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中经-5
一、原文——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敬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已。效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于诚已。遭淫色酒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辱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二、查字正音—— 1、摄:攝,籀文  (手,表示抓持、控制) (双手 捏耳 ),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 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 写成双耳 ,  (手,表示抓持、控制) (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摄”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双耳 简化成“双” 。 2、逢: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双方在封建的边界相遇。逢,金文  (辵,行进) (夆,在边界相遇)。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方在行进中相遇。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旅途相见为“遭”;称未经邀约的到访为“遇”;称在地界上相见为“逢”;称意外相见为“邂”。 3、敬:“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  (口,说话) (干,武器) (人),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有的金文 加“攴” (持械打击),强调武力威胁。有的金文 误将“干” 写成形似“草头”的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草头”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敬”的本义“严重告戒,使之谨慎恭肃”消失后,篆文 再加“言” 另造“警”代替,或篆文 再加“人” 另造“儆”代替。 4、效: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为篆文对甲骨文字形中“矢”(箭只)的误写。效,甲骨文  (矢,借代射箭) (攴,持械攻击),表示士兵在战斗中射箭或持械攻击。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箭形“矢” 写成“交” 。造字本义:动词,在战斗中射击拼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交” 写成 ,将篆文的“攴” 写成俗称“条头”的“夂” 。 5、验: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檢”的省略,表示查对、核实。驗,篆文  (馬,力畜) (即“檢”,核查),表示相马师检测马匹。造字本义:动词,相马师检查、测试马匹。隶书 将篆文“马” 的四足写成“四点底”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馬”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僉”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验”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 简化成“马”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 简化成“佥” 。 6、遭:“曹”是“遭”的本字。曹,甲骨文  (两个“東”,两个行囊,借代两个旅人) (口,说话),表示旅途上相遇的两个旅人互致问候。金文 用“曰” (说话)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口” ,明确“问候聊天”的含义。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曹”的“相遇问候”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辵” (行进)另造“遭”代替,表示旅人相遇。造字本义:动词,旅途相遇,互致问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旅途相见为“遭”;称未经邀约的到访为“遇”;称在地界上相见为“逢”;称意外相见为“邂”。 7、漫: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慢”的省略,表示低速度、徐缓。漫,甲金篆字形暂缺,隶书  (水,水体) (曼,即“慢”的省略,徐缓),表示水向四周缓慢地流动。推测造字本义:动词,水满横溢后缓慢地、无方向地四处流动。楷书 将隶书字形中的“冃” (“帽”的本字)误写成“日” ,将隶书字形中的“寸” 写成“又” 。 8、澜: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欄”(栏)的省略,表示小栅门。澜,篆文  (水,波) (阑,门栏,栅门),表示如栅大波。造字本义:名词,高大如栅的水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澜”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闌” 简化成“阑” 。 9、探: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罙,金文  (穴,洞穴) (口,洞口) (分,拨开) (人,探穴者),表示勇敢者进入洞穴探索。篆文的“罙”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分” 与“人” 合成的 写成“火” ,其中 像“又”,表示伸手掏摸。当“罙”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 再加“手” 另造“探”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把手伸进看不见的洞穴里摸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将 简写成“木” 。 10、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  (求,力图、努力实现) (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求”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 。
三、翻译—— 摄心的方法是,见到好学而技艺高超的人,就四处宣扬他的名声;他的才能一旦得到证明,就真心惊叹他的名声,这样对方就会在心里和自己拉近关系。把他的成就显示给众人,用过去的经验证明他的成就,并表示自己真心为他高兴。碰到贪酒好色的人,要想办法打动他,用音乐感动他,说明沉湎酒色必然会加速灭亡,表达人生苦短的忧愁。这样他会因为学到了技艺和音乐而欢喜,同时也因戒绝酒色而延长生命,最终明白自己对他的心意,并相约后会有期。 守义的方法是,与人交往要坚守仁义,并且用仁义来打动对方的内心,使心意相通。既然是探知对方内心,就应该明白对方的心意所在。通过仁义之道,从外在到内里控制他的内心,使其跟随。所以,小人和对方勾结,用旁门左道就会败坏国家,夺取政权。不是贤明智慧的人,不可能用道义来保家卫国。圣人崇尚道义的精微玄妙,是因为在道可以转危为安,救亡图存。
四、理解联想事例—— 摄心不是情绪行为,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以仁义为底色,是用道义保家卫国。
五、答问—— 今天经文讲述中经最后两术摄心和守义,提请思考的问题是,对“好学伎术者”和“淫色酒者”如何摄心?守义之术的核心环节在哪儿? 对“好学伎术者”,要真心为其扬名,让他的旗帜亮起来,信心稳下来,从而心相通。对“淫色酒者”,要让他的心对酒色的执着松动开,在其他有意义的地方多驻留,这样来动心而通。守义之术的核心环节是守仁义、到对方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