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8 21:21 编辑
第一周第七天 | 一、原文 |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 二、查字并正音 | 1、相: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目”在“木”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
| 2、长: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 3、斅(xiao):“斆”是“斅”的异体字。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通过模仿训练获得知识与技能。斆,表示对学习不佳者实施体罚。造字本义:动词,体罚、教训,指导孩子学习。古籍多以“教”或“學”代替“斅”和“斆”。 | 4、半:造字本义:动词,将杀好的牛分解成两部分。 | 5、之: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到达某地。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借武器代称人,也体现了相同的自我中心意识: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 三、朗读 | 见微盘 | 四、翻译 | 教和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兑命》说教者和学者是平等的、各占一半的合作伙伴,共同为了“知道”这个目的相互激发而努力,相互激发、共同生长。 | 五、阅读心得 | 学者通过学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德”,再去修正学到真正的道;教者通过看到学者的不足和困,去调整教学点化学者,引领学者领悟真道 |
教学相长,教与学轮流蹲在树上望着对方“长” 为什么要蹲在树上呢 是哈,为什么要蹲在树上呢 所以教与学应该是各是各的,独立两部分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大的整体,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身就是一体的? 我们第一周共计阅读了如下三个段落: 第一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一个段落指出了,“学”在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实践地位。什么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呢?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每一样都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学”是个什么地位呢?实现途径——謏闻、动众、化民成俗。也就是说,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每一项,都需要好好干干得好(发虑宪,求善良),都需以身入局(就贤体远),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志同道合(化民成俗)。 中国人追求什么呢?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德经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也就是天下为载体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 所以你可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的那批人,在延安呢个鸟不拉屎的贫困小地方,居然能办起来35所大学,几年间培养了数十万人,成就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最早建立的抗大有12个分校,从1936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培养了十多万军政干部。 那一群建国君民的人,深知办学的重要性 如果说第一段落实从功能上定义了“学”,那么第二段落便是从原理上定义了“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那一群建国君民的君子,深知办学的重要性 如果说第一段落实从功能上定义了“学”,那么第二段落便是从原理上定义了“学”。 什么目标呢?琢玉、知道,从而成器、成人。 第三段则从进程内容上定义了“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在于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从而成人成器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强。教者的职责:知困、自强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强。教者的职责:(使其)知困、(使)自强进而,使学者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 有人喜欢高度强调“斅学半”对教者的进步作用,所谓教者在教学中的成长价值 我认为这非常不妥当 天地君亲师 没有天地君亲学 学记也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学记还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学为君也。 斅学半,强调的是教学进程,教育学之间的阴阳相胜,阴阳互推 没有突出强调现代人喜欢的师生平等 过度强调师生平等,必然导致降低对教者的要求,跟现在一样,偏低都是“师” 最终将毁掉教育事业 导致强调教者全面向学生学习 颠倒师生关系 最终毁掉教育事业 斅学半,还有一个容易影响理解的地方,就是陈静在阅读中说到的体罚问题 人类越来越怕疼 对心理性疼痛的恐怖越来越强烈 所以对体罚越来越反感 对教师的体罚作业,完全无法容忍 斅学半中的教,就是包含着体罚的 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体罚的体,是明莫明于体物的体 长安先乐神明吉 体管明 运用体,教学的基础 比如实践教学,劳动,体罚,都是教学中对体的运用 昨天开始进入第二周 昨天的内容:第二周 (第一天)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李影: 体会到每天一学就是心里装着事,鞭子费的产生了要要小心翼翼丝毫不能疏忽的心理,贪快想囫囵吞枣,后面省事的心里确实是恶,注重结果,轻视了过程,也是一种戏,要改正 讲的是教学设置中,各级各类的学校,和学校的考核 学校类别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家中的学校塾 塾这种现象,能够引起我们很多观察和思考 学校每年招生 隔年考试 考试的必要性 嗯,什么叫考试是需要理清楚的 学校、学制、招生与考试 今天的内容讲考试目标: (第二天)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