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ndylichan

苗苗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5-9-11 22:46 编辑

第二周  第四天  

一、原文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二、正音查字
1. 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水),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2.说服: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 3.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4.蛾: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哦”的惊喜叫声。蛾,篆文(虫,昆虫)(我,即“哦”,惊叹),表示令人惊叹的艳丽飞虫。造字本义:名词,一种令人惊叹的形状似蝶的美丽飞虫,颜色鲜艳绚丽,长有毛发状或被羽毛覆盖的触角以及短粗的躯体,还生有将前后翅膀连在一起的翅缰,并以此特征与蝴蝶相区别;一般在夜间活动。

5.蛾子时术之:“蛾子”指的是小蛾蚁,“时”可理解为时常、时时,“术”则有多重含义,在此处可引申为劳作、学习之事。整句大意为小蛾蚁虽然微小,却也不忘时时劳作,以此渐渐积累,终能有所成就。
    解释二“蛾子时术之是讲学习的人经过九年的学习已经脱胎换骨,成为有用的玉器了。是从小成到大成。犹如破茧成蝶。这是蛾子时术之的真正含义。”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

  三、郎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大成然后就能足够以此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风俗。近处的百姓都能心悦诚服,远处的百姓都能感怀这里,这是大学所行的道。古书《记》说过,蛾的蚕蛹会在适当时间变化成蝴蝶。就是说得这个道理呀。

  五、心得:
  大成后,输出运用,才能达到我们说的有用的人,教化其他人。

老师解析:
实现大成以后的人是个什么功能状态?
看今天的内容:
(第四天)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所有人完成了从离经辨志到大成,天啦,你就可以化民而改变人群的习俗了,身边的人对你心悦臣服,离得远的则会惦记着什么时候投奔你,这便是所谓大学之道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至此得以完成
概括波澜壮阔的大学生涯,和日日为功的大学运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诚如过去的作品说的:蛾子时术之——就像蚂蚁筑巢终日乾乾最终修出一条通道
概括大学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成果,蛾子时术之,当有如下内涵:
第一诚如人类看到蚂蚁筑巢,那对于人类来说算不得什么工程,小屁孩一脚或者一泡尿的事儿
大学,在宇宙尺度,就像蚂蚁的工程
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第二从蚂蚁的视角,这个工程堪称巨大,浩大的工地上每天上演的都是壮丽和英勇
这一大一小,张力着实不小
留给人无限的遐思空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第四天)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不学,人类灭绝对宇宙何妨
学了,宇宙欢迎
说我的子孙就这样,正常
随便啦
在那一大一小的张力中随便够了,我们还得采取行动,就像成龙《国家》的歌词:“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一边感佩一边干家务。继续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5-9-11 23:09 编辑

第二周  第五天  

一、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二、正音查字
  1.弁。biàn。弁,甲骨文(双手持举)囗,像开口的帽子),表示手举帽子戴在头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帽子的“囗”写成“东西”的“西”(囊袋状的东西)。篆文用有帽饰的帽子形状代替籀文字形中的“西”,用“人”代替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廾”。篆文则将籀文字形中的“西”写成“入”(套入)。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必须在宗庙中举行加冠的仪式,由父亲主持并指定贵宾为其行加冠礼,标志进入成年,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力与义务。  2.皮弁:皮弁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重要首服,以白鹿皮为材质制成,冠前高后低,形制与委貌冠相近。其结构特征为皮革缝中装饰珠玉宝石,天子皮弁缀有十二颗五采玉璂。该冠服主要用于天子视朝、诸侯告朔及聘礼场合,在《周礼》《仪礼》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古代冠礼中,皮弁作为士与庶人冠礼三加之次,位列缁布冠之后、爵弁之前。
  3.《宵雅》:意思是即《诗经》中的《小雅》。
  4.肄三:習《小雅》之三,謂《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也。
  5.鼓箧:gǔ qiè,原指古代入学时击鼓开箱的仪式,后衍生出求学与学术活动的引申义。
  6.孙:通“逊”,恭顺。
  7.夏楚:jiǎ chǔ。是由古代学校使用的两种体罚器具组成的复合词,最早见于《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为槄木(榎木)制,楚为荆条制,专门用于惩戒违反礼法的学生。

  三、郎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大学开学,需要穿上最重要的礼冠,行祭祀之礼,以表示对大学学道的敬重。  学习《诗经》小雅里面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是入仕的起点。入学进行击鼓仪式,表达开始恭顺的开始学业。学校用道木荆条二物作为惩罚的教具,收拾其身上需要惩戒的地方。

  五、心得:
这一段表达的是,大成以后,作为成年人,开始大学,要开始做社会中流砥柱,这个学习的过程,是要对即将学习的道具有恭敬心,从职业道德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5-9-11 23:37 编辑

第二周  第六天  

一、原文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二、正音查字
  1.卜:卜,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树杈。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  2.禘: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諦”的省略,表示仔细、深入。禘,篆文(示,祭祀)(帝,即“諦”,仔细、深入),表示用心祭祀。造字本义:动词,特别用心地祭祀敬拜,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
  3.视: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告。視,甲骨文(示,祭告)(目,看),表示祭告而且察看。金文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将“目”写成“見”,将写成。籀文写成目、示会义,表示察看征兆。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向神祭告时仔细察看显示的征兆。
  4.游:“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㫃,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执旗游学的学子的手和脚。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5.时;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趾)写成。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寸”(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6.躐:liè.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长毛的爬行动物。躐,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足,脚)巤,长毛的爬行动物),表示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没有进行占卜祭祀,就不可去学校察看学习情况,以让学生去巡学探索自己的志趣。时常的观察而不要说,存放在其心里进行思考;幼童学习以听为主,不要去问,学习不要跨越等级。
  
五、心得:
表达了上位者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节奏,教者要多观察,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习按照等级进行,多听少问,不可无状。体现出,各级对学习的敬重和严肃性。同时充分发挥学者的主观能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5-9-14 15:32 编辑

第二周  第七天  

一、原文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二、正音查字
  1.伦: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龠”,表示音高高低有序的和音管乐器,喻等级、秩序。倫,篆文(人)(侖,秩序),表示世俗秩序。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  2.官:官,甲骨文(宀,房屋)(兵符、权印),表示存放兵符的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
  3.事:“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将国旗“中”简写成,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则进一步将国旗“中”简化成。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将“中”简化成。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历史文件。
4.士: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又”的简化,即“丮”的变形,表示用手执握。士,金文(宽刃战斧)(十,是“又”即“丮”的变形,执握),表示手握战斧。简体金文淡化斧刃,将斧形的简化成“丄”。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
5.志: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以上这七点,就是教育最终的伦常秩序。《记》说:“凡是学习,做官就要先学为官的事,做士人,就要先树立志向目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心得:
  学习,首先要从恭敬心开始,守规矩开始。

老师讲解:
开学典礼上的四件事,皮弁祭菜,《宵雅》肄三,入学鼓箧,夏楚二物;日常三件事,未卜禘不视学,时观而弗语,幼者弗问。这七件事情,是教学的大规矩
以前的书上说,办学这个事儿不外乎两方面,管理者尽其职,先生和学者树立志向
就像开学典礼祭拜仪式需要有人实际的组织行为和真金白银的付出,也需要有人真心祭拜,以身入局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各在其位,各谋其职。会打三班鼓得有一班人。众人拾柴火焰高。

教,是建国君民这个系统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同时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教之大伦,是一个系统工程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职位
蛾子时术之:发展性、过程性、活性、命性
斅学半:术性、亲性、仁性、人性
念终始典于学:目的性、来源性、统治性、神性

学记读到现在,我们能见到学记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把握方式
同时也是对“学”的把握方式
华夏人对万事万物的把握纲目,也是对学的把握纲目,在不断呈现。
看看今天的内容,会怎么样继续开启新的“学”的把握条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5-9-15 20:59 编辑

第三周  第一天  

一、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二、正音查字
1.退息:意思是①事罢休息。②指退息之所。
2.擦:"操"字本义为持握,引申为掌握、操作。
3.缦:原指无纹饰的素帛,在音乐语境中引申为琴弦。
4.操缦:二字组合特指琴弦的调试与基础弹奏,包含三个语义维度:技法层面:指古琴演奏前的调弦定音过程。教学层面:代表弦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文化层面:象征传统礼乐教育的启蒙步骤。
    操缦是中国古代音乐术语,最早见于《礼记·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的记载。该词语指学琴者调弦听音的基础演奏技艺,在传统教育体系中被视为精通弦乐的必要前提。现代汉语中仍作为古琴演奏专业术语使用。
5.博依:广为比喻,指诗的比兴而言。一说指可以歌咏的杂曲。
6.杂服:杂服,读音是zá fú。意思是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
7.艺: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执握。埶,甲骨文(丮,双手执握)(木,幼苗),表示执苗种植。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屮”,表示种植草本花卉。有的金文加“土”、加“女”,表示女子培土种植。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当“埶”的“种植”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芸”(“耘”,锄草)另造“藝”代替,表示栽种植物、培土锄草。造字本义:动词,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所谓大学之教,日常教育必然是正业,但是正业事罢休息的时候在家也要学。不学习琴弦的调试与基础弹奏是不能弹好琴的,不能必兴,是不能作诗的,不学习各色服制,是不能懂礼的。不夯实根基,是不能对应好学业的。

  
五、心得:
  之前觉得学习就是单独的学习,其实基础性的积累竟然是要在退息居学的时候去研究学习的。也就是练习。

老师解析:
从开始到现在,《学记》一直围绕着“学(教)”的各个方面展开论述:
念终始典于学:目的性、来源性、统治性、神性
斅学半:术性、亲性、仁性、人性
蛾子时术之:发展性、过程性、活性、命性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士官各职

如此展示着学记的研究和思考方法,展示着华夏思维的方法论原则。昨天的内容,继续展示这个方法论。
教学居时论:
1、“学”的时空上的阴阳结构:
时教(阳): 集中的、正式的、在特定时空(学校)内进行的最后的教学。这是“正业”,是主干,是显性的、有形的部分。它代表了传承、规范和引导。

退息(阴): 分散的、自主的、在生活时空(居家)中进行的基础的修习。这是“居学”,是根基,是隐性的、弥散的部分。它代表了消化、吸收和创新。

2、不学不能安
肉与灵:操缦安弦——生化
量与质:博依安诗——生化
知与行:杂服安礼——生化

3、不兴不能乐——克制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这是在讲述学之所以能成,交之所以能化的内在过程了
教学一阴一阳,阴阳相推则变化顺也
教学是这样阴阳过来的完整过程,作为学者,主要是阴的,结业的时候结业以后才能阳那么一回吧。
不兴不能乐,AI的理解非常浅薄
乐,应该从乐记的背景去理解
作乐述乐,需要深入体验生活。要下里巴人不要阳春白雪
兴,生动的历史事实是全民练兵、六亿人民六亿兵
民兵战士带枪下地,拥枪入眠
还有识字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行军途中,每个兵都背着一个字工后面的战士复习、学习
这些将死之人都能乐学识字
兴,有多厉害
能使人把学当“药”吃
那样理解,把学当成了兴趣的函数,这是极端错误的
彻底否决了学的全部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第二天  

一、原文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二、正音查字
1.藏:“臧”是“”的异体字;而“臧”是“藏”的本字。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臣、戕”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臧”。当“臧”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藏”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
2.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的省略,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二”写成“彡”。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3.息:“瘜”是“息”的异体字;“𦞜”是“瘜”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金文(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腹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4.游:“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㫃,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执旗游学的学子的手和脚。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5.于:“于”是“竽”的本字。于,甲骨文(倒写的“口”,撮口吹奏)(像有吹嘴的“L”形的复杂管乐器)(有握柄的吹奏乐器),表示乐师撮口吹奏“L”形的复杂管乐器,其中“于”表示有手持握柄的吹奏乐器“丂”。简体甲骨文将吹奏乐器简写成。有的甲骨文省去“口”,同时用多折曲线代替“L”形的复杂管乐器,表示乐音曲折婉转的吹奏乐器。简体甲骨文省去表示乐音曲折婉转的曲线符号,字形由(撮口吹奏“L”形的复杂管乐器)革命性地简化成“于”(有手持握柄的吹奏乐器“丂”)。金文承续甲骨文合体字形。简体金文承续简单甲骨文字形。篆文变形,写成“亏”形。造字本义:动词,吹奏乐音婉转起伏的竽管。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所以君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应该是隐藏好,不断修饰美化,气息沉着,巡游学习。
  
五、心得:
  学习是一个沉静的事,不可好像读个书不得了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第三天  

一、原文

二、正音查字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五、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16 20:33 , Processed in 1.080569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