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迪

小迪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五天

回答问题
第五天,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请问,怎么尊师?
答:
继志就能尊师。理解不了师可以和天地君亲排在一起,不明白“斅学半”的含义,不知道“和易以思”是什么意思,不清楚“博喻”是什么样的师生关系,那尊师就只是表面的功夫,只尊师这个人,不尊学这个道,即不在学习的现场,不在学习现场就不可能善学,不善学的人,“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所以继志而善学就是尊师。
师不严,任学生亲自己这个人,就是“燕辟,废学”。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就是“燕朋,逆师”。

AI补充:
“继志”是尊师的形式,“善学”是尊师的实践,“博喻”是尊师的前提,“严师”是尊师的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六天

回答问题
第六天,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请问进学之道有些什么纲目?
答:
进学之道有善学、善问、善待问。
善学: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喻→长善救失→和易以思→尊师继志→道尊
善问: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善待问: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善学如丝,善问如经,善待问如纬,共同织成一张大网,赶学者入学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1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七天

回答问题
第七天,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请问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为师?
答:
有语的能力就可以为师。
语,正式会面并长谈,就是不断一人说话另一人听,这就要求老师怎么说能促进学者和易以思;老师怎么听学生说,就能判断出学者是不是有失,有什么样的失,并能作了相应的正确的反应,从容而尽其声;如果说了这么多,学者还是不知,就要舍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外,老师教学生是用“语”这个形式,在内,老师用“语”的本质与学生像齿轮相扣一样丝丝入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生在语中进入了学道,明神积德求志。

AI补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一天

回答问题
第一天,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请问可以有志于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
1、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体会从零碎到完整、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到有的基本整合规律,获得原理
2、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专一、深入地研究同一类材质,格物致知,获得技术
3、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必须以身入局,来回跟着走、跟着看、跟着听、跟着想,获得经历
觉察到了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经历,“敬孙务时敏”就能进入学者心里,就能产生一个学志,而不是痣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二天

回答问题
第二天,学记说,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请问这算是在描述一个什么现象?
答:
描述的是比物丑类的现象。
鼓并肩挨着五声,扭在一起;水并肩挨着五色,扭在一起;学并肩挨着五官,扭在一起;师并肩挨着五服,扭在一起——超近距离接触,耳鬓厮磨,你贴着我,我贴着你,不受好恶、情绪的影响,既不放弃自己成为你,又不排斥大家以自己为中心,只是扭在一起去做事,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扭着扭着就生出一个符合大家特质的规律来,这个规律就是类,是一个动词(归类、生成类别)的结果,而非一个名词(类别)。。
比物丑类既是学习的根本操作,又体现着人的社会性,必须比物丑,不比不丑,就做不好事。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类,就得“敬孙务时敏”地比丑,否则就会陷入自我中心,连类都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5-10-28 11:23 编辑

第九周第三天

回答问题
第三天,学记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务本?
答:
“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能审视、细究“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显示的神迹的人,就可以务本。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能显示出什么样的神迹?
1、目标不在官器约齐上,也不在德道信时上,官器约齐是末,德道信时是根。
2、怎么才能做到德道信时呢?大。大是什么意思呢?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顶天立地就是在天地中耕作做事,不是躲在屋子里享受好逸恶劳、躺下休息。顶天立地的大是本。
3、有志于本了,成了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那怎么做呢?“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皆有先后,或源或委,连接源委就是务本的操作,只看源委都解决不了问题。大,顶天立地的成年人,就通神接物的人,再简化了说,就是要当个人,是真人,不是伪人。

AI总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四天

回答问题
第四天,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答:
1、学记是从不同角度讲如何通过“斅学半”阴阳互推的本质让人务本成器,从而形成社会风气,化民成俗。
2、由“(教)学记——师道-学道——有志于本”建构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四天

回答问题
第四天,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答:
1、学记是从不同角度讲如何通过“斅学半”阴阳互推的本质让人务本成器,从而形成社会风气,化民成俗。
2、由“(教)学记——师道-学道——有志于本”建构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五天

回答问题
第五天,梳理一下,从开篇“建国君民必由学”,经过“成器之道”、“斅学半”到“大学之道”,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答:
就是在讲啊,老天爷要我们成人,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学。没有其他路可走,而且学道都由老天爷规定好了的,如我们人类看蚂蚁做巢一样,就天天挖土打出通道,最终知类通达强立不反,就成人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六天

回答问题
第六天,梳理一下,从“教之大伦”经过”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教之兴废”、“喻”、“善喻”、“善教”、“继志”、“择师胜择君”,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链接。
答:
教学对成人那么重要,那怎么教?作为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心德结构,那自己的神威怎样?教之大伦,生,用伦理生定事固志通神接物。接着怎么威覆?教之准则,成,教学目标就正确了。然后具体怎么教,即人师之要(职务要求)?知教之兴废,落实豫时孙摩。最后老师也要不断学,“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喻,师生一起坐船过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2 11:38 , Processed in 1.11666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