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22-8-4 21:37 编辑
2022.8.4 第八周 第五天权篇第九
一、原文
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二、查字正音
1辞——甲骨文  ( ,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 (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同时加“舌” (说话)写成“ ”,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 省去“舌” ,并用“司” (执法、施刑)代替“辛” (刑具)。篆文 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
2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鼓舌说话。有的甲骨文 在“言” 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一横指事符号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舌”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鼓舌说话。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写成 。俗体隶书 变化较大,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简写成 。有的俗体隶书 则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大幅简化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大幅简化成三横 ,字形遂面目全非。古人称鼓舌说话为“言”;称两相会面长谈为“语”。
3病——甲骨文  (人,患者) (水,汗液) (爿,木床),表示病人躺在床上发汗。有的甲骨文 用“身” (孕妇)代替“人” ,表示孕妇长期卧床。简体甲骨文 省去汗水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孕妇形象“身” 写成 。篆文 简化字形,写成指事字,在“爿” (病床)上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病卧在床。当“疒”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的“丙” (“抦”的省略,持举、抓握)另造“病”代替,表示手握床铺的栏杆,勉强站立、行走,即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依赖床铺过日子。造字本义:动词,健康不佳而卧床休养
4怨——金文  (夗,即“宛”、亦即“婉”的省略,弯曲回转) (心,情绪),表示委婉、迂回表达的负面情绪。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夗” 写成“命” ,将籀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表示对强令的不满。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5忧——篆文  (心,思虑) (尤,特别多),表示思虑特别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思多虑, 放心不下
6怒——篆文  (奴,役使) (心,不满态度),表示被奴役而不满。造字本义:动词,因失去自由、遭受奴役而发泄不满
7喜——甲骨文  (壴,鼓,代庆典) (口,欢笑),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有的甲骨文 以“彭” (嘭)代“壴” ,强调庆典中的鼓乐声。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在庆祝中欢笑
8感——文  (咸,全、都) (心)。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心完全被触动
9衰——形容词:干枯的,枯萎的,退化的
10绝——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两缕丝线 的中间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将丝线割成两段。金文 则在两组丝线 之间加一把刀 ,明确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丝,丝线) (刀,割) (卩,人),表示用刀割断丝缕。造字本义:动词,将丝线切断
11主——甲骨文  (较小的方榫插在较大的方孔中) (木,房柱),表示凿出了方孔、可以榫接横梁的房柱。有的甲骨文 将方孔方榫的 简化成 。有的甲骨文 则将“木” 省略成 。金文 误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表示“木”的 写成“土” ,导致“木”形消失。金文异体字 另造会义字,表示造屋 (“宀”)的柱梁 (“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支撑屋架的核心房柱,即顶梁柱
12泄——篆文  (水,积水) (丗,即“卅”,三十),表示大量排水。造字本义:动词,快速、大量地排水。
13妄——金文  (亡,即“无”,表示无知) (女,妇人),表示妇人之见无理无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性普遍被剥夺教育权利,被鼓励以无知为德,也被普遍认为是无知、无理的弱者。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对妇女的贬低,认为妇女没有见识,常常言行无理无据
14治——篆文  (水,洪汛) (台,通“臺”,土石堆筑的坝堤),表示筑堤防洪。造字本义:动词,开凿水道,修筑堤坝,疏水防洪
15宣——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收卷形状的卷册 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将竹简文卷展开,当众宣读由天子题写、由重臣宣读的“圣旨”。后来“亘”合并了“亙”的含义,而“宣读”的本义却消失了;当“亘”的“宣读”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在卷册 上方加“宀” (宫殿)另造“宣”代替,表示天子发布“圣旨”。金文 对甲骨文字形中的“亘” 底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亘” 写成 ,表示卷册两端的卷轴。有的篆文 将卷册形状 写成“曰” (说),强调“诵读”。造字本义:动词,朝廷重臣展开卷册,高声诵读由天子签署的诏告或任命。
16散——甲骨文  (林,麻林) (攴,持械打击),表示持械打、扯麻皮,使麻缕与麻青分离。金文 将甲骨文 写成 ;同时加“夕” (肉),表示从骨头上剔析分离的零碎杂肉。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
17要——甲骨文  (妟,在晴天丽日伴女游玩) (双手,表示邀请),表示邀约女伴游玩。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 ,强调受邀女子的美目。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交” ,表示女子姿势的优美。造字本义:动词,邀女游玩,讨其欢心
18精——金文  (米,稻粟) (青,“倩”,漂亮),表示特别好看的大米。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经过筛选的上等稻米,粒长而均匀、晶白而莹润、高级而漂亮
19依——甲骨文  (衣,上装,借代前胸) (人,人体),表示一个人偎在他人胸上,不愿离开。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20辩——篆文 (辡,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 (言,诉讼),表示原先与被告诉讼争论。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庭审诉讼时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论争。
21谦——篆文  (言,说) (兼,即“歉”,内疚),表示表达愧疚。造字本义:动词,对自身的失误或不完善表示愧歉不安,保持深刻自省
22敢——甲骨文  (豕,头朝下的野猪) (罩口向上的“畢”,抓捕禽兽的罩网) (又,抓持),表示勇士手持毕罩,迎面抓捕野猪或其他野兽。有的甲骨文 误将“畢” 写成“中”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野猪形状 简写成不知所云的 。有的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甲”字形的毕罩 倒写成“由”字形的 。有的金文 将“由”字形的 写成 ,至此“畢”形 完全消失。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豕” 和 构成的 写成“彐” (又)和“月” (肉)构成的 。篆文 则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古” 。造字本义:动词,勇士持网持械抓捕野兽
三、翻译 愚人在谋事谈话中,所经常出现的五种反应:病言,恐言,忧言,怒言,喜言。 病言,就是愚人遇到事情 感觉智力不够用,志气衰败,不知道怎么办,不神的状态。 恐言,事情躲不掉 极度恐惧,肠子如断了似的,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办法也没有,说着惶恐不安的话。 忧言,事情解决不了,一直处于担心忧愁的状态,气就会闭塞于胸中,无法宣泄出来。 怒言,长期恐惧忧虑苦闷 情绪极度不稳定 稍微遇到点刺激,就会发怒,就会妄动妄为,胡乱应对,导致事情变得更加无法控制,走向彻底崩溃。 喜言,精神上大起大落,气衰败的差不多了,狂怒之后,接下来是狂喜。都是极端的,不正常情绪。说事情发散,没有重点。 如果和愚人在交谈中出现了这五种反应。如果反应强烈而明显,就可以加以利用,等到对我方有利的时候,再展开行动。 和聪明人说话,要以饰言,分析损益。如果对方也是善辩之人, 就要紧扣重点,反复向他论证,我们的方案与计策最好。与社会地位高的权贵之人说话,想要控制他,要和他分析社会形势 怎么才能有利于维护和提升他目前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和富人说话,要依照高的原则,得让他显得更高,彰显富裕状态。与贫穷的人说话,要按照求利的原则。与身份低微的人说话,要充分尊重他,姿态放低,谦和。与勇敢的人说话 要表现的敢打敢拼敢想敢干有魄力。和愚人说话要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犀利睿智。这些权术的运用 很多人却经常违反了运用他们的原则,甚至恰好用反了。
四、理解联想事例 愚人在谋事谈话中,经常出现的五种反应:病言,恐言,忧言,怒言,喜言。人在“病、恐、忧、怒、喜”这些极端情绪状态下往往会被人利用控制,这是圣人控制愚人的时机,也提示我们在极端情绪状态下不要轻易去做决定和判断。权术的使用,不同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智者依博,博者依辩,辩者依要,贵者依势,富者依高,贫者依利,贱者依谦,勇者依敢,愚者依锐。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用反了。用反了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和理解权术的使用原理,自己本身的志智不够,甚至处于愚人说病言的状态。
五、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因为“出言欲听,举事欲成”的人之常情,不肖者因此也成为天下可用之才。今天的经文进一步讲述各类人才的特征和应对原则。今天提请大家的思考的问题是:不贤者权术失败,会反被控制;不使用权术的人,也会被控制。请问这种控制和反控制是怎么实现的?权术的使用就是智谋的博弈,不是控制对方,就是被控制。不贤者和不使用权术的人,往往不能合道,不能通神接物,把自己的志意暴露给对方。对方又善于揣摩人心,精于使用权谋原理和技术,就能控制另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