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双玉 于 2025-6-21 23:54 编辑
第十八周 (6.15-6.21)
武锋
【原文 注音及翻译】
(均能识字,无注音)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 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的重要原则,就是必须有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能够冲锋陷阵的突击部队,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就发起攻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时机可以发起攻击呢?” 太公答道:“要攻击敌人,应当详细察明不利于敌人的十四种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可以发起攻击,敌人必定会被打败。” 武王问:“你可以把这十四种对敌不利的情况讲给我听听吗?” 太公答道:“敌人刚集结而立足未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人马没有进食而饥饿时可以发起攻击,天候季节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地形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仓促奔走赶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没有戒备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疲劳倦怠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将领离开士卒而无指挥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长途跋涉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渡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忙乱不堪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通过险阻隘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行列散乱不整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军心恐惧不安时可以发起攻击。”
【查字】
1. 怖:造字本义:形容词,极为害怕,全身充满恐惧。
2. 要:造字本义:动词,邀女游玩,讨其欢心。
3. 变:造字本义:动词,违背誓言,抛弃初心,更改意志。
【我如何做】
对敌人不必留情,不必优柔寡断,抓住弱点就快速出击。
练士
【原文 注音及翻译】
(均能识字,无注音)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
武王问太公说:“选编士卒的办法应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把军队中勇气超人、不怕牺牲、不怕负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把锐气旺盛、年轻壮勇、强横凶暴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人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把曾人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军中选编士卒的方法,不可不详加考察。”
【查字】
1. 练: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
2. 习:造字本义:动词,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汉语中常“习俗”并称,词义偏指“俗”:“习”指个体后天养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俗”指群体在一定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即“俗”是大众化、历史化的“习”。
【我如何做】
在一个团队或某个活动目标下,作为组织者,不以个人好恶而摒除或抬高对某个队员做事的安排,利用他的特点和资源,把人放在适合他做事的地方。
教战
【原文 注音及翻译】
(均能识字,无注音)
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武工问太公说:“集合纪成全军部队,要使士卒娴熟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金鼓来指挥。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首先明确告诉官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要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再训练他们操作兵器,熟悉战斗动作,以及根据各种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行动的方法。所以,训练军队时,要 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百人合练;百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千人合练;千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万人合练;万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全军合练;全军教练作战的方法,教练完成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 武王说:“好啊!”
【查字】
1. 合: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
2. 教: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
3. 战:造字本义:动词,远古士兵以弓箭、干戈为武器打斗拼杀。
4. 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5. 威: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我如何做】
学生的教学工作:1. 首先有且只有一套统一的教学(学习)常规,使师生遵守这样的常规;2. 学、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心得总结】
对外如何击敌:保持我方的神盛,抓住对方一切可趁之机进行出击。
对内如何神盛:用好每一种士兵(资源不闲置不浪费);按统一的金鼓号令行事、操练,这样就使全军上下都能懂得一致的操练之法(阴动),并按照这样来操练(阳动)。
(感受这样的队伍,我会感觉到神肃,这一看就是一支打胜仗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