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培香

李培香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2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6 日
符言第十二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身为君主,要做到内外相符。
根:守位,虚心平意。周全,有德。
本:明,辐凑并进。问,荧惑之处安在。
末:赏,诚畅于天下神明。因,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恭,洞天下奸。名,名当则生于实。
君主守着根,内外一致,所以无论是在根上,还是在末上都是通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21:0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27把符言放在前面的章节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21:0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审视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树形图,对照原文,说说树形图不合理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是哪些?
看了一下自己画的图,揣摩决谋权是在反应之上的。感觉上有些不太对,前面六篇是在说内部的理,后面五篇是在外部说事了,所以调整了一下,有点和小迪画的比较相似了。心里真的就觉得该这样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21:0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调整过后的好处
调整之后所有篇章的内容在心里更加清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21:3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
重新体会整张树形图,用文字概述鬼谷子要点
捭阖是根,圣人一守司其门户。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味,而与道相追。
反应是本,己审先定以牧人。
末:内揵,抵巇,自家有了问题,揵而内合。飞箝,忤合,察同异,别是非,是敌人绝不手软。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末:揣,摩,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摩之在此,符应在比。探知虚实,不被察觉。权,谋,决,掌控局面 ,谋划奇计,做出决断。
要做到以上,就要做到内符,外言一致。守住位置,虚心平意。
心明,心怀天下有德,赏罚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1:4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述鬼谷子全篇思想的讲解提纲
全篇从根部开始,捭是打开接收,阖是精神内守。
本是反应,反而得覆,反复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真相。
末就开始以成事为目的了,内揵、抵巇我们在一个阵营中,以和为目的。飞箝、忤合,我们不是一个阵营的,掌握控制权,事贵制人。揣、摩,范围更广,把天下都装在心里,天时地利人和。权、谋、决,天下都在心里的基础之上,用权术,谋术,决术去立事。
符言篇,总揽全局,守住位置,根本末合而为一,内外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22:3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列举,鬼谷子所引发的你的思、想要点:
通过这几天的调整树形图,和整理要点框架,对那种从根部生发出的参天大树心中很有感觉,之前无论看哪一个章节,都会觉得内容很相似,就是要精神内守,就是要上通神,下接物。就是自己固守着一个正确的点,而看不到整体。
今天带孩子时,无意中看到了以前画的很多卦,在画卦的那个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全面了,可是现在去看很多的卦都是局限在情绪中的,看爻的内容就可以看到自己当时的动机,整个卦中的每一爻都受到动机的推动,所以画出的卦就是真实的记录了自己当时的情绪。
世界那么大,可是我的心那么小。
一路理下来,从心的安静,到心中有人,在慢慢的扩大到有家有国有天下,从而有了志向,去实现治国平天下,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方法都很具体,就是直接告诉你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23:1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自己的心得提纲:
1、胸怀天下,立功立事。心的容量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2、成事的过程中要注意隐秘。
3、对敌人要果断出击。
4、成事的关键在于事先的准备做的真实充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1:5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昨天的提纲,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心得。
1、胸怀天下,立功立事。心的容量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一边学习老师的两年计划,一边读鬼谷子,两年计划学习中的练习就是不断的认清楚自己的心(阖),在此基础上去认清楚世界(捭)。但是心里一直还是很模糊的,做事的时候要精神内守,对于我来说,精神内守就是守住自己的私心,把它认清楚。经过这几天的梳理,发现自己真的是太狭隘了,哪有精神可言。
心是君主,统摄九窍十二舍,圣人是心虚志溢,心中有世界,志向明确。这两天学校开学了,我的心就有些乱,我教孩子教的没有别的老师好,纪律管不好,等等。因为心中一直想着要写心得,所以就想要因事为制,我的目标是什么?做个称职的老师,那要怎么做才是称职的老师呢?首先要自知才能知人,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做到自知了吗?在这个时间段中我的目标是什么?认孩子学会排队整齐。那我心中是明的吗?不明,我不确定到底是快好,还是慢点好,我也不确定是喊口号好,还是不喊好。心中有疑惑,要反以观往,复以验来。
圣人心怀天下,是圣人一直不间断的心虚,心中有世界,然后可以度权,量能,对你我心知肚明,对他我也心知肚明,那么我自然就可以做到量能。
2、成事的过程中要注意隐秘。
对于隐秘我之前的理解就是悄悄的,不被别人发现。现在理解就是安静的观察了解,就像前两天我在学校做检查资料时,我不会做,以前我就会到处找别人教我,人家都有自己的任务,我就会觉得这些同事都好无情。这次我就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那些部分我会,那些部分我没做过,哪个老师会做,在那个老师做的时候我就去看一会,有看不明白的问一句。就这样很安静的就完成了之前自己怎么也无法完成的工作。以前都要别的老师指挥才能完成。
3、对敌人要果断出击。
这个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老师说情绪是病态,而我一直对情绪都是既迎而距的。知道自己在情绪中了,或者情绪出来了,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了,那就果断出击,因事为制,明确自己在这件事中的目标,明确之后就一样样去完成就是了。
4、成事的关键在于事先的准备做的真实充分。
心中装着事,就会去做准备,这几天我心中一直装着学校的事,所以看到园长发的任务时,就开始做准备,收集信息,了解详情,所以无论是准时上报信息,还是随时提供学生的各种资料信息,就都不会让我觉得忙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21: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4日
持枢,失传后只剩下一个自然段。今人能看见的只有这段看起来像是结论,也像是开篇的一段文字:
一、抄写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二、查字正音:
1、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之,止,不动)(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以“寸”代替“又”。有的金文加“口”(邑),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加“邑”(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手”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2、枢——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枢”,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

3、谓——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喟”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謂,金文(言,说话)(胃,即“喟”的省略,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胃”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谓”,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4、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隶书将篆文上部的“屮”简化成,失去植物嫩叶萌发的形象。古籍常假借“生”代替“性”。

5、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人),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与“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6、收——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糾”的本字,表示绳子缠绕、打结。收,篆文(丩,即“纠”,纠结,表示用绳索梱绑)(攴,持器械打击),表示捆绑罪犯,并加以打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将“攴”写成“反文旁”。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

7、藏——“藏”字合并代替了“(zàng)”和“(zàng)”。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宀,房屋)(爿,卧床)(酉,陶罐、酒坛),表示把宝物珍藏在家中最私密的床底下的陶罐里。先秦隶书“(臧,即“藏”的本字,躲藏、藏匿)(貝,珍宝),明确“隐藏珍宝”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小心珍藏的传家宝。古籍多以“藏”代替“”和“”;而“”字和“”字已被废弃。

8、逆——“屰”是“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9、复——“复”是“復”的本字。复,甲骨文(南北两端各有瓮城的城邑)(夂,倒写的“止”,行走),表示往返于城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带瓮城的城邑写成,并用“人”代替“夂”。篆文综合甲骨文字形与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的城邑简写成表示两个瓮城的“吕”,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夂”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一点一横的。造字本义:动词,往返于城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瓮城“吕”简化成“日”,将篆文字形中的“夂”写成。当“复”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加“彳”(行,走动)另造“復”代替,强调“行走往返”的含义。古籍多以“復”代替“复”。《汉字简化方案》用“复”代替“復”,并用“复”(復)合并代替“複”。

10、纲——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绳织的捕猎工具。綱,甲骨文(“网”的简写,捕网)(糸,绳),表示提网的总绳。籀文写成“木”(柄)、“糸”(绳)会义,表示提网的手柄。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网”写成“岡”。造字本义:名词,提网的总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岡”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纲”,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岡”简化成“冈”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三、翻译:
持枢,就是掌事情的关键和规律,比如春季耕种,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储藏,乃是天时的正常运作规律。不可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即使成功一时,也终究必败。由此而知,人君也有他必须把握的关键和遵循的客观规律。他要组织百姓生产生活,教养万民,收获,储藏等。也不能违抗这些规律,如果背逆客观规律,即使表面上看似强大,也必将衰弱。这是客观规律,是人君必须遵守的大纲纪。

四、理解联想事例:
今天在学校里种花和青菜,只有门卫会种,对于这个季节该种什么菜,哪些菜不能种,是很清楚的,不能种的菜即使种了,也是徒劳无功,不会有收获。在任何事情都是一样,首先是要知道规律,然后就是顺势而为。
五、今日问题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对华夏思想的理解,说说鬼谷子讲要持的枢,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枢?
枢是门栓,是关键。这个关键是天时,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把握住天时事半功倍,反之徒劳无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7-5 23:35 , Processed in 1.11179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