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回复: 2

黎力的《大学》作业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11-17 10:03 编辑

第一周第一天

一、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查字并正音
1、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
2、德:“悳”是“德”的异体字;“惪”是“悳”的异体字;“㥀”是“惪”的异体字;“㥁”也是“悳”的异体字;“𢛳”是“㥁”的异体字。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得”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的省略,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造字本义:动词,得之正直,得之有道,得之坦荡,无愧于心。
3、亲: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罚。親,金文(辛,受刑、受监)(見,探望),表示探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亲”,将金文字形中的“見”写成。在专制文化深入人心的古代,无论罪名虚实,一个人一旦被官府定罪入狱,就将终身背负耻辱,因此在古人看来,只有被血缘联系着的至近至密者,才可能探监慰问,不离不弃。造字本义: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4、至:“至”是“到”的本字;而“到”是“倒”的本字。至,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倒写的“交”(“交”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叉腿而立)下面加一横表示地板或床铺的指事符号,表示与站立相反的姿态,即倒地而卧。对远古狩猎时代整日奔波的男子来说,回到家中就意味着可以安全躺下、放松休息。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倒卧休息。
5、定定,甲骨文(宀,房屋)(足,结束征战归邑),表示结束征战,消除暴乱,归家安生。远古男子为了觅食和战争,总是常常外出远行奔波,回归家园是身心踏实的歇息。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足”写成“正”。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结束征战,安居度日。
6、静:造字本义:动词,清除污染,使之纯洁。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大学的道,在于能清楚的知道合乎天道的思想、方法,在于能超乎寻常的接近民众,在于能停止于追求极端善良。知道停止后才能安居度日,安居度日才能内心安静无杂念,内心安静无杂念才能沉着冷静,沉着冷静才能有谋划,有谋划才能有所获得。世上一切存在的东西有本有末,事情本身有始有终。知道所以事物的先后,就能接近道了。
五、阅读心得
不清楚定和安的区别,不过听双玉汇报时建议自己翻译更深刻,在读学记时也略有体会,本着好好学习的态度,翻得狗屁不通也认了。万事万物有规律,掌握了才能不急不慢应对所有。
师说:
昨天的阅读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有这么三个目标的大学,是个什么?
从他的目标来看,是要彰显一个什么,并且用这个要彰显的东西来化民,还要让所有人置于一个什么境界
三个要素构成了大学的三个基本侧面:第一个是明,彰显
彰显明德,
有日的明和有月的明
明莫明于体物
有数和体物,都是关于观徼的
也就是接物的
明德,实事求是的德,来自于事物的,适用于事物的德
真理
真的事物所载明的天理
被人所掌握
结合《学记》的描述,这就是要务本治学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通过来自于官器约齐的表现,展现不需要官器约齐的德道信时
明明德
第二个是亲民,结合前后文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亲做新,应该更靠谱
新民,化名成俗
经年累月不知古始不为道纪,脱道离心之俗,应该实时更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般容易说之所以要新,是因为世界变化发展,其实不能这么认为。人不离心,心不离道,人心就是日日新的
不存在跟发展变化脱节的事儿
没有新事儿,只是要新民
第三个是止于至善:
至,到达,善,合道,神明之域
呆在神明之域
让天下呆在神明之域,让天与天下和谐运行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素书说: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如此照料天下的智慧(明德)得明,民心得新(还原为人心的不粘滞),天下太平,天与天下和谐(止于至善)
以上为第一个层次,大学是什么。
第二个层次: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完成的明德、新民和止至善,在人个体的内部对应的是一个什么进程呢?
止定静安虑得
止什么?止知
知,人的所知,人的生产和输出,思维、间接,
知是人自己搞的事儿,为自己搞事儿
人不为自己搞事儿,不搞自己的事儿了,就能定下来了
定下来了,不到处找敌人杀伐了,战争停止了,就没有污染了,特别是耳朵没有声音污染了
如此心也就回家安居
安居的心可以考虑事情
考虑到位就可以有所得,德就来了——德者人之所得
得,得道的得
有德了,民新,善至
这是第二层,实现第一层的内部进程
第三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有树才能开花,没有树干的枝叶与花不是活花,甚至不是真花
一件事情,不会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由时空秩序的
止定静安虑得,是有先后顺序的
致力于能够做到并能讲得出来这些秩序顺序,便是在向道靠拢
向大学之道靠拢
大学就是学习这些秩序
如此,大学是干什么的,就清楚明白了

最后两张图是对下面这个问题的AI回答,不过他是在说的六安的不像话,没工夫去教他,截取了稍微有点用的内容给大家:

大家在理解了基本意思之后,有一个地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用心的:
大学指出的安静路径是:止定静安虑得
鬼谷子指出的安静路径是:安徐正静肉与虚平待

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什么呢?他们之间有谁对谁错么?留给大家思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周第二天
一、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查字并正音
1、齐:“亝”是“齊”的异体字。齊,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三颗(大量)种子同时发芽。造字本义:动词,育苗的地面上所有种子同时破土萌芽。古籍多以“齊”代替“亝”。种子变成胚芽、生根发芽叫“屯”;大量种子同时萌芽叫“齐”。
2、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的省略,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3、正: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4、诚: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实现、达到。誠,金文(成,实现、达到)+(“言”的简写,承诺),表示实现承诺。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5、意: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音,声)+(心,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古籍常“意义”并称,表示人类在各种事物寄托的精神观念价值;“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统一。
6、格: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格,有的甲骨文假借“各”,表示进犯。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古代想要彰显天下明德(智慧)的人,要先治理国家。想治理国家,要先照顾好个人的家庭时期齐心协力。想照顾好家庭,要先完善自身修为。想完善自身,要先规范自己的内心。想规范自己内心,要先践行内心的志。想践行志,要先知道天理。知道天理就是要先探究万物背后规律。
五、阅读心得
经常听说格物致知,也百度过,但还是不够清晰明了,结合昨天所读,感觉万事万物都讲格追本溯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17 14:22 , Processed in 1.080524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