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0-10-30 08:27:32

第二课 认识和描述事物(1)界定事物或者问题

当我们体会到了人运用投射这种“切割机制”,割裂我和世界、割裂我的精神和我的身体、割裂我的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心智运行出现层次差异,使人性的功能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之后,我们自然就能联想到: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能是个游戏,可能是个能实现和正在实现中的行动。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操作在于内心的运作。不同层次的人的运作各不相同。我们还无法直接改变人的层次结构,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层次”运行的外线进程,从而提取一些操作要点,供“低层次”的人练习,从而实现在底层次下完成任务,和推动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
“高层次”结构表现出来的操作,可以描述为如下环节:
   1、界定事物或者问题——从而确定个对象,好让精神投注有个对象和范围。
   2、区分事物(问题)要素
   3、确认要素属性
   4、运用要素及其属性建构事物描述模型(独立事物)
   5、运用事物的独立性建构描述模型(二元事件)      

接下来,我们不专门讲道理,把道理蕴含在我们认识和描述事物的练习中,让练习的经验来实现道理。届时,道理就成了你了。“我就是道理,道理就是我。”道理、世界和我,同出而异名。
今天先来一起体会认识事物的第一个操作环节——界定事物或者问题。


界定事物或者问题,其心理操作本质是一次知觉行动。获得准确的知觉,是解决问题的良好起点。
准确知觉,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符合对象事物的客观真实;另一种是符合自己的知觉真实。客观真实和知觉真实,往往差距很大,很多时候还是背道而驰的。界定事物和问题,以哪个真实为准?这可能是个棘手的思维练习。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你只能按照自己的知觉真实来界定。
怎么做这个界定?因为对真实的两个含义纠结,学者和专家们提出了无穷无尽的方法程序。比如,“问题解决心理学”就提出了成套的“问题表征”方案,并且强调,问题的表征决定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实际上,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任何人用起来都顺手的普遍性程序,有些方法甚至根本就难以完成界定的任务。
问题和情景的界定,要从知觉的心理操作进程来把握,从人类身心结构的一致性这个基础出发,去查找每一次具体操作的具体实现途径。

提示三个要点:
一、自内而外的内在姿态
这个要点,难以用语言讲清楚,即便讲清楚了,也没啥用处。我们在实际的练习中去温习和运用以下两层意思即可:一个是,知觉发生在主动开启的内部;另一个是,知觉在内部被动发生。知觉过程,是自内而外的内在姿态,接收到了自外而内的信息之后,在内部发生的心理成果。
二、事物或者问题的范围
范围的问题包含至少两层意思:一个是,对象和背景;另一个是对象的边界和元素。这个部分的操作,类似于明确概念的外延的操作。
三、事物或者问题的主题
这是描述和认识事物的任务中,带有根本性的操作环节。区分为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个是,来源于驱动认识活动的主观动机,自上而下的——我想要的主题;另一个是,来自于客观事实的“生成”,自下而上的——实际上的主题。掌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平衡,是确保认识活动成果正确性的基础(根源性)性保障。


课后练习   说说你在界定事物或者问题中的心得和困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课 认识和描述事物(1)界定事物或者问题