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2|回复: 0

第22课答疑  智商建设的着力点 (201801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9 1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好,大家好!上个星期呢,我们跟大家谈到了家庭产品,家庭产品最容易引起我们重视的、引起我们注意的呢就是智商,上个星期呢说的就是智商。今天用答疑的这个时间呢跟大家谈一谈智商建设的着力点。

   当我们觉得自己智商不够,那我们就建立呗,就建设呗。那建设从哪里下功夫呢?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呢是常见的情况,也是最主要的情况,就是我们养孩子,你得养个聪明的孩子,智商高的孩子,这个也是智商建设。就这两个情境下呢,智商建设的着力点这个话题可能就有点用处,或者说至少是像那个搔痒痒一样,那我们就找到了这个痒点或者叫痛点。


   一、智商建设的本质在智力
   实际上呢,当我们在说智商建设的时候,我们在说的是智力建设。因为智商这个东西它本身不可直接建设,我们能直接建设的就是智力。当智力建设的成果出来了之后,拿到人群当中去一比,唉,然后呢你就获得了智商,所以智商没办法建设。如果你要直接建设智商的话,那要去建设别人也要建设自己,你怎么建设别人呢,对吧?这别人还不是一个人,全人类呢。所以我们跟大家说的第一个要点,关于智商建设的着力点的哈,第一个要点,我们这里嘴上说的智商建设,本质上是在说智力建设。
   1、智商是个社会化的指标
   我们知道了智商的准确含义是一个人的智力成绩,测量的成绩,跟同年龄段的人的这个平均智力的那些成绩来做比较得到的一个商数,一个怎么讲呢,一个比例关系。所以智商的本质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在同年龄人当中的位置。我是最聪明的,还是最笨的,还是介于最聪明最笨的之间的,而在之间又在什么位置?
   人类非常愿意使用智商这个概念,表明我们对社会地位的一个锲而不舍的追求,但是我们追求这个社会地位,你不能靠投机,你归根到底要依赖自己,要有货,我的智力要够,要在那位置,那自然就获得一个位置,所以对位置的直接追求其实也是一陷阱。你要想获得位置,你就要去练功夫,所以呢你要建设智商,要改造智商,就得去在智力上下功夫。
   我们说投机不可以,那你投机其实也需要智力,你没有智力,你投不到那个机呀。同时你要去改变我们的社会地位,你除了说我们自己投机,自己的智力水平确实提高了以外,嗯其实大家还能想到另外的方式,就是别人的恩赐。但是这个怎么赐呢,是吧?赐过来的东西也是假的,你没有,那人家说你有,你说我没有,这个也不起作用。
   还有一个就是什么呢?就是捣乱,我把你搞笨了,然后我就聪明了。不过这些好像都不是我们要做的现象,并且也都没什么意义,都不善,都是恶业,是吧?所以说智商是一个社会化指标,这个话题它其实给我们指出来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就是智商建设的各种选择,其实每个人是可以做自己的选择的,你说我要去把别人搞笨,那为什么不可以呢?去搞就是了!你可以这样选呐!那你说有人说这样不行!我不这么干!那我要把自己搞聪明!好,那你搞自己搞聪明你搞就是啦!不过,选择是自由的,承担结果就不是自由的。因为你不能两头都自由,对不对?所以当我们需要改善,这个实际上是指出来这种方向,你每个人可以去选择你想要的方向。
   2、智力要素
   这个智商建设落脚点在智力上,那要去提高智力的这个实有水平的话,我们又该从哪里下手呢?哪里去着力呢?
   我们在上一个星期谈到了,智力其实是有三大类元素构成的。我们说你只是能够想,只是能够分析,不能算是完全的聪明。因为你还要做决定,你没有决定能力也显不出你的聪明来,你做了决定之后,你还要能付诸实施,看着机会你不能采取行动,那就叫错失良机,这个也不叫聪明,对不对?不叫智力高。所以呢,它包括了第一类认识能力;第二类行动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是连接认识,第三类是连接这两者的:我想得过来我也能做,但是想的东西跟做的东西之间有一个连接通道啊,你不连上的话,想归想做归做啊,那不是断的嘛。
   【认识(获得知识)   运用(知识)   解决(解决问题)】
   这也就是说是就是说我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三个部件啊。那这个“运用”这两个字啊,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啊。“运用”就是运输过去运送过去用。呵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说要培养智商,这个智商建设,那要在智力上下功夫。那智力下功夫又下在哪里呢?下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三个要点上。
   3、能量和力量
   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现象,我们说不清楚的现象,用能量和力量两个字能说清楚。比方说我们看到这个人精精神神的、聪聪明明的样子啊,我们就会觉得他长得挺聪明的呀,但是他好像又做起事情来不聪明,遇到问题又不聪明,学习又不聪明,这种现象是不是非常普遍啊?是不是我们差不多都觉得我们家孩子是那个样子?聪明啊,但是他不聪明呢!是不是这样?前面那种聪明,他是看起来的样子聪明,后面那种聪明是真的聪明,那么看起来的聪明就意味着他有一种可能性,他能做,只要他真的去用的话,他有这个资源结构可以用,用出来就是聪明,所以他有聪明,他不叫聪明,他叫有聪明。有聪明就是他能聪明啦,那这个能聪明的量是多大呢?就叫能量。能量是没有使出来的,还没有发挥出来或者发挥不出来的力量叫能量。那后面这种聪明呢就是他做得聪明,它遇到事情他把每一件事情都显示出来,说明我们说真的是体现出来了,前面那个叫体聪明,后面那个叫体现聪明。这就是正在发挥,就像那个力量,物理学定义力是怎么定义的呀?物体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力,它正在发生作用叫力,所以这种聪明这种智商叫做力量。
   区分能量的聪明和力量的聪明,这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实每个人就都拥有能量的聪明,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力量的聪明,这样就是所谓教育的必要性,训练的必要性,学习的必要性。这样也给我们着急上火提供了一种空间。如果那个人连这个聪明智慧的能量都没有,那我们着什么急呢?在这个地方也揭示出智力建设的本质,并不是说无中生有,是他有那个可能性,我们不是跟他新增了什么这个智力的那个结构,而是对它的已经拥有的智力结构这个能量的智力做出一个开、发。开发是什么意思啊?打开了,它就发芽了,叫开发。你看我们开发地下矿场矿产,比方说开发煤矿,什么意思?不是让我们去生煤炭啊,生煤炭那是谁的事情?生煤炭,不叫开发煤炭。
   我想这三点跟大家谈到了智力建设或者叫智商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智商尽管它是社会化的,但是要立足于提升自己的智力;第二个我们要注意到三个落脚点,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缺一不可。第三个呢就是我们的所谓智力建设啊或者是智商建设,他并没有生出智商来,也就是说那种真笨蛋就算了,哈哈,真笨蛋就算了。嗯这个真笨蛋,还不是指笼统的一个人,就是他完全不拥有的那种智能,就是那种潜能我们是不用去开发的,这个开了也没有,他也发不了,因为没有种子。但是这种情况很少,一般都是假笨蛋,假笨蛋很多,假笨蛋就是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老干笨事。


   二、智力活动的根本操作——知与行
   我们说智力的功能模块是认识获得知识的模块,运用知识的模块和解决问题的模块三大模块儿。那这三大模块,他们各自都做些什么呢?各自都在做些什么操作呢?概括起来这个操作上的基本要素,那就是两个,一个是知,一个是行。知与行这个命题历来都是哲学上长期思考长期讨论的问题,也是在我们生活里边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你看经常说知易行难啊,知是知,行是行啊,那知道容易做起来难啊,然后说我们能做,但是我不想去读书啊……这个问题在大大小小的领域里边普遍地反映,普遍地运行,知行关系这个话题,其实就是智力操作的核心问题。
   1、知
   什么叫知呢?知,从字面上来说,我们看看那个字,特有意思的啊,他左边是一个矢,就是箭头的意思,右边是嘴,箭头一般都要求百步穿杨啊,就是要射的准啊,他搞个箭头的形状就是为了射准,射准两个意思了,一个箭头中啊,它那个前头那个风的阻力小啊,所以它不偏就准。第二个是它接触点接触面小,箭头那个尖尖是个点状的,所以接触得精,精准。知得右边呢是个口,你看它是箭射口呢还是口射箭?那连起来意思呢其实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正确。什么叫正确呢?正确就是既精又准叫正确,“说对了!”就这个意思,就说对了就是知。“说对了”三个字,大家注意体会,这是个什么意思?“说对了”,那“说错了”“说对了”,什么意思呢?我们直接摸着那个东西拿着那个东西,哪里来说对说错呢?有错的可能吗?没有啊!我抓到什么是什么,扔到什么是什么,直接接触他了,我还能错吗?
   所以知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接触那种东西!就是离开了那个东西,才有一个说对说错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那知里边那个说呀,那个嘴呀,嘴上的东西呀,它不是我们要说的那个东西本身。因为是两个东西,所以会有比较对与错的问题,就是对不对得上,对上了就对了,没对上就错了。所以知这个东西是在两个世界里边玩游戏。一个什么游戏呢?
   表征
   首先从笼统上来讲,知这个东西玩的是一个表征的游戏,表征又是什么意思呢?好,你今天买了一筐苹果回去花了十块钱,是不是啊?那你这样一件事情之后,你获得的是那个口袋里或者是篮子里边的那批苹果,那个苹果是活鲜鲜的,一个一个的,而你的那几个苹果跟你前一次买的那几个苹果是不一样的,不是同一个苹果,那是具体的、真实的、直接的一个苹果。但是你在说苹果,知嘛,是吧?说苹果讲苹果,跟你家里边其他人讲苹果,和你自己想着吃了苹果之后会怎么样的时候的那个苹果,是你那几个苹果吗?不是!你是用了你心里边的某种感觉(我们说的概念)去表征了那些具体的苹果。所以你心里边的苹果和那些具体的苹果不是一样东西吧,那说你说对了,说那就是苹果,对了呀,为什么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从心里头拿出来的那个概念叫“苹果”那个概念跟那一堆苹果本身的属性是对得上的,这叫说对了,这就叫知。知就是拿些东西去代表另外的东西,最高级的那个代表、表征就是用语言符号去表征世界。我们平常在嘴里边说的话只不过是表征,只不过是表征,不是事实本身。你可能说对了,你要有知识,但是你所说的那个说和你正在说的那个本身不是你所说的那对象本身。这里边是两个世界,这就是知的操作。从宏观上的描述是这样子的。
   那从微观上来描述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微观上,所谓的微观上就是说,你在做什么动作,你在怎么做,你在搞什么,你内心里边,那个就叫知。搞什么叫知啊?想想看,当你在想的时候就叫知,你做的这个事情就是知的动作,你所获得的成果呢就是知识。你通过我们通常说的知识啊,其实准确的说就是知,就是你在想,想啊想啊,你就想明白了,这就叫知道了,就想——得知。想是个什么意思呢,是在搞什么鬼呢,你能够定义什么叫想吗?想啊就是我们把那个事情的真实样子,没有表征过的那个东西,那个直接的东西啊,拿来去分析——大家注意分析是什么意思?是分也是析,析也是分,就是拿刀刀切,是不是啊,分析综合,就像有人讲的一个比方:把一块漂亮的花布剪成碎片,然后又重新缝回,缝成一块布,这就是想。那你这个过程跟我们前面说的表征,是不是这意思呢?现在我们来体会一下,你在想的时候,你在知的时候在采用表征这种方式来想来获得知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哦,你其实没什么能力,你没什么力量,你只不过是在知一个东西而已,是不是?你的力量没有附加上去,但是你的力量有没有呢?有!你的力量隐隐约约地藏着的!你的那个力量,我们说的那个关于运用知识、获得知识啊,这些力量呢,它是没有运转的,是埋起来的,掩藏起来的。所以这就是想,这就是知,表征。
   2、行
   表征就要想,不表征叫什么呢?不表征,我收到个什么东西,我就让那个东西直接去作用,直接去推动,像物理学里边讲述的力一样的,我推你你推我,这个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就是物体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去推。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行,就是行。我们常见的行在心里边的行有什么呀?我们心里边的情绪是不是?你看你身体气得那个样子,你自己觉得好笑吗?想起来是不是好笑,好有力量啊,那是不是力量推力量啊,物体推物体啊,结果把你里边呢,把你内心世界推得个热血澎湃的,是不是这样?就是行。这行的时候你能够找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感,那就不是能啊,所以在想的时候是能,这个时候就是力了。所以行有力,知有能。是这样吗?行有力,知有能。那是从具体的操作上来讲,它就是力量推力量,是直接在推,没有借助任何的中介,这样子的内心操作,这个就叫行,啊,这就叫行。那这个行,它就是在行嘛,它就是在推嘛,你看我们那个情绪哈,那个情绪里面总是夹着话的,你有感觉吗?你生气的时候你看看,你会不假思索,你想都想不明白,你想都想不出这个话来,他就是一句脏话就出来了,那句话什么话呀?那这话有意思吗?没什么意思,但是真没意思吗?有意思。是不是?那个叫什么?所以这里边就把这个操作呢从对象观察,从外部观察,宏观观察上来看,跟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思,思想的思,所以前面的知是想,行就是思。
   3、知行关系
   思就是直接作用,就是那种内在的那种活生生的那种气息,那种气,直接气推气,云推云,这就叫思。所以我们中国古人说心之官则思,而我们现在那些很多人就在那里去批判我们那些老祖先,什么意思?心之官则思、脑之官是什么意思?后来搞出一个说法,说心和心那两个心本来就搞反了。唉!不是那回事儿!心之官则思,脑之官则想!知与行是个什么关系啊?在我们日常的体会当中,知是知,行是行。别光听我说,在你心里边寻找,寻找一下答案,是不是这样?唉呀那个知跟行好像是隔着一条大河呀,过不去啊,完全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不是啊?是的,你这感觉没有错,啊没有错。但是知跟行它们实际上又可以合、又可以是一体的。怎么理解呢?为什么就能够是一体的呢?
   我们顺着下面说的思路来理解一下:我们说想,就是用另外一个东西去代替那个真东西,那去代替的话,你得你得像我们桌子上一个东西,你要换一下去代替,就是换一下,你换一下,这总是有一个运动过程啊,有一个运动轨迹啊,是不是?你总有一个时刻代替的和被代替的都在同一个桌面上。也就是说代替之物和被代替之物都在同一个处、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地点的时候,这个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是知,你知道的再多,没用,是不是?你有点用处就是可以拿去骗人,那些用找知的方式不做事的人,你去跟他上几堂课,然后他说你跟他说知识付费,就像我们现在这样骗你知识付费,然后你就交钱。只有这样的用处,但是拿去面对真实的情况、实际的情境,那个知,只靠那个知是没用的,什么都干不了,因为它没有演变成行、没有演变成技能和技巧!
   而另外的情形是刚好相反,我什么都会做,但是我就是说不来。这种人多了是吧?为什么呢,他只是在做啊,他只是在做啊,他只是在做啊,他只是把它做出来了,但是他做的时候他没去知啊,他闭着眼睛都做了,熟练工嘛,他的心思不在,心思在做,心思光做,但是他眼睛不去,这样他就不知,行而不知。所以这样的人呢他又上不了台去跟人家讲课挣钱,他就挣不了很多钱,他就只能靠自己的体力,靠自己一个人的活动去挣钱,我们通常说的卖命、苦力钱,磨骨头养肠子,技术工人,啊,这就是这样,技工,就这样。
   那么当我们去知的时候,我们去知,去表征的时候,你如果说,来来回回地反复去观察,越来越精、越来越细地去观察那个本体,然后这边呢,跟它起名字,表征嘛是吧,啊你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表征,不断的观察、不断的表征,搞得非常精细,那当你精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发生了什么?你是不是就发生了说我要把它看清楚,要说得那么清楚,那我必须要去动手啊,不动手我掰不开我都看不到啊!那你掰开的过程不就是行嘛。所以知啊、知啊、知道得非常非常真切了。因为你信息的采购信息采集的足够多了之后,就知道很真很切了。当你知得很真切的时候,其实你也就行,就行到位了。所以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因为你不行你知不了,你不去把它掰开你看不到,你掰开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这个时候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我们说你如果去做(行嘛,是吧),你去做的时候,你一边做一边很明白仔细地去观察去了解,你做得很清楚,你也看得很清楚。因为你做的时候那是偷不了懒的,一定是很精细的,不然你做出来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是吧。做得很精细——你把你所做的一切都看到了——“明觉精察”的时候,那你不就知了吗?所以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
   
   在这两种情形下,你看看出现了一个什么状况?出现了知行同在的状况: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不是合一是不是?是不二,知行不二。所以知与行的关系不是知易行难,不是先知先觉,也不是先知后行,也不是后行先知……是知行不二。当我们处在那个知行不二的那个时刻、那个空间点的时候,我们人就处在一个特别的状态下,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我们的智商最高的状态。这个智商最高的状态就是:我知道的和我所做的完全一样,知行不二。这个时候人的生命体验也不同。这种状态,有人把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觉。
   【真智力,智慧】
   所以知行的关系是觉的关系,啊,就是觉。知行关系那种关系状态叫觉,也只有在那种觉的、不二的这种关系状态下,人才有真正的智力,人才会产生真正的智力。这个时候的智力,因为跟我们那种偏开的离开了这一个点到两端的那种智力不同,所以有人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叫智慧,智慧才是真正的智力,真智力。
   所以你要去培养你孩子的智商,怎么培养?啊,怎么样去培养,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智力,那就是要让你的孩子的这个智力活动要运行在知行不二的那个位置上,让他养成一个习惯,他就习惯在那里运行,你就不能够让他偏着运行,往左边偏,就是知,单纯的知,往右边偏就是行,就行而不知,那边是知而不行。那这样你培养出来的就是偏才,就不是才,你培养出来的就不是智力。我们在这个地方犯的错误非常地普遍,非常地严重!


   三、促进知行关系的操作要点——行为先
   所以我们说知行关系不是知易行难,也不是行易知难,不是这个意思。当知行之间出现谁难谁不难的事情的时候,知和行已经分开了,那叫没有关系,所以真正的知行关系呢,就是那个不二的那个位置上的东西,那才叫有关系,离开了这一点就没有关系了。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建立这种关系呢,在各种情况下唯一的最基本的准则是什么呢?保底的一个措施是什么呢?大家已经看到我写出来了——行为先。我们实际的这个情况是:有时候我就是、不知道啊(笑)、也不会做呀,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学习,要提高智商,怎么搞?先去读书吗?是啊,你说我不经常就是读书吗?那孩子“上学去!”“写作业去!”“家务事不用做了!”……是不是我们家家户户都这样在玩啊?先知!结果注意到了吗?孩子大点以后,我们自己也是孩子过来的,我们那样读书读出来我们学的东西有用吗?是不是我们觉得我们童年缺了点什么?现在我们整天是满天地抱怨那个“要跟学生减负!”大家知不知道这是毛病啊?减什么负?为什么要减负?就是我们先去知,这说明我们从知识上下功夫去培养智力,出了问题!反过来看看我们的祖先,不要好大个祖先,就是两三代人之前的那些人,他们培养孩子怎么培养的?那孩子们怎么这么聪明呢?大家说可能说“不聪明!中国人以前很穷!我们这个国家以前老招人欺负!……”不是那回事啊!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怎么培养的呢?你看,他们是不是让孩子们都在做事啊,都在劳动,个个都在做事!是不是?翻一下以前那些行为规范啊。这是个现象啊,有道理吗?有。跟大家说三点道理:
   1、行是知的基础
   第一点行是知的基础。怎么讲,这个道理不好讲,简单的说,我们不是说知就是把那个真东西拿来分析综合嘛,是不是啊?一块花布剪成了碎片,又重新给它缝成一块布,那你要去剪那块布,你难道你不亲自把那花布拿过来、你不走到花布那里去,行吗?所以你得先行啊,你没有行作为基础,不保持跟那个本体有个接触,不缩短距离,你去分析什么呢?哪里来知呢?想什么呢?!你脑子里面空无一物,你有什么好想呢?!
   2、不知也能生活
   有一样东西,打个比方,大家想象一下,人类学家在做这个人类学研究的时候,在原始部落里边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那个部落里边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牛,他只见过羊。然后呢人类学家不知道搞什么鬼,就把那个人那那些人带出来了,带出来就看到牛了,看到牛了之后,因为他没有牛的概念,他就说这个东西是大羊。是的,他是说牛是大羊,就大一号的羊,但是他其实心里也明白,这肯定不是羊。好了,你想象一下,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难道你还不知道躲它吗?是不是?你还难道要去激怒他,让他的那个角来顶你吗?你不知道,但是你能生活,能跟牛打交道!
   其实人的知是你行到哪里就知到哪里,并不是知到哪里行到哪里。从逻辑上是不通的,我说我先知再行,是的,我们以为是这个样子的,这个细究起来,至少是从最原初的那个角度上讲,那你是行到哪里知到哪里。经历过了你才知道,没经历过你就不知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凭着我们聪明的大脑,我们现在立即就有问题,行为先那就是说在不知道的时候就要去做啦,我什么都不懂,我要我都要去做活呀,要去干活啊,要去……那这个怎么得了,怎么得了,是不是?这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我都不敢做呀,那靠什么来支撑我在不知道的时候去做?纯粹的没有知能不能行?不能行。但是你可以对那个具体的事情在行动之前可以不用知,你只需要知道一个什么东西:它该做不该做。你就信这个该做不该做,你就成了。这是什么?戒律。
   3、行的保障——戒律
   戒律跟你营造一个基本的场,在那个场里头,你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做,这就是道。所以呢,按照戒律的牵引,进入到一个具体的程序里边去,这就是道场。
   所以知行知行,智慧,智力智力,智慧智慧,智商智商就是要在道场当中啊,在道场的加持之下去行。在行的过程当中去知,在又知又行的过程当中达到知行不二。智商提高的根本途径,基本原理就在这里。不知道大家会想什么,我想到的是至少你不能让你们家孩子像现在学习那样子去学习,你以为在提高他的智商,其实你是在抹杀他的智商。看看我们现在的成年人社会,现在这个社会关于科技的,关于日常生活常识的,关于自然常识的谣言之多!为什么那些谣言能流行?我们很笨!真的,大家有没有留意过,你在那个微信上刷来刷去,看来看去,看到你传播的好多知识,什么喝水喝了怎么样,那个什么什么又怎么样……这些东西没有几个东西是真正科学的,基本上都是谣言,七八十都是谣言。你说我们读那么多书的人怎么犯这么低等的错误?什么原因?就是智力水平低下,不聪明!怎么来的?就是我们的培养体系或者培养过程当中,我们重知不重行,造成的严重后果!让我们这么高的学历,变成这么低智商的人!这真是很悲哀也很笑人的一件事情。小心!

   好了,今天晚上就跟大家说那么多,祝大家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4 12:30 , Processed in 1.076896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