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20 20:31 编辑

20250920任务: (第七天)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一、查字正音
1、禁——禁,篆文(林,林野、苑囿)(示,使看得清楚、警示),表示警告不可砍伐、狩猎。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林”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禁,对影响吉凶的忌讳。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林”作声旁。
2、豫——予,既是形旁也是声旁,是“舒”的省略,表示安适的、徐缓的。豫,篆文(予,即“舒”的省略,安适的、徐缓的)(象,陆地上身体最庞大的动物),表示大象安适、徐缓地度步。籀文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大象从容缓慢地度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古籍常“犹豫”并用,表示反应迟缓,无力决断:“犹”表示宠物醉酒,神志不清,反应迟缓,强调失去决断力;“豫”表示大象从容度步,强调动作节奏缓慢。
3、陵——陵,甲骨文(人,登山者)(止,即“趾”,借代脚板)(阜,盘山石阶),表示踏着石阶上行登山。有的甲骨文省略“止”,用“大”(成年人)代替“人”。有的甲骨文将“阜”简化成齿状的,将登山者写成一脚蹬地一脚高抬的登山姿势。繁体甲骨文加“又”(用手抓),表示手、脚并用,攀登陡直的山岩。金文加“土”(山地),表示在石阶或土路上攀登;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攀登形象上下重叠成“夌”,导致字形费解。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土”,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
4、摩——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磨”的省略,表示搓、擦。摩,篆文(麻,即“磨”的省略,搓、擦)(手,掌),表示用手掌搓擦。造字本义:动词,把手掌当作磨盘,在物体表面施加暗力搓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摩,研也。从手,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摩,用手掌将东西研细。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麻”作声旁。
5、节——“莭”是“節”的异体字。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節,金文(竹,竹子)(即,就餐),表示竹制餐具,带结的一截竹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即”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即”写成。隶书异体字“莭”用“草头”(包括竹子在内的草木植物)代替“竹”,表示进餐碗具的用材不限于竹子,还广泛取材于瓜壳、木材等。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作为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模仿、学习流水和跃鹿所代表的自然:在还没有出行之前的时候出于保护而忌讳,是从容缓慢地度步,趁着他还允诺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的时候叫做符合时机,不登过竹节而给予,这叫按照顺序来,站在高处像猫头鹰一样警觉地看,使之符合自然之道,这是在用手掌将东西研细。这四个方面,是教育从那里起来的地方。

四、心得

预防、合乎时机、循序渐进、警觉地细细观摩,这是教育产生功效的起点,是教育的智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15: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920任务:(第一天)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一、查字正音
1、扞hàn——“扞”是“捍”的异体字。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悍”的省略,表示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捍,籀文(旱,即“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攴,持械击打),表示持械搏杀,无所畏惧。简体籀文把“旱”(悍)省略成“干”。篆文异体字“扞”将简体籀文字形中的“干”写成“干”,并用“手”代替简体籀文字形中的“攴”。造字本义:动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
2、格——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格,有的甲骨文假借“各”,表示进犯。甲骨(各,进犯)(亍,行),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木,械具)(各,进犯),表示用棍棒等木械进犯、攻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
3、苦——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苦,金文(艸,植物)(古,古老),表示古老的植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
4、杂——“杂”是“朹”的异体字。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数量大。朹,籀文(木,树)(九,数量大),表示多种树木。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九”写成。楷书异体字“杂”将“朹”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将读音由qiú变读为zá。造字本义:动词,一个林子里混合多种树木。
5、坏——“坯”(pī)是“坏”(pēi)的异体字。坏,金文(,即“郭”的本字,借代城墙)(不,否定),表示不可筑墙的材料。有的金文用“才”(即“材”,建筑用料)代替“”(城墙):(不,否定)(才,即“材”,建筑用料),表示不宜使用的建筑材料,即未烧煅的、易断易碎的泥坯砖瓦。有的金文误将略有变形的“才”当成“土”和折角形状的,误将“才”写成了不知所云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本该是“才”的写成“土”。造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二、朗读传盘

三、译文
在问题起来之后再保护它不受猛兽侵袭,即使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用木械攻击也无法占上风;时机过了,才学习,在酷刑下从事苦役,艰辛地忍耐也不容易武力征服,称霸一方,驳乱不纯的,多种多样地施加教育而不按照顺序,那么有严重损坏、动荡的而不能改造和整治。

四、心得

不预、不时、不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这样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1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22 15:12 编辑

20250922任务:原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一、查字正音
1、独——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西北地域,四川古称。獨,篆文犬,猎狗,借代猎物、野兽蜀,四川),表示蜀地野兽。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独”,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蜀”简化成“虫”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2、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握。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说),强调相互协商、鼓励。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结交,协力互助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友,同志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古文友。習,亦古文友。

3、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陋”的本字。陋,籀文匚,半封闭的空间内,疑为“穴”的误写),表示原始的穴居。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内”写成“丙”,并加“阜”(阜,石阶,代表荒山旷野)另造“陋”代替,强调远离市井城区。造字本义:名词,偏远、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
4、寡——“寡”是“𡪍”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𡪍,金文宀,房屋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表示男子失去妻子,独居空房;其中“頁”表示人头,两点表示泪滴。简体金文省去表示泪滴的两点,将繁体的“眔”简化成“頁”。篆文“寡”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泪滴的两点和“人”所构成的“流泪的人”,写成“分”,以致于误将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即“鳏”的本字),写成“頁 + 分”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𡪍承续繁体金文字形,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写成。古籍多以“寡”代替“𡪍”。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5、辟——”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具。,甲骨文人,跪着人口,宣读判决辛,刑具),表示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并行刑斩首。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和“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
6、废——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疏离群体而独自学习就没有协力互助者,就会一个人在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里而独守空房里听;和朋友饮酒喜庆、甜蜜欢言与所学的方向相反而行,饮酒喜庆、甜蜜欢言地宣读判决、行刑斩首就是放弃了他所学。这六个方面是教育所倒塌的地方。

四、阅读心得
不豫、不时、不孙、独学、燕朋、燕辟是教育无法达到效果的关键点。后面两句想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还有《仪礼》中的射礼之类,与人交往不能随意,要有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6: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25 15:17 编辑

20250923任务:(第三天)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一、查字正音
1、既——旡”是“既”的本字。旡,甲骨文转向背后的“口”既,跪坐着的人),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当“旡”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旡”。古人称近食就餐为“即”;称餐毕离席为“既”。
2、兴——,甲骨文不同方向的四只手凡,多柄夯具口,劳动号子),表示众人和着号子一齐举起多柄夯具夯地。有的甲骨文将夯具“凡”写成“井,突出沉重夯具的多柄特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夯具“凡”和“合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
3、废——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4、由——由”是“油”的本字。由,甲骨文像液滴囗,封闭的器皿),字形像一颗液滴从器皿上方滴落,表示通过器皿上方的小孔注油。有的甲骨文像液滴穿过器皿小孔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液滴写成一点,并加“入”,表示液滴滴入器皿内。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
5、教——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组交叠的算筹。教,甲骨文爻,算筹子,蒙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训导孩子学文化、做算术。简体甲骨文省去“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写成“井”。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诱导)代替“攴”(体罚),表示“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有德性的人,已经知晓启蒙孩子学习从哪里发起的地方,又要知晓启蒙孩子学习从哪里被摧毁的地方,然后才有成为他人跟从学习者的资格。

四、心得
知教之所由兴,教之所由废,是要明确清晰教育的工位、时机,所谓的天时。师,代天履职,本质上就是要去做合天时地利的事情,明确天时是最基本的。四兴六废乃教之略。

五、补充学习完后的心得
读这一部分会很痛心,对于孩子现在的教育,有很多是废的,感觉到费劲儿,是不豫、不时,再看孩子现在的同伴,可能这是唯一自己还比较注意的部分,但是在学校整个环境就是不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25 15:14 编辑

20250924任务:(第四天)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一、查字正音1、喻——“喻”是“諭”的异体字。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愉”的省略,表示得意、快意。諭,篆文言,言说俞,即“愉”),表示令人轻松愉快地说教,即用形象生动的类比,让我理解、接受抽象的观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用“口”代替“言”写成“喻”。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
2、牵——牽,甲骨文牛,力畜囗,环圈糸,绳子),表示农人在牛鼻孔上穿环圈,并用系在环圈上的绳子来控制犟牛。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糸”写成“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环圈写成“冂”,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牛”写成。篆文异体字“牵”加“爪”(抓),强调手拽牛绳控制犟牛造字本义:动词,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
3、抑——“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爪,抓住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印”的“强制烙印”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抑”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
4、开——開,金文門,户幵,像双手抽拉门栓),表示一双手将门栓抽出栓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连写成“开”
5、达——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繁体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强调“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6、弗——弗,甲骨文乙,即“纪”的本字,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表示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有德性的人所开展的对孩子的启蒙引导,是用形象生动地类比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被影响。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但不会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控制牛,武力鼎盛,疆域广大但不会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但不会同行无阻地直接到达目的地。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但不会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控制牛,就会即使声音不同也会主调合拍有共鸣,武力鼎盛,疆域广大但不会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就会没那么费劲儿,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但不会同行无阻地直接到达目的地就会让心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诸异而致同、不费劲儿从而让人自己用心反复考虑,这可以说是最合乎大道的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被影响。

四、心得

还是在说教的具体操作,主要强调不要试图去强行控制,而是一场心与心的合奏,在主调合拍中让对方心打开,跟上步伐。和而以乐,善喻。和《乐记》的基本思想一致。

五、补充学习完的心得
读完老师对这一部分解读,再看自己的,自己的心得生成的是模糊的,浅尝辄止的,没有精益求精地思考的。
确实这是教育的内部操作进程,针对志思神心德的,要比昨天我自己所领悟的捭阖、乐记要更有操作性,更接近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5: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925任务:(第五天)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一、查字正音
1、失——失,金文字形是指事字,字形在“手”的下部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白话版《说文解字》:
失,放手、脱手而不能控制。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乙”作声旁。

2、寡——“寡”是“𡪍”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𡪍,金文宀,房屋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表示男子失去妻子,独居空房;其中“頁”表示人头,两点表示泪滴。简体金文省去表示泪滴的两点,将繁体的“眔”简化成“頁”。篆文“寡”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泪滴的两点和“人”所构成的“流泪的人”,写成“分”,以致于误将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即“鳏”的本字),写成“頁 + 分”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𡪍”承续繁体金文字形,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写成。古籍多以“寡”代替“𡪍”。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3、止——“止”是“趾”的本字。止,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幅脚掌剪影,像脚趾头张开的脚掌形状,以三趾代五趾。有的甲骨文简化为线描。金文变形较大,淡化脚掌形象,突出三趾叉开的形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张开脚趾的脚掌,站立并支撑身体、或支撑身体行走的器官。隶化后楷书略有变形,“趾”形被淡化。当“止”的“脚趾”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足”另造“趾”代替。止,停也,息也。——《广韵》
4、多——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平分肉食为“宜”;独享双份肉食为“多”;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5、或——“或”是“國”和“域”的本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外围护墙上有武力守卫的城邑。或,甲骨文戈,武器囗,城郭),表示武力守城。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囗”(城郭)写成,表示四边有护墙的城邑。有的金文将四边护墙省略为一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戈”写成。当“或”的“军队守卫的疆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域”代替。当“域”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加“囗”另造“國”代替。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全民皆兵为“咸”。


二、朗读
上盘

三、译文
学习的人会有四种未抓牢而丢落的情况,教育者一定要知晓。人在学习的以后,有的时候因为未抓牢丢落之后而独占双份肉食,有的时候因为未抓牢丢落之后而缺少缺乏了,有的时候因为未抓牢丢落之后而没那么费劲儿了,有的时候因为未抓牢丢落之后而停下来不走了。


四、心得
第一种想到道德经里的那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余食赘行少了,合道的行为就更多了。
第二种是确实该有的没抓住,真的失去了。
第三种和第一种很类似,少了不该有的牵绊和阻碍,上道了,就更容易了,更自如了。
第四中是失去了一些关键的地方,卡在那里了。
这样具体的分类,教者心里要有数,这样才能像在上一句所提到的那样,对其志思神心用功。
第二种和第四种是需要引导的部分,
第二种要让其有神,有神才不会丢了不该丢的东西,
第四种是让其有志,重新定志,才不会卡在那里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14: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926任务:(第六天)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一、查字正音1、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下端的“艸”(草丛)当作两只手而连写成“大”。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2、同——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略有变形。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4、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求,力图、努力实现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
5、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与“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6、失——失,金文字形是指事字,字形在“手”的下部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这四个方面,心是没有一致的。知晓他们的心然后能在手未抓牢而丢落的时候极力打击、力图阻止他们。教啊,久久地吉祥美好从而能能在手未抓牢而丢落的时候极力打击、力图阻止他们。

四、心得

两个感觉,第一要精准,第二要有恒常心,时刻、一直关注,作为教的人不掉线,才能做到这种精准,所以这种知不是头脑知,也不是一时一刻的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2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927任务:(第七天)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一、查字正音
1、歌——“可”是“哥”的本字;“哥”是“謌”的本字;而“歌”是“謌”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吹笙歌唱。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可”的“吹笙歌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长久地吹笙歌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再加“言”(诉说)另造“謌”,表示且说且唱,倾诉衷情。篆文异体字再加“欠”(吟叹)另造“歌”代替,表示深情吟唱。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哥”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作为动词“吹笙吟唱”,古籍多以“歌”代替“可”、“哥”和“謌”。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2、继——繼,金文”的简写,即,被切成两段的丝线二,两截),表示将两截被切断的丝再连接起来。篆文糸,完整的丝线绝,割断丝线),表示将割断的丝线接起来。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两个“丝”简化成“米”,使“断丝”的线索完全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3、声——聲,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篆文省略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写成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声”,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殳”和“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聲,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声,音响。字形采用“耳”作边旁,“殸”作声旁。殸,籀文将它写作“磬”。


4、约——約,金文糸,系、束刀,即“勺”的变形,食具,代表进食),表示束缚进食行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刀”写成“勺”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約,纏束也。从糸,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约,缠绕捆缚。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勺”作声旁。


5、微——“”是“微”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微,隱行也。从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6、臧——“臧”是“”的异体字;而“臧”是“藏”的本字。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是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金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臣、戕”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臧”。造字本义:动词,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谋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戕”写成。古籍多以“臧”代替“”。当“臧”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藏”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臧,善也。从臣,戕聲。,籒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臧,叫好、赞许。字形采用“臣”作边旁,采用“戕”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臧”字。


7、罕——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捕猎的木杈。罕,篆文网,捕鸟的网罩干,猎兽的木杈),表示用网罩、干枪捕猎。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隶化后正体楷书将“网”写成“四”;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的“四”写成“穴”,以致“罕”字形中“网”的本义线索完全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罕,网也。从网,干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罕,捕鸟的罗网。字形采用“网”作边旁。采用“干”作声旁。


8、譬——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分析。譬,篆文辟,分开、分析言,说话),表示把事情分开说。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和曲练词吉祥美好的人,差派人把他的音响连接起来;教的吉祥美好的人,差派人把他的心里的声音连接起来。他说话,克制但会到目的地,隐晦但会赞许,少见地分析问题但是能让他愉快地知晓,可以叫做把心里的声音连接起来。


四、心得
教者是代天执教,教的过程,是心连心,心音的连续,共奏天音。作为教者,口为心之门户。言,就是表达心声,没有多余的,且无痕的,不会打破整体的,如水一样流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8 2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8日任务:(第一天)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一、查字正音
1、难——難,金文“堇”的变形,绞刑、火刑等极刑隹,是“雞”的省略,家禽,百姓常用的牺牲),表示杀鸡洒血,祭奠死者。有的金文用“爪”(“烏”的省略)代替“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2、博——“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缚”的本字,表示捆绑。博,甲骨文假借“尃”。尃,甲骨文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误将表示盾形的写成“十”;有的金文“盾”形的写成;有的金文以“干”(矛)代替“盾”;有的金文则以“戈”代替“盾”。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尃”写成。当金文字形中的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再加“手”另“搏”代替,表示拼杀的本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博,广大而精通。字形采用“十、尃”会义。尃,分布。


3、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4、恶——惡,篆文亞,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亞”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惡,過也。从心,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恶,罪过。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亚”作声旁。


5、美——“美”是“”和“媄”的本字。美,甲骨文像花枝或草蔓大,人),表示头戴花环。简体甲骨文将多重的花枝或草蔓省略成单重花枝。有的甲骨文误将多重的花枝或草蔓的形状写成似“花”又似“羊”的字形。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似“花”又似“羊”的字形写成明确的“羊”。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女子,倍增娇艳,好看,漂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甲骨文派生字“加“見”(看,打量),强调女子头戴花环,增添美艳,吸引关注欣赏。篆文派生字“媄”加“女”,强调青春女子的容颜如花似玉。作形容词时,古籍多以“美”代替“”和“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美,美味,爽口。字形采用“羊、大”会义。羊在六畜之中是提供肉食的主力。“美”与“善”同义。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君子谈论和传授回到家中学习的不易解决的、费心费劲儿的、做起来轻松不费劲的,而谈论和传授他的好看漂亮的、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然后能广大而精通地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然后能做在专业领域拥有话语权的高人,能做在专业领域拥有话语权的高人然后能做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能做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然后能成天下君主。


四、心得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体的,从外到内到外都是通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5: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9日任务:(第一天)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正音
1、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观察辨别、拘捕嫌犯。,金文,观察辨别、拘捕嫌犯廾,双手),表示拘捕嫌犯。有的金文将“睪”写成,省去“廾”,加“攴”(持械击打),表示强力拘捕。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睪”写成,以“手”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廾”造字本义:动词,观察辨别、拘捕嫌犯。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睪”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睪”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擇,柬選也。从手,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择,柬拨,挑选。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睪”作声旁。


2、慎——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贞人。,金文心,态度真,贞人),表示贞人贞卜时态度谨严。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贞人贞卜,小心翼翼,深思谨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真”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慎,謹也。从心,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慎,谨严小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真”作声旁。


3、唯——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 给鹰隼系足,驯养助猎。,甲骨文口,说话隹,即“维”的省略, 给鹰隼系足,驯养助猎),表示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习跟着主人说话。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隹”省略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舌跟调,模仿主人说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唯唯诺诺”表示一味顺从他人,没有主意:“唯”表示一味学舌跟调,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语言;“诺”表示一味应承许让,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由于“惟”与“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字义也相近,古籍中“惟”与“唯”常相互假借。
4、君——的本字。,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权杖连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尹”写成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称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为;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
5、师——,甲骨文残块兵符——参见“𠂤”*虎豹等猛兽的尾巴,借代将帅手中象征军队指挥权的旌旄),表示拥有兵权的统帅,手执旌旄,指挥全军。其中顶部一横代表手柄,下部倒写的“毛”是“尾”的省略参见”*表示威风凜凜的虎豹猛兽尾巴,借代统帅的旌旄令旗。简体甲骨文误将表示旌旄的“简写成似“帀”非“帀”的字形。金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与“阜”相似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帀”造字本义: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两竖古籍有时假借“𠂤”(检验兵权的兵符)代替“师”(手握兵权的统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師,二千五百人爲師。从帀,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师,军队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组成一个师。字形采用“帀、”会义。


二、朗读
传盘
三、译文
所以拜访求教的,是因为要学着做执政治国的智慧首领的,挑选在专业领域有话语权的人不可不像贞人贞卜一样严谨啊。《记》说:三王四代以师为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四、心得
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为君,修齐治平者,择师要用心,像求道一样诚心。现在这世道,堪称师者寥寥无几,我自己也是有师之名无师之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7 12:09 , Processed in 1.143669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