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22-8-22 20:52 编辑
2022.8.22第十一周第二天符言篇
一、原文
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右主德。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
二、查字正音
1坚——古鈢字形  (臤,管理、组织) (土,壁垒、护墙),表示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固壁垒或城墙。篆文 调整局部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
2拒——篆文  (手,抵抗) (巨,即“距”的省略),表示抵抗以保持距离。造字本义:动词,抗击对方,抵制于安全距离。
3许——金文  (言,说话) (午,即“杵”,向下舂插),表示且说且杵,比喻说话时不断地点头。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点头答应,允诺
4防——金文  (阜,高山石阶,借代高山) (方,边塞、边境),表示边塞高山,借代赖以戍守边关的高山城障。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方”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在边塞的高山险地设置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隘城障
4守——甲骨文  (六,即“庐”的本字,房屋) (寸,手持器械)。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寸”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
5仰——金文  (头朝下俯视的人) (头朝上的仰视人),表示高者与矮者相见,高者低头,矮者仰头。有的篆文 将头朝下俯视的人 写成“匕” ,为对比“仰视”的“俯视”形象消失。当“卬”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人” 另造“仰”代替,表示一个较矮的人抬头向上望着另一个较高的人。造字本义:动词,位低者抬头看位高者
6极——篆文  (木,械具) (及,抓住),表示起控制作用的器械。造字本义:名词,绑在马背或驴背上的木架子,方便载物或插、挂物件。
7用——动词:行使,消费,施行。
8赏——金文  (尚,尊崇、追求) (貝,钱财),表示赐予钱财,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有的金文 把“尚” 简化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奖赐财物,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
9刑——金文  (“井”中加一点,表示套在头上的木枷) (刀,刑具),表示戴着木枷受刑。有的金文 省去“井” 中的一点。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井” 写成“开” 。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
10贵——甲骨文  (双手,抓、捧) (土,故土),像双手 捧着泥土 。有的甲骨文 增加“宁” (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宁” 写成不知所云的“人 ”,并用“貝” (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 ,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
11谙——篆文  (言,诵读) (音,即“暗”的省略,不公开的、悄悄的),表示暗诵,即背诵。造字本义:动词,因熟知于心而默念背诵
12畅——篆文  (田,百谷生长的田野) (昜,艳阳高照),表示太阳照耀田野。篆文异体字“畅 以“申” (伸张、扩展)代“田” (百谷生长的田野),强调作物在日照下茁壮伸展。造字本义:形容词,田野百谷在阳光普照下茁壮生长。
13况——甲骨文  (水,小水) (兄,即“祝”的本字,祷告),表示为河川枯水而祭祀祷告。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祭祀祷告,祈求缓解冬季枯水势态
14奸——金文  (干,武器,代表侵略) (每,妇女),表示入侵者强暴妇女。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每” 写成“女”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入侵者强暴被俘女子
15干——甲骨文  (长柄树杈) (十,“又”的变形,表示抓握),表示手握树杈利器。有的甲骨文 在树杈 的两端各加一块尖利的石块 ,表示以尖硬石块加强“干”的攻击力(该字形后来演变成“单”)。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 在树杈两端加“角” 、 ,表示将兽角绑在树杈以加强攻击力。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以狩猎、格斗的尖利树杈武器。
三、翻译
听之术:不能听说什么情况,未经考察就当场否定。也不能听说什么情况,未经考察当场认可。如果预先认可了未经考察的事情,后面就需要防守情况不实的风险。如果预先否定了未经考察的情况,就可能会失去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高山再高 也都能了解它有多高。深渊再深,也能了解到,它到底多深。君主如神明一样,包容万物,洞悉万物,无论听到什么 ,都能还原出真相。。只要君主能做到以正静观天下,没有什么事,是无法明察的。
一个组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 需要对正反馈给出正向激励, 让他继续保持正向行为。需要给负反馈给出负面的纠正, 这便是赏罚, 让他纠正错误的行为,改为正确的行为。赏罚的关键,在于说话算话,做了什么应该奖励的事,一定要奖励。 不然以后大家就不会再做正确的事了。 用刑的关键, 在于公正, 不能惩罚无罪无错之人。否则,被罚的人就会不服气,故意制造对抗, 故意做出错误的事情。只要能做到赏必信,刑必正,君王了解到 的功过两方,该赏的都赏了,该罚的都罚了。大家看到法度的威严和效力, 那些没有被赏到的人,也会跟着立功求赏。那些没被罚到的做错事的人, 也会偷偷的匿恶避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对法度的诚信。天地也是这么运行的,对万物该赏的赏, 该刑的刑, 万物莫不通用一道。奸邪就无法隐匿了, 更无法实施破坏行为。 四、理解联想事例 听什么,怎么听,听了之后要怎么做。以德术正静,还原事实真相。 赏罚的关键在于赏必信,刑必正。一家一国一天下的治理都离不开这个准则。
五、今日问题
昨天的经文讲,好的执行力需要首先守位,然后是耳聪目明心智。今天讲要听得好必须要具有德术的正静(因情),要有德术。而德术正静,需要赏罚保障。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德术的操作要点是啥?赏术的原理是啥?
-------------------------------------------------------------
德术的操作要点是:神明之德术正静。在神明之位。正静。正,原万物之因;静,知万物之情。 赏术的原理是:对正反馈给出正向激励, 让他继续保持正向行为。对负反馈给出负面的纠正, 这便是赏罚, 让他纠正错误的行为,改为正确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