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回复: 1

原子的《大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ody 于 2025-11-16 20:56 编辑

第一周 第一天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查字正音
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諸市切
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静:審也。从青爭聲。疾郢切〖注〗徐鍇曰:“丹青,明審也。”文二 重一
安:靜也。从女在宀下。烏寒切
虑:謀思也。从思虍聲。良據切文二

译文:
大的学问,在于发挥发扬美德,在于让人们革新引导人民,在于追求至善。知道至善的目标内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后心才能平静,平静之后心能安稳,安之后才能思虑周全,思虑周全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万物都是有根本和末梢,事情都是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了事情的本末先后,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事情发展的规律。

心得:
大学的开头给了一个终极目标和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同时告诉了怎么去修炼
人应该追求三个东西,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怎么去修炼呢,就是6个步骤,知止,后定,定后静,静后安,安后虑,虑后得
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就是认识事物的本末和终始,本末从事物的源流,本质与现象来看,先后从发展的前后,时间维度来看待事物。这样我们去认识万事万物从2个维度4个点出发,先本末后先后,我们就可以了解事情的运行规律和客观法则。

第一周 第二天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查字正音
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凡亝之屬皆从亝”。意思是 “齊” 的本义是禾麦等谷物吐穗时,穗子的上端呈现出平齐的状态,它是一个象形字
修:“飾也”,意思是修饰、整治。这里的 “饰” 不只是简单的装饰,还包含拂拭去除尘垢、增添文采美化等含义,既涵盖了让事物洁净的本义,也包含了让事物更美观的引申义,比如拂拭器物使其显光彩、修饰外表使其得体,都属于 “修” 的范畴

诚:信也”,意思是诚实、真诚、守信用,这是 “誠” 的本义。而且 “诚” 与 “信” 常互为训释,《说文解字》中也以 “诚,信也”“信,诚也” 相互注解,可见二者在核心含义上高度契合。
致:许慎原文记载为 “送诣也”。这里的 “诣” 是到达的意思,因此 “致” 的本义就是送达、送到指定之处,强调送而必至,不会中途搁置。
格:“木長皃”。这里的 “皃” 通 “貌”,意思是树木长得高大、枝繁叶茂的样子,也特指树木的长枝条。北宋徐锴在系传中进一步注解为 “亦谓树高长枝为格”,清晰点明该字的本义聚焦于树木的长势与枝条特征。
译文:
古代想要在于发挥发扬美德的人,先要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家族变得和睦有序、家风端正;想要家族和睦有序,家风端正就先把自己的品德修好;想要把自己的品德修好,就要把自己的心端正;想要把自己的心端正,就要把自己的内心念头真诚,无伪,不欺诈;想要把自己的念头真诚,那么就要让对世界有深刻的认知,想要达到对世界有深刻的认知在于研究和探究万事万物的根本
心得:
明明德于天下的目标,怎么做到呢?接下来进行了拆解,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周 第三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第一周 第四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第一周 第五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第一周 第六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第一周 第七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 第一天
原文
1
查字正音:
1
译文:
1
心得: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17 12:20 , Processed in 1.091154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