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睿涵

睿涵的《学记》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阅读心得:持之以恒,才可有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第三天
一.原文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二查字正音
1.知[zhī]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知,詞也。从口,从矢。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知,表达了解、明白时的措词。字形采用“口、矢”会义。
2类.“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米,借代谷物、植物)(犬,借代动物、野兽)(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頪”省去“犬”。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頪”写成,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大”。《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类”,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页”。古籍多以“類”代替“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類,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类,同一种属的事物之间相互呈现相似,这一点在犬科动物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采用“頪”作声旁。

3通.”是“通”的本字。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王宫禁城周围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专用道。,简体甲骨文(用,是“甬”的本字,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甬道)(亍,即“彳”,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表示王宫禁城周围出口众多、纵横畅通的甬道。为了确保帝王出行时可“见天光”,甬道必须保持半开放的“露天”状态;为了在“露天”状态下保证帝王的安全,甬道两边的护墙必须建到足够的高度;为了确保帝王可以畅达禁城各部,高墙甬道必须有众多的出口,与其他甬道连结。有的甲骨文将“用”写成。繁体甲骨文加“止”,将“彳”写成“辵”(行进),强调甬道的“通行”功能。简体金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繁体金文在繁体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再加“日”(“口”的变形,出口)写成“通”,强调“出口众多”对于“通行”的意义。篆文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甬”。造字本义: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甬”写成。古籍多以“通”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通,達也。从辵,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通,畅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甬”作声旁。
4达.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繁体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强调“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逹,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逹,行路而不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羍”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往来相见。”“达”,这是“達”的异体字,字形采
用“大”作边旁。有的说法认为,“达”即是“迭”。
5强.强,篆文(弘,声音大)(虫,爬行动物),表示动物的发出的巨大声音。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弘”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虫”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強,蚚也。从虫,弘聲。,籒文强,从,从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強,蚚类昆虫。字形采用“虫”作边旁,采用“弘”作声旁。,这是籀文的“强”,采用“”作边旁,“彊”作声旁。
6立.立,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一个人的脚底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站在地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站着的人写成“介”形的。造字本义:动词,站在地上。隶书基本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立,站住。采用“大”作边旁,在“大”的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立于“一”之上。所有与立相关的字,都采用“立”作边旁。
7
反.“反”是“扳”的本字。反,甲骨文(厂,岩石)(又,抓),表示手抓岩石,即攀岩、攀崖。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厂”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攀岩翻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当“反”的本义消失后,俗体隶书再加“手”(抓住)另造“扳”代替,强调手抓岩石,攀崖翻山。作为动词“攀岩翻山”时,古籍多以“扳”代替“反”。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反,覆也。从又,厂反形。,古文反。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反,翻转手掌。字形采用“又、厂”会义,“厂”像手掌翻转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反”。
三朗诵
见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第三天
四、翻译
九年之后,对难以辨识的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外形相似的动物能传授相应的经验,能触类旁通而通达万物;如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站在地上而不攀岩翻山般地稳重自持,就可以称之为大成。
五、阅读心得:上通神下接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9 07:24 , Processed in 1.07924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