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申熙宇

申熙宇的《六韬》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23:1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周
20250714
第二天, 王翼第十八,论将第十九,选将第二十,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王翼第十八》,在我国乃至世界军队建设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辅佐主帅打赢制胜的军事参谋总部的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这个机构由72人组成,分工细致,周密完备,分别负责作战、宣传、间谍、天文、通信、工程、医务、军需等各方面。
《论将第十九》,指出将帅的选用合适与否,直接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国君在这方面要高度重视。本篇提示国君在选拔将领时,要考察其是否具备“五材”,警惕其是否存有“十过”。“五材”指的是勇、智、仁、信、忠,与孙子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略有不同,多了一条-“忠”,显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君主与将帅关系的特点。君主对军权要绝对掌握,对将帅要绝对控制,将帅对君主必须忠诚不贰。“十过”指的是十种缺点,即“勇而轻死”、“急而心速”、“贪而好利”、“仁而不忍人”、“智而心怯”、“信而喜信人”、“廉洁而不爱人”、“智而心缓”、“刚毅而自用”、“懦而喜任人”,本篇分析了各种缺点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
《选将第二十》,告诫君主选拔将领时一定不能只看表象,并列出了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不相符合的十五种情况,提醒君王不要被一个人外在的优秀品质与良好素质所迷惑。此外,本篇还给出了“问之以言”、“穷之以辞”、“与之间谋”、“明白显问”、“使之以财”、“试之以色”、“告之以难”、“醉之以酒”等八种深入考察将领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5 21:0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周
20250715
第三天,立将第二十一,将威第二十二,励军第二十三,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立将第二十一》,叙述了任命大将的肃穆庄严的仪式过程、君主对大将的郑重嘱托以及大将的慷慨表态。国家有难,君主一旦把军权交给将军,就意味着将社稷安危系其一身。此时君主应对将军充分信任,将军则应对君主绝对忠诚,所谓“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落实“军不可从中御”的思想。将军在外有自主决断的权力,身在朝中的君主不要掣肘干扰,“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将军重任在肩,要做到避实击虛,不轻敌自大,不一味死拼,不轻视部下,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样才能战胜强敌,国泰民安。
《将威第二十二》,指出将领树立权威、显示英明以及做到令行禁.止,其关键在于“杀贵大,赏贵小”、“刑上极,赏下通”。敢于诛杀权贵,就能树立将威;能够奖励卑贱,就会树立英明形象。如此审慎地实施刑罚,就能在全军上下做到令行禁止。
《励军第二十三》,指出了三种将领激励士兵斗志的方法。一是成为“礼将”,将领与士兵同寒暑,了解士兵的冷暖;二是成为“力将”,将领与士兵同劳苦,了解士兵的艰辛;三是成为“止欲将”,将领与士兵同饥饱,了解士兵的需要。将领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调动士兵冲锋陷阵的战斗热情,在战场上做到斗志昂扬,争先恐后,好死乐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6 23:0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716
第二十二周
第四天,阴符第二十四,阴书第二十五,军势第二十六,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阴符第二十四》,介绍了君主与大将互相传递信息时使用的一种 秘密通讯工具-一阴符。 阴符的形制一共有八种,每种尺寸不同,内容有别。君主与大将要保证阴符的隐秘性,不能让敌人识破秘密。
《阴书第二十五》,介绍了来往于君主与大将之间的一种秘密书信一阴书。每次传递时将一封信分成三份,由三人传递,传递者不了解书信内容。这样,敌人即使再聪明智慧也识破不了其中的秘密。
《军势第二十六》,揭示了较为丰富的用兵思想。首先,“事莫大于必克”。对于用兵者而言,打赢谋胜是第一要义。将领要有高超的智谋,要掌握两军态势,要懂得奇正之术,要清楚最高级的胜利是“无与战”,即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用莫大于玄默”。将领要了解军事指挥艺术非一般语言所能阐释,这要求将领能够摆脱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深入幽奥玄妙的军事天地,用心感悟,深入揣摩,独立判断,才能捕捉克敌制胜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23: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周
20250717
第五天,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征第二十九,农器第三十,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奇兵第二十七》,描述了二十六种出奇制胜的作战思路与激励士气的治军策略,指出善用兵者要能创造“神势”,要懂得“战攻之策”、兵力分合之术以及治乱兴衰之道,要具备“仁”、“勇”、“智”、“明”、“精微”、“常戒”、“强力”等素质,并再次强调了将帅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所谓“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五音第二十八》,表现的是兵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可用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本篇充满迷信色彩,缺乏理性精神。
《兵征第二十九》,指出在战前就能从士气的高低与否、军阵的整乱与否、军纪的严驰与否,判断出某支军队是强大还是疲弱,预测出大战的结果是大胜还是大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谈到用“望气”的方法来判断能否攻克城邑,其观点则属荒诞,不足凭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718
第六天,龙韬是讲什么主题的,把他的主要思想要点整理到树形图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周
20250719
第七天,军用第三十一,三陈第三十二,疾战第三十三,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军用第三十一》,介绍了各种武器装备的形制、性能,并以一万人的军队为例,给出了征战时各种武器装备的配置数量。本篇还指出,作战时需配备修治各种武器装备的工匠。
《三陈第三十二》,介绍了天阵、地阵、人阵三种布阵方式。这是将“天、地、人”的“三才”之说,运用于军事阵法编练的结果,显示了《六韬》作者对天候、地利与人事的重视。
《疾战第三十三》,介绍了我军小分队在敌人“断我前后,绝我粮道”情况下如何突围以及突围之后的作战方法。本篇强调了突围的胜败取决于行动是否快速,提出了“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的作战指导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周 回答问题
20250720
第一天  必出第三十四,军略第三十五,临境第三十六,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必出第三十四》,介绍了我军大部队如何在夜间突围以及在后无退路、前有江河阻挡的情况下如何渡河的作战方法。本篇强调了突围时全军上下要有勇敢战斗的精神,突出了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即所谓“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勇斗则生,不勇则死”。
《军略第三十五》,提出了“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的治军思想,指出需在战前制订计划,准备好各种武器装备,要求士卒平时扎实训练,熟练使用各种器械,否则军队就无法打胜仗,不能成为王者之师三本篇还介绍了用于攻城围邑、俯瞰城中敌情、断绝道路街道、构筑营垒、越沟渡河等不同情况下的各种军事器械。
《临境第三十六》,先是揭示了“与敌人临境相拒”时的作战指导思想,突出了“击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偷袭战术。接着又针对这一情况一敌人已掌握我方意图,加之其精锐部队不断袭扰进攻,提出了一套打赢制胜的作战方法:消磨敌人斗志,摧垮敌人心理,不断袭扰敌人,快速发动攻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周 回答问题
20250721
第二天,动静第三十七,金鼓第三十八,绝道第三十九,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动静第三十七》,首先揭示了在敌我两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应采取迂回和伏击的作战方法。其次,本篇指出如果我军无法在敌军两旁展开伏击、迂回的战术,加之敌人掌握我方情况,我军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胜,就要选准“死地”,埋下伏兵,佯败诱敌,快速战斗,打败敌人。
《金鼓第三十八》,首先论述了防止敌人夜袭的方法是加强警备,提出了“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的主张。其次,本篇指出敌人若偷袭不成而往回撤兵,我军可趁其精神懈怠,尾随其后实施攻击。再次,论述了在追击敌人时如何避免中敌埋伏的方法。
《绝道第三十九》,先是论述了在敌国境内作战,务必要研究当地的地形,充分占据有利地势,这样才能避免敌人截我粮道,不让敌人在我军前后肆意运动。接着,论述了在行军途中如何防止敌人迂回、包抄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周 回答问题
20250722
第三天,略地第四十,火战第四十一,垒虚第四十二,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略地第四十》,论述了围攻城邑的作战方法,包括切断城邑内外敌.人的联系,截断敌人粮道,阻击援军,诱敌突围,长期围城等。此外,还论述了攻克城邑后的对敌政策,指出:“无燔人积聚,无坏人宫室,冢树社丛勿伐,降者勿杀,得而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日:罪在一人。”这与《司马法●仁本第一》的相关表述十分接近,均闪烁着古军礼的余晖。
《火战第四十一》,论述了军队在深草灌木地带防御敌人火攻的方法,指出首先要加强警戒,严密观察四周形势;其次是在军营的前、后方放火,开辟出一条防火带,然后布下四武冲阵,安排士卒拿着强弩护卫大军左右,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垒虚第四十二》,对主将提出了“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论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营垒、士卒,判断敌人的虚实状况与军事部署,据此快速制定出兵方案,,做到以少击众,取得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周 回答问题
20250723
第四天,虎韬讲述的是什么主题,把他的思想要点整理到树形图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lfxl.com.cn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26 05:22 , Processed in 1.092665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