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第三天一、抄写原文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二、正音查字
“料”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5分
料,金文  (米,谷物、粮食) (斗,量器),表示用斗量米。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用斗测量米的体积,量米而炊。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斗” 写成 。 “结”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4分
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喜庆。結,篆文  (糸,绸带) (吉,喜庆),表示喜庆的红绸带。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婚庆仪式上,新郎用一根红绸带拉着新娘入洞房,红绸带中间穿成死疙瘩,象征彼此姻缘已牢固联接,不可分解。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结”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 “衡”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5分
行(háng),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借代古代的路口集市。衡,金文  (行,路口集市) (西,装盛货物的囊袋) (大,人),表示用囊袋装盛货物到集市交易。籀文 省去“行” ,改成由“西” (囊袋)、“大” (成人)会义。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西” 写成“鱼”形 。造字本义:动词,在路口集市估量货物,议价交易。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行”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鱼” 写成 。 “虑”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4分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  (吕,代表伴侣) (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  (虍,代表虎豹猛兽) (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 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虑”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 省略成“心” 。 “出”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4.25分
出,甲骨文  (彳,行军) (止,脚) (囗,城邑),表示离邑行军。有的甲骨文 省去“彳” 。有的甲骨文 将“囗” (城邑)写成“凵”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 误将“凵” 写成“山” 。造字本义:动词,离开城邑,行军远征。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止” 、“山” 混合连写,貌似“两山相连”,至此“出”的字形面目全非,离城远征的本义线索完全消失。在甲骨文中,“出”与“各”是反义词,脚趾 背向城邑 为“出” ,表示离乡征战;脚趾 朝向城邑 为“各” ,表示 “内”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4分
内,甲骨文  (冂,门框) (入,由外而里),表示进门。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门框“冂” 写成屋形 。有的金文 将屋形 简写成“宀”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宀” 与“入” 连写混合结构,字形严重变形。造字本义:动词,进门,回到家中。隶书 继承篆文字形。古人称平安栖身的家室为“内”;称风险重重的山野为“外”。异族入侵。 “取”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5分
取,甲骨文  (耳,听觉器官,耳朵) (又,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 “去”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3分
“去”是“却”的本字。去,甲骨文  (大,人) (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囗” (村邑)写成“凵” (厶)。篆文异体字“ ” 在“去”的字形 基础上加“户” (门),强调“出门远行”。造字本义:动词,离开住地,前往他方。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大” 简写成了“土” ;将篆文字形中的“凵” 写成“折”加“点”的“厶” ,至此“去”的字形中“大”(人)形消失,“囗”(邑)形消失。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 再加“卩” (人)另造“却”代替。从本义看,“出”是离开本邑本营而他征;“去”是离开某一聚居区而至他乡。 “变”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1.8分
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戀”的本字,表示相恋双方纪录誓言、信守誓言。變,金文  (变,“戀”,誓言相爱) (攴,打击、破坏),表示背信毁约。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违背誓言,中断恋情。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简化成“又”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变”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变” 简化成“亦” 。 “动”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1分
动(動),金文  (被刺瞎眼睛的男奴) (重,大包袱),表示男奴负重驮物。有的金文  (辵,行进) (重,包袱),突出负重行进的“运输”主题。篆文  (重,包袱) (力),强调使用体力。造字本义: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动”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重” 简化成“云” 。 “闭”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4分
閉,金文 是指事字,在门栓“闩” 上加上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在门栓和地面之间斜支一根木棍,构成牢固的三角支撑,防止暴力从门外强撞。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十” 写成“才” 。造字本义:动词,在门栓和地面之间斜支木棍,构成三角支撑,防止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简体楷书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才” 写成“下”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闭”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简化成“门” 。“關”(关)表示拉上门栓,拒绝出入;“閉”(闭)表示不仅栓门,而且在门栓上增加三角支撑,以防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閉”(闭)是更彻底的“關”(关)。 “纵”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5分
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听从、听任。纵,籀文  (糸,绳索) (从,听任),表示解绳听任被缚者自由。篆文 以“從” 代替籀文的“从” 。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绳索,听任被俘被捕者逃跑。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糹 ,将篆文字形中的“從”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纵”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的“從” 简化成“从” 。 “横”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0分
“黄”与“寅”同源后分化,表示练习射箭。横,篆文  (木,架子) (黄,即“寅”,练习射箭),表示架弓射箭。造字本义:动词,把弓身平放在弓架上。弓子竖挂时弓身与地面垂直,弓子平放时弓身与地面平行。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木”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黄” 写成 。 “覆”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0分
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覆,金文  (像罩盖) (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篆文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罩盖状的 写成“西”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忤”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url=]1分[/url] [url=]2分[/url] [url=]3分[/url] [url=]4分[/url] [url=]5分[/url]
网友总评: 0分
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纵横交错。忤,金文  (午,交错) (心),表示不顺心。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内心违逆,内心有抵触。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三、释义:捭是为了辨别对方的虚实;阖是为了确定对方的实情。都能在对方做事时的轻重上来辨别,以此作为度数,做出谋划。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谋划的发展,就要调整自己的谋划。 所以说捭是为了让对方的真实显示出来,或者让对方接纳自己的观点;阖是为了取其诚,或是使其离开。捭阖是自然之道。捭阖使阴阳发生变化,使四季交替运行,万物孕育生长。纵、横,反、出,返、覆,返、背都是由捭阖而生的。 四、理解关联事例 捭阖是明辨真实并做出智略计谋,让事情朝着自己谋划的方向发展。 捭 阖是天地之道,捭是阳,阖是阴,圣人时刻根据事实调整(变),而达成目标。 五、回答老师提问提问: 经文中说:“……圣人
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为之虑是虑什么,自为之虑是虑什么?两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为之虑:根据观察到的对方度数,而做出的谋划。自为之虑: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谋划行事,就调整自己的谋划。区别是:前者是事立,后者是立功。联系:不断地立功就会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