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XIA

瑕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8 16: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0.28 第九周第三天
问题:
学记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务本?
答: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先王,在古人那里是非常神圣的存在
说先王祭大江大河,祭水
是先河后海的
开先河
这个讲究,是在宣示原委、源流
宣示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一个事物的德道信时之所在,便是这个事物的本
德道信时对应着和章治亲
对于学来说,这个本,则是师之记问之学跟听语,结合学生的三基和合而成
这个本叫做进学之道
其相为严师和学问答
进学之道的实现途径是继志
继志在于什么呢?
善教
善教在于什么呢
博喻和长善救失
博喻来源于知教之兴废,并能和易以思;长善救失在于知学之四失(多寡易止)
由此观之,学记所讲之事,知最重要
知教之兴废,能喻以至于博喻,知学之四失能长善以救
如继志便能发生
进而进学之道也热闹非凡并卓有成效
由此学记所言之事——进学之道便成了
纵观进学之道,符合天下之理——事者,比物丑类而已
务本而已
德道信时而已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也就是说,学记讲个什么事?进学之道
进学之道是个什么事?通过博喻和长善救失,师生继志。
这样的事儿,能不能謏闻?
太能了
这样的事儿,能不能动众?
太能了
这样的事儿,能不能化民成俗?
这不是讲了么,一步一个脚印的
至此,念经几句也许恰到好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念终始典于学

务本,首先肯定是要把握事物的本,什么是本?先河后海,源头是本。我现在能理解的本还是落在学上,落在做上。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做才能体会什么是善问、善答、善待问,什么是师之记问之学跟听语,什么是喻、博喻、罕譬而喻,什么是教之兴废,和易以思,什么是德道信时,做就是学,什么都先别问,先一头扎进去学,等到理出点脉络,得到点经验再来问,再来答。永远不要脱离这个本,把功用错了地方,妄想跳过一些阶段。本就是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9 22:5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0.29 第九周第七天
问题:
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  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答:学记,就是围绕“学”展开论述的一篇文章。从为什么学,到古人学习的每个阶段,到从哪里开始学、准备学,到教与学应具备的品质和方法,最后回归到本。学仿佛是一个以术入道,道术相合的过程。文章中的种种讨论对应我们的教与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最重要的是通过方法论的论述,让学贯穿到生活中的每一处,达到一种学与人合为一体的状态,最后化繁为简,无招胜有招。
       这就像天下武功(世间技艺)看似流派繁多、招数千变万化,但真正登峰造极的境界,是摒弃所有不必要的花哨与复杂,回归到最直接、最纯粹、最核心的本质。这种“简单”,是千锤百炼后的大智慧,而非初学者的简陋。我想这就是学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22:2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0.30 第九周第五天
问题:
梳理一下,从开篇“建国君民必由学”,经过“成器之道”、“斅学半”到“大学之道”,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答:
首先,讨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引出教与学同样重要,但这个同样重要必须建立在学生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学生和老师互相生克,但从伦理礼仪上,学生必须尊重老师。随后引出“蛾子时术之”—学习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如何尊重学习并开始学习,就要从学习的各种仪式上体现,在学习中我们可以触类旁通,老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各行其事但又相生相克、共同成长。最终要达到“比物丑类”,将所有所学扭到一起,内化成更高级别的新的东西,这就是学习的成果,并且认识到道即是师,师即是道。最终道与师统一,也是学生到了大成境界,真正入了道。由此更是新一阶段的开始,看到本心,务本求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0.31 第九周第六天
问题:
梳理一下,从“教之大伦”经过”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教之兴废”、“喻”、“善喻”、“善教”、“继志”、“择师胜择君”,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链接。
答:
是一个层层递进,由逐渐细化和深入的过程,完整论证了《学记》所坚持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将继续论证关于师道的内容。可以说这一块内容做得踏实了,才能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师与道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1 第九周第七天
问题:
梳理一下,从“师不为臣”经过“进学之道”、“记问听语”、“比物丑类”到“务本”,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答:
师不为臣为总起,界定了尊师的地位,后续的学习就水到渠成,“进学之道”、“记问听语”、“比物丑类”都是传递了教和学的方法。而最终的“务本”仿佛是从所有高深的方法中又回到了学习最原本的样子,先河而后海,最终才是看山还是山的境界。每一个学习的阶段都必不可少,沉下心耐住性,一步一步的学习,就是我理解的务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2 第十周第一天
问题:
再次把握一下,学记讲了个什么?有什么用处?
答:
学记主要以教与学为核心,首先从学开始讲起,为什么学?如何学?然后围绕学又引出如何教,教者应该具备的特性,教与学如何互相增长,最后还是回到教育的务本性。虽然篇幅不长,但全文观点明晰,论述完整,方法实用,理念先进。读完全文,我仿佛从教育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又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的阶段。重新理解了教与学的架构体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3 第十周第二天
问题:
假如你要向别人推荐学记,你觉得学记最值得推荐的是什么?
答:
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系统的主体精神、架构体系和方法,对现在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重整对学习的信念,保持谦卑,学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4 第十周第三天
问题:
假如你要向别人推荐学习学记,你应该要讲些什么?
答:
与其学习别人的解读和二手知识,不如自己读一读《学记》原文,自己思考学习的方法,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和内化的东西才真正会成为自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5 第十周第四天
问题:
假如你宣讲学记,你估计听众会要你回答些什么问题?
答:1.学记是谁写的,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学记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或哪一段?
      3.你觉得读学记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6 第十周第五天
问题:
完成一个推介学习学记的讲解提纲(一小时左右)。整理完这个提纲后,你想说什么?
答:
D:\Users\admind\Desktop
整理之后我想说,学记首先给我震撼的是文中所提及的教之大伦,可以看出古人对学习的重视远远超出了现代人,学习本来就应该拿出该有的态度。
其次,“善待问”也是一门学问,不能只重视答案,问题也应该重视,问题的内容和问问题的人都应该被善待,这也是对知识的尊重。
对知识的尊重当然也是对老师的尊重,中国人讲死者为大,在尸和师面前没有臣,可见师的地位之重。
不管是“蛾子时术之”还是“丑”,学习还是在于不断的思考尝试,不断提炼出新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7 10:38 , Processed in 1.11643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