表达呢,首先,根据症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中国古人的分法,贤、愚、不肖。
①贤,大概相当于素书的豪士和杰士。贤,能干的大臣。为天道、为皇上、为子民全心全意服务并且能力很强的,叫贤。
②愚,输出的功能基本上都有问题,也容易被人坑蒙拐骗,老百姓基本上都这样。这些年我们发展遇到的挫折,谁干出来的?有些人只不过是喊一喊,忽悠一下,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比如真理大讨论的工程,那些工程都很巨大,我们支持啊,所有的事都是我们老百姓自己干出来的,所以我们这个叫愚。愚就是容易被人拐骗,有点二,不靠谱,傻不拉几的,愚蠢,愚昧。
③不肖,基本上做的事情不具备人应该做出来的特征,不像个人。有个人样,但是干出来的事情和精神世界,就没个人味。不干人事。心和德的问题很严重。
(3)同样天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出生时都差不多的,为什么有些人变成不肖,愚,贤呢?这个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里面是不是蕴含着教化治疗的机?这个问题要回答,不然在这个行当里你不究竟。
(4)道,很大,天和天下都归他操控,基本都是一杆子插到底,规定你是个石头,你就永远是个石头,那为什么在人这个地方,人还可以自己搞点事呢,老天爷怎么就没有一杆子插到底呢?没有一杆子插到底,它流出来的空挡的那个口子在哪里呢?为什么人要留个口子,那个口子在哪里?这是何居心?换句话说,留这个口子,给人留了一个什么机会?
(5)我们怎么理解教化和治疗的区别?有些认不存在要振穷趋急的,甚至可能使我们生活中的高人,或者说小孩,你也不能说他贤愚不肖,还那么小,还有那些有病的人呢,不肖、愚人,这个人群用贤愚不肖的标准划出来之后,就排成了一列长队,排在第一位的,贤人,中间最多的愚人,最后有几个不肖之人。那么,我们怎么样在临床中,既能把他们都当成人,又能把他们区别对待?区别对待的时候又确保都是在对待人?
3,课后练习:说一说什么是教化不良,怎么对待教化不良。
二、和我的不同:
我并非真的相信我所学的东西,或者说,我这些东西并没有入心。所以,没法重视从体验上让学员来理解我们的所学,当下,立马拿出来一个问题就可以进入到我们的模型。比如老师问,刚才我们的这个过程,是模型中的哪一步?德化。还有,怎么对生活中的人去说自己所做的事?老师的那个描述我觉得很精彩啊,就像催眠一样,一层一层,你就进去了,不信都不行。
感觉自己的心有点问题,都管不住我自己的所有身心,总是在睡觉,所以一摊子事都没梳理好呢,也不想着去梳理。好忙。忙着务我自以为的那个本。不过这个也得认,就是这个水平。好好搞清楚自己在务个什么本,一边跟着学,完成这些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0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59课 行为问题(失礼)的课程编制
一、课文
接下来就是从症状和病理来描述人这个模型。先从最末端的行为问题说起。行为问题的病理在于失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2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59课 行为问题(失礼)》的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1、症状学讲外部,病理学讲内部,所以两者经常连起来说。本单元的主要追求:从症状出发,也就是从输出出发,倒着摸到理上去。教化不良,根据病机分出五种类型:不道,缺德,不仁,不义,无礼;按输出功能的健康等级分类:贤、愚、不肖。
主要使用贤愚不肖,五种类型作为辅助。
2、人的穷急是立体的表达的,一定是从内到外都有问题。行为不对,失礼,也就是人对自己的控制,行为输出违背人伦之序。
3,分享。木木。
4,对分享的反馈:这属于哪一种病机,这种工作方式有什么特点。
5,新课:
(1)人的行为出问题背景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来把握行为。行为是别人的根,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影响世界秩序。我们的行为不合适是在跟世界秩序发生冲突。世界秩序不是你设定的。是人都知道。美国人不知道。这个世界秩序是这个世界诞生之前就设定了的,我们对世界去输出影响,对不起你就只能这样了。道德经有这样的讲述,道经的最后一张和德经的第一章。我认为行为应该拿到这个背景下来。所以失礼很重要,不然你会粉身碎骨。自然环境你看那地震,你怎么样嘛,是吧没办法。这是第一点,说重要性,吓唬人。大家愿不愿意服我这个吓唬是你自己的事了哈。
(2)素书有一句话,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礼有两种形态,一个是看不到的礼,上礼,本来就该有的礼。第二种,无礼。——我说了算,并且还没根据。没有根据的有形的礼,就是无礼。只要是行为上的问题,就是失礼。失礼,有两类可能,一类是你从德开始就有问题,是最深刻的问题,深到缺德,因为德是人之本。也可以挺浅的,就是你道德仁义都有,就是失礼,是礼本身的环节,那个开关有点问题。如果是后者,当然包括了你的根子在仁、义上这类——说明我们的工作的根子可能要浅一些。如果是前者,那你的功夫要做深一点。
(3)怎么样才是没问题的,这个行为标准在哪里,这就是礼了。外在标准。根据素书安礼章,分成了四个要点:
①有吉凶观,在行为里头包含了对吉凶的认识,所谓吉就是符合道德,凶就是不符而道德。
②有运筹,做事情采取行动做输出,有智略计谋,而不是随心所欲的。经常说为你好,但几家的孩子搞好了呢,这就是智略计谋的问题。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③要遵从一些规律。“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16个同相,怎么运用?第一个它告诉了我们哪些地方你去了之后必然会发生什么事情,没发生只是时间没到条件没成熟,比如说同志相得,你俩的志向是一样的,都在追求同一个目标,那你们现在可能还不认识,那么你要你们打交道了,只要你们在一起共事了,你们就会彼此相得。这是一层意思。第二个是我们还得遵从这个,都是共产党员,同志怎么能相互拆台呢。同贵相害,都喜欢钱的人,不相害反而不道。
④教化之礼。礼是存在教化和被教化的,不管是人对人的教化,还是别的什么组织对个人的教化,或者是自然对人的教化,都是有教化的,只要是人参与的教化,这里边也有礼,这个礼数就是: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以而化人者顺。要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做人的礼,这是人伦之序,这样就能保证人伦之序。
行为问题是最简单的,最复杂的?绕。读一读德经第一二张。
(4)礼的框架问题
①人为什么会失礼,必然是缺德,但是缺的到底是什么德,这个德是管礼的、义的、仁的,还是管积德。
②一个基本架构,不管缺的是哪里的德,我们要有一个临床上好用的德的架构,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实,另一部分是华,现出来的,外显行为。
③对于德的理解。上德,十全十美的德,在实和华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实是有德,行为是无为,不为自己的好恶,为天意,华可能有德可能无德,他甚至可能从不说德,连德这个字都不认识;下德,实是无德,什么也不懂,华是有德,德不可失,失了都要命,下德做事就是有为,为自己的好恶。但下德也知道自己无德、缺德,他有这个无德之德,这个BIOS,裸机的德。
6,课后练习:说说失礼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它的本质为什么是穷急?
二、和我的不同:
上周的课程都没编制完,关于德的框架,实和华,我没这样去分;礼的标准,根据素书来确立,有吉凶观、有智略计谋、遵从同相规律、遵从教化之礼,这个我没想到。对于礼,更多的感觉是拘束,也希望有一个合道的礼来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有的放矢,但其实也没人给你去设定,你自己去做吧。我过分注重了礼的华,而没有实,一说礼,就感觉是表面的浅浅的东西,所以经常还为礼所困。就像每天从校门口出,都为要不要跟保安打个招呼而纠结,打招呼吧,感觉有时还有人会觉得你太繁琐了,不打招呼吧,人家可能觉得你不尊重他。我想的都是别人怎么看我的问题,我心里有没有对他们的尊重呢?搞不清楚。不知道该是个什么礼,我们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这还真是挺失礼的。礼的内涵,这个东西我感觉以后会留意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60课 情绪问题(不义)的课程设计
设计这堂课,有个基本问题首先要明确:所谓情绪问题,不是说有些情绪是问题,有些情绪不是问题,是说情绪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问题。

  定义清楚什么是情绪,这是基本任务——情绪的基本特征在于绪,不在于体验内容和对人的控制性。
  说清楚,情绪为什么确实能成为一个问题
  说清楚情绪的进程本质在于失去善恶,失去赏罚,失去立功立事的目标
  出现情绪的时候,人一定会出现行为问题。




一、课文:
情绪,基本特征是绪,现实世界给我的东西,不符合我的需要,或者符合我的需要,人就出现或负面或正面的情绪,基本的出发点是我的需要,也就是我的缺口,作为主导者。
从人的精神模型来看,这就是主观主体性。只剩下了我的缺,掉进了无数的细细碎碎的缺口中,这就是绪的特点。
以缺口主导行为,其行为必然也出现问题,不顾此时此刻的天时地利,我该做什么,系统要求我做什么。立功立事失去根依。

二、进程
1、温习,失礼行为是怎么发生的?失礼和穷急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今天讲另一个丙级,不义,即情绪问题。
3、分享。
4、反馈,将这个分享和不义联系起来,你会怎么说
5、新课:什么是情绪,情绪现象为什么是个问题。情绪现象的根本末。
6、布置课后练

三、课后练习:说说人的不义(情绪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四、编后感:编完这个不义,感觉自己也经常不义。忘了我要做什么。把义提出来,人有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60课 情绪问题(不义)》的评课:
一、老师怎么做的:
1.四个问题进行回顾,梳理失礼行为问题心得要点:
(1)失礼,实际是什么意义?我给别人造成了麻烦,别人又给我造成了麻烦。
(2)以失礼的方式对行为,和我们过去习惯性的处理行为的方式,有什么区别?更加正。
(3)以失礼怎么做实现振穷趋急,有没有效果?
有同学回答会很有效果,不敢想。
2.同学分享。陆壹。这个分享展示了因情绪失去了义。
3.本课内容:
(1)要注意分辨主体感和情绪,注意情和绪的区别。
(2)情绪的处理,最终是要补上无德之德。

二、和我的不同:
我什么问题都没有,别人没把我怎么的,我自己情绪不好,这才是情绪问题。这个我以前没梳理好。所以让我说什么问题,我总感觉一切问题都是情绪问题不是吗。还有情绪问题,最终的处理落脚到补无德之德。这个也没梳理。
最近总感觉很乱,乱成了一团麻。还是那种悄无声息的,没有任何人意识到的,却就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有时快疯了。一方面我还没立起来,还总是想躺着,一方面我又担负着很多角色,生活锅碗瓢盆乒乒乓乓,有点杂乱的音乐,理不出个头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课 人格问题(不仁)的课程设计
一、课文:
人格,是什么,格,风格、格调、格式、规格、品格,格的本义似乎是说,一种内在的决定人行为的一套有结构的认识体系。也可以说是人的知识体系。
一个人的人格有问题,说明,这个人呢为人处世的标准出问题了,这个标准,其构成是一套知识体系,也就是这个人的知识体系(德)出了问题。

二、课堂流程:
1、温习提问:
(1)说情绪问题的本质是不义,和以往的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情绪问题是一时的,如果一个人一天一天慢慢地用情绪来应对世界,积累出来一个人的什么?引入人格。
2、分享。
3、反馈,练习人格问题来反馈。
4、讲解。临床上常见的人格问题,人格问题的本质,怎么处理人格问题。
5、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说说怎么处理人格问题。

四、编后感:我好像总是需要逼,逼到墙角了我就把东西给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3-6-29 19:06 编辑

对《第61课 人格问题(不仁)》的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一)温习上节课
1、给情绪问题下个定义?
2、情绪问题怎么解决?启动不德之德是基本点(启动监控),关键点是查找好恶(解决德化错误)。
3、为什么情绪是不义?典型的积极情绪,满足,长时间的持续的满足叫幸福。这都是不义。最纯粹的满足情绪也是不义的。义是人之所宜,人就不仅是我自己,别人宜不宜不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固着在满足里,脱离了现实。天下万类都是老天爷造的,老天爷希望他们都好。一个人不能立功立事,人都宜了,包括你周围没有生命的东西都宜了,才能立功立事。所以不能私。在情绪中,就做不好事,忠不了事,你的存在就是在给世界添麻烦。
(二)分享。徐桂香。对自己的教化,是繁琐的,复杂的。内部的俊豪杰体系不完备。
(三)本课内容
1、定义人格问题。
(1)人格问题。自己没什么困扰,不着急,不难受,不惭愧,躺平了。这就不仁。缺根弦似的。大家一看你就不是个人。看不到显性的情绪输出。
事情没做完,还没事人似的,或者明明自己没做完,还认真找别人算账。——直觉上来判断。
从整体的功能输出上,整体的表现上不对劲,不是人样子,人就不是这个反应,这就是人格有问题。
(2)什么是人格。
帖子:“综合起来看,人格可以定义为,一个人之所以为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人的规定性。而这个规定性又主要选择的是主体性(主体感)为指标。这样,人格这个概念,描述的大致是这样一个事实:因为人的主体性中的自主性、自为性、自我维持性和自我调节性,客观上能使人像被设定好了程序和功能的机器一样一往直前持之以恒的运转下去。  相应的,所谓人格问题,便是人的基于主体性的自动运行过程和结果,不能正常反应和适应实际情况和形势的要求,其实质是德化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性(现象)出了问题。人便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正在接受形势的某种压迫或者排斥,产生所谓主体感问题。所有有问题和没问题的主体性,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本,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有这个本。我们给人格下定义是为了探索这个人的穷急程度,借用的标尺是道德仁义礼。
2、人格问题的原理和机制:
(1)形成机制。外部印象上,就是一次一次的简单重复类似守职不废这样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在内部来讲,就是一次一次主体性的运行的积累。
非主体性的运行并不放在人格的概念里来,比如喝醉了酒的那个样子。
人格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主体性。人格是一个纯人造的概念。人格说的就是主观主体性。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定义是不太精确的,需要放弃。人格是德化过程中的一个现象。
这个时间重复这个,那个时间重复那个,就会形成多个人格。子人格。子人格之间的隔离程度不同,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病态来,如分裂型人格,人格问题往往是这样产生的。隔离性是人格问题的基本问题之一。
(2)人格问题的解决:一是,一直重复,意味着任务没完成,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子人格就消失了。二是补德,让他继续完成那个任务。
3、人格问题的处理方式。当人不缺不德之德(监控者)的时候,就会感知到自己的状态,这叫主体感。当感知不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出现情绪问题。能感受到主体感的时候,就会觉得,我就是那个样子的,比如我感觉到我就是混乱的?或是破碎的?不同的主体感的内容会揭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就是缺了什么德了,顺着主体感的内容倒着摸回去,就是做人格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因为人格就是对主体感的描述),一般在德上做最终解决。
4、人格问题跟不仁是什么关系?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也就是代老天爷养人。那就需要时刻要去老天爷那里取蓝图,所以仁的基本操作是通神接物。各种各样的人格问题,共同特征就是正在做的事情,上不通神下不接物,或者是既不通神也不接物。
5、素书的本德宗道章,是关于怎么守仁修仁的指导性的文字,这是可以拿来处理人格问题的纲领性的东西的。
6、课后作业:说一说人格问题(主体感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区别的关键点在哪里?

二、和我的不同:
我认为人格问题是情绪问题的积累,但其实听老师讲下来并不是的。
老师讲的,人格问题是主体感问题,所以人格问题,是能感知到自己的。比如我感知到我很混乱,我很破碎。而情绪问题,是对自己没有感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9 10:58 , Processed in 1.10211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