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udixing

迪星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9-11 11:43 编辑

第二周第四天
一、原文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二、查字正音
造字本义:名词,系束头发、并用发簪固定头发的成年男子。文中作:助词:用在句首、句尾,加强语气
易: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文中作:动词:改变,变更
shuì造字本义:动词,为祈求而颂神许诺,讨好神灵
服: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
怀: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文中作:心存,装着
蛾:造字本义:名词,一种令人惊叹的形状似蝶的美丽飞虫,颜色鲜艳绚丽,长有毛发状或被羽毛覆盖的触角以及短粗的躯体,还生有将前后翅膀连在一起的翅缰,并以此特征与蝴蝶相区别;一般在夜间活动
术: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然后就能够起到教化百姓改变习俗的作用了,近处的人使其心悦诚服,远处的人则使其在心里向往着,这就是大学的过程。古书《记》上说: 小蚂蚁经常学习嘴里衔着土,所以才能堆成土堆。 是一样的道理。

五、阅读心得
其实没有读明白,老师说这是在讲实现大成以后的人是个什么功能状态,只能隐约感觉到“近者说服远者怀之”的状态和“化民移俗”的功能。
六、老师解读
陈刚:
完成了从离经辨志到大成,天啦,你就可以化民而改变人群的习俗了,身边的人对你心悦臣服,离得远的则会惦记着什么时候投奔你,这便是所谓大学之道

陈刚: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至此得以完成

陈刚:
概括波澜壮阔的大学生涯,和日日为功的大学运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诚如过去的作品说的:蛾子时术之——就像蚂蚁筑巢终日乾乾最终修出一条通道

陈刚:
概括大学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成果,蛾子时术之,当有如下内涵:

陈刚:
第一诚如人类看到蚂蚁筑巢,那对于人类来说算不得什么工程,小屁孩一脚或者一泡尿的事儿

陈刚:
大学,在宇宙尺度,就像蚂蚁的工程

陈刚:
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李影:
"陈刚:
大学,在宇宙尺度,就像蚂蚁的工程"
------
@陈刚  可是在人的角度,却如宇宙般宏大复杂的工程

陈刚:
第二从蚂蚁的视角,这个工程堪称巨大,浩大的工地上每天上演的都是壮丽和英勇

陈刚:
对头,像李影说的,如宇宙班复杂

陈刚:
这一大一小,张力着实不小

陈刚:
留给人无限的遐思空间

陈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第四天)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陈刚:
不学,人类灭绝对宇宙何妨

陈刚:
学了,宇宙欢迎

陈刚:
说我的子孙就这样,正常

陈刚:
随便啦

陈刚:
在那一大一小的张力中随便够了,我们还得采取行动,就像成龙《国家》的歌词:“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一边感佩一边干家务。继续读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9-12 10:21 编辑

第二周第五天
一、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

二、查字正音
皮:造字本义:动词,远古时代的残忍酷刑,剥去人体表面的软组织
biàn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必须在宗庙中举行加冠的仪式,由父亲主持并指定贵宾为其行加冠礼,标志进入成年,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力与义务
祭:造字本义:动词,用牛羊等牺牲滴血的鲜肉敬供祖宗神灵造字本义:动词,用牛羊等牺牲滴血的鲜肉敬供祖宗神灵
菜:造字本义:名词,采集时代古人采摘来当作食物的植物
宵雅: xiāo yǎ,《诗经》中的《小雅》
造字本义:动词,古代极端酷刑,将罪犯裸体游街羞辱后当众肢解
官: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
qiè造字本义:名词,用来挟藏行李的、竹或藤作制的箱子
孙:造字本义:名词,比儿子更小的后代,即儿子的儿子
夏jiǎ楚: 夏,同“槚”。楚,荆条。
收: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大学开学的时候, 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表示尊师重道。学生常常再三诵习《小雅》,做官的兴趣就从这里开始的。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惩戒学生的工具,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

五、阅读心得
这两句感觉是在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礼和规则。关于学的具体事情,首先就是在说礼和规则,说明这个部分的重要性。
六、老师解读
陈刚:
蛾子时术之,术些什么?

陈刚:
也就是蚂蚁筑巢。搞些什么事情,巢就筑起来了。

陈刚:
七件事

陈刚:
第一,开学祭祀先圣先师,昭示对“道”学的敬畏之心。

陈刚: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陈刚:
第二件事情:诵《小雅》(《宵雅》)三篇

陈刚:
第一篇是鹿鸣

陈刚:
鹿鸣是一首宴饮诗,常用于古代贵族宴飨宾客的场合。

陈刚:
汉代以来曾作为宴飨诗乐,唐代科举后设“鹿鸣宴”招待学子,寓意招贤纳士

陈刚:
好好读书,大成以后朝廷请你吃饭

陈刚: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陈刚:
第二篇是四牧

陈刚:
《四牡》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是一首反映公务行役、思乡怀亲的诗。诗歌以驾车奔波在外的使臣口吻,抒发旅途劳顿之苦和不能回家奉养父母的哀伤。

陈刚:
《四牡》和《鹿鸣》一样,在古代礼仪中具有重要地位。《仪礼》中记载,它在燕飨礼中被演奏,旨在表达君主对臣下劳苦的体恤与慰劳之情,体现了古代“君使臣以礼”的思想。

陈刚:
好好读书,大成以后朝廷为官接受朝廷奖励

李影:
"陈刚:
好好读书,大成以后朝廷请你吃饭"
------
@陈刚  哦,感觉让学子在想象大学学成后的样子,朝廷能请吃饭就是在光宗耀祖了,从而激起奋进的动力

陈刚:
第三首:皇皇者华,这首诗以光彩照人的鲜花盛开在原野起兴,象征使臣使命的光明和重要。全诗着重刻画了一位忠诚勤勉的使臣形象。

陈刚:
后世常以“皇华”作为使臣或出使的代称,即源于此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陈刚: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陈刚:
开学典礼上《宵雅》肄三,明做官之志

陈刚: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陈刚:
这个话在字面上被普遍批判,但这个批判是不对的——仔细把握官字的意思,你也会发现,读书不做官还真没别的用处

陈刚:
第三件是,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陈刚:
在开学仪式上,击鼓召集学生,学生闻声入学,打开书箱(箧),取出书籍。

陈刚:
在鼓声中开箱取书,这有点像战鼓中冲锋的意思哈

陈刚:
同时,老师将将夏(榎木)和楚(荆条)两种惩戒用的教具陈列出来。

陈刚:
使学生在鼓声中,体会到该以谦逊恭顺(孙同“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同时看到教鞭的威严收敛神威于学业。


陈刚:
夏楚二物,收其威,应该是第四件事情了

陈刚:
你看这个开学典礼

陈刚:
如何?

陈刚:
开学典礼完成的四件事

陈刚:
看完这典礼,感叹:这教学,还得是咱祖宗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9-13 19:14 编辑

第二周第六天
一、原文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

二、查字正音
卜: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
造字本义:动词,特别用心地祭祀敬拜,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
游: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存: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liè: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
等:造字本义:名词,登记同一级地方官员的簿籍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教者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节奏从容学习。教师时常观察学生的情况,但不叨唠灌输,把心学生的状态记在心里,也促使学生自己用心学。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的学习。
五、阅读心得
前面说了开学典礼上的四件事:包括敬道,明志,心态规训和规矩立威。接着又说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状态: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感觉是在说尊重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
六、老师解读
陈刚:
我们的大学,在开学典礼上祭过先师,诵过鹿鸣、四牡、皇华,在鼓声中开箱取书,见过师傅的夏楚之后,就进入术筑的日常。
陈刚:
九年日常的大规矩:第一,不是在皇帝举行禘祭(祭祀祖先的礼)的年份,就不进行大规模的、正式的学业考核;,以使教学的心、志爆保持不受干扰和拘束
陈刚:
让教学之心在学得天地自由劳作
陈刚:
心专于学
陈刚:
第二,教者保持对学者不间断的观察和知晓,不轻易说话指导或者干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陈刚:
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不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不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不重复教过的内容。
陈刚:
如此保持一个学者的学习之心尚在活动
陈刚:
不让学者的心死于所学这个物
陈刚:
问题是心活着的依据
陈刚: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陈刚:
第三,初入学或者后来插班没有足够基础的,不要发问
陈刚:
问,是进一步探究,是实际行走和尝试以后的疑或惑
陈刚:
不是不到现场狗多躺着叫,没事瞎呻吟
陈刚:
刚来的人,基础不够的人都不知道现场是什么样,根本谈不上常识、尝试、反复探索
陈刚:
这时候提问就是狗多躺着叫
陈刚:
是渎神
陈刚:
周易蒙卦讲: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陈刚:
顺利,不是我求学童,是学童求我。初次筮问时,告诉他。再三筮问就不恭敬,不恭敬则不告。有利于坚持。
陈刚:
如此才能去分出学业的等级,保留了等级的阶梯,学业进步才有通道。
陈刚:
九年不间断地“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留通道)”,大成可期。
陈刚:
所以,办学这件事,要点在二,其一,官在于做好该做的事,教学者在于保持和运行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第七天
一、原文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二、查字正音
伦: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
凡:造字本义:名词,多人共同使用的四柄夯地桩。文中作:形容词:所有的,一切的,总的
官: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
事:造字本义:动词,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历史文件
士: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文中作:名词:有教养有地位的人。
志: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凡是学习,为官的人首要的是学习恪尽职守,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做学问的首要的是要有志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五、阅读心得
前面说的七件事,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伦常纲领、原则和规律。凡事都有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的规律和重点,而这里把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部分提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9-15 22:55 编辑

第三周第一天
一、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二、查字正音
正: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息:造字本义:动词,以腹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居:造字本义: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弦:造字本义:名词,紧绷在弓子的两端、以其弹力射箭的牛筋
依: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安: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服: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
礼: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
xīng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文中作:大力发展,流行
艺:造字本义:动词,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大学的学习,在正式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内进行主干课业的学习,在业余时间和生活空间(回到家里)则进行与之配套的修习实践。如果没有刚刚开始学习乐器时音调不一的弹奏,就不能真正学好琴瑟;如果不能博学广识涉猎各类课外知识,就不能学好的诗词;不学各种杂碎的小事,就不能学好礼仪。如果不大力发展种植、锄草等农事,就不能对学习保有兴味。

五、阅读心得
在学校正式的学习和业余时间在家庭中的学习是相互对应的,是知和行,知识和实践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重复。这样学习知识和行动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而且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整体性和意义,学习是认识生活的,生活也是促进于学习的,反观当下的教育,在学校学的,在业余时间只是简单的重复,和生活基本上是脱节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和行的机会,其实也就无法真正“学好”。
六、老师解读陈刚:
从开始到现在,《学记》一直围绕着“学(教)”的各个方面展开论述:
念终始典于学:目的性、来源性、统治性、神性
斅学半:术性、亲性、仁性、人性
蛾子时术之:发展性、过程性、活性、命性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士官各职

如此展示着学记的研究和思考方法,展示着华夏思维的方法论原则。昨天的内容,继续展示这个方法论。
教学居时论:
1、“学”的时空上的阴阳结构:
时教(阳): 集中的、正式的、在特定时空(学校)内进行的最后的教学。这是“正业”,是主干,是显性的、有形的部分。它代表了传承、规范和引导。

退息(阴): 分散的、自主的、在生活时空(居家)中进行的基础的修习。这是“居学”,是根基,是隐性的、弥散的部分。它代表了消化、吸收和创新。

陈刚:
2、不学不能安
肉与灵:操缦安弦——生化
量与质:博依安诗——生化
知与行:杂服安礼——生化

3、不兴不能乐——克制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陈刚:
这是在讲述学之所以能成,交之所以能化的内在过程了

陈刚:
教学一阴一阳,阴阳相推则变化顺也

陈刚:
教学是这样阴阳过来的完整过程,作为学者,主要是阴的,结业的时候结业以后才能阳那么一回吧

陈刚:
@所有人  今天的内容:(第二天)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陈刚:
不兴不能乐,AI的理解非常浅薄

陈刚:
乐,应该从乐记的背景去理解

陈刚:
作乐述乐,需要深入体验生活。要下里巴人不要阳春白雪

陈刚:
兴,生动的历史事实是全民练兵、六亿人民六亿兵

陈刚:
民兵战士带枪下地,拥枪入眠

陈刚:
还有识字运动

陈刚:
解放战争时期,行军途中,每个兵都背着一个字工后面的战士复习、学习

陈刚:
这些将死之人都能乐学识字

陈刚:
兴,有多厉害

陈刚:
能使人把学当“药”吃

陈刚:
那样理解,把学当成了兴趣的函数,这是极端错误的

陈刚:
彻底否决了学的全部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第二天
一、原文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二、查字正音
藏: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
修: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文中作:动词:研习提高,培养,麿炼
息:造字本义:动词,以腹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游: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焉:造字本义:动词,候鸟长途远征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所以君子对于学习,该研习、修为和磨练的时候就要“修”,该实践、感受、体验的时候就要“游”。
五、阅读心得
对于学习,既要有阴面也要有阳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16 20:33 , Processed in 1.07030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