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星期二 第八周第三天
一、原文: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二、查字正音: 1、佐——“又”即“  ”,是右手  的简写,也是“右”的本字,而“右”是“佑”的本字;“  ”是左手  的简写,也是“左”的本字,而“左”是“佐”的本字。  ,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只五指朝右的手(以三指代表五指),即左手,亦即正面朝南时身体西侧的手,与右手“  ”  相对。由本义名词“左手”,引申出方位名词“左边、左侧、左方”等含义。当“  ”引申出动词“抓持、伸出援手、支持、辅助”等含义后,金文  加“言”  (说话)另造“  ”代替,表示口头上的声援;金文  加“工”  (巧具)另造“左”代替,表示以工具巧力协助成功。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当“左”被经常当作方位名词使用时,篆文  加“人”  (人际)另造“佐”代替,强调“支持、配合、辅助”的人际关系含义。造字本义:动词,支持,配合,辅助。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左”  写成  。古籍中“左”和“右”、“佐”和“佑”,四个字都有“伸出援手、支持、配合”的含义。 2、助——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祖”的本字,表示宗族先民。助,金文    (且,即“祖”的本字)   (力,体能、能量),表示祖先赐予力量。篆文  将金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力”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祖先神灵赐予力量。 4、间——“間”与“閒”同源,后分化。閒,金文    (門,借代家居)   (“夕”或“月”),表示月明之夜,居家而无所事事。篆文  、隶书  承续金文字形。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农业时代,人们为求生存不得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觉和劳作,是时间的两大形态,因此夜而不寐、醒而不作的月明之夜,就成了难得的放松自在的时光片断,在这个宝贵的时光片断里,可以无所事事而坦然。“当“閒”引申出形容词义项之后,俗体隶书  用“日”  代替“月”  另造“間”代替,表示时光片断。造字本义:名词,月明之夜无所事事而坦然的时光片断。《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间”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简化成“门”  。古籍常以“閒”代替“間”。《汉字简化方案》用“間”合并代替“閒”。 5、奸——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武器。奸,金文    (干,武器,代表侵略)   (每,妇女),表示入侵者强暴妇女。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每”  写成“女”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入侵者强暴被俘女子。 6、邪——“琊”和“邪”是“玡”的异体字。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讶”的省略,表示惊诧无语。玡,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    (王,玉,即“琅”,玉砌回廊)   (牙,即“讶”),表示美得令人惊讶的玉砌回廊。楷书异体字“琊”  加“双耳旁”  (邑,借代宫殿),强调宫殿区内的玉砌廷廊。楷书异体字“邪”  (篆文  )省去“琊”字  中的“王”  (玉)。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古籍多以“琊”代替“玡”。“琅”和“瑯”(郎)是宫殿区内用冰清玉洁的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廷廊;“玡”和“琊”(邪)是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因此古籍中“琅玡”也写作“琅琊”,或写作“琅邪”,或写作“瑯琊”,或写作“瑯邪”。 7、参——“參”是“曑”的异体字。曑,金文    (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   (㐱,须发飘逸的老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坐标指南,  是“㐱”  (须发飘逸的老人)的变形。有的金文  将“晶”  写成  。简体金文  将“㐱”  省略成“人”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晶”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㐱”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晶”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㐱”  写成  。楷书异体字“參”  将篆文字形中的“晶”  简写成“厽”  。古籍多以“參”代替“曑”。 8、翱——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高”。翱,篆文    (皐,通“高”)   (羽,翅),造字本义:动词,鸟儿振动翅向高空飞。“飞”是鸟儿振翅翱翔,“翱”、“翔”、“翻”、“翩”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9、翔——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吉祥。翔,篆文    (羊,吉祥)   (羽,借代翅膀),翅膀安祥。造字本义:动词,鸟儿翅膀张开不动,在空中安静地盘旋。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羊”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羽”  写成  。“羊”在汉字中通常有“祥”的意思:祭师或巫师祭祀时向神巨细如实地祝告为“详”;水面浩瀚而安祥为“洋”;大鸟展翅在蓝天安祥滑行为“翔”。“飞”是鸟儿振翅翱翔,“翱”、“翔”、“翻”、“翩”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 10、睹——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堵”的省略,表示堵、挡。睹,篆文    (目)   (者,“堵”,挡住),挡目,即意外目击。造字本义:动词,意外看到。篆文异体字  将  改成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  的写成  。 11、示——示,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天”;一竖指事符号  代表地上人间的世人向上天的祝祷求告。有的甲骨文  把代表上苍的横指事符号  写成两横  ,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有的甲骨文    (向上天祝祷求告)   (水,血滴,借代牺牲祭品),表示向天神奉献牺牲祭品,祈求天神显明奥秘,赐福人间。有的甲骨文  将“水”  (血滴)简写成两点  。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牺牲的血肉为祭品,向天神祝祷求告,祈求显明奥秘和降福。隶化后楷书  继承篆文字形。 12、告——“告”是“诰”和“祰”的本字。口,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说话。告,甲骨文    (牛,牺牲品)   (口,祝祷),表示献牲祭祀祝祷。客家方言称“扫墓祭祖”为“告地”,表示在祖先墓前祝祷。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牛羊牺牲祭祀,祝祷求福。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牛”  写成  当“告”的“祝祷”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示”  (祭祀)另造“祰”代替。古籍多以“告”代替“诰”和“祰”。古籍常“告诉”并用,词义偏指“诉”,虽然二者都是弱者向强权陈述原委,申请公正与支持;二者不同点:“告”指俗世灾难超过当局者承受力,因而向神界申诉,多伴随集体宗教仪式;“诉”指现实的迫害冤屈超过平民承受力,因而向执法判官申告,多为个人日常行为。 14、忌——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纪”,系扎、约束。忌,金文    (己,即“纪”,系扎、约束)   (心,想法),表示约束想法。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想法受约束,不能随心所欲。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 15、曲——曲,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截竹子  被揉折成直角。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竹子烧烤到发软,就可以用外力将竹子揉折出不同角度。篆文  像一截竹子  被揉成“∪”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烧软的竹子揉折变形变弯,形成弧形框架。 16、故——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老旧的、已逝的。故,金文    (古,即“作古”的省略,老朽而自然死亡)   (攴,持械攻击),表示持械击杀老人,有意结束垂死老人的生命。暴殄是远古时代的野蛮传统之一:当遇到族群生存危机时,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新生代的生长,而杀死无法独立生活的老人。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人为结束老人垂死而痛苦的生命。
三、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四、翻译: 所以,口是人体的机关,用来透露或隐藏真情实意;耳目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所以说,口、耳、目三者要协调一致,互相感应,因势利导才能采取行动。因此,言语繁多却不杂乱,纵横驰骋却不迷惑,改变方向却不诡谲,抓住事物要领,看清事物本质。所以,不能向失明(无法识别奸邪)的人展示五色,不能向失聪(无法辨别谗言)的人展示五音。所以,不值得开导的人,就不要去游说;不来此地游说,是因为没有知音。有些人是无法沟通的,就没有必要去游说。古人云:“口可以用来吃饭,却不能胡乱说话。”一说话,就容易犯忌讳。“众口铄金”,是由于言辞之间难免因为偏见而歪曲事实。
五、理解联想事例: 繁言而不乱——目标非常明确,为目标而言语,话多还不乱。 翱翔而不迷——进程中时刻保持清醒,至诚有神。 变易而不危——不脱离劳动现场,体物有明,灵活调整而不会陷入危机。 不分场合身份说话直来直去的人,其实是不通神接物的表现。
六、今日问题 昨天的经文定义了佞言、谀言、平言、戚言、静言几种权术用语言的操作。今天的经文,讲述成功建立关系之后的权术运行要点:参调而应,利道而动;繁言不乱,翱翔不迷,变易不危,睹要得理;不通不事。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不通不事是怎么做的? ———————— 首先通过不断的反应确认对方的状态,然后再试验几次是不是无目无耳者,如果对方确实不通,对有些事只能在他的痣痔里打转,就只能放弃继续进行合作的事情,以后再伺机而动。不通不事的基础是目标坚定而收放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