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15026102209

王巧云《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6 22:33 编辑

第十七周 总结 第五天

一、忤合章的中心思想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相背为“忤”,相向为“合”,忤合即趋向与背反之术。此术与春秋战国时期策士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时而联合,时而又相互攻伐。在这种天下被四分五裂而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忤合术应运而生。忤合术的中心思想是“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目的是动态的进行联盟关系管控,因利而聚,因利而散,以求制于人而不被制于人。忤合术的原理(阖):反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忤合术的原则(枢):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忤合术的操作方法(开):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忤合术对象:天下、国、家及身。必量之而用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忤合术强调“忠”的思想,在本章这里既不是忠于君(愚忠),也不是忠于国(天下为公),而是忠于私心,以是否实现自我的目的为中心。
忤合术正确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


二、背诵捭阖-忤合前六章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7 16:32 编辑

第十七周 总结 第六天

一、飞钳忤合两章联合起来把握,你觉得有什么要点和心得?
飞箝章讲述的是如何在“利”的驱使下,或纵或横,使用飞箝术来扩大己方的外部联盟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以此达到立势而制事的最终目的。忤合章讲述的是在“唯求利”为己方根本立场的背景下,己方如何与对方或合或离。故忤合术的原理就是"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其结果就是“世无常贵,事无常师。”故其操作要领就是“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飞箝忤合两章连起来是一个在追求己方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动态管控联盟关系的方法。--“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前半句是在忤合术下产生的智略计谋,即“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后半句是飞箝术的合理运用。

二、背诵本经全文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8 16: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8 16:41 编辑

第十七周 总结 第七天
一、本周的复习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翻看了本周的论坛作业,从头到尾都在讲关系建设以及如何维护关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谈到关系首先要分清内外,分不清内外,方法用错就越搞越乱。内部关系用内楗术建立关系以及抵巇术修补关系中的漏洞。内部关系比如家庭和组织关系,前者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后者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内部关系是增加一个人的内在容积,就是显示其本质或者结构的部分,或者是核心部分。就如这是我而不是你,我是这家的人而不是你家的人。素结本始为其方法论,翻看讲义是我方的言辞计谋要和对方最真实和本素的志意相契合相符应后,对方的动力系统启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事情的开始。这句话写完后我有些明白了,我和我父母沟通不了,谈不拢事情的原因在哪里了。我不想听父母把话说完,也就不可能揣摩出父母言语背后的用意或者动机,也就是意志,我给出的回应怎么可能是契合到父母的志意那,不过是把我的私欲强加给父母,还逼迫父母必须执行。若要溯源,我会这么做当然是父母小时候言传身教的呗。说理归责在家庭建设上,尤其是重建父母关系上毫无意义,不过是占个口头上的便宜。所以静下心来反思已经发生的这一切。如果说我父母在我们家族上这一支的任务是把我们仨孩子们养大成人,自谋出路。也算是完成家族交代的家庭任务了。而我作为这家下一代人的家庭任务又是什么?就我目前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要修补我家这一支上的各种漏洞,风雨飘摇中的几代人传承,能传代下来已是幸运,如何能稳定的继续传代下去就是我这一代的首要任务。想到昨晚老师关于家庭建设的反馈,我能做的就是反复的使用抵巇术了,不断的做自我观察和家庭观察,然后不停的修补自身的缝隙,自己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缝隙。写到这,突然想到前不久我领命家族的任务书内容也算是有了进展,有了具体可行的办法了。至于外部关系建设,也就是家庭外和组织外,说句实话我暂时还没有太多想法和实施的动机。不是有句话说有易于内者无难与外。我把最难的自己都建设好了,家庭建设也搞好了。那外部合利而为的关系建设又有什么难的,至少这一点上我现在不就是经常在使用么,用外合的忤合方法论来建设内部关系。现在只是划清界限,内外有别,各司其职而已。

二、背诵捭阖-忤合前六章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9 18:56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一天
一、揣篇的中心思想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本篇把对客观外在信息的了解称为“量权”,把对君主个人主观内在信息的了解称为“揣情”。量权和揣情属于开战前的“粮草先行”或者游说计谋前的“调查研究”,故揣篇的中心思想是说明量权和揣情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操作要点:从内外两方面来及操作注意事项来说。
外(量国权):国君所在诸侯国的信息包括:国土大小,人口多少,国库是否充实,君主是否贤明,地形是有利进攻还是防守,君臣关系是否正常,国家的决策机构是否起作用,士卒门客是否忠心,天下局势如何,周边领国外交情况,民心相背等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内容做调查。
内(揣君情):1.以其甚喜或甚惧之时,知其欲,得其情。2.感动而不知其变者,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
揣术操作难点:1.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2.美生事者,几之势也。

二、背诵本经全文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10 20:24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二天
一、摩篇的中心思想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本篇与揣篇为姊妹篇,人们往往以“揣摩”并称。摩,揣摩也。符,合也。摩者,由外而合于内者也。摩术为揣篇提到的“甚喜”与“甚恶”之外的另一种更细微更隐蔽揣情方法。故摩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谋士们该如何以更细微更隐蔽方法,即由外而合于内者,来揣摩君主的内心实情。其操作要点如下:摩术的原理(阖):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
摩术的方法(枢):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摩术的结果(开):摩之在此,符应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摩术的注意事项:1.用之有道,其道必隐。2.先摩之以其类,然后摩之以其欲。
摩术的方法:有平摩、正摩、喜摩、怒摩、名摩、行摩、廉摩、信摩、利摩、卑摩十种。

二、背诵本经全文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3: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11 17:53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三天
一、揣摩两篇合起来把握,你有什么想说的。

揣摩两篇主要在论述如何“得情”。因为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又因为谋虑情欲,必出于此。换句话说前期调查情况做不好,后期的计谋决策及执行都会出问题。揣情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调查对方的情况。外就是“量权”:主要是度于大小,谋于众寡。了解对方国家的强弱轻重之称。内就是“揣情”:了解对方内心的隐匿变化之动静。可以是直接激起对方的“甚喜”及“极恶”之欲的方法。在对方毫不掩饰的说欲下获得对方的内心实情。如果本人情绪控制较好,则采用“迂回揣情”的方法。错过对方,转问对方身边的亲人密友,以此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还可以通过“掌几之势”的方法。即把握那些细微隐晦的讯息,从中推测对方的意图。以上“得情”的方法都是“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的揣术。还有一类方法称之为“摩术”,就是“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因为这种摩术是更高级的揣情之术,对方警惕性很强,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时候就要以我方之言来暗中揣测试探对方的内心实情,故重点在隐与匿,一旦探测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立马“微而去之,隐貌逃情以避嫌。”而摩术也强调其技巧性,即以类摩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摩术划分为10种类别。揣摩之术用的好的结果就是“情合着听”,我方说什么都是对方想听的内容,那还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那。
心得:学好“揣摩”,事成一半。

二、背诵揣篇至符言六篇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周  总结 第四天

一、权篇的中心思想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权篇的中心思想是讲述游说的原理、方法和技巧。重点在修辞上,通过双方来回的言辞交流以达到我方制人以控权的目的,进而支配更多地人,支配更多地资源掌握更多地权利为我所用。操作要点如下:
游说的操作原理: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子也。
游说的操作环节:需求-效果-信任-成交-售后,用“饰”言的方式让对方看到每个环节都是为对方考虑的,合乎对方需求。
游说的饰言种类及用意:佞言求忠-谀言求智-平言求勇-戚言求信-静言求胜。
游说言辞的注意事项:己方闭口、开耳目,用心,以求观要得理。
游说的技巧:1.利用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的人之常情,做到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有害者,避其所短也。2.利用愚人常见的五种言辞,病言,恐言、忧言、怒言、喜言。做到精则用之,利则行之。3.以类说人,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说辞来游说对方,比如,与智者言依与博;与贵者言,依于势;与贱者言,依与谦等九种人的对应言辞。

游说的原则: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二、背诵权谋两篇+通读权篇译文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5: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13 17:56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五天

一、谋篇的中心思想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谋篇的中心思想是讲述"谋"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动态过程。权篇通过游说的形式让对方对我方的计划感兴趣,正好符合对方的需求,双方达成初步合作的意愿。谋篇讲述双方在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在满足对方需求及利益的情况下,还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对方为我方的需求和利益服务。故谋篇操作要点以下几个方面。
谋的准备: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也就是第一:审得其情,也就是揣摩权的用意。第二:构建天地人三仪的利益分析体系,按照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原则总结出四种类型的利益关系及关系模式。第三:坚持一个基本路线,对材能情三者的动态追踪和实时观察。
谋的对象:按照“扬长避短”的方法分两类:仁者、勇士、智者三才的用法,越多多好;愚者、不肖者,贪者三者的用法,合理用之,无用裁之。
谋的方法:“善因”法,就是以因推情的方法。要善于凭借并利用客观形式,因势利导,达到自己的目的。按照“因”的方法,结合抵巇术抵其危险之处,采用“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这些做法就是计谋。
谋的原则:就是“阴”。制定计谋之大忌即泄密,因而计谋时要注意隐匿。谋之于阴而勿让人知,计谋可成,此所谓“阴”谋。
学习谋术的前提条件:学习之人不仅要懂得圣人之术不仅要遵循对天地的忠信,对百姓的仁义的道理;更要懂得圣人是同天合道,故能立身中正的道理。

二、背诵权谋两篇+诵读谋篇译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4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14 21:46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六天

一、权谋两篇合起来把握,你有什么想说的?

权谋两篇互为表里,权篇为游说,是形式,重在言辞的修饰上,以动听优美的话语来迎合对方的需求,为其描绘一个,只要和我们合作就未来可期的美好蓝图。对方被我方的真诚和坚定所感动,信以为真,愿意相信我们,我们有了合作共事的意向。谋篇是计谋,是内容,就双方前期达成的合作意向展开更具体的讨论,如何分工协作发挥众人之所长,各自利益边界的划分和如何维系共同利益体。借助天地人三仪的利益相关分析体,在明着尽可能满足对方所需要的需求和必得的利益下,获取对方的完全信任后,我方还能不动声色的实现我方设定好的需求和既得利益。这就是“谋”--阴谋而阳取之。再次读完看完这两篇文章后,对权和谋的内容更加清晰了,背诵起来似乎要容易些了,对“圣人之道阴,在于隐和匿;愚人之道阳,在于明和显。”这句话有了走心的理解。对生活中有些人做事能成,有些人做事不成的根本原因就明了了。第一遍学习中就觉得这两篇再说啥,文绉绉硬撅撅,颇有巴结奉承之意,自降身份之嫌疑,看不惯,所以就看不懂了,也就不用学用了。现在看来是当初的我还有些愚人之见,今日的我少些个人的偏见,只是去看去读,按照讲义的意思去理解,自然就读懂了一些内容。权谋两篇在论述计谋的产生过程,自然也就与揣摩两篇联系起来了。正如“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司南为度材,量能,揣情者,取玉所经之路为谋的动态过程,玉为谋的静态结果。

二、背诵揣篇至符言六篇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5 16: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5026102209 于 2022-10-15 17:12 编辑

第十八周  总结 第七天
一、本周复习下来,你想说些什么?

本周复习了揣、摩、权、谋四种术。揣是量权揣情,从内外两方面调查对方的实情,这部分的实情是容易得到的,可以“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还有一部分的实情是对方隐藏比较深的或者不愿透露的私情,这部分就需要用摩的方法,“微摩之以其欲,测而探之;摩之在此,符应在彼”。揣摩的目的是“得其情”,接下来是就是权谋的目的是“乃制其术”。根据揣摩得来的对方实情,可见的不可见的都探查到了。这时候还需要“饰言”的技术,也就是游说的言辞变化继续烘托培养感情,让对方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我们就是一路人,就是要帮助对方做成他想做成的事情。双方的感情都烘托好了,有合作意向了。双方接下来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把事做成,做成事需要出钱出力出人,这就是三才,越多越好;同时还需要有人做粗活和跑腿的“工”活,也就是会有愚人、不肖者以及贪者这些人,这些人越少越好。谋事用人要遵循“德位配,智谋配,力命配”三原则,技巧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谋是取之于阴,用之于阳,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情做成了,也就是实现了我方在对方那里要谋取的需求或者利益。这就是圣人之谋,也是谋的最高境界。
分析完揣摩权谋这四个工位以及工序之间的配合操作,也就是谋的生产线,从始到末的动态生产过程,成品是事成。“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这句话在这里就有了使用的语境。

二、背诵本经全文已上传至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10 07:41 , Processed in 1.08026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