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9-21 16: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1日
第四天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一、查字正音
1. “损”的字源解说
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 (手,捣毁) (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 简化成“员” 。
2. “兑”的字源解说
“兑”是“說”和“悦”的本字。兑,甲骨文 (八,表示发音,参见“只”) (兄,念叨祝祷),表示念念有词,祝祷祈求。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祝祷颂神,为祈求而许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兑” 写成 。当“兑”的“为祈求而颂神许诺”动词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言” (许诺)另造“說”代替。当“兑”引申出形容词“因祈求实现而深感快慰喜乐”之后,篆文 再加“心” 另造“悦”代替。
3. “仞”的字源解说
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認”的省略,表示认作、当作。仞,篆文 (人) (刃,“認”),表示认人为尺,即张臂度量。造字本义:动词,以张开的两臂为标准测量长度。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4. “堤”的字源解说
“隄”是“堤”的异体字。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提”的省略,表示升级,使达到更高、更佳状态。堤,篆文 (土,埂) (是,即“提”的省略,升高),表示人为填土升高的土埂。造字本义:名词,用土石在浅水区填筑起来、方便人们与陆地通行的、高于水面的交通埂。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是” 写成 。篆文异体字“隄” 用“阜” (山地、崖岸)代替“土” (坝埂),表示水边高岸。古籍多以“堤”代替“隄”。《汉字简化方案》用“堤”合并代替“隄”。从本义上看,“堤”是人工修筑的水上通道,属于交通工程;“坝”是截川挡水的超级大堤,属于治水工程;“埭”是保护陆地、扩大陆地的土栅,属于填海造地工程。
5. “适”的字源解说
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话语权。適,金文 (“啻”的省略,最高话语权) (辵,前行),表示尊令而行。篆文 将文字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古代诸侯国按最高人才标准精选出的贡士,遵令往赴中央朝廷。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适”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啻” 简化成“舌” 。
6. “然”的字源解说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 (月,即“肉”,借代兽肉) (犬,猎犬,借代狩猎) (火,火堆,烧烤),表示烧烤猎物。在远古时代,烤制熟食是生存能力突破性的一大进步,所以“然”也表示“合理、正确”。有的金文 将“火堆”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猎获的动物烤熟了吃。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肰”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火” 写成“四点底” 。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古籍中表示动词“烧火”时,“然”与“燃”相通用。
7,“灵”的字源解说
我评站长的解说:
1分2分3分4分5分
网友总评: 4分
“靈”(灵)与“零”同源,后分化。“霝”是“靈”的本字。霝,甲骨文 (雨,降水) (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有的加“示” 写成 ,强调祭祀求雨;有的金文加“玉” 写成 ,表示用玉器祭祀;有的金文加“心” 写成 ,表示求雨极尽虔诚。有的金文 加“龠” (乐器),表示祈雨现场奏乐献礼,仪式隆重。有的金文 在“霝” 的基础上再加双手 、双脚 、人形 、火形 ,表示祈雨的巫师持炬手舞足蹈,向天神传达干旱缺雨的“火热”痛苦。篆文异体字 用“巫” 代替“王” (玉),强调巫师降神求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灵”在金文字形 基础上省略大量字件,将双手 简化成“彐”(“又”的变形)、将 写成“火”,表示巫师持炬表演求雨祭舞。在古代中医观念中,“神”是统领生命的天真能量,来自于父母奇妙的“两精相搏”,需要后天观照持守;“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8. “烦”的字源解说
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煩,篆文 (火,烧烤) (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頁”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 简化成“页” 。
9. “乱”的字源解说
“𤔔”是“亂”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 (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 (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 上的混乱丝线 ,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乙” (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亂”代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𤔔” 写成 。俗体隶书“ ” 将篆文字形中由爪 、糸 、工 、又 所构成的“𤔔” 省略成“爪” (抓持、操作),强调“手动”理顺混杂或打结的丝线。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爪”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双手“廾” 。魏碑中的俗体楷书“乱”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𤔔” 当作“辭”的省略,并用“舌” 代替简化“辭”,表示辩、讼双方所陈虚实难断,头绪混杂不清。古籍多以“亂”代替“𤔔”和“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乱”采用俗体楷书字形
10. “辞”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辭,甲骨文 ( ,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 (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同时加“舌” (说话)写成“ ”,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 省去“舌” ,并用“司” (执法、施刑)代替“辛” (刑具)。篆文 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省去金文字形 中的“ ”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中“ ”和“ ”后来多由“治”合并代替;“ ”后来多由“辭”代替。
翻译:损兑就是要实现控制结果,要以神来决断才万无一失,真实还原事情实际情况再制定计谋,以无为持有德以神察物察其言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要做到精神内守,虚静无为,处于至虚发生的事就会撞进来,损是测试环节在进行试探后还存在风险就要放弃了,所以,圣人不会给出错误意见,不然会失信于人,自己在对方心中信用下降,自己也因期待结果患得患失就变成志乱。要根据事情难易程度有绝对把握,不能从个人主观判断来决策,从现实出发,圣人以损兑术为决策说服国君,要把事情收益风险都说,再观察国君反应,用分威散势判断国君认知判断的权重知道他心里要的就能说服控制他,所以善于运用损兑术的圣人,在机危并存的关口做出正确抉择,就像掘开千仞之堤,万仞之谷。
三、理解联想事例
要想实现提前预判结果,自己要做到抱神守一,虚静无为,提前进行损的试探,结果是好是坏,放弃没把握的事情,以一颗公心将事情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两面分析,客观告知领导人,再给出适当计谋,用分威之术观察,确定领导人的心里导向,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了。
四:提问:与第一章讲述五龙概貌相呼应,今天的经文作为本应阴符七术的结尾,讲述如何运用五龙做决策和采取行动,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输出,事关机危(危机),决断和采取输出的基本方法是“以无为待有德”、“用分威散势之权(心、神之权)”,而不是用理论指导或者是试错或者是想当然蛮干。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你怎么评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答:根据事情难易程度客观评价,经过小心试探,放弃自己没把握的事,从现实出发作为决策依据,只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真理,又将真理不断指导实践工作,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才能主事日成主兵日胜,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