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5: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二天)20251019 :回答问题: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请问什么是喻?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请问什么是善喻?
答:
先说喻,当作为教育者既知兴,又知废,心里装着教育兴盛如何实现,教育失败是如何实现了,站在这两者之上,就能从整体、从更高的视野(玄)去把握教,从而用一种生动地、通达的方式把握教的实现,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浅浅的愉悦。
再说善喻,把学者引到道上但不强行牵着走,让他自己心里有神,以神接物,内外才能相和(心神相和);激励他前进,但不让外界的声音盖住了内在的声音,干扰了心神的自动运行,心神自动运行才能推动事情的变化(志);砸开心智之门,让世界撞到他心里去,但不直接告诉他具体该怎么走,才能启动自我思考(思)。从神心志思上造人,德自然就生成。教的实现就是学者内部德的积累。这才是喻的真正目标,不是认知上,而人的结构上的改变,如此,称为善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7: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10-21 22:20 编辑

第八周(第三天) 20251021回答问题: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请问和易以思是什么意思?

答:学有四种失败情形,多、寡、易、止,其中多,是陷于万物之有中,不能玄起来;寡,是陷于抽象和整体,对细节模糊不清晰,我有时候感觉说不出来更多,不能通达,感觉就是属于这种,不落地,陷于名;易,就是否认事物变化进程中态,认为它是不可琢磨的;止,是否认事物变化进程中的势,认为它是僵化静止的。
这些失败(功能)的根源在于学者的心(结构)不一样,了解他的心的结构就能把他从这些不同的失败中拯救出来。
道而弗牵则和,让其在道上但不试图去控制和牵引,心神相和,内外相通,一以贯之。
强而弗抑则易,唤醒其志但不吓到它,就会让它自动运行,从而推动事物变化。
开而弗达则思,打开心门但不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到了现场产生自己的思,动起来,活起来。
和易以思,实现的人的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者四失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2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10-23 23:20 编辑

第八周(第四天)20251022: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请问什么是继志?


答:志为人的心声。所谓的继志,其实学者继承了教者的心声,其心发出了和教者同样的声音,同样的行为趋势。
教的心声通过言表达出来,被听者接受到,心有所感而动,从而发出同样的声,这个过程就是一种音声相和,和着和着,时间长了,学者的心发生了和教者同样的律动,获得了同样的志,所谓的继其志。
[size=18.6667px]10月23日补充:怎么样通过语言实现继志,少而精,能被全部吸收,细小但每一个都深藏营养,直达而不是拐弯抹角。精简、细实、准确这是实现继志的充分必要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23: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第五天)20251023: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请问,怎么尊师?

答:为师者要有关于学的智略——至学之难易,也就是和易以思,造人的精神结构,至学之美恶,也就是个人偏好,多寡易止,就好像知道了人的精神结构应该怎么早出来,也知道他们的现在的状态,就有了计谋——博喻,用更多更广的方法让学者学,就如孔子,对每个学生方法都不一样,如此才是真正的老师,能成为老师就能成为统帅,就能成为君主。其本质都是一样,都是驾驭人,就是怎么样使得人现有的精神结构发生改变,造出一个真正的人来。


所以真正的向人学习,那时要学习怎么做君主的,就不得不谨慎。真正使老师得到尊重也是很困难的,这个尊重是在道上尊重,不是情上的亲近。只有尊重老师,才能重视道,重视道百姓自然知道要以严肃端庄的态度对待学习。所以说要想让师得到尊重,君主不会让老师去臣服于自己,把老师摆在像代表祖宗灵魂的尸一样至高的位置,打破了平常的人伦。克服恩者不义的自然障碍,使师这个亲者恩者成为义的代表和使者,这就是逆势尊师,通过这个逆势操作,撬动道的力量威覆使民敬学,从而巩固和维持尊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22: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20251024(第六天),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请问进学之道有些什么纲目?
进学之道,一个是在学习态度,把心放在那里,放在道上,放在教学共同体中。善学者,以学道为目标,就会自发地学习,老师是道的代表,所以自然地会跟随并向老师学习,老师教的很轻松,效果还很好。
一个是在求问与对待求问的态度,把心放在那里,放在进程上。善问者,对待问题,像庖丁解牛,会把这问题的结构纹理理的非常清晰,先从容易入手的开始,再到关键的位置,抽丝剥茧,过程到位了,问题(本质是一个结构)自然就解答了(被松绑了)。对待求问的是,也是把问者赶到那个求道的进程里,与求问者达到共鸣,在共鸣的空间里,求问者自然从容的实现问题的解决。
善学、善问、善待问,三者一体,乃进学之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20251025(第七天) 回答问题: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请问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为师?


答:一个是记问的能力,一个是听语的能力。
记问,就是像结绳来记录一些事情一样,用心的运动波纹,完整的记录着至学之难易、进学之道、善学-善问-善待问等教学共同体的心机之处,什么都知道。
听语,语是表达出给别人听的心声,要会听学者之心动。听到他的即时心动,从而随心动用药。
当学生还没有到善问的那个工位上去,没有上岗,要就对其表达自己的心声,用心声来引导对方的心动,引导了对方还是不明白,那就可以不用说了。等待时机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6 07: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一天)20251026回答问题:第一天,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请问可以有志于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三个方面,一个是要把基本原理熟稔于心,就像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冶铸工,一定要学习制作一件完整的衣服,从一块皮毛到一件完整的衣服,从原材料到一个有功能的整体,这个过程与冶铸工把一个废铁加工成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第二个是要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就像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制弓匠,一定要先学习怎么编制簸箕,从竹子到削成柔软的竹片,再到把竹片编织成一个可以用的器具,制弓和制簸箕其对原材料的加工技术是一致的。制簸箕训练的是这项技术的基本功,以求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第三个是要有实践的基本经历,直接在现场呆过,感受过现场氛围的冲击,心理上不惧不惊慌。对这三个方面重视且熟练熟悉才能真正进入了学习的门,把志立在学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7 17: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10-27 20:22 编辑

第九周第二天20251027问题:
学记说,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请问这算是在描述一个什么现象?



描述古人的学,是从一大堆繁杂的事物中扭出来的那个类,是万事万物的灵魂所在,这灵魂决定万事万物的德、信、时、时,如鼓不是五声本身,但是能调和五声的节奏,水不是五色本身,但是能使得各种颜色得以彰显出来,学并不能直接做五官,但五官不学就无法治理各种事务,师不是各种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但是没有这师,人伦之间的亲疏远近(亲的本质)也无法体现出来。我们要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驾驭万物、调和万物使得万物得以有秩序并和谐运行的核心和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8 12: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10-28 13:51 编辑

第九周20251028第三天问题:学记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务本?


答:有大德、大道、大信、大时之人可以务本。大德本身不需要通过任何有形的职位体现出来,本身就有驾驭万物的能力,大道不需要通过任何有形的器具体现出来,而是融于万物之中,如无形之气,大信不受任何有形的承诺和规则的限制和约束,它只忠诚于大道,和道合为一体,大时不受任何需要去把握的节奏限制,只需要自己把握。不在乎任何官、器、约、时,本质在于易,如此就能直接把握本万事万物的本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9 11: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10-29 21:15 编辑

第九周20251029第四天,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  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答:学记是从本体上去讲学,学是一个系统。主要通过三部分,第一是学之道,第二是教之道,第三是师之道,最后讲学的实际操作,务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7 10:36 , Processed in 1.075261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