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雪无痕

黑雪无痕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2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7周:道德经第31-32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5-26 10:40 编辑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一、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二、译文
  战争是不祥之物,万物都厌恶它,所以有道之人不会让自己处于这种境地。君子在和平的生活中以左为贵(主生),在战争的时期以右为贵(主杀)。战争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的工具,如果不得已要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不要沾沾自喜,沾沾自喜的人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在天下取得成功。吉利的事以左为贵,凶丧的事以右为尊。辅助部队作战时居左,主力部队作战时居右。天子誓师以丧礼处之。杀敌众多,以悲哀的心情看待。战胜,以丧礼处置。
  三、分享:胜而不美
  本章讲述用兵之道,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为之,恬淡为上。战胜了不要得意,因为胜利了而得意就是喜欢杀人,而乐杀人者,不可能取得成功。从历史上来说,张献忠虽然号称农民起义,却喜欢杀人,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人口减半。他没有掌握战争的真谛,只顾一己之私,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乃不义之战,最终死于非命,害人害己。从平时生活中的竞争来看,以湖南卫视《歌手》来说,当歌手失败的结果出来后,没有人得意,哪怕是涉险过关的人。虽然这不是战争,却有战争的性质,成者留下,败者离去。然而,每个人都很肃静,以悲哀对待失败的人。我觉得这很在道,让失败的人无怨无悔,安心离去,让留下的人继续争战。
  就我自己而言,常有小事做得好,就很得意。这也是在某个地方取得了胜利,然而得意的人就是喜欢“杀人”,这是杀谁呢?我觉得是自己的多元自我,一个个都被杀干净,只剩下它一个得意又恐慌,像做了强盗一样,生怕被人抓住。这样,它离道越来越远,不可能成功。老子说得好,最好的情况是不要战争,不得已战胜了,恬淡为上。这是提醒我们对待事情要保持淡定啊。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一、原文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二、译文
  道恒久无名,处于真朴的状态。虽然细微,天下没有谁能够收服它。侯王如果能守道不离,天下万物将自动宾服。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合,降下甘露润泽万物,不需要人的命令就能自然而然均施万物而滋养之。道生万物开始就有了人为命名的制度和准则,名既然有了,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才没有危险。打个比方,道之在天下,就如同川谷(源头)之于江海。
  三、分享:知止可以不殆
  道本没有名字,是强为之名。虽然细微,却没有人能够以人强天。天地相合降下甘露,不需要人的命令就能自然而然均施万物,这不是人力所能为的。道生万物开始,人们建立了制度准则之名,名有了,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否则必不长久。
  老子看得很清楚,知道名一旦建立,人们很容易迷失于表征之中,而忘了本来的根源和体会。这样以讹传讹,以智乱道,百姓将永远失去真实和素朴。现代社会就有这种风气,说起来文字、文学一大堆,人人都能写书作文,却连文字根本的意思都丧失殆尽,失去了本意。至古及今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歌,学生读来如同嚼蜡,觉得古人吃饱了没事干写东西折磨他们,因为要考试。这就是只看到了文字表征,而没有进入文字所代表的意境。须知古人惜墨如金,每一个字都蕴含了事物的真相。不光只是文字之字形,发音更是直接蕴含了情感。即使只听声音,你也可以细细体会当时的情景。如果能够还原古人的现场,以古察古,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必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和智慧。所以始制之名既然有了,那么就此打住吧。抓了表征,丢了本体,这是以智乱道,以人乱天,危险就真的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21: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周:道德经第33-34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6-1 21:56 编辑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一、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二、译文
  了解人之智巧是有智慧,了解自己是明达。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胜过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奉己有余是自以为富,坚持守道力行为有志向。不失去道这个根源才能长久,伪死而真不亡的人可以全生保身。
  三、分享:不失其所者久
  本章讲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进行修身养性。俗人以懂得别人为智慧,有道之人则以懂得自己为明达。俗人以战胜别人为有力量,有道之人则是以战胜自己为真正的强大。俗人以伐人奉己而有余,自以为富,有道之人则奉天道坚持不懈而努力践行,这才是有志向。因此既行王道,就得须臾不离才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人不能失去自己灵魂的居所。一旦离开根源,人从此就会走上一条向外的漫长不归路,不食母而食子,内心永无宁日。而真正长寿的人,是人心死道心活。老子在本章中再一次强调要守道不离,真是诲人不倦,用心良苦。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一、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译文
  大道泛于天下,无处不在,圣人只要退身全道,就可以把握它。万物依赖道而生,但是道不会以言辞教化之,功成而不把万物据为己有。道泽被滋养万物,但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保持无欲的状态而不自见,可以称为小。万物归附宾服,道也不以主宰自居,可以称为大。因为它从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
  三、分享:圣人不自以为大
  大道无处不在,万物都依赖它。它衣养万物,万物宾服,但道从不以自己为主宰。道之所以能成其大,因为不自以为大。这跟俗人的认知是相反的,说明我们离道久矣。不自以为大,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简直不能。我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工作生活是为了什么?希望自己强大、智慧、富余、能够战胜别人。无一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人群中的老大,成为众人称羡的对象。我们想获得别人的赞美,获得地位和权力。事实也是这样,很多人因为这种外在的攫取而被认为是大的,是有地位的。但是依靠这种外在物质的堆砌,真的能证明自己内心的强大吗?可能不是。你最终需要的永远是自体客体,而不是客体。德物不配,于己不一定有利。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点精神,而不是沉沦与逃逸。大道的真相摆在这里,有什么理由不践行呢?即使达不到,也应坚持不懈。作为人,欲承天道,欲守天道,欲宏天道,强行之志不可缺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23: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9周:道德经第35-36章分享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一、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二、译文
  以无为而执大道,天下百姓都来归附。百姓归往,圣王谨守天道而不伤物害民,百姓生活安乐太平通畅。作乐设饵以待来者,会让过客留步,然乐声与美食尽后,彼将离去。执大道以待天下,虽然淡然无味,且无形无声,使用它却不可穷尽。
  三、分享:君子之交淡如水
  本章讲述以道待人和以物待人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俗话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似乎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有钱有权的家族,门前通常车水马龙,客人如织。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主人的人品好,而是他能给你带来现实的利益。这种喧嚣热闹的场面,老子却说不能持久,因为一旦没有了乐与饵,客人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去。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无数次验证。当一个人显贵的时候,大家都来依附;而一旦失势,没有人会跟随他。
  破解这个迷局,老子提倡执大道以待天下。道之出口,看上去淡得没有一点味道,看没什么可看的,听也没啥值得一听。然而就是它,却能给人提供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用之不竭,人们不会因为资源枯竭弃之而去。这就是贵食母,而不是贵食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谊往往长久。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一、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二、译文
  将欲使事物收缩,必固使它扩张;将欲使事物衰弱,必固使它强大;将欲使事物凋废,必固使它兴盛;将欲使事物消亡,必固使它充分演化。这就是大象之无形、明达。无极之柔弱胜有极之刚强。这就如同鱼不可脱离深渊一样,王道亦不可单独脱离天道而示人。
  三、分享:道之运用
  道生万物,为万物之宗。万物运行皆有其规律,因此我们要达到目的,也得依规律行事,不能蛮干。很多人认为本章老子是在讲阴谋诡计,君子所不为。我认为不是,老子只是在描述事实。一个规律,有人可以把它当作权谋,有人用它则是利国利民,替天行道。对于客观事实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物壮则老,盛极必衰,任何人来看都是这样。老子是在提醒世人,凡是不要意气用事,不要蛮干,要顺其自然,顺天而行。蛮干乱干只能是害人害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有时候换个思路, 往往事半功倍。我们教育小孩时也是如此,他不听你的话时,你非要蛮横让他屈服,往往遭遇巨大的反抗而达不到目的。因此,老子才说无极之柔弱胜有极之刚强,知其雄,守其雌,为下天谿。人不能脱离道,就像鱼不能离开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2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0周:道德经第37-38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6-15 13:08 编辑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二、译文
  道恒常无为而无所不为。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万物将会自行化生。万物化生而想妄作,我将用无名的真朴状态来安定他。无名的真朴状态,将使人不起妄欲。不起妄欲而趋于静止,天下将会自行安定。
  三、分享:道常无为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道常无为,并且要你守住它。守住了有好处,这个好处大得惊人,可以无不为。但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得到无为。这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老子之道的不信任,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他没有摸到实底,眼界太小,看不到那么远。一个被情绪所控制的人只能看到眼前那么点利益,他的容积就那么大。容器里一颗芝麻都是宝贵的,而容器外即使放着一颗钻石,他看不到,又有何用呢?所以即使是老子这样的圣人在提醒他外面有钻石哦,他没有亲眼看到,也只能是疑疑惑惑。一颗芝麻在手也好过不在手的钻石,不是吗?所以老子的道一开始真的可能就是教给侯王或有志之士的。他压根没有想过要教给普罗大众,不是他吝啬,是因为他们接受不了。勉强教了,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坏道。所以今天能读到这本书,实属幸运。
  老子告诉我们,如果能守道不离,万物将自化。化而生性,性起而欲妄作,则以无名之朴镇之。这就是功法。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一、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二、译文
  最高的德不以人德教导天下,所以才能具备天德。低下的德不失人德,所以不具备天德。最高的德不失常妄为,所以没有什么需要去干预的;低下的德失常而妄为,所以不得不到处干预。最高的仁以仁爱教化天下,但不会强制百姓如何去做。最高的义以正义之行教导天下,并且要求百姓去做。最高的礼要求人们遵循礼乐准则,如果人们不积极响应,则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强行牵引他们遵守。所以当人们失去了天道之常,就只能施行德治。如果天下失德,接下来就需要仁政来治理天下。如果仁政也不足以互相兼蓄,则制定正义准则。如果正义也不能维系社会秩序,就只能用礼教来约束人们了。礼,使忠信沦于浅薄,也是大乱的祸首。所谓的先见智识,只是大道的浮华表象,也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处道德之厚,不居忠信之薄;处道德之实,不居仁义礼之华。因此有道之人,去薄去乱去华,而取厚取治取实。
  三、分享:道德仁义礼
  三十七章以前是道经,三十八章以后开始讲德经。德通得,获得道的万物所呈现的状态。人行于道则积德,人不在道上则失德,失德则不能养正,不能养正则病,病则亡。道为根源,德为本体,万物为相。本体长在根上,根基不深,则本体不全。本体不全,则自体有缺陷,缺陷则是心理疾病的来源。因此最高的德是与道浑然天成,不以人德教化百姓。除此以外都是下德。
  下德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为仁义礼。仁是要求人们相互亲仁,但没有规定怎么做,全凭你自己的一颗心。义是全凭一颗心已经不行了,人心不古,人们都不自觉了。因此出台一些准则,哪些事是正当的可以做,称为正义;哪些事是不正当的不能做,称为不义。礼是即使规定了正义和不义之事,总有人突破底线,为了一己之私,偏偏要做那不义之事。为了规范和约束这些人,制定了一系列的细则,比如见人作揖表示友好,吃饭长辈坐中间,见了老人得让坐 ,见了君王得下跪等等。这些规则往往不分具体情况,比如见了老人一定得让坐吗?也不一定,但是礼就这么要求,因为它不能让人钻空子。这样,由于情景是千变万化,而礼一成不变。人们总是不习惯,所以好像总是被拽着往前走。这已经是世风日下,非常糟糕的社会环境了。礼是下德之下,为什么呢?因为它只是形式,比如秦侩也是知书达礼之人,你从外面挑不出毛病,他甚至在礼仪上比你做得还好,你能说他是忠信的吗?因此礼崩乐坏是必然的,法家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说教行不通,只能用鞭子,人就堕落到接近动物的层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月总结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6-15 16:54 编辑

  道德经已经不知不觉读了5个月。道经共37章全部读完,总的感觉还不错。通过熟读熟背,对模模糊糊的一些章节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道经部分,基本上都是围绕道来作描述。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无形的道在推动万物的发展,在起作用。而人作为万物之灵,应该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顺天而行,这样才不会妄作妄为,才可以长久。道经之中有6章是直接对道进行描述,分别是第1章、第4章、第6章、第14章、第21章、第25章;有2章是对道打比方进行说明的,分别是第8章、第11章;有4章是讲修炼功法的,分别是第10章、第16章、第28章、第37章;有3章是对得道之人进行描述的,分别是第15章、第20章、第27章;有4章是对失道之人进行描述的,分别是第9章、第12章、第18章、第24章;另有18章是讲圣人效法天道而治天下的,分别是第2章、第3章、第5章、第7章、第13章、第17章、第19章、第22章、第23章、第26章、第29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第33章、第34章、第35章、第36章。由此可见,老子在道经之中主要想传达的思想有:第一,道是什么;第二、圣人应效法天道;第三、如何修炼而成道;第四、得道之人什么样?第五、失道之人什么样?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吟诵给了我较多的动力和启示。第一、通过调整语音语调,能够加强对经文的琢磨和理解,所谓依义行调。第二、当把一章完整地吟诵下来并形成吟诵调时,能够加深你对经文的记忆。第三、吟诵让你有机会与作者或诗人词人共鸣、共情,从而减少当油漆工的可能性。第四、吟诵带给人快乐。人在吟诵时有正气上身,比较通透,相当于修行。不然,人很容易陷入情绪之中而不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4: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周:道德经第39-40章分享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一、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二、译文
  从前的得道之物: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稳固安宁;神得到道而有造化之为;川谷得到道才能从虚空中源源不断的生出万物而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可以正天下。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禀受道的自然之教。天不得清明恐怕就会裂开;地不得稳固安宁恐怕就会崩废;神不得造化之为恐怕很快就要停歇;川谷失去了源流供给恐怕很快就会枯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会灭绝;侯王不以德为贵和高,恐怕将要僵化而倒。所以贵以践为根本(道德无形无状之践),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类不自生的低践称谓,这不正是以践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因此不要求琭琭晶莹像美玉以彰其德,而宁愿珞珞坚硬像石头以德为贵。
  三、分享:以践为本
  我们通常以物为贵,然后再在物中挑选最贵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最好的宝贝了,比如琭琭如玉的玉石。而无状无形的东西,我们通常不会觉得它宝贵。比如空气、阳光,任何人都离不开它,但没有任何人觉得它有价值,是宝贝。所以才会有人为了赚钱而宁愿污染空气、河流,在他的眼里钱才有价值。阳光和空气,我们还能感受,能够看到,尚且如此。道呢?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形无状。这岂不是最为卑贱的事物?还有比它更为卑贱的吗?没有了,一粒沙子都比它强。
  然而,老子说它是根本。贵以践为本,高以下为基。当我们只注重堆砌在外面的华丽物藻,而忽略了无形无状之践,道之根本,后果不堪设想。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因此,让我们重视践,回归根源吧,不要以宝玉自彰其德,而宁愿像石头一样以德为贵,以道为本。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一、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二、译文
  去人复天的返回过程就是道的运动,无物可执、自然无为的柔弱之至是道的用(与利对,生生之根、不息之源,无穷之本,无有之大)。天下万物源自于有,有再源自于无。
  三、分享:道之动用
  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返。去人复天往回返,就是道的运动。这需要用功,返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等级,礼-义-仁-德-道,贞-生-盈-灵-宁-清。老子在这里似乎在提醒我们,去人复天要用功,不能停下来,要动。
  当返回到极至,无物可执,顺其自然,虚极静极,简直柔弱之至而没有力量。道的用就开始显现了,怎么用?无中生有,可以用有;有生万物,可以用万物,万物皆有其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2周:道德经第41-42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一、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二、译文
  上等资质的人闻道后,勤奋而努力践行;中等资质的人闻道后,一会知道,一会又忘得无影无踪;下等资质的人闻道后,哄然大笑。不被下愚之人所笑,就不足以称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明晓道要体会到道的无物无象、昏昏默默;前进之道要体会到向后反、往后退;平坦的大道需要体会到崎岖。最高的德行如同川谷之于江海;广施常德,不去说教,好像有所不足;建天德治天下,非己之功,若盗天之道;本性复归天真的人,外表好像浑然不化。最纯的白好像含垢;最大的区域是没有角落的;最大的器物最后完成(天下神器以其不自生,成就万物而后自成);最大的声音几乎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是无形的;道看上去就是隐形的没有形迹,无法命名。只有道,善于施给万物并且使它们成长生息。
  三、分享:勤而行之
  道需要宏扬和传承。宏道者一定会遇到上中下三等资质的人,我们需要甄别。中智之人可以争取,下愚之人则要做好被嘲笑的准备。然而我们自己心里要有底,被下士嘲笑正好说明我们践行的是真道。对于修行之人来说,判断是否在道上,有三种体会: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明晓道要看是否体会到道的无物无象、昏昏默默。向道靠近要体会到去人复天、往后退。大道看上去平坦,是因为你体会到了无数的崎岖。这些都是内功,需要勤而行之方可体会。道的德行和象往往跟我们平时所体会的不同,它是非物质的,无形无象,看上去若有不足。只有这样,它才能施给万物而不绝,成就万物而不居功。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二、译文
  道生虚漠鸿蒙之气(或叫元气)为一,一生阴阳二气为二,元气和阴阳二气合为三,三者生出万物。万物都是背靠阴而面向阳,由阴阳二气激荡而成的和合体。人们所厌恶的,通常都是不生不长,而王公以此自称。所以万物损掉人为的外在荣华,对它是有益的;万物增益人为的外在荣华,对它是有害的。人们遵循有言之教,我也要为天下立天道之教。强硬妄为的事物没到它该死的时候就会死去,我将以此作为教育的根本。
  三、分享: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硬妄为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太多了。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或夸夸其谈,或沉默寡言,或歇斯底里,或墨守成规,或强或弱或妄或执着……从这些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好人或坏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有一个特点——强梁者,不在道。从生活的结局来看,一辈子操劳,疲惫不堪,很少有长寿之人。很多人被认为是好人,不争不抢,然而寿命也不长。道视万物为刍狗,不会管你是所谓的好还是坏。它只管你是否在道,是否有德。如果太强太硬,必然会挫其锐、解其纷,不到殒落的时候就消亡了。老子以此作为教育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 2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8-6-29 16:56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一、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读你的分享很有感觉。哈哈,还有个感觉就是,道连我们在不在道也不会管的,爱在不在,不在就自己挫解和同吧,在就寿去吧,都是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 发表于 2018-7-1 22:56
读你的分享很有感觉。哈哈,还有个感觉就是,道连我们在不在道也不会管的,爱在不在,不在就自己挫解和同 ...

对,爱在不在,爱强不强。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周:道德经第43-44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7-12 17:09 编辑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一、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道,驰骋在天下最坚硬的万物之中。无形无状的虚漠冲和之气,能够进入没有任何间隙的至坚之物。我以此而知道无为的益处。不以人道之言教化,不以人道妄为而有益,天下很少人能够做得到。
  三、分享:无有入无间
  道,无形无象无名,可以说是天底之下最柔弱的。万物,有形有象有名,是天底下最坚硬的。然而即使万物坚硬得没有一点间隙,道之至柔依然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这不奇怪,有生于无,再坚硬的事物也是由无之虚漠冲和之气生成。所以无为是有益的,因为只有无为才能至柔。本章讲述弱者道之用,道不会像强梁者那样硬碰硬,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道是母亲,是万物之源,它无孔不入,就像水一样。因此它能理解万物、生发万物,万物因理解、生发而归附宾服。只有不言、无为的教化能做到这一点,然而天下少有人能做得到。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轻
  一、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译文
  名声与圣人之身相比哪一个更亲?圣人之身与财货相比哪一个更为贵重?得到财货与天下败亡相比哪一个更为有害?过分的贪爱名利必然损道之甚;过于积敛财富,必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被物所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三、分享:知足
  上章讲了天下之至柔、无为之益,本章讲述人应该知足,不要因物而害身。首先直接做比较,讲道理。先是名声与圣人之身比,再圣人之身与财货比,最后得到财货与亡天下相比。很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圣人之身,因为圣人之身——天下之至柔,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其作用上章已经讲述得很清楚了。有人会说我能不能两者兼得?我既爱财货,也要圣人之身。老子说不可以,因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是万古不易之规律,没有人可以逃脱。为什么?甚爱、多藏这都是人欲在推动,跟道背道而驰,怎么可能兼而有之?所以老子说,知足吧、适可而止吧,不然就等着被万物所辱;所以古代的有道之人,功成而选择身退,是有道理的;所以古代的文人志士,多有报国平天下之心,做官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宏道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6:33 , Processed in 1.102254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