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周(2025.10.19~10.25)任务: 第八周第一天(10.19) 提问:第一天,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请问,教之兴废是怎么实现的? 答:1、教之兴: 豫——从容如大象散步。防范于未然,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禁于未发)。 时——把握住时机。所施加的教育行为恰逢其时,在学生最需要、最能接受的时刻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当其可)。 孙——循序渐进。不超越阶段、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陵节而施)。 摩——互相观摩。让学生在相互观察、模仿、切磋中自然提升(相观而善)。 2、教之废: 不豫——防御失效。问题已出现再来禁止,事半功倍,难如登天。 不时——时机错失。即使非常勤奋刻苦,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 不孙——秩序混乱。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缺乏系统规划,如同一堆杂乱无章的砖块,永远无法建成大厦。 不摩——学习共同体瓦解。孤陋寡闻,缺乏来自同伴的镜子、激励和磨砺,失去了在碰撞中升华的可能。 燕朋——关系污染。学生交酒肉朋友,抵触师长的教导,背离学习正道。 燕辟——言行邪僻。学生做邪僻、不正当的言行,丧失求学的目标与动力,荒废学业。 同时把握教育兴与废的阴阳之道,才可以称得上为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