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机器猫

机器猫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3:4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情况,发送出来成这样呢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18-11-9 23:48 编辑

41
   



е


  
С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18-11-10 22:06 编辑

第41周分享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贵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理解:
受损者和受益者之间必然会互相怨恨,如果选择原谅对方的伤害,必然仍会有余怨。以人德宽恕别人,通过和怨来积人德,这怎么可以称之为善呢?圣人执天德,而不责于人。有天德之人与天德合,胜人而不伤人;有人德之人与天德相伤,伤人而不胜人。天道非人无亲,常与天德于善人。

第八十章 至治之极
原文: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理解:
大国要维护大一统,就要把诸侯国裂土而治,诸侯国宜小、国内人口宜少,分而治之。诸侯国不好强,百姓不好争,这样才有利于天子统治天下。并且使其不使用十倍百倍效率的人造机器,天不开奇物,人人自成其天。使其民天足而重死,而不人乏而轻死远徒逐利。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也没有陈兵用兵的条件。使人们重新使用那种让人存于天道的自然记事方式。于是便可至治之极。于是便启动了这样的进程:君王使百姓吃得好,穿得好,安居乐业。邻国之间相互看得见,鸡鸣狗叫相互听得到,百姓直至老死也互相不来往。

体会:
1、“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贵于人。”
此句感触特深,为我生活中遭遇的种种磨练解了迷惑!虽然心仍有滴血的感觉,但总算找到一个“小小”的出口--“执左契而不贵于人”。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这句突然有种新的理解----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可以和谐相处,都彼此很了解(理解)对方,但互相不干涉对方,不强压制对方。


两章概括:
第七十九章阐述柔弱胜刚强,才是圣王之道。不以柔弱胜刚强,就会无以应,无以胜,伤以积,怨以积,乱以积,积乱成灾,则天下亡。故曰,唯虚静柔弱是从,以道御物,以柔弱胜刚强,方能为天下王。第八十章讲圣人以德配天治理天下,一个至治之极的完美天下会是什么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18-11-15 20:58 编辑

第四十二周分享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善;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理解:
天道之真言而不美,非天道的美言不可以相信。通天道者不用辩,用人道之言来辩者为不善。通天道者无所不知,才是真正的博大,深不可测。而蔽于曲学者,不过是井蛙之识,知虽杂多,却互不相通,终不能毕万殊而归于一,是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人德,以天德济人,以天德府天天下济万物,则圣人愈有天德。以天德之有余奉天下,圣人天德愈广。天道利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天道于天下,不见可欲,不见可得,不与道争名,不与天争功,不与天下争利。

体会: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事情时,我经常说话因为太直率而让有些家长一时接受不了,因而会“得罪”他们,我也常为我的直言不讳苦恼。经常想着怎么把话说得委婉些,也即是所谓的“美言”吧,但却根本达不到沟通交流的效果。

本章概况:
本章主要讲圣人应该谨守天道,绝弃人道,才能长久的维系天下太平之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3: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18-11-17 23:40 编辑

全书总结:
     历时十个月的时间,《道德经》读完了,好像刚刚读出点感觉来,又要结束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第一次读这本千古圣人之绝学,从最初的毫无感觉到慢慢的渐入佳境,这个过程其实蛮复杂的,如果没有这样的逼着读书的制度,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这一轮读下来,虽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总体还是有不少收获:
一、文章整体概括
       文章总共八十一章,涵盖治国、治家、治身的常理。“道””德”为书的总纲,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道有十大特性,即: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道的这些特征反应在人身就为德。道德学说看似至深至奥,玄之又玄,实则至简至易,易懂易行。道有三宝,若执之三宝,道不难修,道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二、个人收获及不足
      1、认知模式的升级,有个更宏大的宇宙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的第一因,从道到物,可分为道、天、地、人、物。有了这个整体宇宙观,看待问题时思维方式有所转变,要从外部整体去把控,如果从内部去看仍然问题一大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2、对于我这个五音不全的人,一般很不好意思开口的,但通过这段时间大量的吟诵发现自己在说话和唱吟时气息和声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有些音是卡在喉咙里出不来的,但现在感觉通透了许多,之前气息是从喉咙里出来,现在慢慢的沉到胸腔部位了,我想如果继续练习下去,也许真能达到陈琴那种全身通透的状态。现在感觉说话的底气(气息)足了许多,声音清澈了些,而且感觉到那么一点点正气了。孩子在我的带领下,也开始慢慢尝试吟诵调了,之前只喜欢用歌决体。我感觉练气息和正气,只有吟诵调才出得来,歌决体适合背诵。
      3、晚上与孩子散步时,他忽然跟我提到说老子所讲的天道也不一定是对的呀,当时跟他讲了一大通关于天道、人道道理等等,东拉西扯的还扯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最后也没有把他说明白。然后他又搬出西方的历史,什么基督教,耶稣等等,我都招架不住了。这说明我书读得不通透呀,很多东西都还是似是而非的,有时侯感觉自己是明白了,但讲不出来,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也就没有内化。


优秀同学推荐:
黑雪(坚持吟咏,对经文理解比较透彻);
小迪(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经常能体会经文的内容);
苗苗(学习态度认真)  

点评

读出正气来,你的气场变了,全家的气场也变了!加油!  发表于 2018-11-18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8 18:2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淑芳,你儿子能和你讨论这些了,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3 15:33 , Processed in 1.090244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