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抵巇第四 一、抄写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二、查字正音: 1、使——“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    (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   (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  将国旗“中”  简写成  ,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  则进一步将国旗“中”  简化成  。繁体金文  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当“史”的动词本义“出使”消失后,篆文  加“人”  (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强调外交官员的职责。造字本义:动词,外交官手持旌节护照,奉命与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
2、深——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表示伸手探穴。深,金文    (水,潭)   (罙,即“探”,伸手探洞),表示探测潭底。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
4、待——待,金文    (彳,前行)   (寺,持),表示有所持而前往。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礼前往,表达敬意。
5、时——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    (止,行进)   (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  (趾)写成  。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寸”  (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6、上——“丄”是“上”的异体字。上,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字形由两横构成,底端一横  较长,顶端的一横  较短。古人用一横  代表混沌太初状态;用两横  (二,由两个“一”组成,两横一样长)代表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相并列的天与地。古人调整表示天与地、等长的两横  ,以短横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甲骨文  将表示“天”的顶端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甲骨文  将表示“地”的底端横线写成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  为了在字形上区别于数目字“二”,在两横  之间再加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纵的方向。篆文  承续繁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与地相对的天。
7、检——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簽”的省略,表示标记。檢,金文    (木,札,简册)   (僉,即“簽”,标记),表示标记简册位置的题签片。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标明简册内容以便查索的题签木片。
8、下——“丅”是“下”的异体字。下,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字形由两横构成,顶端一横  较长,底端的一横  较短。古人用一横  代表混沌太初状态;用两横  (二,由两个“一”组成,两横一样长)代表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相并列的天与地。古人调整表示天与地、等长的两横  ,以短横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甲骨文  将表示“天”的顶端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甲骨文  将表示“地”的底端横线写成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  为区别于数目字“二”,在两横之间加一竖指事符号  ,以显示纵的方向。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与天相对的地。
9、守——守,甲骨文    (六,即“庐”的本字,房屋)   (寸,手持器械)。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寸”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
10、神——“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  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申”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    (示,祭祀)   (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三、翻译: 天地之间有离合,开始和终结。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缝隙,这是我们不可不觉察的。觉察就要用“捭阖”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人是圣人。圣人,是天地的打工仔。当世道不需要抵巇的时候,就潜居抱道,以等待时机;当世道需要抵巇时,圣人就会对此进行谋划。捭阖之术可以上合君主,下督查民众。依据事实、遵循数理,这样就成了天地万物的守护神打工仔。
四、理解联想事例: 面对自己内部的感觉认,今天我的状态就是巇隙之态,魂不守舍的,自己开门把自己的头碰的疼的很,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对头,可是却停不下来。在面对危险时,心必须要守神,圣人可以独保其身,所以就能看清楚真实细节,而抵之。而我就只能晕晕乎乎,在危险的漩涡中不明所以。 五、今日问题 昨天的经文讲述了“萌牙巇罅”之时,可治抵而塞,不可治则抵而得,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今天的经文,是本篇章最后的内容,概述在事物存续的开始和结束之时,必然会出现巇隙,一定要保持警觉。圣人职责便在于“察之以捭阖”,并能用抵巇之道上合,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今天提给大家的思考问题是:圣人为天地守神,需要做些什么? 察之以捭阖。圣人独保其身,所以圣人的心就能装下天下事,天下事都在圣人的心里,清楚明了,所以该做什么圣人心知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