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一天 一、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二、查字正音 塾: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熟”的本字,表示悉知、完全了解。塾,篆文 (孰,即“熟”的省略,悉知) (土,厅堂),表示悉知堂。造字本义:名词,朝庭宫门外两侧的堂屋,是臣子官僚等候朝见皇帝时在此更衣整装,提前熟悉朝见时要应对的问题。文中作:名词: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师生考问应对的地方。 党: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热衷。黨,篆文 (尚,热衷) (黑,弊端),表示热衷作弊。造字本义:动词,不光明,作弊。 庠xiáng: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祥”的省略,表示安祥。庠,金文 (宀,房屋) (羊,即“祥”的省略),表示安祥之屋。有的金文 将“宀” (房屋)写成“厂” (半开放建筑),表示半开放的休闲建筑。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厂” 写成“广”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供朝廷官员退休后安祥怡养的地方,可谓先秦时代朝廷官员的养老院,后来演变成官方请博学尊长集中调教孩子的学校。 术:“术”是“朮”的异体字;而“秫”和“ ”是“术”的异体字。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抓持。朮,甲骨文 (又,用手抓) (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麻”)。篆文 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叉” ,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隶化后楷书“朮” 将篆文字形中“又” 加“八” 所构成的“术” 简写成似“木”非“木”的 。楷书异体字“术”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木” ,以致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 序:序,金文 (厂,开放型建筑) (与“良”形似,像主屋朝向不同方向的回廊),表示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一种既可遮风蔽雨又可欣赏风景的附属建筑。有的金文 误将多条走廊形状的 写成“糸” 和“丁” ,回廊形象消失。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予” ,并以“予”作为声旁。造字本义:名词,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 比:比,甲骨文 字形与“从”相似,字形像两个人 、 并肩而立。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古代设学情况,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 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 五、阅读心得 对于不同的范围和不同区域级别,都会设有不同规模或者不同类型的学校。每年招收学生却每隔一年进行考核,是不是因为学习的需要的时常规律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