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8-21 15:28 编辑
第十一周 符言第十二 第一天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一、查字正音
1.徐: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简易建筑。徐,篆文  (彳,即“行”,旅行) (余,沿途简易茅店),表示旅行中歇宿茅店。造字本义:动词,且住且行,旅程从容。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余” 写成 。②形容词:缓慢的,从容的。
2.静:“浄”和“靜”是“瀞”的异体字;而“净”是“浄”的异体字。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纯洁、无污染。瀞,金文  (清,纯洁、无污染) (争,极力实现),表示极力使之纯洁、无污染。金文异体字“静” 省去“水” 。有的金文异体字 将混合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青” 写成 ,将“爭”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清除污染,使之纯洁。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青”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爭” 写成 。俗体楷书“静”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爭” 简化成“争” 。由于“静”与“净”的字音相同、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常将二者相互通用。②形容词:内心安定的,没有杂念的。
3.披: pī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兽革。被,金文  (衣,穿着保暖物) (皮,兽革),表示穿着保暖的兽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皮”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由兽皮制成、用于睡卧时遮盖保暖的床上用品。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衣”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皮” 写成 。②动词:覆盖 pī 。
4.虚:“虚”是“墟”的本字。虚,金文  (“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 (两个“匕”,表示虎爪) (土,地域),表示虎豹横行之地。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 和“土” 合成的 写成了“丘” 。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虚”的本义消失后,俗体楷书再加“土”另造“墟”代替。②形容词:空无的,不实在的,了无一物的。
5.倾:“頃”是“傾”的本字。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頸”的省略。頃 ,金文  (人,当事人) (頁,是“頸”的省略,颈脖),表示向前倾斜着脖子,以便耳目接近关注目标。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匕” ,将金文字形中的“頁” 写成 。当“頃”的“向前倾斜颈脖”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人” 另造“傾”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前仰脖子,以便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尽可能接近所关注的目标对象。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頃”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倾”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 简化成“页” 。古籍多以“傾”代替“頃”。
6.位:“立”是“位”的本字。立,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大” (人)的下面加一横代表地面的指事符号 ,表示一个人规矩地站在地上。当“立”的“规规矩矩地站着”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人” 另造“位”,用以区别一般的站立。造字本义:动词,上朝时臣相们依官阶高低肃立。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立” 写成 。
7.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  (日,太阳) (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 写成 。籀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日” 写成 ,将籀文字形中的“月” 写成 。甲骨文异体字“朙”  (月,月亮) (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黑暗房间的角落。“朙”的隶书异体字“眀” 误将“囧” 写成“目” 。古籍多以“明”代替“朙”和“眀”。“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③形容词:视力所及的,看得清楚的。
8.聪:“悤”是“聰”的本字。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窗”的本字,表示采光通风、使住所明亮的设施。悤,金文  (囱,即“窗”) (心,心思),表示内心有窗,比喻心地明亮,洞悉真相。当“悤”变体为“怱”、并被假借代替“ ”(内心急切)之后,金文 加“耳” (听力器官)另造“聰”代替,强调耳朵灵敏,善于通过辨听声响来洞察环境。远古祖先没有望远的能力,因此依靠灵敏的耳朵辨听声响、判断异动,成为丛林生存竞争的关键技能。造字本义:形容词,耳灵心亮,直觉敏锐,善于捕捉真相。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承续隶书字形,用“公” 代替近音的“囱”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楷书“聪” ,依据草书字形 将俗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总” 。古籍多以“聰”代替“悤”。古人称听觉敏锐为“聪”;称耳背迟听为“聩”;称完全失去听力为“聋”。汉语中常“聪明”并用,耳灵为“聪”;目清为为“明”。
9.并:“并”是“併”本字。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人站在一起。并,甲骨文  (比,两人站在一起) (二,相等、相同),在两人 的腿部位置加“等号”二 ,表示两人的站位相同、或步伐一致。简体甲骨文 将“等号” 简化成一横 ,表示两人的腿部动作一致。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分拆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两人比肩而立或齐步平行。隶化后楷书 把篆文字形变成两点 加“开” 的结构,导致篆文字形中的“人” 形消失、“等号” 消失。当“并”主要用作虚词之后,篆文 在“并” 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人” 另造“併”代替,强调人的并列、并行动作。古籍多以“并”代替“併”。“从”是两人一前一后相随;“并”是两人平行。《汉字简化方案》用“并”合并代替“併”、“竝”、“並”。
10.辐: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副”的省略,表示辅助。輻,篆文  (車,借代轮子) (畐,即“副”的省略,辅助),表示车轮的辅助配件。造字本义:名词,副轮,即轮毂与轮圈之间放射状排列的支柱圈,连接轮毂和轮圈,起辅助、支撑轮圈的作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辐”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
11.辏:còu 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引申为聚集。
12.毂:gǔ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殼”即“壳”的本字,表示用皮革裹成的鼓。轂,篆文  (㱿,即“壳”,鼓) (車,轮子),表示车轮上鼓形的部件。造字本义:名词,车轮中心穿轴承辐的部分,并在两端包裹车轴,因而鼓突而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毂”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車”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毂”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
二、翻译
安,在心里把无关的事情全部隔绝掉,心里没有杂念。徐,是有条不紊的做事情,不能急,不能乱。正,把事情全都做正确。静,心不乱,做事情不乱,事情都能做对做好,自然而然的就能保持异常的平静。要让一个人心静,必须得先安徐正,事情都做正确了,做成功了,他才能心静。时刻都能把事情所有的环节和细节,都在心里像放电影一样的过一遍,被圣人的神智所包住,全部都能在心里给理顺了。事情的变化,是动态的平衡,对事情的驾驭,也是动态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圣人就给出新应对。虚心平意控制事情,专注安静地保持在正确的路线上,直到出现新的变化,再给出新的应对。上面说的就是守位的意思。 双眼要时刻观察天下这个超复杂系统的运行状况;双耳要时刻闻听天下的情况;心要时刻谋虑思考天下所发生的事情。 以天下所有人的眼睛来观察,就没有看不到的;以天下人的耳朵听,就没有听不到的;以天下人的心智来思考,就没有了解不了的事情。就像车辐集于车毂一样,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心智,都集于国君, 这样君主对天下的明察,就不可能被阻塞。上面说的就是明的意思。
三、背诵已上传至微盘
四、整体联想事例今日经文体会:安徐正静这四个字很有操作感,心无杂念→做事有条理→做事能做正确→心就能安静了。我们现在常说安静,安静,意重在静上,心不安就要使用暴力强行静下来,比如大声呵斥、比如惩罚、比如硬压强按等强制手段。想想我们对别人对自己真够暴力的,人的前进动力都是靠外在的恩威实现,而不是内在的心动力,这样是走不了多远的。今天知道了安徐正静这个操作,从内部入手来操作,虽然慢,但后劲大。有句话说“慢慢走,才最快。”
五、今日提问
提问:上一章讲述了决策的操作。本章讲述如何执行。今天的经文讲守位和守明,这是执行决策的两个起点。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做才是守位?聪明智(慧)是什么意思?
答:守: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位:造字本义:动词,上朝时臣相们依官阶高低肃立。守位就是坚守自己的职位,不渎职,守职不废。比如母亲的位置、儿女的位置、妻子的位置、医生的位置,在其位,谋其政,心守正念来履职护位。
聪明智(慧)是耳聪目明心有智慧的意思, 耳目,心之佐助也;心者,神之主也。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心无杂念,纯守一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