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吕丽芳

吕丽芳《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8: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丽芳 于 2022-8-22 16:39 编辑

第十一周 第一天:原文: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一、查字:
1、徐: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简易建筑。,篆文彳,即“行”,旅行余,沿途简易茅店),表示旅行中歇宿茅店。造字本义:动词,且住且行,旅程从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余”写成

2、正:正”是“”的本字。,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国的方框“囗”写成实心点的指事符号,写成指事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指事符号由实心点写成短横。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彳”(行)另造“征”代替。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

3、静:”和“”是“”的异体字;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纯洁、无污染。,金文清,纯洁、无污染争,极力实现),表示极力使之纯洁、无污染。金文异体字“静”省去“水”。有的金文异体字将混合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青”写成,将“爭”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清除污染,使之纯洁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爭”写成俗体楷书“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由于“静”与“净”的字音相同、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常将二者相互通用。

4、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兽革。被,金文衣,穿着保暖物皮,兽革),表示穿着保暖的兽皮。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皮”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由兽皮制成、用于睡卧时遮盖保暖的床上用品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衣”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皮”写成

5、节: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節,金文竹,竹子即,就餐),表示竹制餐具,带结的一截竹子。像一些陶器(如缶)作为打击乐器一样,远古时代的竹碗也被作为打击乐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于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有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连写成草头,表示节”的植物属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节”,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即”省略成“卩”

6、位:的本字。,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大”(人)的下面加一横代表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一个人规矩地站在地上。当立”的“规规矩矩地站着”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位”,用以区别一般的站立。造字本义:动词,上朝时臣相们依官阶高低肃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立”写成

7、倾:”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 ,金文人,当事人頁,是的省略,颈脖),表示向前倾斜着脖子,以便耳目接近关注目标。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匕”,将金文字形中的“頁”写成。当“”的“向前倾斜颈脖”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前仰脖子,以便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尽可能接近所关注的目标对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古籍多以“傾”代替“頃”。

8、贵:貴,甲骨文双手,抓、捧土,故土),像双手捧着泥土。有的甲骨文增加(即,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写成不知所云的,并用(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篆文字形中的爪”形消失,字形晦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9、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聞,甲骨文像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在耳边夸张的大耳朵),表示举掌在耳边,以增强对声音信号的捕捉。金文有所变形,突出了耳朵形象。篆文聞”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耳,耳朵),表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用心注意地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写成“门”

10、思:,篆文囟,脑心,心灵),表示脑和心的能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11、虑: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虑”,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12、辐: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辅助。,篆文車,借代轮子畐,即的省略,辅助),表示车轮的辅助配件。造字本义:名词,副轮,即轮毂与轮圈之间放射状排列的支柱圈,连接轮毂和轮圈,起辅助、支撑轮圈的作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辐”,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简化成“车”

13、辏:[còu]1.车轮的辐集中到毂上。 2.聚集。


二、翻译:
在心里把无关的事情全部隔绝掉,心里没有杂念;有条不紊的做事情,不急,不乱;把事情全都做正确;心不乱,做事情不乱,事情都能做对做好,自然而然的就能保持异常的平静。时刻都能把事情所有的环节和细节,都在心里像放电影一样的过一遍,被圣人的神智所包住,全部都能在心里给理顺了。事情的变化,是动态的平衡,对事情的驾驭,也是动态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就应该能给出新应对。眼睛要时刻观察天下这个大系统,耳朵要时刻听闻天下的情况,心里也要时刻谋虑着天下所发生的事情。以天下所有人的眼睛来观察,就没有看不到的。以天下人的耳朵听,就没有听不到的。以天下人的心智来思考,就没有了解不了的事情。就像车辐集于车毂一样,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心智,都集于国君,这样君主对天下的明察,就不可能被阻塞。

三、理解事例联想:
安徐正静,就想到自己平时生活中的那一地鸡毛。安,让自己心无杂念,安心回神;徐,不急不燥;正,以一个正确的态度以及方法做事;心,不能乱,事情才不会乱。
“虚心平意以待倾损”,这个应该就是在安徐正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做到吧。安是前提,“虚心平意以待倾损”是结果。
“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心虑。”让我看到了那个私的自己,这就是个大的格局。以后就试着这么做,或者对自己要做到安徐正静也是有帮助的。

四、今日提问:上一章讲述了决策的操作。本章讲述如何执行。今天的经文讲守位和守明,这是执行决策的两个起点。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做才是守位?聪明智慧是什么意思?守位:时刻保持耳聪目明心智的状态,谋虑着已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且时刻就新的变化给出新应对;
聪:耳朵时刻来听闻天下时;
明:眼睛时刻来观察天下所发生的事情;
智慧:心时刻都在谋虑着天一的事,有新的变化就能给出新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16: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丽芳 于 2022-8-22 17:41 编辑

第十一周 第二天:
原文: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右主德。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一、查字:
1、勿:勿,甲骨文两点水,毒液刀,兵器),表示用毒液浸泡的利刃进行谋杀。有的甲骨文误将两点写成一撇。有的甲骨文两点水,毒液弓,兵器),表示用毒液浸泡过的箭矢进行谋杀。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三点与“刀”连写成三撇造字本义:动词,用带毒的利刃或带毒的箭矢进行谋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形写成“勹”,加两撇。当勿”的“谋杀”含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刀”另造“刎”代替。

2、坚: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賢”的本字,表示善于管理、组织。堅,古鈢字形臤,管理、组织土,壁垒、护墙),表示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固壁垒或城墙。篆文调整局部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坚”,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臣”简化成两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简写成

3、拒: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距”的省略,表示制造相隔空间。拒,篆文手,抵抗巨,即“距”的省略),表示抵抗以保持距离。造字本义:动词,抗击对方,抵制于安全距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提手旁”

4、许: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向下舂插。,金文言,说话午,即,向下舂插),表示且说且杵,比喻说话时不断地点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点头答应,允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午”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许”,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现代汉语中常“许诺”并用,“许”表示同意、赞成,给予对方做某事的权力;“诺”表示接受、顺从,愿意按照对方的诉求去做某事。

5、防:”是“”的异体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边塞、边境。防,金文阜,高山石阶,借代高山方,边塞、边境),表示边塞高山,借代赖以戍守边关的高山城障。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方”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在边塞的高山险地设置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隘城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双耳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方”写成。篆文异体字“埅”加“土”(墙),强调垒筑在边境上的城墙。古籍多以“防”代替“埅”。

6、仰:卬”是“仰”的本字。卬,金文头朝下俯视的人头朝上的仰视人),表示高者与矮者相见,高者低头,矮者仰头。有的篆文将头朝下俯视的人写成“匕”,为对比“仰视”的“俯视”形象消失。当“卬”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仰”代替,表示一个较矮的人抬头向上望着另一个较高的人。造字本义:动词,位低者抬头看位高者。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仰”代替“卬”。

7、渊:𣶒”是“”的异体字;“𣶒”又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圆圈形状。,甲骨文囗,即“圈”的省略,圆圈川,河水),表示圈状的河水,即河心的漩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圆圈状的“囗”写成半开放的,表示河道,并在河道中间增加表示洄流的形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川”写成四横。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𣶒”将金文字形中的河道写成“八”,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漩涡的写成。当“”和“𣶒”偏废后,繁体甲骨文加“水”,明确“河心漩涡”的含义。繁体金文“淵”在简体金文“𣶒”基础上加“水”(河川),并用“沈”代替漩涡形状,横写的“工”是“方”(披枷的犯人)的省略,表示古人在河川最深的地方施行“沉潭”死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𣶒”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执行淹毙死刑的深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𣶒”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渊”,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𣶒”简写成,即将正体楷书字形中表示川流和方枷的写成“米”。抛尸山崖的天葬叫“坠”,抛尸的深谷叫“壑”;沉潭的死刑叫“沈”,执行死刑的深潭叫“渊”。

8、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水,河水、水位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則”简化成“则”

9、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井”形的木枷。刑,金文“井”中加一点,表示套在头上的木枷刀,刑具),表示戴着木枷受刑。有的金文省去“井”中的一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井”写成“开”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

10、赐:的异体字。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視”的省略,表示下访、巡察。睗,金文目,即“視”,下访、巡察易,改变、转换),表示巡察并作出所有权的改变。古代帝王或要臣下访地方视察时,因得意而即兴变更城邑、土地、财物的拥有权所属,作为奖品奖励臣民。金文异体字“賜”用“貝”(钱财)代替“目”(视察),强调以钱财作奖赏。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易”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下访视察的帝王或要臣将城邑、土地或财物奖赏偏爱的臣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易”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赐”,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古籍多以“賜”代替“睗”。

11、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查对、核实。,篆文馬,力畜,核查),表示相马师检测马匹。造字本义:动词,相马师检查、测试马匹。隶书将篆文“马”的四足写成“四点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僉”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验”,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简化成“佥”

12、谙: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暗”的省略,表示不公开的、悄悄的。諳,篆文言,诵读音,即“暗”的省略,不公开的、悄悄的),表示暗诵,即背诵。造字本义:动词,因熟知于心而默念背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13、赏: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尊崇、追求。賞,金文尚,尊崇、追求貝,钱财),表示赐予钱财,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有的金文把“尚”简化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奖赐财物,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赏”,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二、翻译:
听之术,不能听说了什么情况,未经考察就当场否定。如果预先认可了未经考察的事情,后面就需要防守情况不实的风险。如果预先否定了未经考察的情况,就可能会失去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一定要经过考察,了解和还原事情的真相,然后才能做决定。只要仔细认真地去考察,高山再高,也都能了解它有多高。深渊再深,也都能了解到,它到底有多深。万物莫不如此。君主如同神明一样,包容万物,洞悉万物,无论听到什么,都能还原出真相。只要君主能做到以正静观天下,没有什么事,是无法明察的。一个组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需要对正反馈给出正向激励,让他继续保持正向行为。需要给负反馈给出负面的纠正,这便是赏罚,让他纠正错误的行为,改为正确的行为。使用赏赐贵守守信诺,使用刑罚贵能公正。赏赐贵守信,一定要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为依据,这样做,那些自己没有亲见亲闻的事,也因欲取信于君而暗自转化。每赏必信,则诚信畅行于天下,达到神明境地,那些想以奸邪的手段求得奖赏的人也会被感化。以上所说的是如何进行赏罚。

三、理解事例联想:
老师在群里说到家长打孩子的事情,本段经文正好就讲这个事。对于孩子的事情,有没有经过考察,还原事情真相;有没有仅凭一己之私好而定孩子的对错。上一面经文里,讲安徐正静,父母就需要做到正静以观,才能包容孩子的一切,无论听什么都能还原事情真相。
对于还原真相之后的惩罚,也需孩子信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罚;对于给于孩子的赏罚,也需要公正,不偏私。

四、今日提问:昨天的经文讲,好的执行力需要首先守位,然后是耳聪目明心智。今天讲要听得好必须要具有德术的正静(因情),要有德术。而德术正静,需要赏罚保障。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德术的操作要点是啥?赏术的原理是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1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三天:

原文: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一、查字:
1、荧:“”是“熒”的本字。,金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片交叉丛生的茂密花丛,每根花柱上都闪烁着花蕊和花粉色彩眩目的亮光。有的金文把花柱写成。有的金文把花柱写成“屮”(植物),明确其植物的属性,表示闪烁荧亮花粉的植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发光的密集花粉形象写成“炏”,强调花蕊和花粉“发光”的特性,同时将金文字形中表示花柱密集交叉的写成“下框”形的,导致字形费解。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火”(光亮)另造“熒”代替,强调花蕊和花粉眩人眼目。造字本义:形容词,花丛密集的花蕊和花粉色彩明亮,眩人眼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炏”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炏”简化成“草头”。古籍多以“熒”代替“”。


2、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3、处:处,甲骨文倒写的“止”,由外归来人,当事者),表示回到家中,在家休息,是“止”的倒写,表示与出行相反。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倒写的“止”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止”写成“夂”,用“几”(小凳子)代替金文字形中的“人”,表示归家人坐在家中的凳子上休息,享受居家时光。 造字本义:动词,驻足家中,坐几休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几”写成由“人”变形的“卜”由于“处”(居家休息)的篆文字形与“處”(实施虎噬酷刑)的篆文下部字形完全相同,古人误将本义表示“居家休息”的“处”,与本义表示“实施虎噬酷刑”的“處”* 相混用。古人称深居闺中而未嫁的少女为“处女”或“处子”。《汉字简化方案》用“处”合并代替“處”。


4、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拘禁室。問,甲骨文門,借代拘禁室口,审讯),表示、拘禁并审讯。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隶书继承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问”,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5、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循行。,篆文穴,洞敫,即”的省略,循行),表示洞穴可循行。造字本义:动词,洞穴贯通可循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敫”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窍”,用既表音也表义的“巧”(灵活)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敫”,强调“”的灵活奇妙。


6、君:的本字。,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权杖连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称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为;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


7、赏: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尊崇、追求。賞,金文尚,尊崇、追求貝,钱财),表示赐予钱财,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有的金文把“尚”简化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奖赐财物,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赏”,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8、罚:,金文网,逮捕言,议论、观点人,臣子或士民),表示逮捕持不同政见的人士。有的金文将“网”简写成“四”。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网”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强调使用刑械惩治不同政见者。造字本义:动词,逮捕因言获罪者,并施以轻刑惩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网”简写成“四”,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罚”,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9、劳:勞,甲骨文两个“火”,即“炏”,是“炎”的异体字褱,即“懷”,心存、心里装着),内心火烧不断,比喻充满焦虑忧烦。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炏”写成,省去甲骨文字形中“褱”字中的“水”(眼泪),将“褱”简写成“衣”。金文异体字将“炏”写成,同时用“心”焦虑)代替本为“褱”的“衣”,强调焦虑、操心的心理状态。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炏”写成“”,同时用“力”(体力)代替“心”焦虑),强调付出巨大体力、心力的艰辛造字本义:形容词,操心费力,身心负担沉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力”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劳”,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炏”连写成“草头”。古籍常“劬劳”并用,“劬”强调耗体而佝曲;“劳”强调费心而神悴。


10、循: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士兵的护身甲牌。,篆文彳,行进盾,士兵的护身牌),表示士兵持盾而进。造字本义:动词,依照既定布署,士兵持盾向敌阵前进。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战场上持盾而进叫“”,曳兵而逃叫“”。 


二、翻译:
君主要把握天、地、人三才之道,以及四方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要向圣贤之人多加询问,就会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方。以上所讲指君主要善于发问。
心是九窍的统帅,君是五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劳民伤财。圣人要重用这些臣民,因此能很好地掌握他们。遵循事物只见的规律,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以上是讲要遵规循理。

三、理解事例联想:
人都是一样,路不顺的时候,有问题要解决,不觉得迷惑。一旦路走的太顺了,突然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走,前面的事情做完了,就不知道后面该做什么了。这时候,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和高度的忧患意识,和卓越的掌舵能力,走向更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就会在接下来的十字路口迷路。
我时常会在比较顺遂的接下来的路口出岔子,就是因为没有忧患意识;也更是因为心里没有天地四方上下,只有自己了。


四、今日提问:
德立明位,昨天经文讲赏罚立德,今天讲述赏罚问谁,和能问对人要知因。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于自己做得对不对,该向谁请教?对了错了的,谁来赏罚?做得对不对,向道请教;对错,天来赏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1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四天:
原文: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右主恭。

一、查字:
1、周:周,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一定领域的空间内,进行反复的纵横切割划分,形成众多相对独立的、封闭的较小区域。有的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字形在纵横划分的若干区域内加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在划分的封地内耕种生产(参考“画”即“劃”*)。远古时代的天子取得天下之后,划分出若干领地,由众多宗亲诸侯封而建之,以期巩固政权。简体甲骨文将纵横划分的封地写成“田”。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封闭的圈)写成会义结构:封地而建口,封闭的圈,围墙),表示封地而建的界墙。有的金文省去四点指事符号。篆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封建”的字形写成“用”造字本义:名词,封地而建、筑墙划界的围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田”形若隐若现。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启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

2、乱:𤔔”是“”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上的混乱丝线,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乙”(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代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𤔔写成。俗体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由爪、糸、工、又所构成的“𤔔省略成“爪”(抓持、操作),强调“手动”理顺混杂或打结的丝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双手“廾”。魏碑中的俗体楷书“乱”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𤔔当作“”的省略,并用“舌”代替简化“”,表示辩、讼双方所陈虚实难断,头绪混杂不清。古籍多以“亂”代替“𤔔”和“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乱”采用俗体楷书字形。

3、家:家,甲骨文宀,房屋豕,生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生猪。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生猪。另外,对古代农户来说,生猪意味着一笔重要财产,将生猪养在居所范围内,也是对这笔肥胖财产的必要保护。有的甲骨文将猪形的“豕”简化成。金文突出了“豕”的尾巴形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豕”写成

4、常:裳”是“常”的异体字。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崇尚的、流行的。常,金文尚,崇尚、流行巾,布),表示人们崇尚的服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裳”用“衣”代替“巾”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长期流行的服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代称连体裙为“裳”,称长裙为“常”。

5、内:内,甲骨文冂,门框入,由外而里),表示进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门框“冂”写成屋形。有的金文将屋形简写成“宀”。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宀”与“入”连写成混合结构,字形严重变形。造字本义:动词,进门,回到家中。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古人称平安栖身的家室为“内”;称风险重重的山野为“外”。

6、外:外,甲骨文倒写的“人”,是“队”即“坠”的省略,从高空坠落内,居室、家庭),表示远离居所、发生坠亡的风险环境。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内”写成“夕”。有的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倒写的“人”写成“卜”。有的金文将“夕”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远离居所、充满个人生命安全风险的山野。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夕”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卜”写成古人称平安栖身的家室为“内”;称风险重重的山野为“外”。

7、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8: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聞,甲骨文像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在耳边夸张的大耳朵),表示举掌在耳边,以增强对声音信号的捕捉。金文有所变形,突出了耳朵形象。篆文聞”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耳,耳朵),表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用心注意地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写成“门”

9、闭:閉,金文是指事字,在门栓上加上一竖指事符号,表示在门栓和地面之间斜支一根木棍,构成牢固的三角支撑,防止暴力从门外强撞。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在门栓和地面之间斜支木棍,构成三角支撑,防止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才”写成“下”。《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闭”,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關”(关)表示拉上门栓,拒绝出入;“閉”(闭)表示不仅栓门,而且在门栓上增加三角支撑,以防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閉”(闭)是更彻底的“關”(关)。   

10、谙: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暗”的省略,表示不公开的、悄悄的。諳,篆文言,诵读音,即“暗”的省略,不公开的、悄悄的),表示暗诵,即背诵。造字本义:动词,因熟知于心而默念背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11、恭:甲骨文中“龚”与“恭”通用。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供”的本字,表示敬奉。恭,甲骨文共,即“供”,供奉),表示敬奉神龙。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兄”(祝祷),突出崇拜主题。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廿”,省去“龙”,同时加“心”,突出诚心。造字本义:动词,虔敬地供奉神龙。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二、翻译:
君主领导国家,不可不周知万物。如果人主对政事不周,有不了解和不能掌握的地方,群臣就会生乱。遇到一个君主不懂的事情,群臣各有各的主意,争论不休,各成一家之言,没有常法可依,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路线。领导和员工无法对话,领导就无法实时掌握,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自然也 就无法对外面的事进行有效的指揮。

作为君主,一要眼睛看的远,二要耳朵听的远,三要确保对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掌握。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都一清二楚,隐蔽细微的情况,也都了解得很详细。这样的话,奸臣就会无所遁形。


三、理解事例联想:
这两天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我跟孩子们都生病了,我的情况还更糟糕,糟糕到走路都困难;这个时候我大姑姐回婆婆老家了,婆婆就在家里呆不住了,特别想要回家;我们一家四口,三个病号,婆婆一心想回家,我心里不平衡;但没说什么,还是让婆婆回去了。
婆婆回去之后,我跟老公哭诉,真的是哭诉。我感觉我对婆婆已经特别好了,小心的伺候着,不让她生气,有什么想法尽我所能满足。可以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她要回去看她的姑娘。我很难过!
我跟老公哭诉之后发现,老公心里虽然也觉得婆婆不该回去,但是老公从来不说婆婆哪里错。平静之后,我发现,我说的都是自己的想法,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要让婆婆的帮助,同时加上了指责。但是老公对长辈从来没有指责。我觉得这里我就跟老公差很多。
结合今天的经文,就是不周;对婆婆的情绪不周知,心里就只有自己的那点不甘,与婆婆无法对话,对信息的掌握不准备不及时。跟孩子们也一样,思维只在自己这里,对孩子们的情况了解不准确,导致沟通不善。

四、今日提问:位明德赏,昨天的经文讲赏罚善问,荧惑不再;问之以因循理,故能长久,自位明德赏至问因,执行的事情本身似乎已经构成一个单元闭环,闭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闭环或者要点协同运行,“执行”,这件事才可以完善运行。今天经文讲述的是周与恭。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君与心为什么一定要“周”?经文中的“恭”与“洞天下奸”、“谙变更”是什么关系?
周,才不会乱。就像格局大了,才能纳得下更多的信息一样,掌握更多的事情以及情况。君主周,才能对臣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了解的一清二楚,所以隐蔽情况都了解的很详细。于是就可以洞悉天下奸邪。就连臣子偷偷的做坏事都了解的很清楚。这样臣子就不敢作奸犯科,自然也就会“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8: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五天:

原文: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一、查字:
1、循: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士兵的护身甲牌。,篆文彳,行进盾,士兵的护身牌),表示士兵持盾而进。造字本义:动词,依照既定布署,士兵持盾向敌阵前进。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战场上持盾而进叫“”,曳兵而逃叫“”。 

2、实:,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有的金文误将伫物柜与“貝”写成合“貫”,表示钱财万贯。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实”,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头”

3、安:安,繁体甲骨文宀,新房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忧伤落泪。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省去“三点水”(眼泪),将写成“女”。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4、完: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玩”的省略,表示珍宝。完,篆文宀,房屋元,即“玩”的省略,珍宝),表示将珍宝秘藏在家中。造字本义:动词,将珍宝秘藏家中,使之免遭损毁。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篆文字形中的“元”写成

5、反:反”是“扳”的本字。反,甲骨文厂,石崖又,抓),表示攀岩、攀崖。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彳”(行进),强调攀岩登山的含义。籀文、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攀岩翻山。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当“反”的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扳”代替。

6、当: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遮阳挡雨的屋顶。當,金文尚,屋顶,遮挡土,土墩),表示被土墩遮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田”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当”,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为三点加“彐”。当“當”的“遮挡”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代替。

7、德: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的省略,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繁体甲骨文用“行”代替“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直”写成。繁体金文加“心”,强调“获之坦荡、问心无愧”的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

8、和:”是“”的简化异体字;“”是“”的异体字;“”也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禾本植物,即空心的竹管或芦管。,甲骨文侖,即“龠”,吹奏排笛禾,竹管),表示吹奏竹管或芦管制成的排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侖”写成“龠”,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禾”写成。简体金文“和”省去“龠”的中下部分,写成“口、禾”会义的结构,淡化乐器的意义,强调“开口表达不同观点”的意义,相当于将甲骨文字形写成,或将金文字形写成,或将篆文字形写成。篆文“和”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金文异体字“訸”用“言”(说话)代替“口”(说话),进一步强调“言论观点不同,而总体思想协调一致”的含义。古籍多以“和”代“龢”、“咊”与“訸”。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9、名: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月牙形的;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夕”写成。古代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大部分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与“”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是对“”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的“”。

10、相:相,甲骨文木,树目,远眺),表示在高树上远眺。有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

二、翻译:
君主给官员,定岗定职定任务,官员领了任务去干活,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足以胜任自己的职位,名实相符,就能合于情理。名分与实际互为产生的条件,反过来又互相表现。名分与实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动乱。名分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意愿,意愿产生于分析,分析产生于智慧,智慧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三、理解事例联想:
对名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名实不仅仅是说的跟做的一致;还有一层意思,是你有这个名,也就是这个职位;比如在公司,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职位该做的工作就好,至于别人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就交给别人做。
放到家庭中,做好自己的事,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什么都帮他做完了,他的成长就错过了。

四、今日提问:
位明德赏问因,还需要配合其他要点,才能把“执行”这件事情干好。昨天的经文讲人主周而群臣常而不乱,而周必以洞天下奸、谙变更而恭。今天的经文讲述,名实相符的岗位责任制度是“执行”的出发之处。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好的岗位责任制是什么样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范围划分清楚,赏罚制度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18: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六天:
文义理解与心得综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1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七天:
第七天 把本章纳入先前整理的《鬼谷子》篇章结构中,说说本章在全文的地位。


本章在全文中,是一个托底的操作。前面的所有操作都是阴谋,而本章是阳为,是捭阖之后的行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7: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丽芳 于 2022-8-29 17:55 编辑

第十二周 第一天:
审视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树形图,对照原文,说说树形图不合理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是哪些?
整体看结构还算合理,但是缺少了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

第二天:调整树形图,说说调整过后的好处


添加了每一章节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有整体感了。不再是零散的部分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7: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丽芳 于 2022-9-1 18:22 编辑

第十二周 第三天
重新体会整张树形图,用文字概述鬼谷子要点。
答:首先定志,再坚定的志的方向上;结合鬼谷子之捭阖天地大道,守司其门户,权衡轻重,度权量能;
首先素结本始,坚定自己的志,把自己放到一个比较素的状态里,去对接对方的状态,以达到化四时合阴阳,以此先知而楗万物;事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然后度权量能,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保持自己一个比较素的状态,就是不让自己的私欲出来祸事,用心一处的去度权量能,也就是去调查对方的硬件及软件,然后去揣摩对方,以其见者得其隐者;

最后让对方让权给我方。也就是可以获得对方的权势为我所用。然后再去谋划我方行动,最好能达到与对方同情相亲的一个状态。最后做出决策,再去执行。

第四天 编写鬼谷子全篇思想的提纲

一、总述:在谋划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怎样能够做成?为什么能做成。
二、分述:谋划的过程中具体的怎么做;
三、总结:做成一件事的必备品质。

第五天 全面列举,鬼谷子所引发的你的思、想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22:2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列举鬼谷子引发的你的思、想要点:
1、用志一处,凝神聚气;
能够做到反而求应,以其见者知其隐者;必然有坚定的志,然后用志一处,然后这种凝神聚气的状态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就像我爸爸曾经说过的:只要你是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你就一定能做成。说的也是也是用志一处,凝神聚气。
如果做不到,志本就是散的,那么什么捭阖、反应、揣摩、权谋,都是只是书上的文字而已,读不到心里去。
2、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
“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这段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一度思考过自己为何不如一介虫知扬长避短。扬长避短大多不是为了扬长而扬长,为了避短避短,往往是为了成事;是冲着成事这个目标去的。而我往往是目光不够长远,眼睛只盯着眼前的得失,而且是私的。
3、安徐正静。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愣了很久,愣的过程中就在琢磨这四个字,我感觉安徐正静是一个递进的状态,心安自然动作就可以慢下来,做事也就正了,静是最终的状态;可以成事的状态。

触动到我,而不能完整描述下来的:
1、我一直感觉捭阖可以用在自己家人的身上,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分不清“你”“我”这个关系,或者是分不清内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10 07:21 , Processed in 1.15990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