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fengyu

风语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17:0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六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请问进学之道有些什么纲目?
进学之道有三:善学,善问,善答。
善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敬业乐群,安学亲师,论学取友,乃至知类通达强立不反。
善问,学才会发现问题,善学,才会善于发现问题,知不足而自反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循经而行,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善答,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此善学善问善待问,教学进阶之道生生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18:0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七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请问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为师?
知教之所由兴,知教之所由废,和易以思,善喻,长善救失,善听,善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6 14:3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一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请问可以有志于学的条件是什么?

会冶炼的优秀铁匠,其后人在学习冶炼之前,必先学会缝制皮衣,以掌握弥缝柔合的细致功夫;
优秀的造弓匠的后人,在学习制作弓箭之前,必先学习会用柳条编制簸箕等用具,以熟悉材料的各种性质;
刚开始学习驾车的小马,需要先跟随车辆行走,逐渐习惯适应各种状况,才会正式驾车。
这三件事,说明了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懂这个道理,就能有志于学。
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中间还需要经过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用九年时间,“蛾子时术之”,从小成到大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7 21: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二天
问题:
学记说,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请问这算是在描述一个什么现象?
比物丑类

学者的三基、学中的困惑、教者的听语 这三者是教学进学之道的构成要素,即“比物”,师生持续的问答、辨难、实践就是“扭”的过程。最终从这个过程中扭出来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这个学习共同体活的灵魂“类”—即“德道信时”。
德:与天道合;
道:豫时孙摩;
信:亲师信友;
时:精准把握教与学的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8 16:3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三天
问题:学记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务本?
在比物丑类过程中,超越“官器约时”,执而圆机,与时消息,扭出所在系统的“大德、大道、大信、大时”这四种超越形式而存在的纯粹形态的人,就可以务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9 23:1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四天
问题: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  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学记是讲进学之道的。
讲了教之道、学之道。教之道,知教之所由兴废,知学者四失,博喻&长善救失,学者三基,继其志务本,进而化民成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19:4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五天
问题:梳理一下,从开篇“建国君民必由学”,经过“成器之道”、“斅学半”到“大学之道”,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学”是贯穿一切时空的终极法则。“学”是“化民成俗”与“成器之道”的唯一途径,“学”是华夏文明特有的生存与发展模式,是华夏文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晶。从学的作用和功能,讲到教学是什么,即教学系统组成,教学参与者,教学进程环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六天:
梳理一下,从“教之大伦”经过”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教之兴废”、“喻”、“善喻”、“善教”、“继志”、“择师胜择君”,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链接。
这一段在论述“教学半”中的教之半。
从开学典礼到课堂教学,从教学制度到教学任务,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教是兴教,怎样是废教,教之本,良师之所能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七天
问题:梳理一下,从“师不为臣”经过“进学之道”、“记问听语”、“比物丑类”到“务本”,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尸弗为臣,师弗为臣 ,在讲从上至下“尊师”乃为学之道,师尊而后敬学,敬学然后就会有“善学、善问、善待问”的教学相长的“进学之道”,教者善听,学者有志,共同完成进学之道。借由比物丑类,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专家学者知识的容器,是务本,与天地合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第一天
任务:再次把握一下,学记讲了个什么?有什么用处?
《学记》讲了从个人修身到平天下都必须要通过“学/办学”这条路,“念终始典于学”。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教与学各安其道,阴阳相胜,德道信时,“蛾子时术之”。
用处:用学记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念终始典于学”,牢记学者三基,知教之所由兴废,和易以思,长善救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7 13:54 , Processed in 1.07169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