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周(6月29日-7月5日)任务
犬韬之
[size=14.666667px]战车第五十八
战车第五十八 战骑第五十九 战步第六十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太公曰: 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战,死地有十,胜地有八。 【译文】武王问太公说:“战车的作战方法是怎样的?”太公答道:“步兵作战贵在熟悉情况变化,战车作战贵在熟悉地形状况,骑兵作战贵在熟悉别道捷径。车、步、骑都是作战部队,只是用法有所不同。战车作战有十种死地,也有八种有利的情况。” 武王曰: 十死之地奈何?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 【译文】武王问:“十死之地是哪些?”太公答道:“可以前进而不能退回的,就是战车的死地;逾越险阻、长途追逐敌人的,就是战车的竭地;前面平坦易行,后面险阻难通的,就是战车的困地;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 圮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浚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 【译文】陷于险阻而难以出来的,就是战车的绝地;毁塌积水的黏泥地带,就是战车的劳地;左面险阻有面平坦,还要向上爬坡的,就是战车的逆地;盛草遍地,还要渡过深水的,就是战车的拂地;战车数量少,地形平坦,战车与步兵又配合不当的,就是战车的败地;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 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译文】后面有沟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就是战车的坏地;昼夜大雨,连日不停,道路毁坏,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的,就是战车的陷地。这十种地形都是战车的死地。所以愚将由于不了解这十种死地的危害而失败被擒,智将由于能避开这十种死地而取得胜利。” 武王曰: 八胜之地奈何?太公曰: 敌之前后,行阵未定,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 【译文】武王问:“八种有利的情况是哪些?”太公答道:“敌人的前后行阵尚未布定,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旌旗紊乱,人马不断调动,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士卒有的向前,有的退后,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阵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 前往而疑,后往而怯,即陷之。三军猝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 【译文】敌人阵势不稳,士兵在前后相互观望,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前进则犹疑不定。后退时恐惧害怕,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全军突然惊乱,挤成一团,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在平坦地形上与我交战,至日暮时还未结束战斗,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 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武王曰:善哉! 【译文】敌人长途行军,至大黑才宿营,三军恐惧不安,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这八种情况都对战车作战有利。将帅知道了上述战车作战的十种死地和八种有利情况,即使敌人把我四面包围,用千乘万骑向我正面进攻,两侧突击,我也能每战心胜。”武王说:“好啊!”
战骑第五十九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译文】武王问大公说:“骑兵的战法应该是怎样的?”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 十胜奈何?太公曰: 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阵,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更衣服,其军可克。 【译文】武王问:“十胜是哪些?”太公答道:“敌人刚到,行列阵势还未稳定,前后不相衔结,我立即用骑兵击破敌先头骑兵部队,夹击其两翼,敌人必然溃逃;敌人行列阵势整齐坚固,士兵斗志高昂,我骑兵应缠住敌人两翼不放,时而奔驰过去,时而奔驰回来,快捷如风,猛烈如雷,从白天战至黄昏,不断更换旗帜,改变服装,使敌人惊恐疑惑,就能够打败敌人; 敌人行阵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道,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 【译文】敌人行阵不坚固,士卒没有斗志,就用骑兵进逼敌人的正面和后方,袭击其左右,夹击其两翼,敌人必然震恐;敌人日暮回营,军心恐惧,就用骑兵夹击其两翼,急速袭击其后尾,逼近其营垒的出入口,阻止其进入营垒,敌人必然失败;敌人没有险阻地形可以固守,我骑兵应长驱深入,切断敌人粮道,敌人必然陷入饥饿;敌人处于平坦地形,四面都易遭受攻击,我用骑兵协同战车攻击它,敌人必然溃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 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阵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 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译文】敌人败逃,士卒散乱,我骑兵或从两翼夹击,或从前后袭击,敌军将帅就可以被擒获;敌人日暮返回营垒,部队众多,队形一定混乱,就令我骑兵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一屯,战车五辆为一聚,十辆为一群,多插旗帜,配备强弩,或扫击其两翼,或断绝其前后,敌人将帅就可以被俘虏。上述这些,就是骑兵作战十种取胜的战机。”武王曰: 九败奈何?太公曰: 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阵; 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 【译文】武王问:“九败是哪些?”太公答道:“凡是用骑兵攻击敌人而不能攻破敌阵,敌人假装逃跑而用战车和骑兵攻我后方,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败地;追击败逃之敌,越过险阻,长驱深入而不停止,敌人埋伏在我左右两旁,又断绝我的后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围地;前进后不能退回,进入后不能出来,这叫做陷入天井之内,困于地穴之中,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死地。 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翳茂林木,此骑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 【译文】前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弱击强,以少击多,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涧深谷,林木茂盛,活动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竭地;左右两边有水,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我军在两水之间同敌作战,敌人内守山险,外居水要,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艰地;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还,此骑之困地也。 污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 【译文】敌人断我后方粮道,我军只能前进而没有退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困地;低洼泥泞,沼泽遍布,进退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患地;左有深沟,右有坑坎,高低不平,看似平地,进退都会招致敌人袭击,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陷地。上述九种情况都是骑兵作战的死地,明智的将帅所要竭力避开的地方,昏庸的将帅所以陷于失败的原因。”
战步第六十 武王问太公曰: 步兵与车骑战奈何?太公曰: 步兵与车骑战,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译文】武王问太公说:“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的方法是怎样的?”太公答道:“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必须依托丘陵、险阻的地形列阵,把长兵器和强弯配置在前面,把短兵器和弱弩配置在后面,轮流战斗,更番休整。敌人战车和骑兵大量到达时,我即坚守阵地,顽强战斗,并使材士强弩戒备后方。”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 吾三军恐惧,乱败而走,为之奈何?太公曰: 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莉,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莉; 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武王曰: 善哉。 【译文】武王问:“我既无丘陵又没有险阻可以依托,敌军到达的兵力既众多又强大,战车骑兵夹击我两翼,突击我前后,致使我全军恐惧,溃败逃跑,应该怎么办?”太公答道:“命令我军士兵制作行马和木蒺藜等障碍器材,把牛马集中编在一起,步兵结成四武冲阵。看见敌战车骑兵即将到来,就广泛布设蒺藜,并挖掘环形壕沟,宽深各五尺,叫做命笼。步兵带着行马进退,用车辆连接成营垒,推着它前后移动,停止下来时即成营寨。用材士强弩戒备左右,然后号令我全军猛烈战斗,不得懈怠。”武王说:“好啊!”
查字正音:
行心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