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9-5-11 23:58 编辑
求人之志章第三
原文——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字词——
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 (老,老人) (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耆”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口”,另造“嗜”代替。
累:“畾”是“纍”的本字。畾,甲金篆隶字形资料暂缺,楷书--/033lei/63kai00.gif)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表示一堆线团。当“畾”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糸” (丝线)另造“纍”代替,强调将丝线缠绕成团。造字本义:动词,将加工好的丝线缠绕成线团,将线团堆放在一起,以备纺织使用。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简体隶书 将“畾” 简化成“田” 。古籍多以“纍”代替“畾”。
禳:祭名,指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禳乃入。——《仪礼·聘礼》。注:“祭名也。”
疑:疑,甲骨文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地张大嘴巴,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十字路口),强调在十字路口迷路含义。金文 (牛,可能是“屰”之误写,迎面而来的人) (困惑地张着大嘴的人) (“彳”的误写) (止,行进),表示迷路者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路。篆文误将金文中张大的嘴巴写成“匕”,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人)写成“矢”,并以“子”代替“牛”(“屰”之误写),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误: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娱”本字,表示游戏。誤,金文--/009wu/21jin00.gif)  (言,说) (吳,即“娱”,游戏),表示为制造娱乐而戏言。造字本义:动词,戏言,戏说,说错话。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夨” (夭,侧首摇摆的人)写成“天” 。简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 。
博:“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缚”的本字,表示捆绑。博,甲骨文假借“尃”。尃,甲骨文--newnew/098bo/11jia00.gif)  (十,多、大量) (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博,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 (尃,“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 误将盾形的 写成“十” ;有的金文 将“盾”形的 写成 ;有的金文 以“干” (矛)代替“盾” ;有的金文 则以“戈” 代替“盾”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金文字形的 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 再加“手” 另造“搏”,表示拼杀的本义。
微: 是 的本字。微,甲骨文--/094wei/11jia00.gif)  (长发的老人) (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加“辵” (行进),强调行进。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篆文 大体综合了金文 和 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 写成 。
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newnew/066xiu/21jin00.gif)  (攸,即“悠”,小心) (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二” 写成“彡” 。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由于“脩”字与“修”字的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古籍常将“修”字与“脩”字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修”字合并代替“脩”字。
身:“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new/009shen/15jia00.gif)  (腹部隆起的人) (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 用“女” 代替“人” ,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 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 内加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怀孕。金文--new/009shen/22jin00.gif)  (孕妇) (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经常用手抚摸的腹部,或孕妇经常用手支撑的腰部。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十”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隶化后的楷书字形 中,篆文的“人”形 消失。当“身”的动词“怀孕”本义消失后,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包围结构调整上下结构,另造“孕”代替。在甲骨文里,半圆在“人”的前部为“身”(孕) ;半圆在“人”的后部为“臀”;半圆在“又”(手臂)的下方为“肱”。
恭:甲骨文中“龚”与“恭”通用。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供”的本字,表示敬奉。恭,甲骨文(龙) (共,即“供”,供奉),表示敬奉神龙。造字本义:动词,虔敬地供奉神龙。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兄”(祝祷),突出崇拜主题。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兄”(祝祷)写成“廿”,省去“龙”,同时加“心”,突出诚心。
俭:形声。从人,从佥,佥亦声。“佥”意为“两边”、“两面”。“人”与“佥”联合起来表示“在人前人后都言行一致、厉行节约的人”。本义:生活上自我约束,从不放纵的人。引申义:节省、节约。说明:当着众人的面节约财物,背着众人却铺张浪费,这就不叫“俭”。所谓“俭”,一定是人前人后都能做到节约的人。
谦: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歉”的省略,表示歉意。謙,篆文--/045qian/41zh00.gif) (言,说) (兼,即“歉”,内疚),表示表达愧疚。造字本义:动词,对自身的失误或不完善表示愧歉不安。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说)写成 。简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写成 。
虑: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new/039lv/21jin00.gif)  (吕,代表伴侣) (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new/039lv/31zhou00.gif)  (虍,代表虎豹猛兽) (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 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 写成 。俗体楷书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 省略成“心” 。
穷: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身屈体。窮,金文--/015qiong/21jin00.gif)  (穴,洞) (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 以“力” 代替正体楷书的“躬” ,表示无能为力。
恕:恕,籀文 (女) (心,态度),造字本义:动词,女性心存慈爱,态度宽容。篆文 (如,女子顺从) (心,态度),强调女性柔顺、大度,宽谅他人所犯的严重错误或对自己的冒犯。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恕”、“怒”在金文中通用,在篆文中分化:女子宽谅他人的冒犯为“恕”,奴妾反抗主人的无情役使为“怒”。
济: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作一致,节奏相同。濟,金文--shang/115ji/21jin00.gif) --shang/115ji/21jin00.gif)  (水,渡河) (齊,相等,统一),表示动作统一划水渡河。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齊”简化为“齐”。
斥: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乱: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 像纺织者手工 、 整理纺织机 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 ,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亂,金文--/106luan/24jin00.gif)  ( ,手工整理织机上混杂无序的丝线) (乙,织机上的丝线),表示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籀文 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中下结构。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乙” 写成 。俗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 ,用“ ”(正体楷书省略“舌”而写作“辭”;俗体楷书省略“ ”而写作“辞”)省略成的“舌”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 。古籍中,“ ”和“ ”,后来多由“治”合并代替;“ ”后来多由“辭”代替。
推: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锥”的省略,表示利器。推,篆文 (手,用力) (“锥”的省略),造字本义:动词,用锥器向前撞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
今:“今”是“吟”的本字。今,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是“口” 的倒写,表示头朝下说话。有的甲骨文 在倒写的“口” 下面再加一横指事符号 ,写成倒写的“曰” 。“曰”表示抬头朝明确的对象说话;倒“曰”为“今”,“今”表示低头模模糊糊地自言自语。倒写、反写是古代特殊的指事造字法。造字本义:动词,低头吟语。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将短横指事符号 写成折笔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当“今”的“低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口”另造“吟”、加“口”另造“含”、加“心”另造“念”代替。
揆: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篆文 ( ,石块,疑为篆文对甲骨文、金文“庶”的上部字形“石” 的误写——参见“庶”) (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
卒:卒,甲骨文字形 (衣,服装) (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表示远古抛葬仪式前敛尸者给死者整理并固定衣着。造字本义:动词,死亡后敛尸备葬。金文将交错捆绑的绳索 简化成一撇指事符号。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一撇 写成一横 ;将篆文字形中的两袖两襟形状 写成两个“人” ,至此“衣”形尽失。
猝: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飞窜的声音,相当于“啐”。猝,篆文 (犬) (“啐”,飞窜的声音),造字本义:动词,狗“啐”地飞窜追击。
设:設,甲骨文--/071she/11jia00.gif)  (言,商议、谋划) (殳,攻击),表示谋划作战。造字本义:动词,布署兵力,指挥战斗。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 写成 ,并加“人” 。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人”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变: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戀”的本字,表示相恋双方纪录誓言、信守誓言。變,金文--/033bian/22jin00.gif)  ( ,“戀”,誓言相爱) (攴,打击、破坏),表示背信毁约。造字本义:动词,违背誓言,中断恋情。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简化成“又” 。俗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 简化成“亦” 。
致: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到达、抵达。致,金文--/015zhi/21jin00.gif)  (至,到) (人 的脚“夂” ,行走),表示走到。造字本义:动词,走到,到达。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人” 。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有的隶书 承续金文字形:在“夂” 上加“人” 。隶化后楷书 将隶书字形中的 “夂” 写成“反文旁” 。
权: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勸”的省略,表示上级勉励下级。權,金文--/043quan/21jin00.gif)  (木,杖) (雚,即“勸”,上级勉励下级),表示手杖所代表的上对下的支配资格。造字本义:名词,手杖所代表的决策、支配的资格,影响环境的势力。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勸” 省去“爪” ,简化为“雚” 。俗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原则将正体楷书的“雚” 简化为“又” 。
括:(右半部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刮”字的省略,表示干净、彻底地收拾。括,篆文 (手,抱) (“刮”的省略,干净、彻底地收拾),造字本义:动词,完全、彻底地抱在手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提手),失去五指形象。
囊:束,甲骨文像在木棍上系扎包囊。是“束”的“行囊”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口”(包)另造“橐”代替,表示用来装行李杂物的包。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隶书加“衣”写成“囊 ”,突出行包的布质特征。
会:“會”是“燴”的本字。會,金文 (合,合并) (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有的金文将食物“米” 写成两团食物揉合状,进一步明确“合煮”的烹调法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物揉合状写成不知所云的。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隶书 基本承续篆文字形。简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 对繁体楷书字形 进行大幅度整体简化。当“會”的“合煮”本义消失后,后代楷书再加“火”(炊煮)另造“燴”代替,强调炊煮”的含义。古籍多以“會”代替“徻”。《汉字简化方案》用“會”合并代替“徻”。
咎:“ ”是“ ”的本字;而“咎”是“ ”的异体字。 ,甲骨文--/041jiu/13jia00.gif)  (倒写的“止”,践踏泄愤) (人,过失者),表示践踏过失者以泄愤。有的甲骨文 加“口” (说话)写成“ ”,强调“批评、斥责”的含义。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 写成双“止” ,强调“贬低、毁谤”的含义。篆文 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责备过失,追究罪过。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但字形由篆文的左右结构变成上“处” 、下“口” 的上下结构。
橛:木橛子,短木桩。橜,弋也。从木,厥声。一曰门梱也。——《说文》
梗: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敲钟。梗,篆文 (木) (更,敲钟),造字本义:名词,敲钟的棒椎。
孜: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幼儿。孜,篆文 (子,幼儿) (攴,执械体罚),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动词,体罚、教训,督促孩子勤学苦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子形)。
淑:从水,从叔,叔亦声。“叔”意为“捡拾豆子”。“水”与“叔”联合起来表示“在清水中捡拾豆子”。
保: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双臂搂着。保,甲骨文--new/119bao/11jia00.gif)  (反抱,双手从背后搂着) (子,幼儿),表示反抱孩子,即用双手将孩子背在背上。造字本义:动词,将幼儿背在背上以免各种意外。背子求安,这是中国古代的养育传统,因为古代的幼儿除了野兽袭击、拐卖的威胁之外,还面临饥饿、虫害、水火等各种危险,父母外出或下地时,只有把孩子背在自己背上最安全。古人将小孩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的传统一直沿续到现代。有的甲骨文写作“仔”,表示大人(父母)怀抱的幼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误将搂孩子的手写成一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似“子”非“子”的定形成“呆,至此字形面目全非。
终:“冬”是“終”的本字。冬,甲骨文像绳子两端的绳结,表示结绳纪事,从始至终。当“冬”的“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纟”(结绳)另造“終”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个结绳纪事主题的完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冬”。
译文——
【守神】切断固有的口味与心念偏好,以此解除干扰(干事)。制服不合天时或人心的行为,以此祭祈去邪除恶(干正事)。不把钱财和精力花费在酒色上,以此于淤泥中不染(干得好)。
【守智】远离纠纷与迷惑,以此不戏言不戏行。大量获取知识并作精细考察,以此开放地吸取经验。在十字路口处高瞭望而行,似老人拄杖缓行而言,以此装点、养育自己。
【守谋】心有所宗、言行一致、自省修正、甘受法约,以此守护自我邪侵不入。深入地商讨长远的忧患,以此不迫于外力弯曲不直。血脉相连地、助其生成地、协力互助地、正视而不回避错误,以此避免摔个头着地。
【守任】以德畜人,以德正人,以此让人心归附。用栋梁之能人,以此成就事业。灭除恶人恶行,杜绝佞人谗言,以此清混杂成有序。
【守应】奉古圣之道,明当下之法,以此让内心清明。先观势后定法,以此应对时变。应时通变,获得实时主导之权杖,以此打开生活之门。
【守功】完全、彻底地怀抱先前经验,随顺现下的变化,以此免除因过受罚。动而应其动,静而守其职,以此成就功业。勤学苦练,笃守初心,以此背负此事至其完成。
背诵——
录音已发微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