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30 15:39 编辑
第四周第七天 一、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二、查字并正音 继: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约: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 达: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微: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 臧:造字本义:动词,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谋害。 罕: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 譬: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如果教者的语言简约通达,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这样的教师可算是善于让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五、阅读心得 结合现实读来,最近娃上幼儿园一事,对我作为学者算是通过两年的“道弗牵”、“强弗抑”通过此次幼儿园的“开而弗达”,也算提炼一些“思”出来。虽然依靠了背后军师们,总算这次没失于“止”了。
解析:
从学者的角度体会,教的失败在于,学者发生了多寡易止四失,而未有知其心救其失,恢复学者内部的和易以思,从而保持了教的“长善”。 教者长善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教者善喻还需要长善救失,二者不可或缺 长善是善什么呢?善教善救 所有的善“行”,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者性质呢?有的 所有的行包括善行,都是在追求极其志 只不过善行是能实现继其志的,恶行则不能实现这个追求 教者长善救失,也不过是教者被继其志而已 也就是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师学跳神 这可是教化的根本原理的自然表述 今天内容,(第七天)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那应该接着说几句继其志 那这个继其志,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个自然原理是个什么内容ne ? 歌唱得好的人,他的城就是什么呢? 歌曲歌声的流行 善歌者继其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让歌声飘过时空 所谓乐教 使得跟着他唱歌的人,体会到那样唱歌的“心”律,久而久之自己的心也就那么律动了 参照乐记的描述 音声相和,则心变 发出跟歌唱者相同的声,继其声 取得和歌唱者相同的“行” 同理,教者的“教”本身,跟歌者的“声”一样,是一种“行”,一种“声”,会通过学者的心的感知,引起心动(感物而动)。老师这个人教,学者老收到这样的“声”,学者之心反复那样动,久而久之,学者心变了,变成和教者一样的律动,获得和教者一样的“志”。 所以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志分志痣痔,教者传给学者的具体是哪一种,这是个关键问题和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的技术操作不清晰,这三种志,实际上传成了什么,边会失去控制 成功传递的前提是:教言,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约而达,少而精并且全部被吸收;微而臧,颗粒细小,切每一个颗粒都深藏营养;罕譬而喻,直达而非拐弯抹角围着本体打转转,甩丁甩当。 少(少一个叫少,多一个叫多),实(没有一颗秕谷稗子),准(靶向药,不绕圈圈) 如此,是继志的充要条件。 教言的性质,依照 教言的性质,依照其有效成分,按照如此充要条件使继其志。 到底学生继其志到底“继”到的是志还是痣还是痔,这是一个可难可易的事情,有它的讲究。能处理这个难易,是教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