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双玉

双玉的《礼记·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7日第二周第一天
【一、原文及注音】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

【二、查字】
1. 教: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组交叠的算筹。教,甲骨文爻,算筹子,蒙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训导孩子学文化、做算术。简体甲骨文省去“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写成“井”。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诱导)代替“攴”(体罚),表示“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
2. 家: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豭”的省略,表示公猪。家,甲骨文宀,房屋、居所豕,即“豭”的省略,公猪),表示在居所饲养公猪,其中甲骨文在“豕”(猪)的下腹部加一曲笔,表示公猪的生殖器官。有的甲骨文用“豕”代替“豭”,淡化生猪的性别。有的甲骨文用猪群“豩”代替“豕”,表示在居所饲养一群生猪。猪是繁殖力旺盛的温顺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生猪。另外,对古代农户来说,生猪意味着一笔重要财产,将生猪养在居所范围内,也是对这笔肥胖财产的必要保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了生猪脊背上的鬃毛。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豕”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豕”写成
3. 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热衷。黨,篆文尚,热衷黑,弊端),表示热衷作弊。造字本义:动词,不光明,作弊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四点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党”,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黑”简化成“儿”
4. 庠: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祥”的省略,表示安祥。庠,金文宀,房屋羊,即“祥”的省略),表示安祥之屋。有的金文将“宀”(房屋)写成“厂”(半开放建筑),表示半开放的休闲建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广”。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供朝廷官员退休后安祥怡养的地方,可谓先秦时代朝廷官员的养老院,后来演变成官方请博学尊长集中调教孩子的学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
5. 术: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祥”的省略,表示安祥。庠,金文宀,房屋羊,即“祥”的省略),表示安祥之屋。有的金文将“宀”(房屋)写成“厂”(半开放建筑),表示半开放的休闲建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广”。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供朝廷官员退休后安祥怡养的地方,可谓先秦时代朝廷官员的养老院,后来演变成官方请博学尊长集中调教孩子的学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
6. 序:,金文厂,开放型建筑与“良”形似,像主屋朝向不同方向的回廊),表示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一种既可遮风蔽雨又可欣赏风景的附属建筑。有的金文误将多条走廊形状的写成“糸”和“丁”,回廊形象消失。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并以作为声旁。造字本义:名词,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7. 国:”是“”和“”的本字;“”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外围护墙上有武力守卫的城邑,甲骨文戈,军事武力囗,即”的省略,城邑),表示有武力护卫的城邑、疆域。当“”的“城邑、疆域”本义消失后,金文在城邑“囗”四周加边界指事符号,表示四周有明确军事边界的武力领地。有的金文用“囗”(城郭,武力守卫的护墙)代替表示边界的另造“”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有武力守卫的相对独立的城邦。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楷书承续篆文字形。北齐的俗体楷书“国”另造会义字:囗,城郭“王”字加一点指事符号,代表最高统治者),表示帝王统治的领地。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国”采用北齐时代俗体楷书字形。古籍多以“國”合并代替“国”和“囯”。《汉字简化方案》用“国”合并代替“國”和“囯”。
8. 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咳”的省略,表示咳嗽。考,甲骨文长发的老人亥,即“咳”的省略),表示呼吸紧促、经常咳嗽的老人。有的甲骨文老,长发的老人手拄棍杖),表示拄杖的长发老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杖写成“卜”。有的金文将“卜”写成“于”。有的金文省去手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老化,衰老。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篆文的“丂”写成。古代“考”、“老” 同源,通用。
9. 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叉腿而立。校,甲骨文交,叉腿而立,借代双腿木,桎梏),表示用桎梏连锁双脚,使双脚不能自由活动。金文将甲骨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包围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交”写成“大”。篆文则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来将两脚连锁的桎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交”写成。 
10. 《注疏》: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乡,遂在远郊之外。○塾音熟,一音育。术音遂,出注。〕比年入学,〔〖注〗学者每岁来入也。〕中年考校:〔〖注〗中,犹间也。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中,徐丁仲反,注同。间,间侧之间,下同。比,毗志反。〕
[疏]○正义曰:此一节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古之教”者,谓上代也。○“家有塾”者,此明学之所在。《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白虎通》云:“古之教民者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党有庠”者,党,谓《周礼》五百家也。庠,学名也。于党中立学,教闾中所升者也。○“术有序”者,术,遂也。《周礼》: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有序,亦学名。于遂中立学,教党学所升者也。○“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周礼》天子立四代学,以教世子及群后之子,及乡中俊选所升之士也。而尊鲁,亦立四代学。馀诸侯于国,但立时王之学,故云“国有学”也。○“比年入学”者,比年,谓每年也,谓年年恒入学也。○“中年考校”者,“中”犹间也。谓每间一岁,乡遂大夫考校其艺也。
【三、翻译】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古代的教学制度,每二十五家(二十五家为闾)开设一塾,民在家朝夕出入就能在塾中读书;每五百家(党)开设一庠(学生是从闾中升上来的);每一万二千五百家(遂)开设一序(学生是从党中升上来的);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国都设立一学。每年都招收学生进入其中为学读书,每隔一年乡遂大夫考校学生的德行道艺。

【四、朗读】
已上传微盘。

【五、阅读心得】
学是生生不息的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8 13:26 , Processed in 1.11766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