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1-5 16:18 编辑
第一课预习作业 《乐记》序言: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翻译: “音”的产生,是从人心所产生的。人心的活动,是外界事物触发的结果。有感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心动,所以用“声”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当声的变化按着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将这些“音”按照一定的节奏和旋律组合起来,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
1、人心:人心是一个精气神的机器,一个精机(意志行为)能跳,一个气机(情绪)能思,一个神机(认知)能算。 2、音(情绪) 德音(好情绪):合成音的声只有一个,并且是来自于外部刺激,好情绪的认识反映客观事实,好情绪的输出准备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溺音(坏情绪):合成音的声不止一个,并且主要要来自于内部刺激,坏情绪的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坏情绪的输出准备不符合客观规律。 3、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人心的功能,是人心对主客观刺激的能动性反应。是一个整合性的、多成分的、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由外部或内部刺激触发,涉及大脑和身体的生理变化、个人的主观感受、对事件的认知解读以及外在的行为表达等一系列同步发生的反应。 4、情绪工作流水线: 能感之心和可感之物(感于物)——心之动和动之形(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之应和变成方(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乐(le)而方成乐(yue)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