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28|回复: 33

开花的树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6 22: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我所理解的《千字文》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是老祖宗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一个既整体又局部的一个描述吧

   2、我参加这个读书会的原因是什么?
启蒙读物,在我印象中却没有读过,匪夷所思,所以启蒙自己吧

   3、我是否能够坚持读完此文,并按照要求分享和讨论?
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9: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周
原文内容: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 jié wéi 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 shēng lì shuǐ), 玉出昆冈 (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 (jiàn hào jù què), 珠称夜光 (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 (guǒ zhēn lǐ nài), 菜重芥姜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 (hǎi xián hé dàn), 鳞潜羽翔 (lín qián yǔ xiáng)。


需要查阅的词汇和短句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巨阙
夜光


必须要查询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炎黄文化中,土的颜色,人的肤色,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另外,《淮南子》中有:“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滓始牙,蒙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老子》中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荒:造字本义:形容词,洪水泛滥,家毁人亡,田园荒废。
日月盈昃: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仄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月亮十五是满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夕阳还没落山,满月已经升起来了,每个月的初一,没有月光的月体叫朔,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来了,开始是C形,像镰刀一样,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着的D形,这叫上弦。十五是满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后到一线残月,然后就是晦。
辰宿列张:宿在这句话中的本意就是二十八星宿。我们知道二十八星宿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的重要依据,辰在这里指的是太阳运行的黄道十二宫,每等份30度,称为1段。太阳在12个月内绕黄道运行1周,因此它在黄道上每月运行一段。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东部的天空。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北部的天空。奎、娄、胃、昴、毕、觜、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西部的天空。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又形成一个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南部天空,列,造字本义:远古解肢极刑,即活剐,张,造字本义:动词,拉开弦与弓的距离,使弓弦紧绷,为射箭作准备。星辰闪烁张布,列满星空
寒来暑往:《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气候与物候历来就是农本国家的大事,气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物候则关心生物消长的节律性,偏重在生物与自然的关系。
闰余成岁:《说文》云:闰,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从王在門中。《周禮》曰:閏月,王居門中,終月也。语出《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把每年多出来的时间加在某一年里,就成为一个闰年。
律吕调阳:制定律吕,协调阴阳。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十二根管分成六阴、六阳两组。六根单数的属阳,叫六律;六根偶数的属阴,叫六吕。六律第一个是黄钟,六吕的第一个叫大吕,所以音乐里有黄钟、大吕之说。
巨阙 :巨阙是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期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巨阙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巨阙与承影、纯钧、鱼肠、泰阿、湛泸、龙渊、工布,合称为“八荒名剑”。与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并称“越五剑”。
夜光: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
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 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
出;甲骨文(彳,行军)(止,脚)(囗,城邑),表示离邑行军。造字本义:离开城邑,行军远征。在甲骨文中,“出”与“各”是反义词,脚趾背向城邑为“出” ,表示离乡征战;脚趾朝向城邑为“各” *  ,表示异族入侵。
云:“云”是“雲” * 的本字。云,甲骨文(二,天)(像旋卷的气流),表示旋卷的气流在天空飘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天”,突出了旋卷的龙卷风形象。在造字时代的古人眼里,风、云、彩虹,都是奇异的存在,它们无根无源,行踪不定。造字本义:动词,龙卷风气团在天空旋转着移动。
腾: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滕”的省略,表示水向上喷涌。腾,篆文(朕,“滕”,水向上涌)(马),表示马昂首跃起。造字本义:马凌空跃起。
致: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到达、抵达。致,金文(至,到)(人的脚“夂”,行走),表示走到。造字本义:动词,走到,到达。
雨:甲骨文在“水帘”之上加一横代表“上天”的指事符号,表示天空降水。
露:露,金文(水从天降,“一”表示“天”) * (各,“路”的省写,表示途经他人领地),造字本义:夜间气温下降后,户外空气中的水汽因饱和而在地面物体上形成的水珠,对植物有重要的滋润作用。
结: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喜庆。结,篆文(糸,红绸带)(吉,喜庆),表示喜庆的绸带。造字本义:古代婚庆仪式上,新郎用一根红绸带拉着新娘入洞房,红绸带中间穿成死疙瘩,象征彼此姻缘已牢固联接,不可分解。
为:爲,甲骨文(又,抓、牵)(象,大型力畜),表示驯兽师手牵大象,驯化大象的野性,使其服役载重。
霜:金文(雨,来自天上的水汽)(倒写的“毛”,表示植物枯败倒垂),造字本义:零度以下的低温中,接近地面的空气所含水汽凝结的白色晶体,类似薄雪,导致植物的枯败。
咸: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全、都。鹹,金文(咸,全)(卤,盐),表示全是盐。造字本义:形容词,菜里尽是盐,形容盐味重。
淡:篆文(水,清汤)(炎,“啖”,进食,体味),表示清汤寡水,尝不出味道。造字本义:清汤寡水,没有滋味。
潜:古鈢字形(水)(欠,吸气)(曰,吐气),表示吸气后在水下慢慢吐气。造字本义:吸足气没入水下,靠憋气和缓缓吐气维持呼吸平衡。
翔:篆文(羊,吉祥)(羽,借代翅膀),翅膀安祥。造字本义:动词,鸟儿翅膀张开不动,在空中安静地盘旋。

译文:天空高远,大地深邃,四周洪水泛滥。太阳升起落下,月亮满了又缺,缺了又满。星辰闪烁张布,列满星空。寒与暑循环变化,秋天忙着收割,冬天万物闭藏.每年多出的天数积累成月形成闰年,六律六吕用来调节阴阳。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凝结为霜。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海水咸,河水淡;身上长鳞的在水中潜游,有羽毛的在空中飞翔。
总结:读千字文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启蒙文章多好,给小孩子讲讲咱们的家底,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生活的世界,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又是如何改造这个世界,那是多么大的厚实感啊。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涕是喜极而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2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千字文                              
龙师火帝 (lóng shī huǒ dì), 鸟官人皇 (niǎo guān rén huáng)。
始制文字 (shǐ zhì wén zì), 乃服衣裳 (nǎi fú yī cháng)。
推位让国 (tuī wèi ràng guó), 有虞陶唐 (yǒu yú táo táng)。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周发殷汤 (zhōu fā yīn tāng)。
坐朝问道 (zuò cháo wèn dào), 垂拱平章 (chuí gǒng píng zhāng)。
爱育黎首 (ài yù lí shǒu), 臣伏戎羌 (chén fú róng qiāng)。
遐迩一体 (xiá ěr yī tǐ), 率宾归王 (shuài bīn guī wáng)。
鸣凤在竹 (míng fèng zài zhú), 白驹食场 (bái jū shí chǎng)。
化被草木 (huà bèi cǎo mù), 赖及万方 (lài jí wàn fāng)。
需要查询的句子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查询字词
衣裳



遐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字文二: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後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2.指历史时期龙师是伏羲氏,他是中国太古时代的三皇之首,他一出场就代表了三皇: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火帝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他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人。有了火,人类才告别了黑暗,进入了光明的文明时代,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火帝。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五鸟、五鸠、五雉等鸟类来命名。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远古史上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 就是神农氏。也有供药王孙思邈的,但孙思邈是唐朝的大医药学家,比神农氏晚得太多了。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人类的人文文明进程才正式开始了。黄帝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在位100年。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年开始记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仓颉造字;制作音乐的是伶论,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发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胡曹发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裤子是很晚才出现的。这里用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颂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甲骨文(入,插入)(像有两袖、两襟互掩的上装),表示两臂插入两袖,穿起上装。造字本义:动词,两臂插入两袖、穿起上装。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级的,流行的。裳,篆文(尚,高级)(衣,服装),造字本义:古代的正式服装,一种连体衣,似袍。古代称连体裙为“裳” ,称长裙为“常”*  。
衣裳:《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有虞"、"陶唐"说的是五帝里面的最后两位,有虞是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故人们称他为虞舜。陶唐指尧帝,他姓伊祁,号放勋,因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东一带),所以叫他唐尧。
尧是帝喾之子,黄帝的玄孙,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住的是茅草屋,门前是土垫的台阶,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
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禅让给了舜,死时118岁。
舜是颛顼一脉的子孙,他宽厚待人,孝顺父母,慈爱兄弟,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里挂头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禅让给禹,自己死于巡视的路上,终年110岁。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瑛闻讯,泪洒君山斑竹,双双投江而亡,化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尧帝和舜帝,他们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在位时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推的意思是辞让,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与贤人。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推位让国"是连位子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这种行为到舜帝就终结了,接替舜帝位置的禹最终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三字经》里说“夏传子,家天下”。说的就是禹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启这件事。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所以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只有尧和舜。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吊,甲骨文(丝,绑、悬挂)(身上绑着绳索的人),表示将人捆绑,悬挂空中。有的甲骨文省去悬索。造字本义:用绳索将人绞死
,甲骨文在眼睛下面加“十”,“十”是“又”的变形,表示抓握。造字本义: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
,甲骨文(人)(戈),像以戈击杀人的头部。造字本义:武力杀戮。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征”是为了纠正一方错误而动武、出于正义而兴师问罪,褒义;“伐”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而进兵杀戮,中性。
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非法。罪,篆文(网,缉捕)(非,非法),表示缉凶。造字本义:抓捕、惩罚犯人。
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领头的是周武王发和殷成王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贤德君主,以王道治国莅民的描述和写照。从秦始皇开始坐朝问道,君臣都是坐着,共商国事。"垂拱平章"的意思是垂依拱手, 天下太平。这句话语出《书经•武成书》里有一句话"纯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是垂挂,把上衣挂起来就叫垂衣。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气力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平章是平正彰明。《尚书•尧典》里有"平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朝,甲骨文(“早”的异体字)(夕,晓月),表示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尚未落尽。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
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这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他们都能够爱护、体恤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
“”是“”的本字。,金文(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心,同情、疼惜),表示疼惜、呵护,倾诉柔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欠”写成。繁体篆文“愛”再加“夂”(倒写的“止”,行进),表示因疼惜对方而奔波。造字本义:动词,用心疼惜呵护,喃喃倾诉柔情,为之奔波辛劳。
“育”与“居”本同源,后分化。育,甲骨文(人,指女人)(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表示妇女生子。当“居”由本义“妇女生育”引申成“休养生息”后,甲骨文以“女”代替“人”,明确“孕妇生子”的本义。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并在“子” 的头部加三点,表示妇女生产时的羊水。篆文将金文的“女” 写成“每”,将写成。篆文异体字(头朝下出生的婴儿)(肉,长肉),表示生子并喂养,使孩子长大。造字本义:孕妇生子。
“黧”是“”的异体字。“黎”与“利”同源,后分化。黎,金文(结满籽实的禾穗)(刀,收割),表示割黍米。黍米是远古百姓的主要粮食。造字本义:动词,收割黍米。
,甲骨文像动物有发、有眼、有嘴的动物头部。金文突出头部的毛发,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动物头部形状简化成“目”。有的金文突出人类的眉毛特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眉毛形象写成。造字本义:名词,人的头部。
”是特殊指事字,是“目”的变形。臣,甲骨文像一只眼睛向下看。有的甲骨文突出眼珠的球状。造字本义:俯首下视,屈服听命。
,金文(人,猎手)(犬,猎犬),表示猎手与猎犬。造字本义:猎手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
,甲骨文(戈)(十,盾牌的握柄,代盾牌)表示戈戟与盾牌。造字本义:名词,戈戟与盾牌,古代士兵的基本装备。
,甲骨文(羊)(牧人)(古代西部民族的独特帽饰),造字本义:以牧羊为生的古代西部民族。羌,西戎部落的牧羊人。字形采用“人、羊”会义。南方蛮闽的“闽”,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北方边狄的“狄”,字形采用“犬作边旁,东方貉的“貉”,字形采用“豸”作边旁,西方羌族的“羌”,字形采用“羊”作边旁:这些代表六种人。西南僰人、僬僥字形都采用“人”作边旁;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坤地,颇有顺理的品性。只有东夷的“夷”采用“大”作边旁。“大” 字,其实“人”字。夷地民俗仁厚,仁厚的人长寿,那里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说:“我们所在的地区道义不被推行,所以有人想去往九夷之 地,于是乘桴筏漂浮于东海。”大概有这事吧。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 :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率宾归王"一句的语义,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比如当时的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假”的本字,表示虚拟的。遐,篆文(辵,行走)(假,虚拟),表示虚拟之行,即神游,在想象中远行。造字本义:神游中的遥远之地。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古代可以多箭齐发的排箭,表示较短射程。邇,金文(辵,行进、抵达)(尔,较短射程),表示较短的行程。造字本义:可到达的近处。
一,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造字本义: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一 ,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 * ,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 *,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装在器皿中祭祀的珍品。體,金文(身)(豊,盛器中的珍品),比喻分布在身子里的诸多重要器官。篆文用“骨”代替金文的“身”,强调“骨骼”对“身子”的支撑作用,以及“骨腔”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隶书用“肉”代替篆文的“骨”,强调“体”的“肉质”特征。造字本义:骨腔和诸多内脏组成的躯干。
,甲骨文(水)(幺,丝线、绳索),像一根绳索拖在河水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河水的改写成“行”,强调拉船前进。篆文在水中的纤绳上下两端各加一个(十,“又”的变形,表示抓握),强调双手抓纤拉船。造字本义:动词,用纤绳在河岸拉船。
,甲骨文(宀,房屋、王宫,代表中央朝廷)(元,“方”的误写,方国)(止,行进),表示边远方国前来中原王宫朝觐。
歸,甲骨文(兵符,借代军队、战争)(止,终结)(方,方国、边远势力),表示边境方国停止战争状态。造字本义:动词,异域远疆停止敌对与战争状态,顺服于中央朝廷。
:甲骨文中“王”与“士”同源,后分化。“士”的金文字形与“王”的甲骨文字形一致。王,甲骨文字形像带手柄的宽刃巨斧。有的甲骨文在战斧(士)的基础上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王”是超级的“士”。造字本义: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爲王。”凡王之屬皆从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有点像大熊猫,要吃竹笋。凤凰中雄性的叫凤,雌性的叫凰,古有三凤求凰的典故。白驹是小白马,古代用白驹为典的很多,庄子也有白驹过隙的典故。为什么用白驹,用黑驹不行吗?白驹在此代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动物,空中是飞龙,水中是游龙,在陆地上就不是龙的形象。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唱,小白马在草场上悠然地食草。传说中的龙上岸以后,就地一滚变成白龙马。《三国》里赵子龙骑的是闪电白龙驹,《西游记》里唐僧骑的白龙马不也是东海小龙王变的吗?“白驹食场”一句也是引经,《诗经·小雅·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诗句。这里的鸣凤与白驹,代表了那个以道德仁义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体表现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盖的意思。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圣君的教化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啊,遍及万方的众生百姓。上一句中的鸣凤与白驹,代表了那个以道德仁义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体表现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盖的意思。
化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相靠背之形,本义是变化、改变的意思。人都有医学常识,吃多吃少并不重要,要紧的吃了能消化、能吸收。否则完谷不化,吸收不良,人就不会健康。同理,人读书学习不在多,而在于化。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有文没化,充其量是个文人,而非文化人。古人说“读书养气变化气质”,才是读书的目的,否则读书越多越傲慢,越心浮气躁,就“输”了。“赖及万方”的赖字,是幸蒙、依赖的意思。万方不仅仅指人,泛指一切众生。例如历史上有商汤“解网更祝”的故事。成汤有一天出游,看见郊外的猎人四面布网,还向天祈祷说:“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中”。成汤见此,感叹人心贪婪、手段残酷。特命解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并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往左逃,愿向右的往右逃,愿向上的往上飞,不愿逃的向下跳。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 。所以这里才说“赖及万方”,连禽兽也享受到王道统治的恩泽。
,甲骨文 (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造字本义: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 写成“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  ;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金文(衣,保暖用品)(皮),造字本义:由兽皮制成、用于睡卧时遮盖保暖的床上用品。
  ,金文(束,囊袋)(负,驮着贝壳),表示用囊袋驮贝。造字本义:驮着满袋贝壳,心有所恃。
  ,甲骨文(人)(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造字本义:赶上并抓住。
,甲骨文像尖头、大螯、有尾的蝎子。造字本义:数量巨大的蝎子。
”是“放”、“旁”的本字。方,甲骨文(剔发刺字的犯人)(锁颈的枷械),表示被披枷流放的罪人。简体甲骨文将指事字简化成。有的简体甲骨文将枷形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造字本义:动词,将罪犯剔发刺字,流放边疆。  
译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总结: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人在社会生活的位置逐渐的呈现出来,当人开始更多的改造环境,利用万物时,与万物的关系从共处到掌控,争夺占有更多的资源成为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人在盗取万物的时候,也在被万物改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盖此身发 (gài cǐ shēn fà),
四大五常 (sì dà wǔ cháng)。
恭惟鞠养 (gōng wéi jū yǎng),
岂敢毁伤 (qǐ gǎn huǐ shāng)。

女慕贞洁 (nǚ mù zhēn jié),
男效才良 (nán xiào cái liáng)。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得能莫忘 (dé néng mò wàng)。

罔谈彼短 (wǎng tán bǐ duǎn),
靡恃己长 (mí shì jǐ cháng)。
信使可覆 (xìn shǐ kě fù),
器欲难量 (qì yù nán liáng)。

墨悲丝染 (mò bēi sī rǎn),
诗赞羔羊 (shī zàn gāo yáng)。
景行维贤 (jǐng xíng wéi xián),
克念作圣 (kè niàn zuò shèng)。

需要查询的句子

盖次身法,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需要查询的字词

四大
五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4: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盖次身法,四大五常: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佛家(或佛学)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这四者能够产生一切,包括事物和思想。当然也产生人自身。 3.儒家以天、地、亲、师为四大。1,五种品德修养,仁、义、礼、智、信。2,封建礼教中的人与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又叫五伦。据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3,五种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叫五教。4,(五常)五行也可称为五常,即金、木、水、火、土。
本句是第二部分的开端,整个第二部分,是紧紧围绕着五常之德展开的。如果真正理解了五常之德,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抓住了,所以说《千字文》用字不多,却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纲要。
这两句话,是针对我们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属性来说的。“身发”在此处,指代我们的肉身。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 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这是印度哲学的概念。古印度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类物质构成的。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 。
严格说起来,“地水火风”四大并不是指四种物质,构成这个世界的何止这四种物质!四大的本义是说,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有四种基本形态:固态(用地来代表)、液态(用水来代表)、气态(用风来代表),至于火则代表物质有温度,无论生物或非生物都有温度,或高或低,温度是物质属性的一个参数。
五常:是人的性德,人性中含有五常之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是天德,这是天赋与人的天性。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中那股冥冥中无法抗拒的力量,这种支配力量被称为天。常是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的意思。
《千字文》中说:“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意思是说,每一个人的身体生命,都关系到四大五常,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自己是父母养育大的,自己将来也要担负养育下一代的使命,怎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使身体受到伤害呢?这段话的来由是儒家的传统观念。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从上述可知,千字文中的这段话宣扬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从人在天地中的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说明应当爱惜身体的道理,因此,这里的“四大五常”该是指道家的四大(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和封建社会中五种伦理道德,即五伦五教(五伦五教密切相关,意思相通)。每个人都应该恭敬的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生而为人所被赋予的美德。其实本篇前文中就有了“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所以,关于君臣的在这里应该忽略,而是以“人”为大。四大五常应为道、天、地、人,仁、义、礼、智、信。这样接下文“女慕贞洁,男效才良”更合适。

:盍(盇),金文字形(像护罩)(盒),表示器皿的护罩。当“盍”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草,茅)另造“蓋”代替,强调以茅草为材料。造字本义:用茅草遮蔽屋顶。
: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脚趾。此,甲骨文(人)(止,“趾”,脚),表示双脚站立的所在。造字本义:言说者所指称的其站立的位置。有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古人称自己所立之地为“此”,称前往之地为“彼”。

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腹部隆起的人)(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用“女”代替“人”,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怀孕。金文(孕妇)(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经常用手抚摸的腹部,或孕妇经常用手支撑的腰部。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十”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
:本    字“髪”    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跋”的本字,表示狗突然拔腿奔跑。髪(fà),金文(犮,即“跋”,拔腿奔跑)(首,顶部长有长毛 的人的头部),表示人拔腿奔跑时头上飞扬的长毛。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犬的奔跑形象明确写成“犮”(跋),强调“髪”与“跋”的关系。篆文异体字(髟,长毛)(犬,是“犮”的误写),强调人急奔时头上飞扬的“长毛”。造字本义:名词,人或动物头上的长毛。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恭”是恭敬、谦逊,“惟”是惟谨、顺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恭惟连用(也作恭维),是个贬义词,有曲意奉承、讨好对方的意思,这与古汉语截然不同。“鞠”和“养”的意思一样,都是抚育、长养的意思,例如《诗经·小雅·蓼莪篇》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这句话出自孔子讲的《孝经》。《孝经》是儒门十三经之首,历来读书的规矩是先读《孝经》然后才有资格读《四书》。
《孝经》是曾子问孝,孔子回答,再由曾子及其门人整理而成,共有十八章,解释了一个“孝”字。
孔子在《孝经》中开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们这个身体是受父母遗传而来的,是我们的神识借以居住的房舍,等于是上天和父母借给我们用的,使用完毕以后还要归还的。所以我们对自己这个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如果能够所有,谁还愿意生老病死呢?向别人借来用的东西,一定要妥善保管,弄坏了就没有办法还了,所以这里才说“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甲骨文中“龚”与“恭”通用。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供”的本字,表示敬奉。恭,甲骨文(龙)(共,即“供”,供奉),表示敬奉神龙。造字本义:虔敬地供奉神龙。
金文以“隹”代“惟”,表示人们渴望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惟,有的金文(心,羡慕)(隹,飞翔),造字本义:羡慕、向往飞翔。
:(形声。从革,匊( jú)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皮球。最早是结毛而成。后来用毛充填皮囊而成,宋代以后才有充气的皮球),弯曲,弯身 [bow]。如:鞠拱(弯曲着身子);鞠躬踧蜡(弯着腰,显出恭敬不安的样子);鞠穷(鞠躬)
(2) 通“育”。抚养;生育 [give birth to;rear]
母兮鞠我。——《诗·小雅·蓼莪》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養,甲骨文(羊)(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羊)(食,喂饲料),表示圈羊喂草。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贞”字的本义是正,甲骨文形从卜从贝,是最古老的占卜用语。上古卜卦,问事之正不正,就曰问贞。后世假借为端方、正直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意志操守坚定不移。《易经》中称“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 “洁”是干净、没有污染的意思。“女慕贞洁”是说女子应该追求的是保持自己内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洁净的品行。
贞既为正,那么只有止于一才能“正”。谁止于一?心念止于一。能止于一就是正,能守正,就是有贞。不是老公死了不再嫁人就守贞了,心里乱七八糟,一点贞也没有。
同样,对男子的要求也有两条,才与良。“才”指人有能力、有才智,有才的人是才子。“良”是指一个人有德,有良心、有德行才叫良。男子应效法德才兼备的贤人,所以男子起名字叫才、良的很多。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毕竟还是有所不同,表现在本质上的差异就是“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对女子之德的要求是“贞洁”,女子要羡慕、爱慕的是贞与洁,自古女孩子起名字叫贞、洁的很多。

: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昏暗。慕,金文(莫,暗,不明确、不公开)(心,想望,向往),表示不公开地暗想。造字本义:暗暗地想望、向往,未曾公开表达。
:“贞”是“侦”的本字。贞,甲骨文(卜,神杖)(鼎,祭祀的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造字本义: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
: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切除丝品上的杂乱余丝。潔,篆文 (水,污渍)(絜,切除杂丝),表示除去污渍。造字本义:动词,去污除湿。
,甲骨文(矢,射箭)(攴,持械攻击),造字本义:在战斗中射击拼杀。
:“才”是“材”的本字。才,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房柱与房梁的象形,像树杈,即远古简易建筑中的房柱,像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横梁。有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中的树杈模糊成实心点。有的金文将实心点写成一撇。造字本义:动词,立柱架梁,开始建屋。
良:“良”是“琅”的本字;“瑯”、“郎”、“廊”都是“琅”的异体字。良,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有的甲骨文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曲折的游廊、写成、,像是分段加关的游廊通道。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游廊通道、写成、。有的篆文有所变形。有的篆文突出走廊迂回的形状。有的篆文突出宫殿内部的多室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精美的玉砌廷廊,是古代帝王侍卫、侍从、顾问、医师等听候召唤的所在。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知过必改”这一句话,也是语出《论语》。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动荡的时候,有四件事是最让人担忧的。第一是人不讲品德的修养,也就是不积德;第二是人人浮躁,不肯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第三是明明知道应该做的事却不肯去做;第四就是自己的毛病、缺点总也改正不了,这是孔子每天都在担忧的。“得”与“德”二字通假,“得能莫忘”有两重含义,一是从他人之处有所得、有所能,也就是别人教会我们的东西,使得我们有所得、有所能,我们不能忘,这也是知恩必报的意思。二是我们自己于修心、修身上有所得、有所能,莫忘。也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教育儿子阿斗说的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别人的德能不能忘记,自己的德能也不能够忘记。

:”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残骨,借代死亡。過,金文(辵,行进)(残骨,借代死亡),表示生命在岁月的行进中化成枯骨。
:“必”是“柲”的本字。必,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戈的手柄两侧加两竖指事符号,表示戈柄的护层(参见“介”*)。古人将多层柔韧的竹片缠在一起,作为锻锤、戈、矛等器械的手柄,以良好的韧性避免在使用巨大暴发力时折断手柄。在古人眼里,战场上枪械手柄的质量攸关性命,因此手柄的韧性是“必须”的保障。造字本义:名词,将多层竹片缠在一起构成的戈、矛等器械的柔韧手柄。
,甲骨文像手持棍杖体罚卷缩成一团的孩子(巳),几点指事符号表示孩子哭泣流泪。造字本义:体罚、训导犯错的孩子,使其悔悟、修正。晚期甲骨文   省去泪滴指事符号。
,甲骨文(手,拾)(贝,最原始货币),表示拾贝。有的甲骨文加“彳”(行进),表示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造字本义:捡到贝壳,喜获财富。
:“能”是“熊”的本字。能,甲骨文像大型动物,字形突出了它的大嘴和利爪。造字本义: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的熊
:“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林莽)(日,太阳),像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造字本义: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存在、消失。忘,金文(亡,消失)(心,记忆),造字本义:从记忆中消失,不记得。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罔”和“靡”的词性相近,都是表示禁止、劝阻的否定性动词,相当于别、不要的意思 。“靡”字的本义是无、没有,读第三声。这两句话里强调了两个不要:第一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当你手指别人的时候,只有一根指头指别人,三根指头却指向自己,到头来受伤害最重的正是自己不是别人。第二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大,圣人造字早就告诉我们,自大念臭,有味儿了。再加一点,就是“臭”,臭不可闻。《易经》里八八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无凶,那就是“满招损,谦受益”的谦卦。
陈抟老祖在《心相篇》里也说,“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喜欢称赞自己长处的人功名很难有所成就,这对科考时代的读书人是大忌,因为“满招损”是天理。喜欢谈论别人缺点的人,一生中的障碍很多,自己的身心性命也很容易受伤害,因为自己削了自己的福报。“恃”在这里的意思是依仗,如有“恃强凌弱”的成语。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 [don’t]
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又: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书·大禹谟》
靡:靡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mí/mǐ, 基本字义:1. 浪费,奢侈:~荡。~费。侈~。2. 分散:~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糜,篆文(麻,“磨”的省略)(米,黍米),表示磨碎黍米。造字本义:将黍米磨碎或捣烂。
: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持”,表示拥有。恃,古鈢(心)(寺,“持”,拥有),造字本义:心里有所依仗。
,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  、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 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 (人),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 里面加“手” 。造字本义: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逗”的省略,表示停顿。短,金文(矢,箭)(豆,即“逗”,停顿),表示箭的射程近。造字本义:箭射得不远。
: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淡”的省略,表示中和、平淡。谈,古鈢(言,说)(炎,“淡”,中和、平淡),表示与严谨讲述、激烈辩论不同的平常对话。造字本义:中和、平淡的对话。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信使可覆”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孔子的学生有子说,信与义是一样的,都是说一个人立定的志向、发过的誓愿要经得住检验,要能够兑现。人的毛病之一,就是“常立志”与“常后悔”交替进行。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忘了,不兑现。信是五德之一,称为信德。信主元气,五行属土,对应人的脾胃。凡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不伤脾胃、不损元气的。大地属土,其德主信,如果大地失去信用,春不生、夏不长,是这块地的地气没有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说“人无信而不立”,没有信德的人,永远不能立身、立命。
“器欲难量”是说,一个人做人处事,心胸器量要大,大到让人难以估量才好。俗语说“侯王颌下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心小量窄的结果,必然是嫉贤妒能,这样的人不但薄福,而且下场很不好。唐朝著名的两大奸臣“口蜜腹剑李林甫”、“笑里藏刀李义府”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一个人能否担当重任、成其大事,首先要看心量。心大意大,天地给你的舞台就大,你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小量窄,你自己的路就越走越窄,最后孤家寡人、形影相吊,这是一定的道理。
,金文(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许诺,发誓。
使:“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 )(又,执、持) ,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
”是“哥”和“歌”的本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和着音乐唱歌。
: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覆,籀文(像罩盖)(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造字本义: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
,金文是个象形字,像纵横交错的经脉血管连接着两侧众多内脏。有的金文误将交错的经脉血管形状写成“犬”形。造字本义:由纵横交错经脉血管相连接的众多内脏组织。
: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欲,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以“人”代“欠”。有的金文(谷,沟壑)(心),“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欲”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永不满足的心念。
: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茣”,表示绞刑或火刑的极刑。難,金文(堇,极刑)(隹,隼,食肉猛禽),表示以鸟啄为刑。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
,甲骨文(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

墨悲丝染:这两句话属于用典,典故出自《墨子》与《诗经》。“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书中有个“墨悲丝染”的故事。话说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颜色。任凭你怎样漂洗,也无法再将染色丝恢复生丝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这个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丝一样洁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复本性的质朴纯洁,已经不可能了。
诗赞羔羊:“诗”指的是《诗经》,《诗经•风•召南》里面有“羔羊”一篇,赞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洁白。意思与墨子说的差不多,也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悲,古鉥字形(非,与愿相违)(心,意愿),表示与意愿相违。造字本义:因违背意愿的意外变故而痛楚、哀伤。
:絲,甲骨文(糸,蚕线)(糸,蚕线),像两根(一堆)两端打了结的蚕线。
,篆文(水,色浆)(又,取)(木,用以提取色汁的草木),造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

景行维贤:经文出自《诗经》,《诗经•小雅•车辖》一篇中有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是贤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景行”是指崇高光明的德行,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为贤人,贤人是人群的榜样,做人的标准。战胜自己为贤,再能成就他人方为圣。
克念作圣:《尚书》里面有“惟狂克念作圣,惟圣妄念成狂”一句话。庄子用“野马”来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头和思想,这里的“狂”字就代表了我们凡夫俗子。人如果能够克制住自己狂乱的思想和私心杂念,凡夫就能变成圣人。同理,放纵自己的心念,圣人也会退化为凡夫。
,篆文(日,太阳)(亭,代表楼台建筑),表示日照楼台。
(háng),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金文(糸,系、绑)(隹,凶猛的鹰隼)(攴,打击、驯化),造字本义:用绳子系住鹰隼双足,驯养助猎。
: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掌握、管理),表示有管理才能的官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貝”(宝贵)另造“賢”代替,表示宝贵的、难得的人才。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
:“克”是“剋”的本字。克,甲骨文 (张着大口惨叫) (是“人”的变形,像身体蜷缩的人),表示人因遭受剔肉酷刑而惨叫。有的甲骨文在蜷缩的人形上方加血滴,强调酷刑的血腥。有的甲骨文将人形写成一人手持戈器。远古人类将天灾理解成神对人类的惩罚,并以牺牲个体活人的残酷祭天方式,表示对天神的妥协。造字本义:古人杀人剔肉祭天,以消除巨大的天灾。
:“唸”是“念”的异体字。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吟”的本字,表示低吟。念,金文(今,“吟”)(心,表示惦记),表示口吟心忆。造字本义: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
:乍”是“作”的本字。乍,甲骨文(刀,匠具)(纵横的刻纹),表示用斧削刻器物。有的甲骨文在刀形上方加一个缺口,表示用刀斧砍斫木头。有的甲骨文省去纵横刻纹。金文将甲骨文的缺口“V“写成“卜”。当“乍”的“砍斫制作”本义消失后,篆文由再加“人”(木匠)另造“作”,强调巧匠“人为创造”的含义。造字本义:木匠用刀具砍斫削刻,制作器物。
,甲骨文(共,供奉)(土),供土,表示所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奇而完美。造字本义:神奇 完美的土地神。有的甲骨文将“共”简化成“又”,三点指事符号表示土屑。古匋字形将“土”的形象简化成。篆文与古匋形相同。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
聖,甲骨文像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有的甲骨文加“口”(说,预言),表示预言。造字本义:先知先觉、洞察真相并能预言者。

译文:我们的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授之于天地,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有金木水火土这有形的物质,也包含了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样的精神 质,我们要小心的供奉喂养自己的身体,不让其受到损伤,女子时刻追求保持自己内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洁净的品行,男子建功立业名扬四方,知道自己的过错,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行为,要及时的改过,得到的才能不要忘却,要时刻的铭记在心,笃行之,少去谈论别人的是非长短,多反观自身,不要因为自己的长处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谦受益,满招损,记住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慎重的立下誓言承诺志向,因为这些是要兑现的,这关乎一个人的诚信和担当啊,你看天地,万物在其中生生不息,为何天地能装下万物,是因为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我们也要效仿天地,让自己的心也像天地一样宽广厚德,墨子看到洁白的生丝在染缸里被染了颜色而悲伤,墨子悲伤是看到了我们的身心其实也像生丝一样洁白质朴,可是不良习性像染缸容易让生丝着色而失去了本真,这是多么让人伤悲的件事情啊,《诗经•风•召南》赞美小羊羔毛皮的洁白,也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贤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圣人是碾碎了自己的私念祭祀于天地,效法天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总结:我们的老祖宗是多么的珍贵自己,人身难得,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在爱护自己,自己身上的道和天地是相互镜映的呀,一言一行以天地为准绳,切莫敢辜负天地给与我们的人身与信任,因为敬重天地,从而珍视自己,如何能做毁伤自己的事情呢, 反观自己,真是浑噩了多少时间啊,多么不知道去珍惜,真是惭愧惭愧,
这篇千字文的四大五常,很重很重,生命是非常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就像一个使命,我接住了,我怎么去传承而不违背天地给予我的信任,我怎么能做到让道在流转的过错中如洁白的生丝,不被污染,效法天地,不辱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4、德建名立
德建名立 (dé jiàn míng lì),
形端表正 (xíng duān biǎo zhèng)。
空谷传声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虚堂习听 (xū táng xí tīng)。


祸因恶积 (huò yīn è jí),
福缘善庆 (fú yuán shàn qìng)。
尺璧非宝 (chǐ bì fēi bǎo),
寸阴是竞 (cùn yīn shì jìng)。


资父事君 (zī fù shì jūn),
曰严与敬 (yuē yán yǔ jìng)。
孝当竭力 (xiào dāng jié lì),
忠则尽命 (zhōng zé jìn mìng)。

临深履薄 (lín shēn lǚ bó),
夙兴温凊 (sù xīng wēn qìng)。
似兰斯馨 (sì lán sī xīn),
如松之盛 (rú sōng zhī shèng)。

需要查询的语句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需要查阅的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19: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花的树 于 2018-12-29 20:51 编辑

第四周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
这两句话着重讨论了德与名、形与表的两种关系。“德”与“名”是一对,名是名利的简称。人没有一个不追求名利的,说不想那是因为没有条件与机会。人求名利、求好的果报就应该种好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我们反过来,倒果为因,只求名利不管德行,那是缘木求鱼。“缺德”哪里能求到“善果”呢?古人说“德是摇钱树,信是聚宝盆”。有了德才能童叟无欺,有了信才能货真价实,这样做贸易不想发财都不可能。这就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由此再进一步要明白道与德的关系。德者得也,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前面三千字为道经,后面二千字为德经。道为理体,譬如我们出门之前要看地图,定好方位,然后开车出发,就是德,不去永远没有德。明道不行道,永远不会有德。道与德很难兼得,有道的人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只有得道的人才是道德兼备。否则就是“有道无德,必定招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不积功累德,一味地盲修瞎炼,一定会走火入魔,因为修行没有资粮。外表道貌岸然,实质浮躁虚饰的人,内里一定是空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明道。
“形”与“表”又是一对,这里的“形”指的是人的整体形态,身心两部分都包括在内。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仪表容貌自然端正。人的形体健美、容貌姣好的根本在于心地,整容化妆是没有用的,起码不能长久。所以善良之心能将人变丑为美,歹毒之心会使人面目狰狞。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陈希夷的《心相篇》,其文着重谈的就是心与貌的关系。
为什么“形端”就能“表正”呢?这就谈到诸子百家里的《管子》。《管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谈管理学的第一书。现代管理学上自以为是新发现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管子》中找到雏形。管子是齐桓公的首相,他通过发展经济,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诸国之首。《管子•心术篇》中说:“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必得”。管子认为,人的身为馆舍德如贵宾,馆舍不打扫干净就不可能留贵宾常驻。为了留住“德”这个贵宾,我们的身体,这个馆舍就一定要端正。形体端正了,内心的德建立起来了,仪容仪表自然而然就端正了。(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庄子:名,实之宾也)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会持续不断,空荡的堂屋中一处发声各处都会响应。“虚堂”是空屋子,“习”是接二连三的重复。我们都有“虚堂习听”的经验,一间空屋子里面的回声很大,在一个角落讲话另外的几个角落里都能听到。
“空谷传声”传出的是谁的声音?“虚堂习听”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都是发声者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果不出声,哪里会有“传声”和“习听”呢?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祸福”两句话出自《易经》。《易经•坤卦•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是吉祥、喜庆。“有余庆”是福泽绵长,这是积善的回报;“有余秧”是灾祸不断,这是积恶的果报。这两句话重点讨论了善与恶、福与祸的因果关系。善恶是因,福祸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别清楚,千万不能倒置。
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的关系。不想要祸就别让福发展到极点,老子不是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吗?人为什么会有祸?因为恶积,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顶上的石头连小孩子都能撬动,一旦石头滚下山来,巨汉也挡拦不住。
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招感来的,就像自己在山谷中呼喊,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一样。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以《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这两句话,语出《淮南子》。《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璧的本义是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环,后世将上等的美玉称为璧。直径一尺长的璧是非常宝贵的,古有“和氏之璧,价值连城”的故事。但是这里却说“尺璧非宝”,这是与光阴比较而言的。与光阴(时间)相比,一尺长的美玉也不是宝贝,但是片刻时光却值得珍惜。
古人为什么将时间叫做“寸阴”呢?时间可以用尺子计量吗?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有一种叫日晷,是石头制做的上面带有刻度的盘子,盘面上有一根垂直的铁针。日晷盘面上的刻度非常复杂,分为好几层。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自转的地轴又是歪的,所以四季的日照高度不同,落在日晷上的阴影也长短不一。当夕阳落山的时候,阳光在日晷上的阴影只有一寸长。夕阳落山是瞬间的,一下就落了,如不抓紧时间寸阴就没有了。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競”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在竞逐、奔走,竞字的本义是争竞、角逐和比赛的意思。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
从这几句开始讨论五伦关系。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基本关系。
人性之中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人心之中要明五伦之道。五常是天道,五伦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间就表现为五种伦常关系。例如,父子之间讲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间讲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间讲信,诚信是友道。君臣之间讲义,义者宜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智慧;能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度适宜就是义,就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间要讲礼,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知道长先幼后,孔融让梨,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人的天性对应的是人类社会的伦常秩序,现代人不明五伦之道,颠倒伦常关系,社会怎么能不乱呢!
五伦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则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严就是慈,爱即是害。传统家教中父母教子严格得很,父亲偏重于一个严字,母亲偏重于一个慈字,所以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父母下面对应的子道就是孝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
将孝道的仁爱之心向外面一层一层地展开,就是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懂了孝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资父事君”的意思是资养父母、侍奉君王,原则要求是两个字“严”与“敬”。严是一丝不苟,敬是诚谨恭敬,恭在外表, 敬在内心。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强调了奉养父母、侍奉君王是一样的,都要一丝不苟,虔诚恭敬。汉语里自古孝顺二字合用,孝指内心的诚敬,顺指言行上不拗父母之意。这也是《弟子规》中要求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这两句话是由《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与“臣事君以忠”两句话变化而来的,强调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尽你所能去做,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忠于君主要能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恪尽职守。君不是仅仅指帝王,你的领导、你的主管就是你的君。忠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恪尽职守。忠字的象形就是方正不偏的一心,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地把本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叫尽忠。
有人将“忠则尽命”,解释为“忠于君主要能不惜生命”。孔子、孟子都反对这种没有理性的愚忠,把命搭上要看值不值,是不是“仁”“义”之所在。帝王要胡来,忠臣当然要谏劝,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但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臣子进谏言意,那就是明君一定肯接纳贤臣的谏言。
忠于君主要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孔子说过“命者名也”的话,命就是一个人的名分、一个人的本分。人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一定要有智慧,要适时适度,还要“怡色柔声”。君主不纳谏就要适可而止,为做“忠臣”把命搭上就没有必要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诤臣是唐朝的魏征。他曾对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地问为什么。魏征回答说:“忠臣没有好下场,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挖心,所以我绝不做忠臣”。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但也明白了魏征的用位行事,劳而无功,所以孔子才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本分内的事,不要过多地干预,知道多了烦恼多,不是自寻烦恼吗?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没有理性的愚忠、愚孝是不可取的。
中国老式住宅大门的门心对子都是这样两句话: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孝子出来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会懂得爱国家、爱君主、爱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国在隋朝以前没有科举制度,国家挑选人才首先要从各地举荐的孝子中选拔,叫做“举孝廉”。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白脸奸臣的形象是小说家塑造的,不是历史事实。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
这两句话是“资父事君”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临深履薄”是事君之道,“夙兴温凊”是资父之道,二者都是严与敬的具体体现。
“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着悬崖深渊,腿肚子转筋;走在薄薄的冰面上,咔咔声不断,心惊肉跳。古人做人处事、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古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
“夙兴温凊”是“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的缩略语。“夙兴”是早早起床,“夜寐”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古代夙兴夜寐的标准是,做儿女的要先于父母而起,迟于父母而睡。早晨父母还没有起床,做儿女的就要先起来;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儿女的才能睡。早晚两次要给父母问安,也就是《弟子规》中说的“晨则省,昏则定”。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早晚两个时段是人体基础代谢和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的峰值时期,老年人最容易发病、犯病,所以子女要于早晚两次问父母安,看看健康状况。“温凊”是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也就是《弟子规》中“冬则温,夏则凊”的意思。《二十四孝》故事里就有“黄香扇枕”,黄香九岁就能够在暑天为父母扇枕头,冬天用身体给父母暖被子。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一个人应该让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修养象兰草那样的芳香,象青松那样的茂盛。“兰”在这里指的是兰草,不是兰花。兰草的学名叫泽兰,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以入药,开紫红色花,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代用于熏香。《易经•系辞》里就有“其臭如兰”的形容。“馨”是散布很远的香气,多比喻人的德化远播、声誉流芳百世。
松柏属不落叶乔木树种,其生长不择土质,可活千年以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认为松与君子一样,具有常青不老,四时不易其叶的品质。松为人君,传说梦见松树的人将为公,所以公木为松。柏树则被认为是阴木,可以寄托哀思,西方属金色白,故白木为柏。中国文化中的陵墓旁一定要植柏,墓柏是陵寝的一部分,盗伐墓柏的与挖坟掘墓者同罪。记述汉代风俗的《三辅旧事》中记载:凡有盗伐陵柏者“皆杀之弃市”。
一个人的德行可以感染人,象香草那样香气远播;同时真正的德行能够耐霜雪,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荀子说过“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谚语中也有“疾风知劲草”的话,说的是在中国西北有一种草,寒风一起百草倒伏,只有它高高地迎风立于山岗之上,这就是中药里面专治风湿病的独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这两句话自勉,自立利他、成己成人。

需要查阅的字词:
:甲骨文(彳,即“得”,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篆文为便于书写,将“直”略写变形成,于是本为“直心”的字形“”变成了“十目一心”的。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在道家思想中,“道”*  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

:金文(“阜”表示山地,表示墙基)(不是“聿”,表示手持杵棒,夯土筑墙),表示辟山为址,傍山筑屋。为了肥沃的土壤和方便灌溉,古人大多定居于河湖岸边;又为了地基牢靠和防洪防汛,古人常辟山为址,傍山筑屋,面河而居。有的金文将“阜”形的简化成,将写成,加“土”强调“夯土筑墙”。有的金文误将写成“辵”。造字本义:辟山为址,筑墙造屋

: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説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立,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地上,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地面。造字本义:站在地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站着的人写成。隶书彻底失去人形。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籀文 (“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研”的省略,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造字本义: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 形,见也。——《广雅》

: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老人拄杖而行。端,篆文(立,站直)(耑,老人拄杖),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説文解字》:端,直也。从立,耑聲。以端其位。——《礼记 • 祭义》

:甲骨文是象形字,像兽毛朝外的皮衣,像衣服外部披着兽毛。籀文(衣)(鹿,代动物毛皮),表示用鹿皮制作高级的“表”。篆文用“毛”代“鹿”,并改成上中下结构:(衣)(毛),强调“表”的“毛质”特征。 造字本义:用动物毛皮制成的外衣。 表,上衣也。——《说文》,表裘不入公门。——《礼记 • 玉藻》

:“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造字本义: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説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空,金文(穴,洞)(工,人工的、人造的),表示经过人工处理的洞穴,即宜居洞穴。“司空”是尧帝时代开设的古老官职,主管水土治理和建筑等工程。造字本义:人工开凿或修建的居穴。石窟为“穴”;居穴为“空”;大而深且有水之穴为“洞”。作为形容词,“空”强调内部结构了无一物;“旷”*  强调视野的开阔明亮。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 • 江水》

:谷,甲骨文(“水” * 的变形,表示涧水从山坡两侧向下淌)(口,通道,山口),表示涧水通道。造字本义:山岭间涧水汇集的洼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作为农作物的“穀”产于河谷,因此古人多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 水注谿曰谷。——《尔雅 • 释水》

: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转”的本字,表示转动。传,甲骨文(人)(专,转动),表示转递。造字本义:古人利用驿车一站站转递信件及物品。

:聲,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 • 乐记》,凡声阳也。——《礼记 • 郊特牲》

: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级的、追崇的。堂,中山王墓宫堂图的字形(“尚”的省略,高级的、高雅的)(土,坛、宫殿),表示高雅的殿室。造字本义:王宫内举行隆重仪式的大殿正厅。

:虚,金文(“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地域),造字本义: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说文解字》:虚,大山丘。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也叫作“虛”。

:習,甲骨文(羽,翅膀)(口,像鸟窝状),表示在鸟窝里振翅。有的甲骨文在鸟巢中加点写成“日”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鸟巢状“日”写成“白”。造字本义:动词,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  ,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听,篆文(口,嘴巴)(斤,即“欣”,开心),表示张嘴大笑。造字本义:动词,因开心而张嘴大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形“听”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聽”* 。当“听”合并“聽”之后,“听”不再读它原有读音 yǐn ,而转读被合并字“聽”的读音 tīng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常见的“变读”现象。

:“”是“聽”的本字。,甲骨文(耳朵)(两个“口”,群众言论),表示耳向众口,即尊重他人意见,对众人的观点用耳用心。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金文将耳朵形状写成,并加“生”,疑“生”是对“壬”(即“任”的本字,能力)的误写,表示在远古时代,对他人观点用耳用心,是重要的观察、明辨、学习、包容的能力;同时加“十口”,强调对待众口众舌的谦逊态度。篆文写成“聽”,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口”,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生”写成“壬”,同时加(“德”的省略),表示谦虚对待他人意见是重要的品质,强调“兼听养德”。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聆听别人说话

: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犬”(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省去甲骨文的“犬 ”,将写成,加“示”,强调“祸”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造字本义: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说文解字》:禍,灾害,表示神灵不予保祐。

:“因”是“茵”的本字。因,甲骨文像一个人躺卧在席垫上。造字本义:躺在席子上。《说文解字》:因,就近依凭。

:恶,篆文(亚,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恶,罪过。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亚”作声旁。亞,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在“囗”的周围画四个表示向心的三角形,像是围绕在中央公共区四周的建筑群,中央的“囗”表示部落公共社交、祭祀的区域,整个字形表示远古部族组织有序的聚居区。有的甲骨文省去中央的公共区“囗”。有的甲骨文用四个“囗”代替四个三角形,用“十”(纵横贯通)代替中央的“囗”(中央公共区),表示由通道连接各个部落、彼此之间能够快速沟通与护卫的大型聚落。简体甲骨文“亞”用“行”(四通大道)代替“十”(纵横贯通),用简洁的四个短横或短竖指事符号代替四个“囗”,字形强调四通大道对远古大型聚落的重大组织作用。其他相关的甲骨文字形中,加“宀”(房屋)的表示聚落内各部族举行祭祀、庆祝的公共建筑;加“水”(河)的表示部族聚落滨河而居;加“人”(首领)的表示部族首领;加“女”的甲骨文字形表示部族的女首领。造字本义:名词,围绕中央祭祀区而建的、有严格等级秩序的远古聚落。亚,丑貌。像人拱背的形状。贾侍中说:亚,我以为表示的是次弟顺序。所有与亚相关的字,都采用“亚”作边旁。

: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绩”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积,籀文(禾,谷物)(责,绩,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造字本义:储备的粮食。《说文解字》:积,聚集。字形采用“禾”作边旁,“责”是声旁。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易 • 升》

: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酉”的变形,表示酒坛。福,甲骨文(示,祭祀)(又,巫师的动作)(酉,酒坛)(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有的甲骨文省去双手,将写成,将“酉”写成“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酒坛形写成“畐”。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 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说文解字》:福,神灵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畐”作声旁。

: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物的嘴,代动物。缘,篆文(糸,丝绳)(彖,代动物),造字本义:用绳线捆绑动物。《说文解字》:缘,装饰的衣边。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彖”作声旁。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善,甲骨文(羊,即“祥”)(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双眼写成。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写成和。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省略成一只眼睛。金文(羊,即“祥”)(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说文解字》:善,吉祥。字形采用“誩、羊”会义。“善”这个字,与“義”(义)、“美”同义。慈眉善目    母氏圣善。——《诗 • 邶风 • 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 • 晋语》

:庆,甲骨文像一个眉开眼笑的人手捧宝贝。造字本义:手持财礼,眉开眼笑前往祝贺。

:甲骨文像两个头部加“辛”的俘虏或奴隶并列在一起,表示两个俘虏或奴隶相拼相争。造字本义:战争的胜利者或主人,强迫战俘或奴隶比武,以此取乐。《说文解字》:竞,争着说话。一种说法认为,“竞”是相追逐。字形采用“誩”和“二人”会义。

: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旅行在外。資,篆文(次,旅行)(貝,钱财),表示旅行用的钱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旅费,路费。白话版《说文解字》:资,财货。字形采用“贝”作边旁,“次”作声旁。

:“父”是“斧”的本字。父,甲骨文在“又”字上加一竖指事符号,代表手上持握的石斧或石凿之类的工具。造字本义:手持石斧,猎捕或劳动。金文画出尖锐的石斧形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又”写成,字形变化较大。当“父”的“持斧”本义消失后,再加“斤”另造“斧”代替。远古时代利用工具进行体力劳动,对开创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受到特别尊重,因此“父”是古人对从事劳动的男子的尊称。《说文解字》:父,是规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长,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人。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举杖教训子女的样子。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是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 )(又,执、持) ,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是“中”的繁体甲骨文的简写。古远时代以族旗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中”的本义即两国使者各执国旗争端的国界会谈调停,折中求和。有的甲骨文将旗帜状的简化成“干”状,将简化成,导致字形晦涩。简体甲骨文则将进一步简化成“中”。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出使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中”写成。古代称博学的文职官员为“史”,称行政管理官员为“吏”。 事,当差。字形采用“史”作边旁,采用有所省略的“止”(屮)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事”。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 学而》,事,职也。——《说文 • 史部》 ,事,勤也。——《尔雅 • 释诂下》

: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坚硬、难以改变。嚴,金文(的变形,“岩”,坚硬不变)(帚,体罚用的竹鞭)(又,抓持)(口,训诉),表示为苛硬的标准而体罚训斥。造字本义:体罚、训斥,用苛刻的硬标准要求。《说文解字》:严,教训、命令,督促紧急。字形采用“吅”作边旁,“”作声旁。,这是籀文中“严”的写法,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 • 小雅 • 六月》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添食、给予。與,篆文(舁,很多手放在一起)(与,给予),表示相互给予。造字本义:结交,相互支持,《说文解字》:與,党同参与。字形采用“舁、与”会义

:说文解字敬,肃也。从攴、茍。居庆切(jìng)。最早见于金文,字形从“茍(jì)”从“攴(pū)”。“敬”的构型和本意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会意字。金文(图1、2、3)的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一只手(又)拿着棍子或鞭子。两相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着,传出戒、慎的意思,这就是“敬”。小篆(图8)的左边变成了个“茍”字,“茍”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右边仍然是手拿木棍或鞭子,意思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本意为警告,是“警”的本字。一说这种构型是表示手持棍棒使人恭敬。其本义是对人尊重,有礼貌。

: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年长。孝,甲骨文(是“老”的省略,长发长者)(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说文解字》:孝,善于侍奉父母长辈。字形采用省略了“匕”的“老”和“子”会义。这个字形是表示“子承老”。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竭:竭 <动> 曷,本意守卫的士兵对流氓逃难的人进行盘问,后加口,喝问何人,从何方而来。加立,表示喝令站起来。工地上士兵喝令累到的劳役站起来继续干活。用力到达极限。说明:本字用同“极”、“尽”。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力”与“手”同源。力,甲骨文像向下伸展的手臂,是右手(即“又”)的变形。有的甲骨文写作“又”。古人的手臂,由于大量的日常手工劳动而强壮有劲,造字者遂以强壮有劲的手臂代表无形的力量。在甲骨文中,有力的男子为,有力的女子为。金造字本义:名词,强壮有劲的手臂。《说文解字》:力,筋骨。像人的筋骨形状。平治天下的功能也叫“力”,这种“力”可抵御大灾。所有与力相关的字,都采用“力”作边旁。

: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在两者之间、不偏不离。忠,金文(中,正而不偏)(心,情感、态度),表示态度公正,不偏私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公正,不偏私情。《说文解字》:忠,敬仰并遵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中”作声旁。

:盡,甲骨文(皿,食物用完后空的盛器)(又,抓持)(毛,毛刷),表示吃完盛器中的食物后用毛刷清洁盛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毛”写成,下部写成“火”形,“毛”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毛刷清洁食物被完全吃完后的盛器。《说文解字》:尽,盛器内的东西被全部掏空。字形采用“皿”作边旁,采用“”作声旁。尽,止也。——《小尔雅》
:令”与“命”同源,后分化。令,甲骨文(朝下的“口”)(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令”的本义动词功能,强调“开口发令”。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性指示。命,使令。字形采用“口、令”会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易 &#8226; 乾》,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又《易·乾卦》各正性命。《疏》命者,人所禀受。《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注》命者,生之极。《左传·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疏》命虽受之天地,短长有本,顺理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无法,则夭折无恒也。

:甲骨文(夕,残月)(丮,即“执”,像双手有所操持),像一个人在月夜下劳动,表示天未亮就开工。造字本义:在星月下通宵劳作。《说文解字》: 夙,早上起床后向天地祖先作敬拜。采用“丮”(执)作边旁,表示日夜操劳,天黑不歇,一早敬拜。

,甲骨文(不同方向的四只手)(凡,多柄夯具)(口,劳动号子),表示众人和着号子一齐举起多柄夯具夯地。有的甲骨文将夯具“凡”写成“井”,突出沉重夯具的多柄特征。造字本义: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说文解字》:兴,众人合力举起。字形采用“舁、同”会义。同,表示大家同心合力。

:凊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qìng,释义是清凉,寒冷。古文中读音为jìng,凉。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译文:有些人的名字流芳百世,有些人的名字遗臭万年,这是为什么啊?仔细看看,原来是因为所做的事情是否合,有的人气宇轩昂,英姿焕发,有的人唯唯诺诺,没精打采,这是因为心没正,心正形就端正,在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会持续不断;空荡的堂屋中,一处发声各处都会响应,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就像在山谷,空堂里会有回声一样,所以老祖宗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就是说发生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庆是乐善好施的回报,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品行高尚的人从不把占有多少奇珍异宝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却对片刻的时光倍加珍惜,资养父母、侍奉君王,要一丝不苟,诚谨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不惜生命,在其位,谋其政,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战战兢兢,三思而后行;早起晚睡,问候父母安,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自己的德行应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心得:淳淳教导,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父子,君臣的关系,天不可欺,效法天地,才是正道,否则祸福自来,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而且这个相信是不容置疑的,要朝这个方向去靠近

总结:从开课时的浩瀚壮阔,一帧帧的画面扑面而来,好大的一个天地,好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是谁,我们在那里,我们的干了什么,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一一道来,原来人是这样活啊,多么顶天立地,从容不迫,可以让一个懵懂的孩子,睁大双眼,看到渺渺苍穹,朗朗乾坤,看到自己所处的世界,知道自己的位置,可以安定的效法古之圣贤,人就应是这个样子才对
在千字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觉得要补的课好多,寸阴是竞,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又感慨这么好的家底我们怎么就断层了呢,这些经典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是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啊
最近我有点放松了,把时间花在了另外的地方,感觉又在朝那个顺其自然的方向滑,而我在放松的时候,其实我也感觉到了我的家氛围也不大对,我还是要时刻警觉,不能放松,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4: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
5、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渊澄取映 (yuān chéng qǔ yìng)。
容止若思 (róng zhǐ ruò sī),
言辞安定 (yán cí ān dìng)。
笃初诚美 (dǔ chū chéng měi),
慎终宜令 (shèn zhōng yì lìng)。
荣业所基 (róng yè suǒ jī),
籍甚无竟 ( jí shèn wú jìng)。
学优登仕 (xué yōu dēng shì),
摄职从政 (shè zhǐ cóng zhèng)。
存以甘棠 (cún yǐ gān táng),
去而益咏 (qù ér yì yǒng)。
乐殊贵贱 (yuè shū guì jiàn),
礼别尊卑 (lǐ bié zūn bēi)。
上和下睦 (shàng hé xià mù),
夫唱妇随 (fū chàng fù suí)。

需要查询的句子
川流不息 , 渊澄取映 。
容止若思 , 言辞安定 。
笃初诚美 , 慎终宜令 。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 夫唱妇随。

需要查阅的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9 15:06 , Processed in 1.099950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