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藜芭乐

黎力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11: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2 19:47 编辑

第四周第一天

一、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二、查字并正音
禁: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
扞:扞”是“捍”的异体字。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悍”的省略,造字本义:动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
格: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
施: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它”同源,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
修: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乱: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在问题发生之后然后才禁止,即使勇猛的去规范校正,也不会取得胜利;过了时间段再去学习,即使再勤奋刻苦,也难以大成;杂乱缓慢而不是循序渐进的学习,所学知识就会混乱,而不有条理。
五、阅读心得
最近实在忙,勉勉强强跟着每天节奏学习,好像感受到“孙”了。

解析:
教的基础核心可以由豫时孙摩而兴,却可以由不豫、不时、不逊、不摩、燕朋、燕辟而废
孽根已生孽缘已起的时候,再来禁止,是为不豫,不豫者会遭到强烈的抵触和抗拒,难以奏效。
错过了时机然后学,是为不时。不时者,即使非常勤奋刻苦,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
杂乱无章而不循序渐进,支离破碎而无系统完整是为不孙。不孙者,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知识体系混乱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缮和整理
再加上不摩,燕朋、燕辟,教的基础核心就会彻底摧毁
李影:
"陈刚
孽根已生孽缘已起的时候,再来禁止,是为不豫,不豫者会遭到强烈的抵触和抗拒,难以奏效。"
------
@陈刚 幼儿启蒙太重要啦
对哟,不然怎么会有暴殄天物一说
暴殄天物就意味着发生了不可逆转不可挽回的损失
只有等来生了
我们的学习困难、恶习,困难困厄的处境,你都只不过这个结果
我们的学习困难、恶习,困难困厄的处境,你都只不过是这个结果的不同形态
陈刚:
"申熙宇
确实,现在已经是发生了在进行补救,这个过程要面对之前已经形成的坏习惯,这种与以往的坏习惯的对抗确实让人汗流浃背,确实是像要死一次那么难,但是还是得去!"
------
所以我们成年以后的进步是如此的痛苦和艰难@申熙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19: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4 20:46 编辑

第四周第二天

一、原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查字并正音
1、独: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西北地域,四川古称。獨,篆文(犬,猎狗,借代猎物、野兽)(蜀,四川),表示蜀地野兽。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
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2、孤: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狐”的省略,表示生性多疑、独来独往的动物。孤,篆文(子,儿童)(瓜,即“狐”的省略,生性多疑、独来独往的动物),表示独来独往的儿童。造字本义:名词,幼失父母、独来独往的儿童。
3、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陋”的本字。陋,籀文(匚,半封闭的空间)(内,疑为“穴”的误写),表示原始的穴居。。造字本义:名词,偏远、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

4、寡: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5、燕: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此处指轻慢、不尊重。
6、辟: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此处通“僻”,指邪僻、不正经的言行。
7、废: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廢,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纯粹的独自学习修行缺少了来自同伴的镜子、激励和磨砺,就会变得视野狭隘、思路僵化,失去了在碰撞中升华的可能。轻慢学业与志气低俗的朋友厮混,受不良外部影响就会与教导着的方向相背道而驰。沉迷低俗、邪恶的言论和话题,从内部思想上污染心智,让学生觉得正经学问索然无味,荒废学业,彻底偏离学习的正道。这六点完全偏离了教学的正道。
五、阅读心得
亦步亦趋,马虎不得
解析:
教之性,可以由不豫、不时、不逊、不摩、燕朋、燕辟而废
如此重要和美好的教化事业,奠定一个良好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
失去了一个好的基础,已经养成了一些成珂烂政之后,在寻求补救,其实会遭到已经坏掉的教育共同体的强烈的抵触和抗拒,难以奏效。
这是不可不豫
错过了修补抢救已经烂掉的教育共同体的时机,即使举全社会之力非难以取得很好的成效。
这是不可不时
杂乱无章而不循序渐进,支离破碎而无系统完整的修补,混乱的措施使得败坏的共同体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缮和整理。这是不可不孙。
一个学生独学无友,不与同学相观而善,便会因为孤与独而使自己的学识结构变得简陋鄙陋,会因为少了同学切磋而一个人瞎琢磨,使得自己的学识内容的范围视野变得见识狭隘稀少。这是不摩。
学生交酒肉朋友,不学损友,会抵触师长的教导,背离学习正道。这是燕朋逆师。
学生做邪僻、不正当的言行,做不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会丧失求学的目标与动力,荒废学业。这叫做燕辟废学。
不豫、不时、不孙、不摩、燕朋逆师(人)、燕辟废学(事),可以废掉所有的事情,学当然也会废得掉
自己要做个事儿,自己用有效的方法去败坏它
这是荒唐的
所以要把握住教之兴废之法,不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干些滑稽事,做成了滑稽人
只有这样不做滑稽事,不做滑稽人,知道教怎么做好的,又知道怎么就做坏了,才可以打算去做教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4 20:55 编辑

第四周第三天
一、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二、查字并正音
1、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2、教: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组交叠的算筹。教,甲骨文(爻,算筹)(子,蒙童)(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

兴:興,甲骨文(不同方向的四只手)(凡,多柄夯具)(口,劳动号子),表示众人和着号子一齐举起多柄夯具夯地。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
废: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廢,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5、师:師,甲骨文(残块兵符——参见“*)(虎豹等猛兽的尾巴,借代将帅手中象征军队指挥权的旌旄),表示拥有兵权的统帅,手执旌旄,指挥全军。造字本义: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君子既知道了教育之所兴的四项原则“豫时孙摩”,又知道教育所废的六项陷阱“不豫、不时、不孙、不摩、燕朋、燕僻”,那按照这去执行可以成为一个育人正道的教者了。
五、阅读心得
对师者要求极高,这么看来现在教师多为“手艺人”捏造各种“工具”而已。

解析:

教之所由兴,豫(远见与格局),时(智慧与艺术),孙(效能与系统),摩(生态与活力)。
教之所由废,不豫(战略懒惰),不时(时机麻木),不孙(系统混乱),不摩(生态孤立),燕朋(关系污染),燕辟(内容腐蚀)。
有能力做教师的人(君子),能够把握的住这两者,才拥有了做教师的资格。
什么叫既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道教之所由废呢?
首先要做到豫,禁于未发 。对学生的性状有完善的认识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有完美的引导发展的策略和方案;
然后要做到时,当其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所施加的任何教化行动,都不前不后刚刚在学生的发动之时。时间(进程)上的舒爽。
第三要做到孙,不陵节而施,对学生所施加的教化行动,都不多不少刚刚在学生的发动之处。空间(结构)上的舒爽。
第四要做到摩,相观而善。将学习从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共生的社会过程。它要求教育者是一位出色的“社群建筑师”,打造一个“敬业乐群”、“论学取友”的学习共同体。
通过“豫” 创造了安全、良好的学习生态(防御)。
通过“时” 抓住了高效转化的关键节点(攻击)。
通过“孙” 确保了前进路径的有序扎实(根基)。
通过“摩” 激发了学习共同体的内在活力(氛围)。
四者协同并用,教育便走上正轨,“教之有刑”。
如此的教学过程,把他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任务体,他会是一个什么生存体验呢?其中的教者会是什么体验,其中的学者会是什么体验?
有个字,非常能表达这个复杂的体验
合作、超越、快意
有个字,非常能表达这个复杂的体验——

这个过程明显不是划船,而是主要用语言完成的
所以不是俞
而是喻
所以,这种君子所为的掌握好了兴与废的教,是什么呢?
喻的意思,君子之教,即知道教之所有兴,又知道教之所由废,所以完美的运用了豫时孙摩,而使教学共同体,共同超越书山学海而浅浅的开心。
美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5 20:28 编辑

第四周第四天
一、原文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二、查字并正音
三、道:“道”是“導”(导)的本字。道,甲骨文(行,四通的大路)(人,行者),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造字本义: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牵:牽,甲骨文(牛,力畜)(囗,环圈)(糸,绳子),
本义:动词,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
抑:“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爪,抓住)(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
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思: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细”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思,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
喻:“喻”是“諭”的异体字。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愉”的省略,表示得意、快意。諭,篆文(言,言说)(俞,即“愉”),表示令人轻松愉快地说教,即用形象生动的类比,让我理解、接受抽象的观点。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君子的教学,需要教者通过豫、时、孙、摩使教学共同体,一起抵达新的认知彼岸,共同获得超越和成长。引导但不强迫跟随,鼓励但不压制,开发思路但不直接告知;引导但不强迫,关系自然和谐,鼓励但不压制,学习则畅通;启发但不直接告知,学会用心思考,和谐通顺才能用心思考,这才是美好的喻!
五、阅读心得
自己不会翻,deepseek了一下,根据以往老师的解析,deepseek老强调的和谐、平等肯定不对!
况智迪:
这几天在听一个教自闭症孩子家长怎么帮助孩子社交的课,老师讲得非常详细,怎么去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然后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与孩子产生一点互动,然后重复,再明确游戏常规,接着又怎么怎么。还放视频教家长怎么把一个玩具玩得有趣,声情并茂等。我有些疑惑,这样教真的好吗?感觉就是开而达了
现在网上这种教得非常仔细的课挺多的
其实这种涉及临床的课,再怎么仔细,如果不思,也学不会操作不来
陈刚:
教,还是得靠謏闻动众化俗,一句化就是学者能自已动起来,至于怎么做,其实不是教职。
况智迪:
嗯嗯
强弗抑,大声疾呼其上道行动,唤其行心声音要响亮,但不要把人给吓住了。
开弗达,替他砸烂锁链开启心智之门,让世界撞到他的心里去,但不要提他生活在世界,让他自己去活。
道强开,都是要在心上做工的,不在他的面对上做功
启动机器,开动脑筋,然后让脑筋自己去运转任务
道而弗牵则和,  道弗牵能怎么样呢?和
把人领到“道”上丢了,人和道的不同就会在那里碰撞发酵,发热脓肿,最后涅盘生根开花结果
这一切都是人与道的自然作用,就像狗见羊,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会自己开打
然后就能怀孕生崽
和,和合的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强弗抑会怎么样?
大声地把人从另一个状态频道喊出来,进入另一个状态,不把他吓到不让他对新频道抵触,你说会怎么样呢?
他肯定就会自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推动事情的变化
所以易
开而弗达则思, 开弗达会怎么样
开启新世界,把它扔掉世界面前,让他自己去面对世界要求,他的神道身位已经没有了牵绊而坐进此道(道弗牵),他的活力命力气力已经被唤醒(强弗抑),并乐对世界场景(开弗达)。这一路下来,到了开弗达这里,是不是相当于一个走对了道,攒足了力的战士,正与对手四目相对。
和对手四目相对的时候干什么?
开弗达则思
如此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思都齐活了,这“喻”的事业,教这个事业,也就算是到了至善之境了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要把教、喻这件事做到至善,得和易以思——让学生与教学共同体“和”,让学生在任务现场不打瞌睡,让学生注意力正对学习任务。
这是志思神心德运行的一幅生动画面
李影:
"陈刚
教,还是得靠謏闻动众化俗,一句化就是学者能自已动起来,至于怎么做,其实不是教职。"
------
@陈刚 老师,这是不是说学子能自己动起来去自发的做是核心,至于他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即使做得可能差点,或者偏离了,都是可以从中让学子积累的经验,但是不要去具体的细致的告诉他怎么做,这样就抹杀掉学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又隐其学了
陈刚:
对头
教者不是来做事的,而是来造人的
就像造汽车的人,不会亲自如车轮一般去趟路
今天这点内容,深刻揭示了教化的心理进程
所谓阴阳符合与神威覆盖的操作真相
AI完成这一段梳理太不容易了,经过多次反复
尽管还有不少问题,但大致可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4 23: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藜芭乐 发表于 2025-9-24 21:00
第四周第四天
一、原文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

自己不会翻,deepseek了一下,根据以往老师的解析,deepseek老强调的和谐、平等肯定不对!

————————
所以要学着自己做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20: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6 23:21 编辑

第四周第五天
[size=10.5000pt]一、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二、查字并正音
失:失,金文字形是指事字,字形在“手”的下部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
或:或”是“國”和“域”的本字。造字本义: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
多: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
寡: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学习者有四个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者必须知晓,人在学习中,对知识一味贪多会学得不扎实不稳固;学习过少会知识面狭窄;缺乏主观能动性;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半途而废。
五、阅读心得
今日疑惑“神”是啥?事里也藏“神”,当然肯定与西方故事里主管一切的神完全不同,最近娃华德福幼儿园也会提到孩子的“神”,感觉应该也不同。

解析:
教者有兴有废,知兴废者喻,善喻者能使和易以思。其法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
与此对应,学有兴废么?
有,学之废,失于四:多寡易止
多者,贪多嚼不烂
寡者,见识浅视野窄
易者流变不居,没有正形
易者流变不居,不成形所以没有正形
止者,如死如亡,魂魄分离神灵脱道
学跟教一样是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在于运动、
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教的生命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学的生命也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身份保障和运动机制保障,是教学不失两块基石
这是学者之失的四种基本情形。教者必救,不救则教不成学不就。
今天内容: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有必要,对多寡易止进一步说明:
多,贪多嚼不烂,说的可不只是个数量问题,他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思维方法错误——把一个整体割裂一块一块的,还怀抱多片,连自居都无法实现,错误认识都无法达成。
寡,见识浅视野窄,也不只是个数量问题,而是方法问题:一个整体只是一个整体,没有细节和划分的思维,用道德经的话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绝对的实用观妙的方式,抛弃了观徼。观妙无名,观徼有名,有名万物之母。寡,是一种什么的方法错误
多寡,对应的是将观妙观缴割裂出来的方法论
易,之所以流变不居,因为无形以至于无正形,这也是一种方法论错误。认为事物没有“态”。与前面的多寡性质一样,都是割裂自居,不同的是多寡割裂的是形与态,易止割裂的是进程。易否定态,止否定了势。否定态的意思是,事物的内在运动没有细节没有中间层状态,什么都没有;否定势的意思是,事物运动的任何的态都是静止的,没有指向未来的趋势。
多寡易止:魂魄态势
多者无魂,寡者无体(只有魄)
易者无态,止者无势
学跟教一样是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教的生命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学的生命也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生命之名与生命之实
名实
身份保障和运动机制保障,是教学不失两块基石
多寡易止,破坏了学的魂魄态势,学的生命之名和生命之实,都被消灭了
这是学者之失。教者必救,不救则教不成学不就。
后面这个文本没有修正他关于名实的错误
子君:
"陈刚
有必要,对多寡易止进一步说明:
多,贪多嚼不烂,说的可不只是个数量问题,他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思维方法错误——把一个整体割裂一块一块的,还怀抱多片,连自居都无法实现,错误认识都无法达成。"
------
@陈刚 多寡居然还有这样的深层含义
陈刚:
多了少了的,不就是关于数量么
数量不就是分裂程度
对数量的倚重,不就是压抑(撕裂)之后的自居?
压抑(撕碎)+自居=投射
所以学的多寡,就是不学
无学之名
有名万物之母
学无其母
生不出儿来
学的儿是业嘛,学业作业
一天到晚抱怨和纠缠作业多了少了的,就是这种情形
学之失于多寡
管他作业多还是少,唛头就做,做死算数
直到
怎么样吧作业做死?和易以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2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27 14:45 编辑

第四周第六天
一、原文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查字并正音
心: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带有“心字边”或“心字底”的字形,多与人意识或情绪有关。
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
也:它”与“虫”、“也”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也,甲骨文像头尖、身长的蛇。造字本义:动词,蛇性贪婪,无所不吞。
善: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以上四失(多寡易止),是学者的学习过程中,在心里容易发生的,没有不同。要知晓何时何失在学者心里产生,才能有效针对性的救助。所以教者,要擅长洞察学者“魂魄态势”的失衡之处,并以“道、强、开”的善喻之法,帮助学者恢复其学习主体的完整“生命运动”。
五、阅读心得
有共鸣,这四失一直从小到大一直贯穿着我的学习!但阅读越觉得难,发现自己基础很匮乏呀!
子君:
今天这部分内容会想到2N11讲的打开心门,安神。失——失神则失,知其心则能开心门,开心门则能安神,安神则不失
多寡易止是学者失败的四大途径,他们是学者这个学习共同体从结构到功能旳失能原因
学者之心从实到名的失败
学者之心从实到名的丢失与败坏
也就是说,这四失,失的是心,不是别的。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心德结构,所失不同
了解一个学生的心德结构了,就能知道他的所失为何
也就能针对性的准确的救其所失了
教者,长期日常化的维持一种有效的教职之能,随时救助学生之失的人而已。
也就是说,教有兴废,通过教者善喻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促进学生和易以思来解决。
学者之失,通过教者常善施救来解决
如何施救?今天的内容
@所有人 今天任务:(第七天)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15: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30 15:39 编辑

第四周第七天
一、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二、查字并正音
继: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约: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
达: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微: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
臧:造字本义:动词,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谋害。
罕: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
譬: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如果教者的语言简约通达,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这样的教师可算是善于让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五、阅读心得
结合现实读来,最近娃上幼儿园一事,对我作为学者算是通过两年的“道弗牵”、“强弗抑”通过此次幼儿园的“开而弗达”,也算提炼一些“思”出来。虽然依靠了背后军师们,总算这次没失于“止”了。

解析:
从学者的角度体会,教的失败在于,学者发生了多寡易止四失,而未有知其心救其失,恢复学者内部的和易以思,从而保持了教的“长善”。
教者长善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教者善喻还需要长善救失,二者不可或缺
长善是善什么呢?善教善救
所有的善“行”,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者性质呢?有的
所有的行包括善行,都是在追求极其志
只不过善行是能实现继其志的,恶行则不能实现这个追求
教者长善救失,也不过是教者被继其志而已
也就是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师学跳神
这可是教化的根本原理的自然表述
今天内容,(第七天)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那应该接着说几句继其志
那这个继其志,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个自然原理是个什么内容ne ?
歌唱得好的人,他的城就是什么呢?
歌曲歌声的流行
善歌者继其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让歌声飘过时空
所谓乐教
使得跟着他唱歌的人,体会到那样唱歌的“心”律,久而久之自己的心也就那么律动了
参照乐记的描述
音声相和,则心变
发出跟歌唱者相同的声,继其声
取得和歌唱者相同的“行”
同理,教者的“教”本身,跟歌者的“声”一样,是一种“行”,一种“声”,会通过学者的心的感知,引起心动(感物而动)。老师这个人教,学者老收到这样的“声”,学者之心反复那样动,久而久之,学者心变了,变成和教者一样的律动,获得和教者一样的“志”。
所以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志分志痣痔,教者传给学者的具体是哪一种,这是个关键问题和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的技术操作不清晰,这三种志,实际上传成了什么,边会失去控制
成功传递的前提是:教言,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约而达,少而精并且全部被吸收;微而臧,颗粒细小,切每一个颗粒都深藏营养;罕譬而喻,直达而非拐弯抹角围着本体打转转,甩丁甩当。
少(少一个叫少,多一个叫多),实(没有一颗秕谷稗子),准(靶向药,不绕圈圈)
如此,是继志的充要条件。
教言的性质,依照
教言的性质,依照其有效成分,按照如此充要条件使继其志。
到底学生继其志到底“继”到的是志还是痣还是痔,这是一个可难可易的事情,有它的讲究。能处理这个难易,是教者责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8 23: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30 15:47 编辑

第五周第一天
一、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二、查字并正音
难: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美: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女子,倍增娇艳,好看,漂亮。
恶: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博: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
喻: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君子要知道追求极致学问的中所遇难处和易处,从而知晓求学过程中令人称心的部分和令人厌恶的部分,然后通过与厌恶部分搏斗,对称心部分加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来不断学习,然后才能成为师者,成为师者然后才能成为引领者,成为引领者然后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君主。
五、阅读心得
短短几句,但包含意思很多啊,通过类比声乐心灵共振来描述继志的过程,很形象。

解析:
善教者直接感染学者,不需要中介和套路,这是所谓继志
继志之“法”:约而达 (言简意赅,直击核心);微而臧 (精微深刻,富含价值);罕譬而喻 (不譬而喻,直接做功)
回顾这个流水线:君子知道学兴废而知喻,以致善喻
善喻者,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和易以思,至学者
至学者,和易以思
其难易在于和易以思
其难易在于内心的偏好
多寡易止
心之莫同也
知道这些,便是知道了至学之难易,从而知道了学者的好恶
便能喻、善喻
教者收拾学者的途径办法广博
博喻
如此君子就不是普通的君子了,是一个可以为师的君子
因为善喻博喻的统御功能,能为师者自然能为长
长做到很大便是君了
能做师,便能做管理者,能做管理者便能做领导者
以此看来,教者为师,简直就是一场实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7:4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30 16:08 编辑

第五周第二天
一、原文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二、查字并正音
择: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观察辨别、拘捕嫌犯。擇,金文(睪,观察辨别、拘捕嫌犯)(廾,双手),造字本义:动词,观察辨别、拘捕嫌犯。
慎: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贞人。慎,金文(心,态度)(真,贞人),造字本义:动词,贞人贞卜,小心翼翼,深思谨言。
王:造字本义:名词,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代: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系绳、可循环利用的箭。代,篆文(人,士兵)(弋,系绳、可循环利用的箭),造字本义:动词,军队轮替戍边。
唯:造字本义:动词,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舌跟调,模仿主人说话。唯唯诺诺”表示一味顺从他人,没有主意:“唯”表示一味学舌跟调,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语言;“诺”表示一味应承许让,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由于“惟”与“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字义也相近,古籍中“惟”与“唯”常相互假借。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所以作为师者的最高境界是树立,成为一个“化民成俗”,让天下“近者说服,远者怀之”的最高管理者为目标,并不断学习。所以学者选择在师者时是非常慎重。古书《记》说:“古代君王是很谨慎挑选师者并尊重师道才能达到化民成俗治国安邦的理想”
五、阅读心得
难怪以前都讲尊师重道,看似刻板,但以前对师者要求甚高,心正是基础,变通、智慧等统统不能少,现在是多是妖魔横行!
解析:
教者因为能从兴废难易中识别一个人的好恶,从而生出博喻以带领学生和易以思,所以成为师
这意味着对人的活动管理,意味着对一个人的领导,所以,为师这件事其本质是学者为君
因此择师就显得很重要了
学生与老师的教学共同体,学生的对老师的继志,会具有跟家庭对一个孩子养性养志养志养得的功能
学生与老师的教学共同体,学生的对老师的继志,会具有跟家庭对一个孩子养性养志养志养德相似相同的功能
校风学风班风师道,会如家风家教家道一样塑造一个人
深刻的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
如果这个人注定今后是国君,这事儿就关乎国运了
史书上说,夏商周三代和虞夏商周四代的圣王,他们成就伟业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尊重和善用老师。大概说的就是择师极其重要需要极端慎重这个道理吧
原文: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认真审视一下师与君的关系了
历史上发生的事实,为这个审视提供了大量史料
这就是华夏传统的圣王之道
从圣(国师)王(国君)分离,到王师一体,再到师道堕落至今遍地皆师。
原文: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李影:
老师,既然选择老师古人也说这么慎重,为什么文王找姜子牙却通过占卜呢?对于现在来说,好像占卜不一定准啊
陈刚:
你这话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陈刚:
占卜很落后是吧
占卜是问天啊
这多么神圣庄严
所谓通天切地,那可不是比喻呢
只不过我们现代人做不到了,就斥之为腐朽落后。我们一直这样干的
这也是老师教的,正好证明择师要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8 17:47 , Processed in 1.092978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