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星期一 第六周第2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第二天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一、原文抄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二、查字正音 1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    ( 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   ( 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庶”的省略  写成“  ”  。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度,法制也。从又,庶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度,法制所依据的标准。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四点底”的“庶”作声旁。
2无:无,篆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表示“秃头”的“兀”  字上加一横  指事符号,表示全秃,强调“兀”的程度。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兀”  写成  。“兀”是秃顶;“无”是全秃,完全光头。古籍多以“無”代替“无”。《汉字简化方案》用“无”合并代替“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而产生的奇字。王育说,天穹向西北弓屈叫作“无”。
3料:料,金文    ( 米,谷物、粮食)   ( 斗,量器),表示用斗量米。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用斗测量米的体积,量米而炊。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斗”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讀若遼。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料,称量谷物。字形采用“米、斗”会义,表示米在斗中。读音像读“遼”。
4饶: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撓”的省略,表示搅和软泥制陶。饒,篆文    ( 食,食品)   ( 堯,即“撓”的省略,搅泥制陶),表示搅制食品。造字本义:动词,搓捏食物粉团,制作饴糖糕饼,显示粮食充足,充饥有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食”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堯”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饶”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  简化成“饣”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堯”  简化成“尧”  。
5乏:“疺”是“乏”的异体字。乏,金文“疺”是“乏”的异体字。乏,金文  是指事字,在“止”  (行走)字上加一撇指事符号  ,表示长途跋涉后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造字本义:形容词,腿脚无力,难以继续行走。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止”  反转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之”  。俗体楷书  加“疒”  (疾病),表示有损健康过劳无力。古籍多以“乏”代替“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乏,《春秋左传》上说:“反写‘正’字,就成了‘乏’字。”
6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辨,金文    ( 辡,两个“辛”,表示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   ( 人,指法官),表示升堂后诉辩双方分立两侧,法官坐居中堂。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刀”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辨,判也。从刀,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辨,判别。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辡”作声旁。
7险: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劍”的省略,表示利剑。險,金文    ( 山,峰顶)   ( 僉,即“劍”,利剑),表示峰峭如剑。篆文  用“阜”  (石阶,代高山)代“山”  。造字本义:名词,比喻陡峭如剑的山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僉”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险”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  简化成“佥”  。 8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    ( 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   ( 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  中的液体,倒入  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  中。简体甲骨文  将带握柄的器皿  简写成勺具形状  ,将倾注的液体形状  简写成  ,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  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  里装着锡液  ( 水),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  将盛器形状  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  ,并误将抓柄形状  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  。篆文  则将金文字形  中模糊不清的  写成明确的“日”形  ,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  、隶书  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当“易”的本义“低熔点金属”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锡”代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9利:利,甲骨文    ( 禾,庄稼)   ( 刀,带锋刃的切割工具),表示用刀收割庄稼,镰刀  与庄稼  之间的两点  指事符号,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简体甲骨文  省去两点。简体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禾”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刀”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和的结 果。”
10害:“害”是“割”的本字。害,甲骨文    ( 被系扎捆绑的舌头)   ( 口,嘴巴),表示系扎捆绑  舌头  ,以防人之口。金文  在舌头  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  将独体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  、  ,强调“割断”。繁体金文  加“丮”  (执,紧紧抓住),强调恶意致伤的强制性。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上部的舌形  分解成“宝盖头”  ,同时用“丯”  突出纵横切割的创伤。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丯”( jiè )  写成“丰”( fēng )  。当“害”的“切割”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刀”  另造“割”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害,傷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害,使人受伤。字形采用“从、口”会义。“宀、口”会义,是说伤人的言语从家中而起。采用“丯”作声旁。
11贤:“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    ( 臣,官吏)   ( 又,抓持,把控),表示管理官吏。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  再加“貝”  (钱财,借代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另造“賢”代替,表示管理官吏与财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德才超群,善于管理人才与财政,富国强民。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臤”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贤”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  简化成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古籍多以“贤”代替“臤”。古人称大臣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賢,多才也。从貝,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臤”作声旁。
12肖: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不大。肖,金文    ( 小,形体不大)   ( 肉,借代身体),表示形体很小的新生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月”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肖,上下两代人的体貌相似。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小”作声旁。有些孩子不像他们的父母,所以就说他们“不肖”。
13慧: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扫帚扫地。慧,篆文    ( 彗,持帚扫地)   ( 心,欲念),表示为心除尘,比喻清心、净心。造字本义:形容词,拂去俗尘,清心净虑,洞察真相,明心见性。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慧,儇也。从心,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慧,敏捷聪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彗”作声旁。
14祸:禍,甲骨文  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  ,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  加“犬”  (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  省去甲骨文的“犬”  ,将  写成  ,加“示”  ,强调“祸”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骨”  写成“咼”  。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祸”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咼”  简化成“呙”  。
15安:安,繁体甲骨文    ( 宀,新房)   ( 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  ,忧伤落泪  。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  省去“三点水”  (眼泪),将  写成“女”  。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安,娴静。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女在屋下。
16憎: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金文    ( 心,恨)   ( 曾,即“增”的省略),表示……。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曾”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竖心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曾”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憎,惡也。从心,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憎,恨恶。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曾”作声旁。
三、背诵 已经提交微盘 四、翻译
什么叫量权呢?就是说,评估国家的大小和人口多少;包括衡量国家财货的多少,人口多少,富裕还是贫穷,有余粮还是吃不饱。分辨地形之险易,哪些地形有利,哪些地形有害。在战略谋划上,谁更胜一筹;仔细测量君臣之间关系是亲密还是疏远,大臣是否贤德。哪一国的宾客有更多智慧。观察天地之祸福,是吉是凶,与诸侯相交,谁可以依靠,谁不可靠。百姓内心向背变化,谁更安稳,谁更危险,谁为百姓所喜欢,谁为百姓憎恶。活动起来,哪一方更为灵活,能知道以上事情,就是量权
五、理解联想事例 鬼柜子讲量权要量国大小、民多寡、财富多少,地形险易、君臣亲和否,谋略,天时、民心所向,想想毛主席当年领导中国展起来,以弱胜强也都重点做了以上努力,尤其在内部凝聚力和民心争取方面。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揣术是为了善用天下而做的量权和揣情。今天的经文分述量权。提给大家思考的问题是:量权操作对那么多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这些指标和数据可以怎么整理分类?在你的心里起了个什么作用? 天时:国大小、民众寡 地利:地形险易、财货多少 人和:君臣亲密,贤孰不肖、宾客智慧、百姓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